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丰碑杨门 >

第611部分

丰碑杨门-第611部分

小说: 丰碑杨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杨都发话了,百官们觉得,此事应该是真的。

    这个时候,大家看着王氏的眼中,充满了戏谑的笑意。

    王氏脸色很难看,她张嘴就要说话,“太后您日前……”

    为了今日的事情,王氏可是做足了准备,她早就旁敲侧击的从佘赛花嘴里得到了实话。

    杨家九妹,并没有婚配。

    如今突然转变,她自然要问个清楚。

    然而,她话刚说了一半,王祜突然冷声低吼制止了她。

    只见王祜站起身,躬身道:“贱妻愚昧,不知内情,更没有跟臣商议,就擅自做主,闹出了这么一场笑话。还请太后、太上皇、陛下不要怪罪。”

    佘赛花不知道其中的道道,她有些于心不忍的对杨七道:“七郎……”

    杨七摆了摆手,示意佘赛花放心,然后他缓缓开口,“王卿言重了,想来王夫人也是见我九妹乖巧,心中喜爱,所以才出此下策。

    说起来,此事也怪我。

    因为舍妹年幼,所以并没有将舍妹已经订婚的消息公之于众,这才引来了今日这一出。

    我的责任,自然不能让王夫人担。

    这样,等令孙长大了,要是有中意的姑娘,皆可报知给我。

    我会认她为义女,让她从皇宫里嫁出去。”

    杨七的话说的滴水不漏,尽最大可能的顾全了王家的颜面。

    也算是给了王家一个台阶下。

    至于王祜和王夫人的话,杨七连一个字都不信。

    逢场作戏罢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王祜若是真的不知情,王夫人又岂能越过他,开口向佘赛花请求?

    听到了杨七的话,王祜表现的感激涕零,差点老泪纵横,他深深的向杨七施礼,“臣多谢陛下……”

    这个短短的小插曲,被百官们记在了心里。

    但是在之后的饮宴中,没有人再提及此事,甚至就好像是此事没发生过一样。

    就过三巡。

    菜过五味。

    佘赛花缓缓起身,笑道:“今日城外有佛道两家的水陆法会,场面浩大,听说有真圣降临,不如诸位随我一起上城头一观如何?”

    “谨遵太后懿旨。”

    百官们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唯有杨七一人摇头苦笑。

    娘啊娘!您老人家知不知道,佛道两家口中的真圣,就是您。

    随后。

    佘赛花、老杨领头,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登上了皇宫的城墙,然后沿着城墙一路踱步到了南门处。

    等到众人到了南门上的时候,南门外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的百姓。

    虽然是除夕夜,但是百姓们都没有守在家里守岁。

    今夜佛道两家举办的水陆大会,声势浩大。

    百姓们早早听闻。

    据说是百年难得一见,又有真圣降临。

    不知道真相的百姓们,自然不可能错过这一次真圣降临的机会。

    若是能得到真圣青睐,降下佛光甘露等等,保不齐就能一步登天呢?

    “嗷嗷嗷嗷~”

    南门外的吆喝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斗狗的、耍猴的、顶大缸的、喷火的、胸口碎大石的,不计其数。

    百姓们围在他们身边,瞧着眼热,尖叫声连连。

    相比而言。

    佛道两家摆出的阵仗,就比那些表演杂耍的要强多了。

    佛家摆出了一座莲花法台,足有十几丈高。

    法台上的莲花花瓣,均已僧侣代替。

    一层层的僧侣们,浑身镀着金粉,盘膝而坐,口诵真经,一环一环的犹如莲花花瓣一样,绵延而上,直直的衬托起了最高处的那个金光灿灿的莲台。

    道家那边也不甘示弱,摆出了一座阴阳大阵。

    阵心分阴阳,以此以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为方位,足足有上千仙风道骨的道士们持剑而立,一遍一遍的演剑。

    大阵一开一合间,就像是一座黑白两色的巨花,绽放、合拢、再绽放。

    从城墙上看下去,分外惹眼。

    在阵中,有两座台机。

    两位仙风道骨,胡须飘飘的老道盘膝而坐,五心朝天。

    佘赛花一行出现了以后。

    场面达到了。

    在接受了百姓们的施礼过后。

    佛家率先施展了神通。

    “佛光普照!”

    数千的僧侣,声若洪钟陈厚,叨念出这四个字。

    一道佛光,由莲花宝座下照射而出。

    一路攀岩而上,照亮了整个莲花宝座。

    犹如真佛降临前降下的无上莲花,金光璀璨,光彩夺目。

    再配上那由小变大的梵音,场面十分壮观。

    百姓们、百官们,就连杨家众人,看的也是异彩连连,有人忍不住大声叫好。

    还有人准备跪在地上朝圣。

    但是真正跪下去的没有几人。

    因为只要杨七站在那儿,燕国的百姓就不会跪任何一个人。

    而在众人当中,保持清醒的只有两人。

    一个是杨七,一个是彭湃。

    杨七之所以能够保持清醒,那是因为他看穿了佛门的把戏,所以一直保持着一个冷眼旁观的状态。

    彭湃之所以能够保持清醒,那是因为他奉命调查过佛门的把戏,知道里面真正的门道。

    不得不承认,佛门这一手,真的是刺到了佘赛花的软肋上。

    佘赛花看到了那普照的佛光以后,当即盘起了手腕上的一串翠绿的念珠,嘴唇轻启,跟着城外的僧侣一起诵念佛经。

    佛门这一手,博得了众人的眼球。

    道门不甘示弱。

    “神迹!”

    守在大阵中间的两位老道,突然持剑指天。

    一道天光从天而降。

    照亮了整座大阵。

    神风呼啸,一朵朵绚烂的桃花,缓缓落下。

    霎那间。

    在那天光尽头,出现了金甲神人、宫装仙娥、神人等等,不计其数。

    “敕!”

    一位身材魁梧的金甲神灵,扬手一挥。

    一道泛着七彩霞光的奇石雕刻的卷轴,沿着天光落下。

    卷轴璀璨夺目,划着彗尾,向城头落去。

    眼看着卷轴快要落到了城头上。

    佛门大惊。

    当即数千僧侣,齐诵六字洪名。

    一卷法旨,从天而降,快速的飞向了城头。

    在万众瞩目下。

    奇石卷轴、金色法旨,齐齐落在了城头上的佘赛花面前。

    佘赛花激动的难以言语。

    陪在佘赛花身旁的老杨,仔细的扫了一眼奇石卷轴、金色法旨,突然间眼神一顿,随后皱起了眉头。

    佘赛花身后,一直躲着看戏的杨七、彭湃对视了一眼。

    杨七吧嗒着嘴,感慨道:“弄出这么一副场面,佛道两家可真下工夫……”

    彭湃当即接话道:“那可不……您别看城外这道士、僧侣,只有几千人,可是背后帮他们搞鬼的人,多达数万。光是让这一块石头和那一块兽皮,准确无误的降临在太后手里,就有七千多人。”

    “……”

    “恭喜太后,贺喜太后……”

    就在杨七和彭湃说话间,突然一声响亮的马屁声惊醒了所有人。

    只见一个有一瞥八字胡的官员,屁颠屁颠的凑上前,恭敬的接下了奇石卷轴。

    另一边,一个身材微胖的官员也凑上前,恭敬的接下了金色法旨。

    二人一边说着吉祥话,一边躬身跪在了佘赛花面前。

    奇石卷轴上,金色法旨上,皆以不知名的文字,勾勒出了一条条的纹路。

    两人扫了一眼,就开始恭贺佘赛花。

    “神恩垂青,降下封神奇书,太后只怕是仙人转世……”

    “我佛慈悲,太后乃是八世罗汉,今乃第九世,当证菩萨果位……”

    “……”

    佘赛花激动的不能自已。

    杨七却眯起了眼,他低声问身边的彭湃,“看清楚了吗?”

    彭湃郑重的点头,“看清楚了,他们两个是内应,绑在石头和兽皮上的细小的丝线,被他们悄无声息的扯断了。”

    杨七缓缓点头,冷声道:“仔细下去查查。”

    “诺!”

    彭湃转身欲走。

    杨七突然叫住了他。

    “等等!”

    彭湃回到杨七身前,躬身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杨七压低了声音在彭湃耳边道:“再仔细查一查王家……”

 第0856章 赏

    (全本小说网,HTTPS://。)

    城头上,七彩华光锦绣,吉祥话儿不绝于耳。全本小说网;HTTPS://。m;

    纵然有聪明的官员们看出了其中的猫腻,也没有大煞风景的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

    左右图的是佘赛花一个高兴。

    只要佘赛花一高兴,赏赐的东西自然不会少。

    佘赛花嘴皮子哆嗦着,看着眼前的奇石卷轴、金色法旨,伸出手去拿,又似乎害怕玷污了神佛的圣洁,不舍的缩回手,嘴唇轻启。

    “赏!”

    当即,佘赛花身旁的女官,端着一张张盛满了金银叶子出现在城头。

    一片片的金银叶子从城头上落下,在城外璀璨的灯火下,显得十分耀眼。

    百姓们蜂拥到了城头下,你争我抢的争夺着金引叶子。

    然而。

    始作俑者的佛道二家,却无动于衷。

    很显然,金银财货,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黑白二色的大阵内,道家主阵之人高喝着仙家妙曲,清音阵阵。

    伴随着仙家妙曲落下,道家主阵之人,率先跪倒在地,高声大喝,“恭迎东极紫薇天宫慈尊老母位列仙班……”

    “……”

    一时间,道家门徒齐齐跪倒在地,一边朝拜,一边呐喊。

    百姓们这个时候也反应了过来。

    敢情当今太后娘娘,就是天上的神仙转世?

    当下,一些道门信徒拜倒在地,嘴里振振有词的跟着道家门徒们一起恭迎佘赛花位列仙班。

    佛门见此,不甘示弱。

    数千僧侣齐诵经文,万丈霞光将莲台最高处的法台,照耀成了金色。

    一位长须皆白的老僧,宝相庄严的低声诵念,“南无大慈大悲圣母菩萨……”

    “……”

    梵音如唱,阵阵入耳。

    几乎不用任何人提醒,百姓们就知道了僧侣们口中的南无大慈大悲圣母菩萨,指的就是佘赛花。

    这下,城外那些佛门的信徒也跟着跪倒在地。

    而剩下的少部分没有信仰的百姓,此刻也被佛道两家这一手唬的一愣一愣的,一个个将信将疑的跪倒在地上。

    近十万的百姓跪倒在地,虔诚的朝圣的场面,十分壮观。

    一些官员们跟着也要跪下朝圣,但是当他们扫了一眼杨七铁青的脸色以后,这才想起了宛如铁律一般的大燕国国策。

    一瞬间,他们不仅没有跪下,反而站的更直了。

    杨七的脸色,阴沉的能够滴出血,心里把佛道两家的祖宗们骂了个遍。

    老子好不容易让百姓们挺直了腰杆站起来了,你们又拉着百姓跪下。

    真是岂有此理。

    “七郎……”

    就在杨七腹谤佛道两家的时候,佘赛花一声近乎于求助的声音,传入到杨七耳中。

    佘赛花见过很多大场面,可是眼前这近十万人跪拜的场面,她还真没经历过。

    她有些不知所措,求助的看向了老杨。

    老杨抬头望天,一脸我不参与,你别理我的表情。

    最后,佘赛花只能求助的看向杨七。

    听到佘赛花的呼唤,杨七立马换上了一张喜笑颜开的面孔,他踱步到了佘赛花身边,乐呵呵的对所有人道:“太后慈悲,众所周知,今夜除夕法会,居然能引来上苍敕封,实在是意外之喜。烦劳道家金甲天神,佛门罗汉菩萨,回去禀告神主、佛主,容太后留在凡间,陪朕全一世母子之情。”

    杨七的话音落地。

    就见那天空上的道门金甲天神,以及佛门罗汉菩萨们齐齐向他施礼。

    “谨遵真龙法令。”

    话音落地。

    天上的异相缓缓消散。

    这些装神弄鬼的人,还真是无孔不入,临走的时候也不忘拍一下杨七的马屁。

    待到异相散尽以后。

    杨七对佛道两家宣告道:“今日太后得上苍敕封,全赖你们两家举办的这场水陆法会的功劳。朕也不是吝啬之人,自然不会忘记对你们两家的赏赐。

    待到明日登基大典过后,朕会酌情增加你们两家各寺各观的田产。

    同时,朕也会增添你们两家各寺各观的度牒。”

    杨七此话一出,佛道两家的门徒震惊的无以复加。

    要知道,杨七话里的意思,并不是增添某一寺或者某一观的田产、度牒,而是要增添天下间所有寺庙道观的田产度牒。

    天底下道观寺庙不计其数。

    杨七这一口许下去的田产和度牒将达到一个海量的数字。

    杨七明明对佛道两家深恶痛绝,屡屡打压。

    如今突然变得如此大方,实在让佛道两家有些不适应。

    但是不适应归不适应。

    杨七在众目睽睽之下,许下了如此重诺,自然没有更改的道理。

    不然他将失信于天下人。

    以后他的话,谁还敢信?

    金口玉言四个字,看起来是一种无上的权力。

    可是有时候它却是一种牢不可破的约束。

    当即。

    佛道两家的门徒们,没有任何迟疑的施礼谢恩。

    一场盛大的水陆法会,就此落幕。

    所有有所求的人,几乎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子时已过。

    燕京城内热闹的场景缓缓消散。

    除了一些浪荡游离的人依旧在街道上晃荡外,大部分人都睡下了。

    因为明日还有一场更加盛大的登基大典在等着他们去观看。

    一朝开国之君的登基大典,那可是百年难有的胜景。

    皇宫内。

    佘赛花爱不释手的拿着奇石卷轴、金色法旨,坐在火炕上仔细的揣摩。

    老杨侧躺在火炕另一头,有些不耐烦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