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101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01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将近五千字的单章送上,昨天有兄弟不让我求月票啊,剑客就不求了,兄弟们忍心看着本书还不如日更四千字的月票多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百五十九 百兵之王

    有句话叫做“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说的是行家高手,只需要一个动作,一个招式,就能让别人看出自己有多少斤两,是身负绝学,还是徒有虚表。

    能达到此种境界者,可称之为行家高手。

    还有一种人,甚至不需要动作,只是随便一站,随便一个眼神,随便一种拿枪的姿势,就能够让人知道他是绝顶高手。

    杨再兴是这样的人,而赵云也是这样的人!

    赵云看到了杨再兴单枪破敌的壮举,知道杨再兴是个用枪的绝世高手。而杨再兴虽然没有看到赵云出手,甚至没有看到赵云何时来到战场上的,但只是搭眼一瞧,却也知道来者是用枪的绝顶高手!

    白马上的游侠气度从容,持枪的手势简洁而又充满了变化,看似门户大开,全无防备;实则固若金汤,滴水不漏。此刻便是万箭齐发,弩似飞蝗,必然也伤不得他一毫一发!

    真正的高手不在于双目圆睁,全神贯注;于无声之处听惊雷,在谈笑之间破强敌,不动如山动如雷霆,如此方才是真正的绝顶高手!

    而在杨再兴的眼里,赵云就是这样的人!

    “汤阴杨再兴,敢问兄台尊姓?”

    虽然千军万马席卷而来,杨再兴却视若不见,于马上向赵云拱手寒暄。

    赵云亦是抱枪还礼:“常山赵子龙!”

    杨再兴微笑颔首,手中长枪遥指席卷而来的袁兵,慨然道:“袁术残暴不仁,视万民如草芥,以百姓为猪狗。此番遇上贼兵行凶,子龙兄欲与再兴并肩破敌,解难民于绝境乎?”

    赵云手中长枪舞了一团枪花,同样遥指袁兵:“云一路行来,在淮南境内冒雨驰骋七日,大小历经十一战,诛袁兵两千一百九十四人。护送近万流民出淮南,赴江东避难。此番前来,特为解难民之危,岂能不救?愿与兄台并肩破敌!”

    “哈哈……有子龙兄相助,必保这千余难民安然渡江!”

    杨再兴同样舞起一簇枪花,调整马头,准备迎接越来越近的袁军重甲骑。

    残月照耀之下,近千名难民纷纷向南逃命,唯独岳云兴奋异常,任凭母亲全力拉扯,仍然纹丝不动,大声道:“还有我与两位侠士并肩作战呢!”

    杨再兴适才见到了岳云的天生神力,但赵云却因为来的晚一些,不曾看到。还以为只是孩童贪玩,笑道:“小兄弟快随着母亲向南去吧,战场上可不是玩耍之地!”

    “我就知道你们欺我年幼,却让两位壮士看看岳云的手段!”

    岳云说着话,从地上抓住了一具死尸的双腿,猛地从地上拖起,向前跨出几步,原地似陀螺一般旋转了起来。

    看看袁军重甲骑越来越近,前锋相距不过百十丈,方才用尽全身力气,猛地怒吼一声,向千军万马之中投掷了出去。

    “给小爷倒!”

    随着岳云一声暴喝,冲在最前面的重甲骑被死尸砸中,顿时人仰马翻,瞬间就有四五骑扑倒在地。

    杨再兴方才已经见岳云妖孽般的表演,此刻仍然是惊讶不已,而赵云却更是看的目瞪口呆,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徒手投掷兵卒,难度并不是很大;只要稍微有点勇力之人都能做到,甚至掀翻马匹也不在话下。但那都是基于成年人的情况下,而面前的这少年却只是个十岁上下的垂髫幼童,怎能不让人骇然变色?

    “此霸王之勇也!”赵云不由得失声惊叹。

    岳云拼尽全身之力露了这么一手,此刻也是累的气喘吁吁,但看到两个绝世高手惊讶的神色,脸上的喜悦还是掩饰不住。

    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嘿嘿……俺厉害吧?俺……俺是天子手下……大将……岳鹏举的儿子,你们跟着俺……投军去吧?”

    马蹄声汹涌而至,已经由不得杨再兴与赵云搭话。

    “杨兄小心了,你我各自挡住一边,不放重甲骑突过一人一骑,如此比试一番如何?”

    赵云立马横枪,舞的风雨不透,一边拦截杀到面前的重骑兵,一边向并辔而立,相隔六七丈的杨再兴大声喊话。

    杨再兴同样长枪飞舞,神鬼难过,长枪卷起的浪花犹如惊涛骇浪,一骑一卒都无法通过,“某正有此意,哪个放过去一人,便算输了!”

    “后面还有俺小岳将军呢,两位侠士尽管放心,俺虽然没你们这般神勇,三五匹战马还是能放倒的!”

    岳云喘了一口粗气,又从地上拎起了一具官兵的尸体,大声吆喝道。

    也不知什么原因,长刀短枪用着一点也不顺手,还是这沉甸甸的“家伙”用起来爽快,砸起人来,那叫一个痛快!

    赵云与杨再兴却不指望岳云能帮上忙,各自挥舞着长枪阻挡袁军,每人守住了大约十五丈的距离,恰好各自挡住十名重甲骑。

    这队八百人的重骑兵按照二十人一排,结成了四十列向前冲锋,却正好被赵、杨二人手中的长枪挡住,一骑也无法从枪花之下穿过。

    黑色的重甲骑在月色之下发出黝黑的光芒,似乎是惊涛巨浪,但遇上了两杆密不透风的长枪之后,就仿佛撞上了岩石的波涛,瞬间就浪花飞溅,碎成一团。

    用枪的最高境界就是借力打力,越战越猛,敌人越多,威力越强;刚中带柔,柔中带刚,锋能透甲破铠,扫能排山倒海。能屈能伸,能守能攻,灵动而多变,敏捷而坚韧,故此被称之为“百兵之王”!

    而挡在重骑兵前面的两人无疑是当世最强的绝顶“枪神”,百兵之王中的王者!

    一人曾在长坂坡数十万大军之中七进七出,另一人曾在小商桥以八百拒十万,如今两大枪神联袂阻击,别说区区八百骑兵,便是再给八百,只怕也是白白送死!

    “这是妖术,这一定是妖术!”

    眼看着冲锋的重骑兵如同麦浪一般成片的倒下,跟在后面督战的陈纪终于胆寒。粗略的数了一下,一个冲锋下来,至少折损了三百重骑。而挡在面前的两人却毫发无损,这已经超出了陈纪眼中的人力范畴,只能归结为妖术!

    “退兵,速速退兵!”

    心惊胆寒的陈纪差点坠落马下,慌不迭的拨马而走,传令鸣号角收兵。

    随着两短一长的号角在月色之下呜咽,一千多袁兵终于胆寒,齐齐的掉头转身,落荒而逃。

    自相践踏之下,步兵又被重骑踩死了数百人,敌人可是会妖术,跑的慢了就会没命,踩死谁算谁倒霉吧!

    “痛快!”

    看着一千多袁军溃不成军,落荒而逃,杨再兴与赵云手中的长枪缓缓停止了舞动,对望了一眼,心有灵犀的放声大笑。

    袁兵退去之后,东方露出了鱼肚白。

    满天的乌云与阴霾终于完全殆尽,那一轮红日眼看着就要喷薄而出,跳出地平线,还世间一个个朗朗晴天。

    “多谢两位侠士救命之恩!”

    绝处逢生,这些几乎绝望了的难民纷纷跪地叩头,齐声称颂。

    赵云与杨再兴一起下马,招呼着百姓们起身:“向前过了寿春再走百十里便出了袁术的控制疆域,那里会有大汉天子的部曲巡逻游弋,到时候袁军便不敢再追过去了。再向前走一百里,就会到长江北岸,江面上有江东的船只接应难民,过了长江,你们就有生路了!”

    杨再兴拍着胸脯道:“桑梓们勿要忧虑,某杨再兴正要去投靠大汉天子,这一路上便护送你们到长江岸边!”

    听了杨再兴与赵云的话,千余难民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再次千恩万谢。各自在荒野中拿出干粮,准备吃完早餐继续南下。

    天气晴了,只要加把力气走上一两天,便能走出袁术的势力范围。这无疑让难民们看到了安居乐业的曙光,一个个精神倍增,欢声笑语逐渐荡漾了开来。

    父亲派来接应的随从虽然死了,但装着干粮的包裹仍然还在,岳云去乱尸堆里寻找了回来。从里面掏出几个炊饼与肉干,分别递给赵云与杨再兴二人,“两位壮士让小子开了眼界,俺请你们吃炊饼!”

    厮杀了大半夜,赵云与杨再兴也累了,便不推辞。寻找了干燥空旷之处,一起坐了,与岳云大快朵颐的吃了起来。

    就在这时,李氏牵着女儿走了过来,先向杨、赵二人分别肃拜致谢,最后才嫣然道:“听杨壮士适才吆喝,准备去投靠天子么?”

    “听闻天子乃是有道明君,以仁义待万民,又在招揽四方英雄,故此某准备前往投奔。”杨再兴大口咀嚼着手里面饼,毫不掩饰的道明本意。

    李氏欣喜道:“如此甚好,我夫君乃是天子手下的将军,名唤岳鹏举,我等正好一道!”

    杨再兴爽快的道:“刚才你家儿子已经吆喝好几次了,某已知晓。有其父必有其子,光看你儿子这身神力,我就知道岳将军绝非凡人!”

    顿了一顿,看向低头默默吃着面饼的赵云,邀请道:“子龙兄一条长枪使得出神入化,何不与我等一起去投奔天子,将来封侯拜将,必然不在话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百六十 侠者无疆

    听了杨再兴的邀请,赵云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将剩下的半块面饼收了,肃容道:“其实云与当今天子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对于陛下的器重之恩,赵云铭感肺腑。”

    “哦,如此岂不是更好?”杨再兴喜出望外,“既然子龙与天子是故交,而且天子又器重于你,说不定日后某还得靠子龙提携呢!”

    赵云苦笑一声:“但云却没有去投靠天子的打算!”

    杨再兴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子龙与天子是旧识,又说陛下对你有器重之恩,为何没有去投靠的打算?”

    赵云起身望向东方,那里一片云蒸霞蔚,看样子用不了一时半刻旭日就会从云层之中喷薄而出。

    “云自幼习武,所求者,既非封侯拜将,亦非光宗耀祖;乃是目睹民生艰难,人命贱如草芥,只想凭这一身武艺,解黎民于倒悬,拯苍生于水火……”

    听了赵云的肺腑之言,杨再兴与李氏不由得肃然起敬。

    都说“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哪个读书习武的不是为了谋取功名,以求出将入相,光耀门楣?但面前这一身侠骨的男子所求并非如此,而是真正的心系苍生,功名利禄对他来说犹如浮云粪土,如此品德怎能不让人心耸然起敬?

    “赵大哥……这番话……俺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岳云鏖战了一晚上实在饿坏了,已经狼吞虎咽的吃了八个面饼,仍然不肯善罢甘休;手里的干粮和肉干把嘴巴塞得满满的,口齿不清的伸过头来凑热闹。

    李氏瞥了儿子一眼,训斥道:“云儿不得无礼,要喊赵壮士或者赵叔父,岂能以兄长相称?”

    “嗨……看起来赵大哥比俺也大不了许多嘛,我想赵大哥不会介意的。”岳云继续狼吞虎咽,一副不拘小节的样子。

    杨再兴急于说服赵云同去投靠天子,也顾不得搭理岳云,继续规劝道:“子龙兄一番侠肝义胆,再兴钦佩不已!听闻天子乃是有道明君,以德治国,江东百姓交口称赞。以子龙兄的这番本事前去投靠,必然能有一番作为,如此不是一样可以拯救黎民么?”

    赵云淡然一笑:“兄长所言极是,云也听闻了天子的所作所为,心中甚感欣慰!然前番投靠在公孙将军麾下,后来不欢而散,现在却又去投奔天子,难免会落人口舌,以为赵云乃是贪图富贵之人……”

    “能够让子龙负气出走,必然是这公孙瓒不识英雄,以至于明珠暗投,瓦釜雷鸣。但兴此番乃是邀请子龙兄去投奔皇帝,又不是去投奔其他诸侯,何来贪图富贵之说?”

    杨再兴与赵云并肩而立,齐齐的眺望东方那片灿烂的朝霞,极尽所能的游说赵云,希望能够带着他一起去投奔天子。

    志同道合的兄弟并肩作战,岂不是世上最快乐的事情之一?杨再兴觉得是,所以渴望着能够与赵云再次并肩沙场!

    而赵云的语气却依然坚定:“云意下已决,兄长勿要再劝!子龙一生之志,惟愿世间再无疾苦,只求天下再无哀鸿!我这一生终要公孙将军看到,我赵子龙没有负他!”

    听赵云说的如此决绝,杨再兴知道不能再劝,否则便落了下乘。

    喟然叹息道:“人生在世,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你我兄弟,因难民而结识,以枪而投缘,只恨相见太晚。子龙不愿负公孙将军,却忍心负再兴么?倘若就此一别,谁知何日能够再见?”

    听了杨再兴的肺腑之言,赵云不禁为之动容,唏嘘道“云与兄长亦有一见如故之感,但却委实不能随兄长去投奔天子,以免负了公孙将军!云亦不愿负兄长知己之情,在赵云的心里,纵然天下人皆负我,亦不愿负任何人……”

    岳云在旁边听得虽然不甚明白,却也很是感动,眼泪鼻涕流了出来,却依然没有忘记咀嚼手里的干粮,嘟囔道:“既然赵大哥不愿负任何人,却又说天子对你有器重之恩,到最后不还是负了天子么?”

    赵云不禁哑然失笑:“天子的器重之情,赵云的确无以为报,但我虽然不在天子帐前,却一样可以为之效力……”

    “此话怎讲?”杨再兴愕然问道。

    赵云背负双手,傲然面对朝霞,朗声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四海之士,莫非王臣!无论赵云身在何处,都是大汉皇帝的子民!而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大汉重振声威,再现盛世,让那王邦来朝,无人敢犯我大汉天威!”

    李氏似有所悟,在旁边颔首微笑:“所以,子龙壮士便在暗中救护前往江东避难的流民,以壮大天子的实力,这番苦心,民妇见了夫君必然使之上达天听。”

    岳云在旁边听了,突然咧嘴大笑:“啊哈哈……照阿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