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123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23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心过后,刘辩又收了脸上的笑容,轻松的问郑和:“听说你有个堂弟在柴桑从军?”

    “哎呀……陛下是如何知道的?奴婢真是替堂弟诚惶诚恐!不敢欺瞒陛下,奴婢的确有个堂弟叫做郑森,字成功,现正在柴桑水师担任百夫长,掌管一条艨艟!”郑和受宠若惊的回复道,实在弄不明白天子怎么知道自己堂弟名字的?

    刘辩心中暗笑,我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我会告诉你,其实你们的生命都是朕给予的?

    “朕的耳目遍布全军,不会埋没人才的!”刘辩煞有介事的吹了一个大牛,“给你兄弟修书一封,让他来金陵吧,朕准备组建除刺柴桑外的第二支水师——金陵水师,就让你郑森来给周泰做副将吧!”

    郑和受宠若惊,跪地替堂弟谢恩:“奴婢替成功叩谢陛下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陛下如此厚待三宝,奴婢岂敢不誓死效忠?”

    刘辩把郑和从船上扶起,转向卫疆道:“建业啊,天气转冷,冬季是无法用兵了。朕委任你三件事情,第一将御林军的人数扩大到三千人,负责护卫乾阳宫。其二,等秦琼、周泰班师回来之后,你去军营中挑选一万名可靠忠诚的人组建一支禁军,常年在金陵城中驻守。禁军统领由朕另外任命!”

    “微臣领命!”卫疆抱腕领命。

    刘辩继续做出吩咐:“第三,朕命你组建一支谍报队伍,人数不在多但一定要精,五百人左右的规模即可。朕必须时刻掌握着全国各地的情报,掌握着各地文武的想法!”

    “臣明白!”卫疆再次领命。

    宝船抵达了岸边,刘辩以最快的速度进了金陵城,黄琬、卢植、孔融等重臣在太极殿闻报,纷纷前来宫门迎接圣驾。

    请罪完毕,黄琬就催促着天子进宫:“唐妃马上就要生了!太后也是第一次为人祖母,看起来很是紧张,一大早就把我们这些老臣召唤到太极殿出谋划策。因此耽误了迎接圣驾,陛下快进宫看看吧!”

    “为了朕的私事,有劳众位爱卿了!”刘辩一边迈步走进乾阳宫,一边拱手要几位重臣致谢。

    刚刚来到太极殿,众臣便催促天子去后/宫瞧瞧,安抚一下生产中的唐妃,宽慰下才三十岁就做了祖母的何太后。

    只是刘辩还没动身,就看到上官婉儿风风火火的走来,一边走一边大声报喜:“陛下大喜,大喜啊!唐妃生了,母子平安!”

    (最后还是要求月票啊,必须坚守最后一天,还要求推荐票,周一看到的同学支持一下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百九十二 上官争宠

    上官婉儿柳肢轻摇,风情万种的走进太极殿向天子施礼参拜,喜气洋洋的道:“恭喜陛下,德妃娘娘刚刚诞下一位王子,重十三斤二两,生的虎头虎脑,颇有陛下风范!”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佑大汉,天佑大汉哪!”

    听了上官婉儿的喜讯,巍峨的太极殿内响起了群臣的贺喜声。天子有后,实乃国之大幸,绝对是一件普天同贺的大喜事。

    刘辩也有些激动,有了儿子就意味着有了传人,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就不会旁落。人都是自私的,刘辩才不会虚伪的去想民主什么的,在这个年代产生那样的想法,纯碎是自寻死路,他日殡天之时把帝位老老实实的传给儿子才是王道!

    “哈哈……好、好、好啊!”

    刘辩连道三声好,转向黄琬道:“传朕圣谕,再次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老臣遵旨!”黄琬满脸喜悦的应承了下来。

    刘辩悄悄的掐指计算:这时候的一斤约等于穿越前的六两左右,十三斤二两就是七斤九两上下,甚至和穿越前生产的婴儿体重差不多。在这个营养缺乏的年代,实在是殊为难得,看来健康方面是不必忧虑了!

    “陛下,德妃娘娘自先帝在世之时便是王姬,跟随陛下历经磨难。现今又为陛下诞下龙子,以老臣之见,当册立德妃娘娘为后,以正六宫!”

    就在刘辩掐指计算的时候,已经胡须泛白的太尉黄琬,再次抱着板笏向天子奏请。

    听了黄琬的话,卢植与孔融等也齐齐躬身附和:“太尉所言极是,德妃娘娘仪态端庄,性情温和,对陛下用情至深。还望陛下册立德妃为后,以正六宫!”

    “诸位爱卿莫急,待朕去后宫探望了唐妃母子,与太后商量一下此事。若是母后没有意见,朕便册唐妃为后!”

    在刘辩的心里,本来就感激唐姬的相濡以沫之情,此刻群臣请命,便顺水推舟的应承了下来。

    据史书记载,弘农王被李儒鸠杀之后,唐姬返回了颍川郡家中,其父唐瑁刚从会稽太守任上归家,打算将寡居的女儿嫁人,唐姬宁死不从,甚至以悬梁相抗,誓死为故去的丈夫守节。唐瑁无奈,只能由着女儿寡居。

    几年之后,西凉兵再次祸乱中原,李傕率兵攻占颍川,俘获了唐姬,打算纳为妾氏。唐姬再次以死相抗,不惜横剑自刎,玉颈溅血,几乎殒命。李傕见无法改唐姬为亡夫守节之志,只能知难而退,放弃了唐姬。

    就连以阴毒诡谲而立世的贾诩闻听此事,也是感慨不已,为唐姬的忠贞所感动,便向献帝说起此事。年轻的献帝听闻寡居的嫂子倍受欺辱,心中悲怆不已,遂在朝堂上追封兄长为“怀王”,并授予唐姬“怀王妃”的称号。

    再后来,因为乱世,便没了唐姬的消息。也不知是在纷乱的战火中香消玉殒了,还是隐姓埋名的隐居了起来,总之史书上再也没有了记载。

    乱世中的唐姬算得上对丈夫有情有义,刘辩也不忍心负她。之所以一开始没有立后,一来是因为刚刚登基,诸事繁琐,册后大典的礼仪甚至不输登基之礼,只能暂时推后。其二,就是为了等唐姬诞下子嗣后,用皇后的荣耀作为回报。

    而现在,长子出世,群臣请命;袁术平定,江东肃清。是时候册立六宫之主,让这个在历史上饱受磨难的烈女登上皇后之位了!

    “上官尚宫,请前面带路,朕这就去探望爱妃母子!”

    刘辩向群臣拱了拱手,便在上官婉儿的引领下,离开了太极殿大步朝后宫走去。而群臣不能进入后/宫,只能继续在太极殿等候消息。

    乾阳宫虽然正在建设之中,但规划的面积却没有打折扣,从正中的太极殿到嫔妃居中的后/宫,至少有三里的路程。刘辩因为急于见到唐妃母子,所以脚下生风,而上官婉儿却是一路小跑才能勉强跟上,不多时便累的气喘吁吁,浑身香汗淋漓。

    就在这时,马蹄声响起,来的却却是锦衣卫统领卫疆。

    来到跟前翻身下马,拱手施礼:“请陛下上马!”

    刘辩欣然从卫疆手里接过马鞭,翻身上了骏马,看到上官婉儿跑的满头大汗,不由得心生怜惜,伸出一只手邀请道:“上官尚宫,上马吧,让朕来载你一程!”

    “婉儿不敢造肆,只恐会落人闲言碎语!”

    听了天子的邀请,上官婉儿内心虽然喜悦不已,但面上却仍然不动声色的做出了推辞。皇宫里规矩森严,稍有不慎便会逾越雷池,要想出人头地,做任何事都必须加倍小心。

    刘辩继续伸手向上官婉儿发出邀请,正色道:“事急从权,这是朕的命令,与你无关。谁敢说些闲言碎语,朕割他的舌头!”

    “谢陛下!”

    上官婉儿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当下便不再犹豫,伸手抓住了天子的手掌,翻身上马。

    触手之时,滑若凝脂,就这样和武唐时期的女宰相近距离接触,让刘辩的血流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许多。手中马鞭一挥,喝一声“驾”,向着后/宫所在纵马疾驰。

    与高高在上的天子如此亲近,上官婉儿的心跳更是远胜于刘辩。但也不敢造肆,只是用两只纤细白皙的玉手捏着天子的衣襟,却也不敢再做出亲昵之举。

    骏马奔跑的时候上下起伏,颠簸不已。马鞍就那么大的空间,虽然上官婉儿极力的想要保持矜持,但一对酥/胸仍然不停的在天子的背后摩擦。这让上官婉儿微微有些脸红,但也不做什么表示。

    虽然秋天的衣衫不似夏天那般单薄,但一对汹涌的波涛在背上蹭来蹭去,却也让血气方刚的刘辩心情澎湃,呼吸急促了许多。只是正妻刚刚生产,儿子方才出世,可不是拈花惹草,游龙戏凤的时候,便摒弃杂念,心无旁骛的策马赶路。

    “啊哟……”

    耳听得背后传来上官婉儿的惊呼声,刘辩也不回头,下意识的扭转身子,来了一个怀中抱月。恰恰把坠马的上官婉儿揽在了怀里,一只手结结实实的攥紧了那充满弹性而又浑圆的秀峰……

    上官婉儿就这样落到了天子的怀抱里,不由得俏脸粉红,霞飞双颊,羞赧的道:“陛下恕罪,婉儿不善骑马,惊扰了陛下,是奴婢该死!”

    “不怪你,是朕的错,忘了叮嘱你抱紧!”

    虽然这峰峦的感觉让人留恋,但身为有道明君,刘辩却也不想失了仪态,最终还是把怀里的美人儿推到了马鞍后面,“抱紧朕吧,我们快点赶路!”

    “嗯!”

    上官婉儿这次没有提谢恩两个字,从背后牢牢的抱紧了天子已经很是魁梧的身躯。随着骏马的起伏奔驰,一对酥/胸更是紧紧的贴紧了天子的后背,最后甚至把俏脸贴在了天子的后肩上,柔声道:“陛下的骑术真好!”

    被一个红颜尤物这样的撩拨,血气方刚刘辩再不动心就不是正常男人了。掐指算算,自从穆桂英怀孕之后已经两个月没有碰女人了,此刻真想问上官婉儿一句,你说的骑术是骑马哪还是骑女人?

    “你这女人适才的坠马只怕是争宠之术吧?倒也够狠,不惜拿着自己的身体做赌注,倘若朕没有抓住你,少说也要在床上躺三两个月吧?这手段倒是可以与武媚娘一拼!既然婉儿如此,朕早晚要将你xxoo了!来吧,去与武如意分个胜负吧,朕给你们pk的舞台,床上、后宫就是你们的战场!”

    刘辩策马疾驰,在享受着波涛汹涌带来快感的同时,悄悄在心里对上官婉儿的心理做出了分析。

    片刻之后,骏马就来到了唐姬起居的宫苑。

    在此等候的太监宫女站的鳞次栉比,前拥后挤,看到天子策马而来,纷纷跪地山呼万岁:“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辩也顾不得搭话,翻身下马直奔宫苑里面而去。

    只是当太监与宫娥看到上官婉儿与天子共乘一骑,甚至是搂抱着天子的时候,俱都是心中一凛。只怕是不久的将来,皇宫里又将会多了一位上官美人了!

    听闻天子到来,陪着太后一块等待唐妃生产的冯蘅与穆桂英一块迎了出来。

    看到上官婉儿与天子共乘一骑,冯蘅不由得心中暗自恼怒:“贱货,竟敢勾引陛下,真是不自量力!不要仗着太后的恩宠就痴心妄想,早晚给你颜色看看!”

    “臣妾参见陛下!”

    冯蘅虽然心中恼怒,但也不敢在脸上有所表现。与穆桂英各自捧着隆起的腹部,向天子肃拜施礼。

    “呵呵……两位爱姬不必多礼,朕现在进去看看长子长得什么模样?”

    刘辩轻轻的拍了下穆桂英与冯蘅的肩膀,以示爱意。然后大步流星的走向产房,方才走到门口便听到了婴儿清脆嘹亮的啼哭声,顿时让刘辩喜上眉梢,笑逐颜开!

    (今天周一了,剑客在这里求月票支持的同时,再求一下推荐票保证在历史推荐榜的名次,嗯嗯,月票、推荐票,剑客都喜欢,求支持!)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百九十三 母仪天下

    “皇帝,快来看看哀家的皇孙,长得多么可爱?”

    自从孙子刚刚被稳婆清洗干净,穿上了崭新的棉衣之后,就被何太后抢了过来,爱不释手的抱在怀里,仿佛比自己生了儿子还要高兴。

    “啧啧……小家伙长得真是虎头虎脑,有我们皇家风范!”

    刘辩还没有抱孩子的经验,也不敢从太后怀里接过来,只是凑上头去逗弄了下紧闭双眼,哇哇大哭的儿子。脸上的表情尽显和蔼,成为了父亲就意味着肩上的责任又多了一些,自己必须更加努力的扫平天下,让刘家的江山千秋永固。

    “那是……哀家的皇孙怎能没有风范?”

    何太后满脸慈爱的抱着长孙,一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表情,“皇帝,哀家告诉你啊,我这皇孙可比有出息多了。你刚刚出生那会还不到十斤,我这皇孙可是足足十三斤二两呢!听先帝说咱们刘家可是好几代没有超过十二斤的皇子了,此乃天佑大汉之兆!”

    负责接生的稳婆姓虞,今年三十八岁,是整个江东最好的接生婆。今天顺利的帮唐德妃生下了孩子,惹得何太后凤颜大悦,已经擢升虞婆为乾阳宫的首席稳婆,与太医院的太医享受同等待遇,专门替皇宫的女人接生。

    此刻见天子归来,自然少不得祝贺加上讨赏,把污秽物品收拾干净了,躬身肃拜:“民妇虞氏拜见陛下!民妇做了二十年的接生婆,从我手里出世的孩子少说也有上万人,民妇也算是略通相面之术。小皇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实乃十全之相也,将来必然如陛下般英明神武,文治武功,名垂青史!”

    刘辩拱手道谢:“多谢虞婆劳心!”

    继而转向候在一旁的上官婉儿道:“麻烦上官尚宫代朕向尚工局转达一声,重赏虞婆黄金十两,布帛一百匹,以示寡人谢意!”

    皇宫下设六局二十四司,尚宫局为六局之首,掌管所有的宫女,地位和首席太监中常侍相当。历史上甚至很多刚刚入宫的才人、美人都要避让三分,因此上官婉儿的身份在整个乾阳宫举足轻重。

    “奴婢遵命!”

    听了皇帝的吩咐,上官婉儿肃拜领命。有了刚才的亲密接触,看皇帝的眼神就不再像以前那般生疏,多了几分**之意。

    刘辩逗弄了片刻儿子,大步走到床前,向面色虚弱的唐妃笑道:“爱妃,让你受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