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312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312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在李秀宁的身上,刘辩直感到浑身舒畅,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感在全身每根血管中流淌,“总有一天,长孙无垢也会在朕的身下浅吟低唱,朕不负责谈情说爱,朕是征服者,征服英雄,征服女人,征服世界,征服一切!”

    良久,李秀宁才缓过劲来,看向刘辩的眼神变得柔和了许多:“我已经把自己给你了,可以放了我父皇么?”

    “不能!”刘辩轻抚李秀宁的肌肤,毫不犹豫的拒绝。

    “你……”李秀宁一脸恼怒,“你言而无信,翻脸无情!”

    刘辩嘴角微翘,冷笑道:“你以为朕会因为睡了你而放了李渊?是你太天真还是你觉得朕太弱智,朕只是在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已!”

    李秀宁咬着嘴唇,默然不语。刘辩说的极是,自己被俘已经四个多月了,若是刘辩用强,自己的清白也不会保留到今天。

    “当然,朕也不是翻脸无情之人……”刘辩做出了补充,“你若对朕服服帖帖,朕答应你,一定会善待李渊及他的嫔妃。也会派人与李世民和谈,能否放回你父亲,一切都看李世民的表现!”

    李秀宁点点头,没有再说多余的废话。在来见刘辩之前,李秀宁也没觉得大汉天子会因为和自己云雨一场,就昏了头脑释放了自己的父亲。若是能用自己的清白保住父亲的颜面,还有李唐嫔妃的贞节,也算是值得了!

    看到李秀宁一言不发的站起身来穿衣服,刘辩嘴角浮起一抹轻浮的笑容:“你要去哪里?”

    “当然是回冷宫!”李秀宁一边穿衣,一边目无表情的回答道。

    “真的要回?”刘辩的语气变得有些冰冷。

    李秀宁略一迟疑,最终还是重新褪去了衣衫,躺回了刘辩的身边,澎湃的胸脯不停的起伏:“你到底要怎样?”

    “朕要的不是你一夜,而是一生!”刘辩的话斩钉截铁,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你父皇及李唐的颜面全都系于你一身,就看你怎么做了!”

    李秀宁咬着嘴唇,良久,终于叹息一声:“这一生我是你的了!”

    秋夜漫长,怀抱新人,刘辩不知杀伐了几次,天亮之时最终相拥而眠,沉沉睡去。

    就在刘辩因为长孙无垢与李秀宁而喜怒哀乐之时,远在成都的刘备也陷入了为难之中,拿着孙策的联姻书信,不停的在书房踱步,无语问苍天,“谁能告诉我,究竟该如何抉择?”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四百八十一 枭雄蜕变

    是否接受孙策的联姻,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因此刘备不得不瞻前顾后的考虑。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刘备手下也有庞统、法正、房玄龄、张松这样足智多谋的军师,对于接下来的局势与周瑜、朱升的判断大同小异,认为刘辩在灭掉孙策之后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会把矛头对准刘备。

    卧榻之侧岂容猛虎酣睡,更何况还是睡在头顶上的猛虎。占据了巴蜀的刘备扼制着长江上游,犹如把一盆滚烫的开水顶在了刘辩头上一般,想来让他坐立难安,睡觉都不踏实,内心必然是先除之而后快。

    这几天刘备一直不断的召集手下的谋臣开会商讨,众人也都表达了支持与孙家联姻的决议,但一个个话语却又说的含蓄,还没有人敢站出来挑头直说向刘辩开战。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而现在,刘备及手下的文武都有些浮躁,因为他们背叛的筹码已经足够!

    雄踞巴蜀,手握二十多万雄兵,治下六七百万人口;进有机会争雄天下,退有希望做一方霸主,这样的诱惑与筹码难道还不够吗?

    若是能够辅佐刘备问鼎天下,在座的人都是开国元勋,就算不能裂土封王,至少也可以封侯拜将,庇荫子孙。但若是跟着刘备归降,那就是分崩离析,到头来少不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运气好的做个州刺史、或者九部侍郎那就是顶天了,运气不好的被罢官下野,投进大牢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接下来的局势所有人心知肚明,但却一个个含糊其辞的表示接受孙策的联姻最好,既可以抱得美人归,又能让巴蜀有了战略缓冲区。但对于如何与刘辩相处,所有人都避而不谈,毕竟刘辩现在还是正统;况且刘备能有今日,也离不开刘辩的提携。谁先第一个站出来喊着向刘辩宣战,要是刘备赢了还好,若是输了,肯定少不了在史官的笔下落个叛贼之名,遗臭万年!

    “万事开头难,谁站出来挑这个头啊?”

    十月的冷风逐渐刺骨,树枝上早就光秃秃一片,但刘备却一脸烦恼的在花园里漫步。皎洁的明月洒下来,折射的刘备影子有些弯曲变形。

    “唉……关键时刻谁也靠不上,求人不如求己,这个坏人只能我自己来做了!”刘备伸手摸了摸肥厚的耳垂,在心里自言自语,对自己的几个谋士有些不满。

    张飞倒是死忠,可以为了大哥赴汤蹈火,但他脑子不好使;所以在拿下成都之后,刘备便命张飞带着严颜、吴班前往巴郡坐镇,沿途控制长江,将巴陵、白帝城等长江上游全部掌控在手中。又命石达开率领雷铜、吴兰四将,引兵三万向益州南部进军;又调吴三桂前往汉中协助刘裕镇守,调魏文通前往上庸辅佐关羽。一定要在与刘辩反目之前未雨绸缪,布置好防御,力求立于不败之地。

    寒风扑面,吹得刘备漂亮的胡须迎风飘扬。这两年来刘备已经改掉了爱哭的习惯,开始以枭雄之姿示人,最初爱哭只是为了博得天下人同情,而现在自己已经成为了天下屈指可数的诸侯,岂能再像个妇人般哭哭啼啼?

    “一定要改掉爱哭的不良习惯!”刘备在心里喃喃自语,“枭雄应该是冷酷铁血的,从今以后我刘玄德会让天下人看到真正的我!当然,有必要的时候,若是装哭会带来好处,也可以哭一哭!”

    月色下响起脚步声,有个身材高大,相貌俊朗的年轻人快步向花园走来。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罗候寇氏之子,在半年之前就被刘备认作义子的刘封。

    “哈哈……有主意了!”就在看到刘封的时候,刘备忽然心生一计,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一个可以堂而皇之向刘辩宣战的理由。

    “孩儿拜见父亲大人!”今年十八岁的刘封单膝跪地施礼,口称父亲大人。

    他本是长沙人刘泌的外甥,自幼追随在舅父身边长大,从少年时期就练习武艺,到现在生的身材高大,弓马娴熟。因刘泌在征讨黄巾时曾与刘备有过一段旧交,现在见刘备气势如虹,一路势如破竹的拿下了巴蜀,因此便修书一封命刘封携带着前往益州投奔刘备。

    刘备早就过了而立之年,眼瞅着关羽的儿子关平已经能够上阵杀敌,而自己却膝下无子,心中很是忧虑。见刘封生的一表人才,武力过人,遂收了刘封做义子,一直留在身边,很是宠爱。

    “是封儿啊,不知你急匆匆的来找父亲,有何急事?”刘备背负双手,一脸慈祥的问道。

    刘封拱手道:“回父亲大人的话,孙策的使者阚泽晚饭的时候又去拜访孩儿了,让孩儿催促父亲早日给回话。若是再犹豫不决,他就要返程了,或许孙策将会考虑与曹阿瞒联姻!”

    “曹操?”刘备哑然失笑,“他比我还大六岁呢,孙策为了苟延残喘,这是铁了心要把妹子推进火坑里啊!”

    “不知该如何应答,请父亲大人示下!”刘封拱手追问。

    刘备面色如霜,沉声道:“答应他,明日为父就派你携带了聘金追随阚泽前往襄阳,迎娶孙尚香!”

    刘封面色微变:“父亲大人真的决定了吗?孙策现在与刘辩打的不可开交,咱们只要与孙策联姻,那就是与刘辩为敌了!”

    月光照着刘备的脸颊,微微有些扭曲:“为父知道,为父不怕与任何人为敌,只怕我们没有堂堂正正的理由!”

    “现在有了么?”刘封到底还是年轻,忍不住问了一句。

    “有了!”刘备嘴角浮现一抹难以觉察的笑意。

    刘封更加迷茫了:“不知父亲大人的理由在哪里?”

    “在你身上!”刘备开门见山的吐出了四个字。

    “我身上?”刘封已经有些晕头转向。

    “对!”刘备点头,然后附在刘封耳边,悄声道“你这次去襄阳迎娶孙尚香,要把自己的行踪透露给汉军,并且要走汉军容易埋伏的路段。”

    “啊……”刘封吓了一跳,“那不是自投罗网么?难道义父不怕夫人被劫走么?”

    “哈哈……”刘备在月色下发出一声叵测的笑声,“你不要问,直管按照义父的吩咐去做,义父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幸好刘封的脑子并不笨,仔细的琢磨一番很快就明白了刘备的用意,当即拱手道:“孩儿明白父亲大人的用意了,请父亲大人放心,孩儿这次去襄阳,一定不负父亲所托。”

    刘备点点头:“你要记住,在放出风声的同时还不能让孙策察觉,免得激怒了孙策,弄巧成拙。”

    “孩儿明白,请父亲大人放心!”身高八尺,器宇轩昂的刘封信誓旦旦的答应了下来。

    刘备在月色下来回踱步,又叮嘱一声:“为父派秦宓跟着你一块去襄阳,一文一武,互相搭配。公事方面由秦宓出头,私底下由你来完成。”

    “诺!”刘封拱手允诺。

    离开了刘备府邸之后,刘封立即挑选心腹,全都是忠心耿耿守口如瓶的精锐士卒,准备好了马匹辎重,只等刘备一声令下。

    次日,刘备召见孙乾、简雍,命他们准备一份丰厚的礼物,也就是纳娶所需的六礼,置办好了之后交给秦宓、刘封,命他二人率领三百士卒,押送着礼物离开成都,顺着江州向东走永安、猇亭、江陵一路前往襄阳拜见孙策。送上厚礼,与孙策结为秦晋之好。

    “大王请尽管放心,宓此去襄阳一定与少将军把孙夫人迎回成都,不负所托。”秦宓临走之前,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向刘备打包票。

    刘备微微颔首,未置可否,心中却暗自道“你又怎知我的心意?我刘玄德现在要的不是女人,而是一个名正言顺向刘辩宣战的理由!”

    马蹄声起,瑟瑟寒风之中,秦宓与刘封离开成都,向东而去。

    刘封与秦宓走后,法正建议道:“孙策与东汉已经势成水火,主公此刻与孙策结姻,必然会惹怒东汉朝廷,少不得兵戎相见,必须早作准备。”

    “法孝直所言极是,请主公早作准备,明年开春必有一战。”庞统也向刘备提出了建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既然如此,庞士元你就去一趟江州辅佐翼德好了,孤会向哪里集结兵力,随时对东汉用兵。”刘备负手而立,做出了决定。

    “统遵命!”庞统答应一声,领命离开了成都,前往江州而去。

    庞统走后刘备传下传令,调傅友德、吴三桂、雷铜等武将陆续赶往江州到张飞麾下听令,并且秘密向江州集结部队,随时向东汉宣战,救援孙策。在陆续的向江州调兵遣将之后,刘备又命陈到前往阆中、梓潼一带征兵,明天必有大战,必须准备好足够的兵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ps:八月下旬了,许多弟兄们的月票应该下来了,大家检查下月票夹,有的话支持剑客一把,拜谢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四百八十二 不斩敌将,誓死不还!

    十月下旬,朔风怒号,天寒地冻。

    甲胄穿在身上寒冷透骨,刀剑因为寒霜难以出鞘,尤其是荒凉的西部草原,怒吼的西北风犹如猛兽在咆哮,行人走在旷野中,稍不留神就会被吹得摇摇晃晃。

    雍凉的局势并没有像赵匡胤预料的那样发展,面对着杨素、朱元璋的两路夹击,西凉军并没有能拼出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在徐达、杨林、杨玄感、史万岁、朱棣、蓝玉、李文忠等猛将的强大攻势之下,西凉军节节败退。

    半年的时间下来,马腾、韩遂已经连续丢掉了安定、天水、南安、陇西四郡,折损了一半兵马,目前势力已经完全退出了雍州,目前拼死据守金城、西平两地;可以说若不是冬天的及时到来,用不了俩月马腾与韩遂便会迎来灭亡的结果。

    因天气寒冷,杨素重兵屯驻于陇西狄道,而朱元璋则率大军驻扎在祖厉县城,待明年开春天气转暖后一举翦灭马、韩。

    赵匡胤自从初秋裹挟了三万汉军逃出武关,一路向西,一边收买人心一边剪除屠杀异己,在残酷的秘密杀害了两千多人之后,队伍中不和谐的声音逐渐消弭散去,赵匡胤与常遇春彻底的控制了这支部队。

    这三万人马,主要以青州与汝南、南阳一带的贫民百姓构成,为东汉朝廷效力了大约两三年左右。在越过长安,深入雍州一千多里之后,即便明知道被骗了,也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在这乱世,人命贱如草芥,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人死去,能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等到西凉军与洛阳军拼个两败俱伤,赵匡胤下令队伍缓慢行军,丝毫不把杨素的催促令放在心上,每天只走三十里的路程。所过之处,命令常遇春、呼延庆打着朝廷的旗号,在地方强行征兵,向地方豪绅、县城、乡亭强征粮草,掳掠马匹。

    从武关到雍县一千五百里,赵匡胤的人马走了接近两个月,强征了一万五千百姓入伍,劫掠了十余万石粮食,一路走来,收获颇丰。

    这让杨素怒火冲天,想要派兵回头征讨赵匡胤,又怕撤兵之后对于马腾建立的优势荡然无存,只能暂时隐忍不发,好言劝慰赵匡胤,让他速速进军,前来狄道会合。

    当初同意接收赵匡胤投降的就是杨素,此刻骑虎难下,朱元璋乐得袖手旁观,看杨素腹背受敌,自己回洛阳的时候也好参他一本,因此按兵不动,任凭赵匡胤为所欲为。

    就在赵匡胤磨磨蹭蹭的时候,祖籍沛国丰县的张鲁在汉中、广魏、天水三郡同时以五斗米教起事,在汉中被刘裕重创教徒,杀了个血流成河,尸积满城;但却一举杀掉了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