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317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317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百八十九 天降奇兵

    十一月中旬,武陵已是天寒地冻。

    在将近两千名匠人的齐心协力之下,终于按照诸葛亮的要求制造出了一千盏可以载人飞行的孔明灯,以及一千把能够连发十弩的元戎弩。

    诸葛亮把这支人类史上的第一支空军命名为“飞虎军”,分作两个营,每营五百人。登陆营由杨延嗣率领,任务是迅速的降落到武陵城内,抢占武陵东门,落下吊桥,接应城外的主力大军入城。

    杨七郎率领的登陆营虽然是精挑细选的精锐,但毕竟人数太少;城中的守军至少还有万余人,再加上吕范从城内士族中强征的门客家丁,武陵城的防御力量至少还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待他们看到杨延嗣率兵从天而降之时,一定会发起歇斯底里的进攻。

    这时候就需要养由基率领着由另外五百精锐组成的射击营来进行掩护,低空飞行射杀脚下的孙军,掩护杨七郎的登陆营攻占城门。

    就在诸葛亮、黄月英夫妻带领着工匠日夜赶工,制造孔明灯与元戎弩的时候,杨延嗣与养由基也率领着一千名勇士练习空中飞翔,半个月的时间下来,这些从三万人中挑选的精锐已经能够娴熟的操控孔明灯起落。

    冬日的傍晚,斜阳西沉,辽阔的原野在夕阳的照耀下一片金黄。

    苍穹中有轻微的风从汉军大营上空吹过,数不清的旌旗便迎风招展。这是一个非常适合空中飞行的天气,诸葛亮决定在今晚子时空袭武陵。

    “杨延嗣听令!”身高已经超过了七尺半的诸葛亮羽扇纶巾,不苟言笑的坐在帅案后面发号施令。

    “末将在!”一身甲胄的杨七郎大步出列,拱手领命。

    诸葛亮丢出一支令箭,朗声道:“命你率飞虎军登陆营于今夜子时从飞鹰峡起飞,向西南方向飞行十五里,降落在武陵城内,一举拿下武陵东门,接应程咬金入城!”

    “末将领命!”杨延嗣接过令箭,转身准备去了。

    诸葛亮又把目光投向养由基:“杨游击将军,命你率领飞虎军射击营携带元戎弩与火箭,追随着杨延嗣将军的脚步起飞。进入武陵城后先用火箭引燃武陵粮仓,然后再减弱松脂的热量,在空中保持一定的高度,空袭城内的守军,掩护杨延嗣抢夺武陵东门。”

    养由基拱手出列,面上有些犹豫:“控制天灯的飞行高度,末将与手下的兄弟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只要把松脂的热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即可。但末将为难的是,孙军粮仓位于武陵的西南角,我等去烧粮不难;困难的是引燃了孙军粮仓之后便会被东北风吹出武陵城,再如何回头空中支援延嗣将军?”

    诸葛亮手摇羽扇,莞尔笑道:“杨将军尽管宽心,亮之所以把空袭武陵定在今夜,就是算准了今夜子时左右,东北风一定会变成西南风。若是杨将军的部曲行动顺利,在烧掉了武陵的粮仓后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西南风吹回来。到时候你便可以空袭武陵,掩护杨延嗣将军攻占武陵东门;而武陵粮仓失火,吕范也一定会分兵救援,定然会削弱守城的力量,增大延嗣将军占领城门的把握!”

    “若果真如此,孔明将军真神算也!”养由基佩服的五体投地,领命而去。

    诸葛亮又命何元庆引兵一万,在辰时出营杀向武陵东门,等杨延嗣打开城门之后,便冲进城内,控制武陵。又命程咬金率领一万五千人堵住武陵的其余三门,争取全歼城内孙军,不放走一兵一卒,打一场漂亮的战役,鼓舞整个荆州军团的士气。而诸葛亮自己则率领剩下的人马守卫大营,静候各路人马的佳音。

    月黑风高,东北风吹个不停。

    杨七郎手提素缨湛金枪,第一个钻进了巨大的孔明灯之中,挥手下令:“全军出发,登陆营的弟兄们随我空降武陵,拿下城门!”

    养由基也不肯落后,挥手招呼射击营的将士:“射击营的儿郎们先随我火烧武陵粮仓,待风向改变之后再回头空袭孙军,掩护杨将军占领武陵东门,接应主力大军入城。”

    在两员主将的带领下,一千名勇敢的战士纷纷钻进了巨大的孔明灯之中,各自点燃松脂,在伞盖底部不断的聚集热量。

    虽然地面上风很平静,但在这五百多丈高的飞鹰峡上,却是冷风劲吹。

    随着松脂的不断燃烧,热量在孔明灯的伞盖之下不断的凝聚,千余盏孔明灯开始陆续的腾空,然后在北风的吹送之下,向武陵方向飘去,密密麻麻的犹如漫天繁星一般。

    夜色深沉,冷风如刀。

    由于最近的一段时间汉军没有再来攻城,这让城内的守军有所懈怠,以为汉军这是畏惧于冬天的严寒,开始进行休整。乐观的人甚至判断在明年开春之前,汉军不会再攻城了。

    对于这种情况,吕范却不放心。虽然河面上已经结冰,但还没有达到北方冰冻三尺,角弓难控的程度,汉军突然偃旗息鼓了一段日子,其中定然有诈。因此总是隔三差五的提醒守城的将士们加强防备,切莫大意。

    只是吕范提醒归提醒,士兵们绷紧了的心一旦松懈下来,却是一时半会的无法再紧张起来。看着上半夜太平无事,不少人开始围拢成一堆生活取暖。整个武陵城的墙头上,篝火点点,每隔百十丈就有十余名士卒围拢成一堆,一边取暖一边闲聊。

    “报……大事不好!”

    城下急促的马蹄声把城头上的守军吓了一跳,纷纷摸起刀枪朝城墙下面眺望。

    只见几名斥候在这冬夜里连人带马跑的气喘吁吁,在护城河对面焦急的大喊:“快报告吕将军,大事不好,汉军兵分三路,直扑武陵而来,前锋部队距离城门只剩下五六里路程!”

    正在城门楼里饮酒取暖的陈应吓了一跳,摸起钢叉就吹响了号角向吕范报信,“所有人弓箭上弦,躲在女墙后面严阵以待,誓死守卫武陵!”

    随着悠扬的号角响起,整个武陵城中的守军纷纷从睡梦中醒来,各自披盔挂甲,摸起兵器登上了城头,跟着鲍隆、陈应二将加强防御。

    一时之间,武陵的城墙上被火把照耀的如同白昼。不消片刻功夫,何元庆与程咬金就率领着两万多汉军逼近了武陵城一里左右,但却不急于攻城,只是不断击鼓呐喊,佯攻城池。

    “汉军不攻城,只摇旗呐喊却为何来?”孙策的叔父孙静一脸大惑不解,“莫非汉军只是佯攻?”

    吕范也是大惑不解,盯着城下长龙般的火把,陷入了沉思:“看这规模,汉军几乎倾巢而出了,应该不是佯攻吧?”

    “天上!快看天上!”一名最先发现了孔明灯的孙军开始大呼小叫起来,“快看天上是什么东西?”

    城墙上的万余名守军几乎同时举头眺望,只看到漫天“繁星”,再仔细看又像灯笼,从东北方向飘荡而来,逐渐的越来越低。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星星吧?”

    “你他娘的见过这么矮的星星?”

    “我怎么看着像鬼火啊?”

    “你见过飞的这么高而且这么密集的灯火,我看着怎么像大灯笼?”

    在天空中飞行的杨七郎控制着孔明灯缓缓降落,眼看着距离武陵东门越来越近,脚下的孙军越来越清晰,第一个扣动了元戎弩的扳机:“给我射!”

    五百名汉军陆续从竹篮里探出头来,将连弩对准了脚下的守军,万箭齐发。眨眼间,便倾洒下了数千支弩箭,带着呼啸的风声,杀伤力惊人。

    一瞬间,整个武陵东城门的两千多名守军顿时被射的人仰马翻,惨叫声此起彼伏;面对着元戎弩高频率的射击,根本无处可逃,纵然躲过了第一箭,却躲不开接踵而至的第二箭。

    一波箭雨倾洒而下,至少射杀了七八百名城墙上的守军,让本来密密麻麻的人群顿时变得稀疏了许多。那些侥幸躲过了弩箭的孙军也被吓破了胆,纷纷寻找物体躲避头顶上的箭雨。

    “是汉军,竟然是汉军!汉军竟然从天上下来了!”

    “这是汉军还是天兵天将?汉军怎么飞进来了?”

    这一刻,金陵城东门一片哭腔,被杀的阵脚大乱又吓破了胆子的孙军信心在崩溃,胆小的人两腿瑟瑟发抖,已经不能行走,就连舌头都在打颤。

    “杀!”

    杨七郎第一个落地,挥舞着素缨湛金枪一下子就挑翻了数名守军,高声咆哮:“我等乃是天兵天将,降者免死!”

    五百名飞虎军勇士跟着杨七郎的脚步纷纷放掉孔明灯里的热量,控制着灯笼降落,如同降落了一场放慢了无数倍速度的流星雨一般;络绎不绝的降落到武陵的城墙上,民房上,街巷上,甚至是树木上。

    武陵东城门的守军被吓破了胆,一时没反应过来,竟然忘了还射。使得五百飞虎军轻松的落地,大部分平安无事,只有寥寥无几的倒霉鬼在落地的时候受了伤或者葬送了性命。

    “杀啊,降者免死!”

    在杨七郎的带领下,接近五百名飞虎军勇士,俱都提到刀枪,向武陵东门的守军发起了凶猛的攻势,企图一举控制城门,放城外的主力大军入城。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四百九十 卧龙证道

    “不要慌张,这不是天兵天将,这是借助热灯笼飞进来的汉兵!”

    吕范也被汉军的从天而降所震撼,但到底见多识广,很快就明白了汉军空降武陵的原理,拔剑在手高声呼喊,并且命令亲兵同时大喊,为士兵们解开心头的疑惑,稳定军心。

    “谁敢退缩,老子一叉戳死他!”陈应手提钢叉,引领着亲兵向东门冲锋,企图将杨七郎带领的士兵迅速的消灭,“汉军只有五六百人,一鼓作气的灭掉他们!”

    在陈应的指挥下,千余名孙军精锐稳定了下心神,各自挥舞着刀枪杀向武陵东门支援同党,“弟兄们守住,我等前来支援!”

    杨七郎在乱军之中犹如猛虎,一条长枪上下飞舞,挡者披靡,很快的就杀到了城门楼附近,再向前数十丈,便可以砍断绳索,放下吊桥。

    “嗖、嗖”两声暗器激射的声音,乱军之中人声嘈杂,再加上深夜中火把忽明忽暗,杨七郎躲闪不及,左肩登时被陈应射出的飞叉击中,血流如注。

    “汉将受死!”陈应大喜过望,挥舞着钢叉直取杨七郎。

    杨延嗣勃然大怒,抬手拔掉飞叉,任凭血如泉涌,反手一枪刺出:“匹夫安敢伤我!”

    长枪如电,疾刺陈应咽喉,陈应躲闪不及,被一枪刺穿颈部,露出了一个鸡蛋般大小的窟窿,登时毙命。

    在亲兵的簇拥保护下,七郎自怀里取了金疮药,匆匆止血继续率兵猛攻:“儿郎们奋力向前,砍断绳索放下吊桥,大功可成!”

    但毕竟左肩负伤,七郎行动不便,只能单手持枪率部厮杀,武力打了许多折扣。吕范趁机调来弓弩兵占据了有利位置,居高临下的朝还没有来得及冲上城头的汉军射击。在孙军密集的箭雨之下,七郎身边的汉军不时的有人倒在血泊之中。

    就在杨七郎的登陆营陷入苦战之时,养由基率领着射击营飞到了武陵粮仓顶部,纷纷将火箭在燃烧的松脂上点燃,然后朝武陵粮仓顶部乱箭齐发。片刻功夫,粮仓顶部的茅草与木檩便被引燃,火借风势,越烧越旺。

    “不好了,粮仓起火,若是粮食被付之一炬,军心必然溃散。”正在督兵守御城池的孙静大惊失色,对吕范道:“吕子衡可与鲍隆率兵守城,我引兵去粮仓灭火!”

    当下,孙静率领着两千余人,又裹挟了部分百姓,提着水桶木盆一窝蜂的涌向武陵西南角的粮仓,灭火救粮。

    养由基率领着五百射击营虽然引燃了武陵粮仓,但却被西南风吹出了武陵城外,正焦急之时,风向果然缓缓改变,片刻功夫就把犹如漫天繁星般的孔明灯吹回了武陵城的上空。

    “诸葛将军真神人也,如此神机妙算,虽姜尚、姬昌在世也不能及也!”养由基大喜过望,对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

    天空中的五百飞虎军士气高涨,对诸葛亮的崇拜犹如涛涛涛江水连绵不绝,纷纷摸起元戎弩朝脚下的孙军猛射,一瞬间就如倾盆大雨般倾洒而下,只射的孙军抱头鼠窜,尸横遍巷。

    养由基在空中看到孙静策马来回驰骋,知道这是孙军将领,当下也不答话,在吊篮中弯弓搭箭,朝着马上的孙静就是一箭。

    利箭破空,带着呼啸的风声,一下子就洞穿了孙静的胸膛,刺透心脏穿胸而过。孙静痛苦的握住箭羽,想要拔出来,奈何已经没了力气,眼前一黑,坠马毙命。

    一箭射死了敌军将领,养由基也不停留,高声向左右的飞虎军下令:“所有人把弩膛中装满弩箭,顺着风飘往东门空袭敌军,掩护延嗣将军抢占城门!”

    刚才的一波箭雨,飞虎军的将士们已经将连弩中的弩箭射光,当下趁着孔明灯在空中漂浮之际,纷纷解下箭壶把一尺半左右的特制弩箭装进弩膛之中,然后跟着养由基朝武陵东门顺风飞行。

    杨七郎率领着登陆营的将士浴血死战,奈何吕范调集了大量的弓弩拼死据守,不让汉军靠近城楼。而飞虎军又没有时间向元戎弩里面安装弩箭,只能挥舞着刀枪,顶着盾牌,浴血死战。

    忽然头顶上箭如雨下,养由基率部飘了过来,在空中将诸葛连弩瞄准了城墙上的孙军,一阵猛射,威力强大的元戎弩瞬间就把守军的火力压制了下去。

    一波连弩箭雨射过,城头上的守军至少被射倒了四五百人,剩下的心惊胆战,各自寻找遮掩物体躲避,城墙上的防线瞬间就被爆射的土崩瓦解。

    养由基放下元戎弩,在吊篮中拿起被命名为“养由基弓”的五石强弓,弯弓搭箭,瞄准了拴在城墙上的绳索,一箭射出,火花四溅。只听吱呀呀一声,这条绳索顿时慢慢的破裂。

    “杨叔,好箭法!”

    杨七郎朝天空中的养由基喝彩一声,挺枪向前冲锋,挑翻几个拦路士卒,从腰间拔出佩剑,三下五除二的砍断了拉着吊桥的绳索,伴随着“咣当”一声巨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