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430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43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身吏部官员打扮的张出尘显得英姿飒爽,向司马昭抱腕道:“本官吏部郎中张晨,圣上重托,赶早不赶晚,咱们现在就动身吧?”

    “愿从大人吩咐!”司马昭拱手领命。

    当下一行三十余人出了乾阳宫,翻身上马,离开金陵度过长江,一路快马加鞭赶往河内郡去了。一路风尘仆,先渡过长江,走寿春、淮南,穿过曹操控制的谯郡、陈留,由白马津渡过黄河,最后一路向西,于七八天之后进入了西汉朝廷控制的河内郡温县。

    进入温县之后,司马昭向张出尘与邓泰山提议:“张大人、邓大人,家兄性格孤僻,对于出仕非常抵触。我这次去金陵赴考,家中无人知晓,我怕就这样贸然带着诸位去见家兄劝他出仕,会惹得他勃然大怒,反而会弄巧成拙。不如由在下安排诸位到驿馆中暂住,让我先试探下家兄的口风,再做计较如何?”

    司马家历代出仕,在河内算得上名门望族,在温县更是首屈一指。因此司马家族的聚集地宅院林立,房舍俨然,偌大的一片很是气派,在温县提起司马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你们司马家这么大的产业,难道安排不下我们一行?却要我们去驿馆暂住!”张出尘对司马昭的提议一口回绝,“我等千里迢迢来招揽司马仲达,这就是你们司马家的待客之道?我等代表的可是九五之尊,而你却要让我们去驿馆暂住,在你眼中是否有当今天子?”

    司马昭被张出尘一连串的反问弄得哑口无言,只好拱手赔罪:“张大人说的极是,是下官考虑欠周。但家兄性格实在孤僻,在下只怕弄巧成拙,却是一番好心。不如这样好了,诸位先随我在家中暂住,先让我去摸摸兄长的口风,再做计较如何?”

    张出尘担心的是司马昭通风报信之后被司马懿跑了,所以才没有同意去驿馆暂住,只要能跟着司马昭见到司马懿就不怕他逃跑,反正天子说了,带不回人去就把人头带回去,实在不行就把司马昭也杀掉。

    “先住下再说!”张出尘不动声色的摸了摸袖子里的鱼肠剑,已经好久没杀人了,看来今天又该让它饮血了,“你劝不动司马仲达,就交给本官好了。”

    司马昭无奈,只能带着张出尘一行进了司马家。

    此刻天色已经昏暗下来,司马昭先命家丁带着张出尘一行去厢房暂住,然后自己直奔司马懿起居的宅院,把天子派人来邀请他出仕的消息告诉司马懿,看看他究竟什么反应?

    张出尘一行在厢房里住下之后,张出尘就对邓泰山吩咐一声:“有劳邓将军带锦衣卫悄悄守住司马家的各个出口,绝不能放司马懿离开。若他不识抬举,今夜就送他上西天!”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六百六十一 潜龙卅载,三马食曹!

    天色完全昏暗下来,温县华灯初上,小城灯火阑珊。

    司马家的菜园里一个身材瘦削高挑,脸颊修长,尤其是脖子特别细长的年轻人身穿家丁服,怀抱一柄锄头蹲在菜园一角,悄悄观察家中发生的一切。

    “嘶……跟着高达来的这些东汉官差来者不善啊!”司马懿咂吧咂吧嘴角,暗自沉吟。

    司马昭说自己去东汉赴考之事家中无人知晓,纯属睁眼说瞎话,刘辩压根就不信,也由此推断出司马昭对自己不是很忠心,比起自己这个召唤他出世的恩人,司马昭更看重亲人,所以刘辩才动了不惜连司马昭一块杀的决心。

    事实上,司马昭这次去金陵考试不仅没有瞒着家人,而且还和父亲司马防,两个兄长司马朗、司马懿做了深切的商讨,司马兄弟及司马老爹都支持司马昭去东汉赴考,兄弟分头出仕,这样才能让司马家立于不败之地。

    但让司马懿没想到的是,过了几个月之后司马昭竟然带着数十名官差悄无声息的回到了司马家,看情况也不像衣锦还乡。而且司马懿发现这些官差身手利索,腿脚敏捷,一眼就能看出绝不是普通的官差,所以司马懿心中更加戒备,悄悄换上家丁衣服跑到菜园地头暗中观察动静,以防不测。

    司马九达之中,除了老大司马朗,孪生的司马懿、司马昭之外,其他的老四司马孚今年十七,老五司马馗今年十五,其余四达都还没有弱冠,拿不定什么主意。而且司马朗与父亲都在西汉做官,不在温县家中,因此司马昭也不找其他兄弟商量对策,一路直奔司马懿的居所,听听兄长的建议。

    只是司马昭把司马懿起居的院落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发现司马懿的踪迹,正疑惑之间,司马懿的仆人悄悄附在司马昭耳边低声道:“二爷正在菜园里恭候!”

    “哦……”司马昭恍然顿悟,故作姿态道,“阿福,你快到街上喊二兄回家,就说有贵宾来访。我去菜园里摘些新鲜的蔬菜款待贵客!”

    “诺!”这个被称作阿福的仆人也是相当机灵,答应一声便大摇大摆的出了司马家,提高嗓门喊道:“三爷稍等,我猜二爷正在凤栖楼会友呢,小人这就喊他回家!”

    自从进了温县之后,司马昭也发现东汉的这些官差一个个鬼鬼祟祟,因此也留了神,此刻得了阿福的提醒,更是加倍小心的向菜园走去。

    司马昭进了偌大的菜园,搭上眼一瞧,便看到了假装摘豆角的司马懿,当即装腔作势的喊一声:“那个谁……你过来帮三爷我拔几颗萝卜,回头让厨子炖牛腩,招待贵宾。”

    “来了!”

    司马懿答应一声,扛着锄头屁颠屁颠的走向司马昭,机敏的左右扫视一圈,便能看到暗处有人盯着司马昭的一举一动,当下心中更加洞若观火,心下暗自沉吟,“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些官差绝对来者不善!”

    司马懿拔了几颗萝卜,便哼哼唧唧的抱怨:“天旱多时,这萝卜一个人根本拔不动,请三爷过来帮忙。”

    “好……三爷来帮你!”司马昭答应一声,挽起袖子便来帮助司马懿拔萝卜。

    在锦衣卫的密切监视之下,司马两兄弟终于碰头了,有点像电视剧里面军统特务监视之下的地下党接头。

    “这些官差所为何来?”司马懿一边掘屁股,一边问道。

    “大汉天子派来请兄长出仕。”司马昭也跟着掘屁股,飞快的回答。

    “兄长装风痹两年了,整个温县皆知。兄长一直深居浅出,很少与人交往,天子为何还要请愚兄出仕?”

    “这个小弟也是大惑不解啊!”

    司马懿目光转动,低声道:“这个天子不简单啊,颇有点未卜先知的意思,当真不可小觑!”

    司马昭跟着感慨:“谁说不是?犹记得几年之前董卓入京之时,父亲与兄长断定这刘辩必死无疑,没想到他非但死里逃生,还逆天改命,硬生生的以江东为根基,组建了百万大军,夺取了半壁江山。一统天下之势,不可阻挡,看来是天命所归啊!”

    “不到最后,难言胜负!”司马懿拔出了一颗萝卜,甩干上面的泥土,眸子里掠过一丝绝不轻易言败的目光。

    司马昭伸了伸腰,低声道:“兄长啊,依我看还是算了吧,王师浩浩荡荡,汉家气数未尽,只怕天意难违。既然皇帝诚心邀请你出仕,咱们兄弟还是一道去金陵效力吧,做个中兴之臣也比做不切实际的梦想好吧?”

    司马懿超前弓着腰继续拔萝卜,细长的脖子竟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旋转,展示出了他的狼顾之相,飞快的朝四周扫瞄了一眼:“角落里有官差监视,不要停下动作!”

    司马昭只好继续跟着司马懿拔萝卜:“嘿哟……嘿哟……拔萝卜!”

    “看这阵势,你觉得兄长跟着你去金陵会有好果子吃?”司马懿弯着腰问道,“有这样礼贤下士的么?”

    司马昭额头见汗,嗫嚅道:“天子与咱们司马家素无嫌隙,近日无怨往日无仇,为何要如此对待兄长?虽然我们司马家在河内还算小有名气,但比起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荥阳董氏这些豪门望族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天子没必要对我们司马家赶尽杀绝吧?莫非那道士的谶言走漏了风声,兄长的野心被天子知道了?”

    司马懿目光闪烁,眉头紧蹙:“这位左慈道人云游四海,应该不会轻易泄露天机。当初兄长做了一个梦,梦见‘三马食槽’,恰好这位左慈道人来我们司马家化缘,兄长什么也没说,他便赠送了兄长八个字,‘潜龙卅载,三马食曹’,可见此人乃是得道高人,绝不是那些传风传雨的世俗小人。”

    “此话怎解?”司马昭一头雾水。

    司马懿一边假装拔萝卜,一边悄悄给司马昭解释:“龙有九形,兴可飞龙在天,吞云吐雾;潜可藏于深渊,静待天机。所谓潜龙卅载,就是让兄长一直隐姓埋名等到三十年之后再出仕,最后天命有可能会归于我们司马家。”

    “那三马食曹又作何解释?”司马昭头一次听司马懿说,兴趣颇高,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

    司马懿再次扭头扫视了一圈,发现官差隔着百十丈,料来听不清自己与司马昭的对话,便继续娓娓道来:“兄长也猜不透,但猜测曹字谐音同朝,有可能是三马食朝。我们司马三兄弟把汉朝吞了,天下归我们司马家。”

    司马昭半信半疑:“这道人莫不是愚弄兄长?”

    司马懿却笃信不疑:“不不不……这位道人前面还说了一句‘代汉者当涂高也,潜龙卅载,三马食曹’,全部联系起来,你就知道这不是胡言乱语了!”

    “代汉者当涂高也”是一句历史上著名的谶语,也就是预言,出自大汉皇帝刘彻的嘴中,原话为“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句话从汉武帝嘴里传出,惹得世上沸沸扬扬,一直传到现在,世人依旧觉得高深莫测。在历史上,袁术僭越称帝,曹丕以魏代汉都曾经拿着汉武帝的这句谶言做幌子,甚至就连南北朝时期的石勒、萧道成、郭威都拿出来拉大旗作虎皮,忽悠世人。

    “代汉者涂高也,此话怎解?”司马昭心头的谜团依旧没有解开。

    司马懿压低声音道:“经过愚兄多年的揣摩,弄清了这句话的含义。涂字谐音同途,就是与高字一起的意思,而三弟你的表字里面有个高字,连起来应该不难揣摩了吧?”

    司马昭沉吟道:“代汉者,与名字里面带高之人一同出生,这就是代汉者当涂高也?代汉者就是你司马仲达?”

    “正是!”司马懿坚定的颔首,对这句谶言深信不疑,“再加上后面这句话,左慈道长的意思就是让愚兄潜伏三十年再出世,到时候便能代汉者当涂高也,假以时日,便能三马食朝,把汉家的天下变成我们司马家的。”

    司马昭这才恍然顿悟:“照兄长这么一说,这左慈道长还真厉害,此话真是颇有玄机啊!”

    司马懿点头道:“咱们司马家已经连续四代出太守、国相这一级别的官吏,却无人能够再更上一层楼。所以兄长才潜龙在渊,静待天时,赌一把看看。若天命在我司马家,便能助兄长成就大事;若天不助我,我司马家多一个太守也是无益,就让兄长这一生泯然于世便是了!”

    司马昭若有所思,咬牙道:“要不然兄长你逃命好了?”

    “兄长我逃了容易,你还能回金陵做官么?”司马懿反问。

    司马昭皱眉:“大不了我不去金陵做官就是了,我跟着兄长混,给他来个三马食朝!”

    “不不不……”司马懿头摇的像拨浪鼓,“你还得回金陵,尽量的向上爬,咱们司马家东汉也有人西汉也有人,才能更加立于不败之地。”

    “兄长又怕刘辩对你不利,又不能跑,那到底该如何抉择?”司马昭彻底蒙圈了,这二哥的招数太高深莫测,自己理解不了。

    “让叔达冒充我,跟着你去金陵!”司马懿拔出一颗萝卜,缓缓吐出了自己的盘算。

    “可叔达跟兄长你长得不像啊!”司马昭有些担忧。

    司马懿却不以为然:“虽然你我是孪生兄弟,可你我长得也不像啊!老四他面相老成,比你我看上去岁数还要大,另外兄长多年来深入简出,认识我的人不多。让叔达冒充我跟着你去金陵,应该没几个认得出来。只要你和叔达小心翼翼的做官,我就不信刘辩会无缘无故的加害你们,这叫做富贵险中求,明白么?”

    听了司马懿的分析,司马昭双目中的野望熊熊燃起:“好,既然兄长已经胸有成竹,我便按照兄长的计划行事。”

    司马懿用力的拔出最后一颗萝卜,轻声道:“你继续与东汉的官差周旋,我这就去见叔达,把刚才的计划告诉他。”

    商议停当,司马昭把刚拔出来的十几颗水萝卜装进了竹篓,大声道:“三爷我先把这些萝卜挎回厨房,你再摘些豆角,割一些韭菜送到厨房。莫要耽误了贵宾的晚宴!”

    “诺!”司马懿弓着腰答应一声,脸色阴险的有些可怕。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六百六十二 无事不登三宝殿

    听说让自己冒充司马懿去金陵做官,而且起步至少是县令级别,一开始司马孚的心情是美丽的。

    但很快的司马孚就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首先这些个东汉官差一个个鹰鼻隼目,身手利落,看起来绝不是普通的护卫差役。其次这个自称吏部郎中的张晨大人说话尖声尖气,没有丁点胡须,而且对吏部的操作流程一问三不知,司马孚觉得十有八九是个太监假冒的。

    “仲达只是一介籍籍无名的庶民,东汉天子竟然派出太监来招揽他,这里面必有蹊跷,莫不是仲达故意坑我?”

    为了瞒过东汉官差,司马懿提议与司马孚交换卧室,司马孚不假思索的答应了下来。晚宴结束之后,司马孚来到司马懿的卧室,躺在床上辗转难寐,双手拢着脑袋胡思乱想。此刻夜深人静的时候,司马孚一个人躺在床上越考虑就越觉得不安。

    “事出异常必有妖!仲达心眼多,我可不能被他卖了还要替他数钱。”

    想到这里,司马孚一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