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664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66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一声咆哮,甘宁长戟纷飞,瞬间就砍倒了五六名迷迷瞪瞪的西汉士兵。

    “不好了,敌军来劫营啦!”

    刚刚松懈下来的西汉军登时乱作一团,喊叫声此起彼伏,在茫茫夜色之中也不知道来了多少东汉军,只是惊慌失措的大喊大叫,提醒同伴做好防御。

    “给我放箭!”

    甘宁匹马当先,用自己独有的铃声引领着队伍从南向北冲锋,一路上只要遇见活人,不问身份,尽皆刺死。

    近百名汉军将士纷纷在马上挽弓搭建,把蘸了硫磺、松脂的火箭点燃,雨点一般朝四面八方的帐篷射了出去。登时引燃的火光熊熊,彼此相连的帐篷借着风势,很快便呈现了星火燎原之势。

    李文忠刚刚回到帐篷睡下,本以为这个夜晚就此风平浪静的过去,没想到却在黎明即将到来的这一刻产生了变故。急忙爬了起来,连甲胄都顾不上披挂,手提黄铜马槊冲了出去。

    “将士们不要慌乱,按照每屯、每队给我集结,由各自的校尉指挥列阵,不得乱跑乱窜,免得自相践踏!”李文忠手提马槊,大声的约束队伍。

    只是西汉军此刻睡得正熟,猝然遇袭之下乱作一团。再加上天降大雾,纵然到处都是明晃晃的火把,甚至无数帐篷被火箭引燃,熊熊燃烧了起来,能见度也是极低,根本看不出来了多少劫营的人马。

    甘宁匹马当先,长戟飞舞,所到之处无人可挡,几乎尽皆一戟刺于马下,就算有人能够抵抗一两个回合,也被随后而来的百骑方阵冲的踉踉跄跄,失足跌倒在地,旋即被密集的马蹄声踏成齑粉。

    一百骁骑一路冲杀,不消一顿饭的功夫,就从南杀到北,眼看即将冲出营去,忽然斜刺里杀出一员武将,手提一杆长枪拦住去路:“大汉武将王平在此,贼将还想走么?”

    甘宁反唇相讥:“洛阳朝廷乃是一帮狼子野心的叛国之徒,大汉正统在江东,亏你也敢自称汉将?”

    “休要逞口舌之利,手底下见个真章!”王平也不想斗嘴,拍马挺枪直取甘宁。

    火光之下,两员大将厮杀成一团,枪来戟往,战无三合,甘宁卖个破绽,轻舒猿臂,一把抓住王平的甲带,从马鞍上扯了下来,“给我过来吧!”

    王平猝不及防,被一把生擒活捉了过去,横置在马鞍前面。想要反抗挣扎,早就被甘宁麻利的捆了手脚,却是再也动弹不得。

    就在队伍被王平稍稍阻挡之际,高思继已经从斜刺里赶了过来,待到近前才发现前来劫营的队伍仅仅只有百余骑,不由得又惊又恼,催马挺枪杀了上去:“贼兵哪里走?一个也休想活着离开!”

    “嗖”的一声,张辽手中的雁翎刀一个力劈华山,恶狠狠的砍了下来:“你这话说的真够大言不惭,要想把人留下来也得拿出真本事!”

    冲天的火光与呐喊声中,两员虎将厮杀在一起,高思继长枪翻飞,犹如雪花飞舞。张辽大刀捭阖,好似惊涛骇浪,追随着队伍的步伐,且战且走。

    枪来刀往,酣战三四十回合,高思继丝毫奈何不得张辽。非但没有把人全部留下,甚至未能伤到一人。

    那边甘宁砍断北面的寨栅,挑开鹿角,把王平丢给身后的精卒,喝令队伍先出营,自己拨马回头援助张辽去了。

    就在甘宁来援之前,坐镇中央的关铃已经拨马回来协助张辽,让高思继倍感吃力。当甘宁催马加入战团的时候,再也抵挡不住,虚晃一枪冲开一条道路,拨马就走。

    眼看着身后李文忠率领大军掩杀过来,甘宁、张辽三人不敢恋战,唿哨一声拨马就走。很快的追上前面的骑兵,会合一处向本方大营返程。

    李文忠与高思继率领万余人马追出大营,但一来大雾苍茫,二来甘宁百骑轻装简行,来去飘忽。想要追赶早就去的远了,向东追了七八里,唯恐遇见伏兵,只能鸣金收兵。

    待天亮雾散之后,清点损失,却是被烧了帐篷一百七十余座,一千三百多熟睡中的士卒被大火吞噬,另外有七八百人死在自相践踏之下,还有一千余人被射杀,统计起来总共折损了三千余人,外加偏将王平不知所踪。

    见到甘宁、张辽率领的劫营队伍安然归来,不曾折损一人,东汉将士军心大振。白天战败带来的阴霾被一扫而空,每个人心中又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就连徐庶、关平也由衷的竖起了大拇指,连声称赞。

    既然成了阶下之囚,王平主动请降,甘宁从之,留王平在麾下效力,将功赎罪。朱棣与李文忠吃了这次败仗,不敢再有轻视之意,率部退回汉中城,再谋破敌之策。

    与此同时,远在成都的刘辩得到了系统的提示:“叮咚……甘宁触发百骑劫营剧情,四维全属性+1,宿主获得500复活点奖励,当前拥有的复活点上升至1270个!”

    (ps:看到有人在讨论前面曹操枭雄之路的五十万兵力,一百万人口的比列。这个是明显的笔误,百姓人口是一千万,早就已经做了修改,但其他渠道是不会同步的。前面已经交代了光邺城就有三四十万人口,而且许昌、陈留、濮阳、兖州等地的人口密度极大,计算起来差不多将近千万。)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二十五 一怒屠城

    七月中旬,夏侯渊率部度过黄河,分头进击济南国治下历城、漯阴、著县等地。

    绵绵的秋雨之中,一将胯下黄骠马,手提虎头墨鳞刀,督率着八千人马冒雨急行,目标直指漯阴县城。

    只见这年轻的武将估摸着也就是十六七岁的年纪,生的面目剽悍,小小年纪颌下便生了一撮赤黄色的胡须,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曹操唤作黄须儿的曹彰。在曹操登基称帝之后被册封为齐王。

    比起曹操其他儿子来,曹彰简直就是个另类。

    曹操的身高不足七尺,相对较矮一些,虽然多年驰骋沙场下来,也算的上弓马娴熟。早年的时候更是提剑跃马,亲冒矢石,征讨黄巾叛军。

    但大多数时候曹操身上的文人气息更浓厚一些,经常吟诗作赋,对酒当歌。而且水平颇高,就连刘辩手下的李白、陈琳这帮文官也赞不绝口,盛赞曹操“上马可横槊,下马能赋诗”。

    当然,在东汉这帮文官眼中,曹阿瞒虽然文武全才,但比起“马上马下都能横槊赋诗”的大汉皇帝还是稍逊了一些风骚。

    只不过无人知晓,刘辩的诗歌除了几首打油诗之外,其他的全都是剽窃来的。不过刘辩也不在乎,孔乙己不是说过么,偷书不算偷,那么自己剽窃诗歌也不算偷咯,这叫把文学发扬广大。

    也许是曹操的身上充满了文学基因,他的几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冲,以及爆表乱入成了儿子的曹雪芹身上都充满了文人风范。一个个从小就表现的聪明睿智,出口成诗,各个被视作神童,这也让曹操颇为骄傲。

    而曹彰却长得别具一格,身高超过了八尺五寸,十三四的时候就孔武有力,一个人就能打败其他的四五个兄弟,甚至就连兄长曹昂也不是对手。唯一能战胜他的,也只有爆表出世的曹宁;只可惜死在了冉闵的双刃矛下,直让曹操恨得咬牙切齿,发誓早晚把冉闵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曹彰自从十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夏侯渊开始了戎马生涯,只可惜连续三年下来一直以防御为主,没打过几次大规模的战役。这让曹彰心中憋着一口气,现在终于全面开战,曹彰便自告奋勇,向夏侯渊讨了八千兵马,急袭漯阴县城。

    泥泞的秋雨中,年轻的曹彰策马扬鞭,当先冲锋,朝着漯阴县城飓风一般席卷而来。

    两个半时辰之后,魏军兵临城下,县令闭门死守,率领着七百县兵,以及组织的三千余名士族门客及寒门百姓登上城头死守。

    “攻城!”

    随着曹彰一声令下,八千魏军冒着秋雨,扛着云梯直扑城墙之下,一时间弩箭纷飞,杀声震天。

    县城的兵丁几乎就是民团,装备落后,平日里缺少严格的训练,战斗力比起正规军来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半个时辰的厮杀,魏军几乎就要登上城头,就在这时一支援兵从东面杀到,飘荡着“辛”字旗号。原来是王猛派遣的“兵曹”辛弃疾率领的八千郡兵前来增援。

    “哈哈……本王正恨没有用武之地,区区千余名县兵怎能显出孤的勇武?想不到就有汉兵送上门来讨死,看我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曹彰留下副将率领四千人继续攻城,自己分了一半兵马前来迎战辛弃疾,在马上大刀一指:“来将何人?报上名来,本王刀下不死无名之鬼!”

    辛弃疾破口大骂:“叛国逆贼,也敢称王道孤,看我将你生擒活捉,绑到朝廷斩首祭旗!”

    话音落下,辛弃疾手中双剑一挥,下令全军突击。

    “杀啊!”

    随着辛弃疾一声令下,八千郡兵踩着脚下的泥泞,举着刀枪,朝魏军扑了上来。

    “吾乃大魏皇帝之子齐王******,挡我者死!”

    曹彰率领着三千多全副甲胄的曹军向前迎战,虽然以寡敌众,但却毫无惧意。

    震天的杀声之中,曹彰左冲右突,一口虎头墨鳞刀挥舞的虎虎生风,每一刀下去几乎都有收获,不时的有人头飞在雨中。殷红的鲜血从腔子里喷出来,溅洒了一地,将泥土染得斑驳陆离。

    郡兵人数虽多,但战斗力比起县兵来也就是稍微强了一些,虽然超过了曹兵两倍,却依旧占不到便宜。双方列开阵脚互相砍杀,一时间难解难分,呈现胶着态势。

    曹彰跃马冲锋,来回砍杀,所到之处无人能挡,一个多时辰下来,砍杀了一百七十余名郡兵,杀的青州兵有些胆寒。只要曹彰冲杀过来,俱都纷纷躲避,导致阵脚大乱,逐渐被对面的魏军压制了下去。

    “曹贼,休要猖狂!”

    辛弃疾以多攻少,依旧占不到任何便宜,心中恼怒不已。手中双剑砍杀了三四十名魏兵后与曹彰狭路相逢,一声叱喝,便扑了上去。

    “你有多大的胆量,也敢用双剑?”曹彰冷哼一声,手中六十斤的大刀奔着辛弃疾猛砍猛劈,犹如惊涛骇浪,声势骇人。

    辛弃疾使出浑身解数,勉强招架了七八回合,刀剑相交,只感到手指发麻,长剑登时脱手飞出数丈,一下子插入了本方一名士卒的背部,瞬间倒地毙命。

    情急之下,辛弃疾将手中的另外一只佩剑当做暗器朝曹彰掷了出去,趁着曹彰挥刀格挡之时,拨转马头败走。

    看到主将落败,这些军纪本来就不强的青州郡兵军心大乱,被曹军一阵猛攻,战死了千余人,剩下的追随着辛弃疾的步伐溃逃而去。

    曹彰率部紧追不舍,冷不防辛弃疾在马上悄悄的弯弓搭箭,拉得弓弦如满月,射出一支流星般的冷箭,正中曹彰的臂膀。

    “小贼,竟敢暗箭伤我?”曹彰勃然大怒,抬起另外一只手拔出了弩箭,虽然并无大碍,但一时间却是再也使不上力气。

    辛弃疾虽然侥幸射伤了曹彰,但却无力约束溃败的郡兵,也就是能够延缓曹彰的追赶,收拢败兵向东奔台县而去。

    曹彰率部追赶了七八里路,鸣金收兵,清点人数,本方折损八百余人,斩杀了三千多青州郡兵,算是小胜一场。

    但曹彰却因为中了辛弃疾的冷箭,恼怒不已,一路上都在不停的咒骂:“这一箭之仇,早晚必报!”

    等曹彰率部归来之时,副将已经率部攻破城门,将县令邓苞等人全部捕获,并俘虏了漯阴城中老弱妇孺九千多居民,堵住四门,一个也不曾走脱。

    曹彰包扎了伤口,怒冲冲的来城楼上询问邓苞:“孤亲自率兵抵达,安敢闭门据守?”

    邓苞破口大骂:“你们曹家这些乱臣贼子,等陛下大军到来,必然诛你九族!”

    曹彰大怒,抽出佩剑,当头从中间把邓苞的脑袋劈成了两半。

    声色俱历的怒视城墙下面的俘虏以及百姓,高声咆哮:“日后谁敢再说我们曹家是乱臣贼子,定斩不赦!”

    “曹贼,曹贼!”

    城墙下面的俘虏深感县令邓苞之恩,此刻看到被曹彰劈成两半,俱都义愤填膺,纷纷振臂大骂。

    “给我杀,全部斩首!”曹彰气的有些丧心病狂,再加上肩膀上的伤势隐隐作痛,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把百姓也杀了,给我屠城,屠城,屠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魏军在攻城的时候遭到了漯阴百姓的强烈抵抗,至少有千余人死在了百姓的滚石擂木之下,此刻被曹彰激起了报复心理,当下挥舞起了屠刀,在秋雨中大肆杀戮。

    一时间这座安静祥和的县城如同人间炼狱,妇女遭受****的挣扎声,百姓们被砍杀时候的惨叫声,孩童的哭爹喊娘声,直冲云霄,让人不忍闻听。

    整整两个半时辰的屠杀,到天黑之时,九千多老弱妇孺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无一逃走。秋风苦雨,天地间一片阴霾,此刻的漯阴城犹如一座坟场。

    曹彰余怒未消,下令放起大火,纵然秋雨连绵,也无法浇灭逐渐燃烧起来的房屋,熊熊火光冲天而起,几乎将天空映红。

    目睹着熊熊大火,曹彰这才率部向南驰援夏侯渊去了,那边夏侯渊正率领了三万多人马,与李典、乐进、庞德、达奚长儒猛攻济南国治所历城,与魏延、徐盛、魏无忌率领的三万守军决战。只要能够击溃魏延军团,便能长驱直入,直抵临淄。

    就在曹彰猛攻漯阴之时,被曹军称为“和尚将军”的鲁智深正率领着八千人马围攻著县,同样遭到了县令以及城内百姓的奋起抵抗。

    就在城池岌岌可危之际,奉了王猛命令,与辛弃疾分兵前来救援的廉颇率领一万郡兵杀到,冒着泥泞秋雨,呐喊一声向曹军发起了反攻。

    千军万马之中,年已六十余岁的老将廉颇一边纵马驰骋,一边挽弓驰射,弓弦响起,例无虚发,转眼间就射倒十余人,激励的身后郡兵信心大振。

    比起辛弃疾来,廉颇麾下的郡兵则秩序井然,由三千弓弩手顶在前方,两军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