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80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8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勉励了邓泰山一番,刘辩命他归队加入禁卫军,继续护卫自己的安全。然后马鞭一挥,大军继续向东。

    两日之后,金陵城已经隐约在望。

    一路行来,田野里的百姓忙的热火朝天,垦地的垦地,耕种的耕种,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老弱妇孺都在劳作,五六岁的孩童则在田野里嬉戏追逐;看到了大军之中飘荡着弘农王的旗帜,百姓们纷纷丢下手里的农具,跪地谢恩,口呼万岁!

    荀彧在马上赞叹道:“想不到短短半年,江东已经被殿下治理的国泰民安,一片安居乐业景象,与中原的烽火连天,大是不同。如此持以恒下去,必然国力昌盛,何愁不能平定诸侯?”

    开垦土地都是顾雍的功劳,刘辩对于田野里的欣欣向荣也是感到欣慰,笑道:“此乃顾元叹的功劳,待寡人平定江东之后,将整个江东委于文若治理,必然有过之而无不及!”|

    “荀彧何德何能,岂敢当殿下如此谬赞!”

    被主公如此赏识,荀彧心中高兴。但也知道自己初来乍到,既无功劳又无根基,必须采取谦虚谨慎的处世之道才能在仕途中有所作为。

    得知大军返程,黄琬、穆桂英等一文一武,早就率领着鲁肃、顾雍、廖化等一干文武迎出来二十里,在路边恭候多时。

    黄琬第一个上前参拜弘农王,然后再来到凤銮车驾前何后施礼参拜:“老臣黄琬参见太后娘娘,一路舟车劳顿,让你受苦了!”

    黄琬乃是三朝重臣,位高权重,何后自然不敢怠慢,急忙下车把黄琬从地上扶起,热情的寒暄了好大一会功夫,中间自然少不了拭泪哭泣,痛骂董卓的苦情戏。

    与何后寒暄完毕,黄琬朗声道:“皇宫的建设虽然工程浩大,但在微臣的督促之下,五千多工匠日夜施工,已经修造好了一座大殿,以及两座前宫门,一座后/宫门,供殿下与太后及诸位嫔妃居住的房宇数百间,已经可以在宫内居住。整座皇宫的完善、修葺再慢慢来就是了!”

    何后听了喜出望外,夸赞黄琬道:“黄卿不愧是三朝重臣,让你费心受累了。大殿既然已经竣工,我皇儿重登帝位的大礼在此举行可否?”

    “微臣之所以督促工匠日夜赶工,就是为了让殿下有个气派的地方,堂堂正正的举行登基大典。微臣已经把登基仪式所需的物资准备完毕,进城之后择个黄道吉日,便可昭告天下,祭拜汉室列祖列宗,让殿下重登帝位!”黄琬胸有成竹的回复道。

    “末将穆桂英,拜见太后!”

    看到黄琬与何太后聊得差不多了,一身戎装的穆桂英上前施礼参拜。却没有以妾身自称,而是以军礼参拜。

    看到穆桂英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妩媚之中透着逼人的英气,直让何太后喜上眉梢,越看越是喜欢,牵了穆桂英的手道:“一别半年,桂英真是越发的俊俏标致了,我皇儿即将登基称帝,是时候择个良辰吉日,把你纳为嫔妃了。也好早日为我皇室开枝散叶,繁衍子嗣。桂英如此英武不凡,巾帼不让须眉,生下皇子来,必然是能征善战的猛士!定然能够一改皇室子孙体质孱弱的痼疾!”

    没想到何太后竟然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提起生孩子的事,后面还站着一帮自己手下的将校呢,穆桂英不由得霞飞双颊,娇羞的低下头去:“桂英愿意听从太后的吩咐!”

    “好、好……真是我刘家的好媳妇!”

    何太后拍着穆桂英的手背连声夸赞,一副为人公婆的样子。只是她自己也只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少妇,论起美貌来并不输穆桂英。就这样站在一起只会让人把她们当做是一对姊妹花,不认识的人谁能知道这是一对婆媳?

    在文武幕僚的笑声中,穆桂英羞怯怯的拜见刘辩:“臣妾拜见大王,一路上让你受苦了!”

    刘辩笑呵呵的附在穆桂英耳边,悄声道:“寡人的确辛苦呀,爱姬赶紧和孤同床共枕,给我生一个勇士一样的儿子帮着我打天下,不求像西楚霸王那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能像吕布这样骁勇就行了,哈哈……”

    穆桂英又羞又恼,但当着文武众臣的面也不敢放肆,悄声嗔怪道:“能不能生出猛将来,岂是由臣妾一个人决定的?若是殿下的种子不好,天知道会生出什么样的儿子?”

    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是打情骂俏的所在,穆桂英与刘辩低声嬉闹了几句,又来参拜唐姬,看到了她的肚子之后不由得满脸惊讶:“啊呀……唐王姬的肚子竟然这样大了?看起来年内大王就要做父亲了呢!”

    唐姬一脸幸福的微笑,轻轻抚摸隆起的小腹,柔声道:“可不是呢,掐指算算,今年八月份就可以为大王诞下子嗣,妹妹也要加把劲哟!”

    穆桂英不好意思的低头笑道:“沙场冲锋我在行,但是说起生孩子的事情,还真是没有信心,也没有经验。”

    “呵呵……不是有姊姊我在么,以后你就尽量少去军营好了,让姊姊多多给你传授经验。”唐姬与穆桂英压低了声音,悄声说道。

    看着穆桂英与唐姬相处的如此融洽,刘辩心中笑开了花。之前最担心的就是后/宫的女人争风吃醋,现在看起来至少唐姬与穆桂英之间不会出现冲突,至少暂时不会!

    “呕……”

    就在穆桂英与何太后、唐姬分别寒暄说话的时候,站在远处一脸嫉妒之色的冯蘅忽然觉得一阵反胃,腹内犹如翻江倒海,急忙跑到一边呕吐了片刻,方才作罢。

    “啧啧……看来这次真怀上了!”

    刘辩在心里嘀咕一声,急忙招呼了一个何后身边有分量的侍女,吩咐道:“进城之后,你马上去找医匠来给冯氏诊脉,再开一些珍贵药材,让冯氏好生调养。”

    呕吐的冯蘅也引起了穆桂英的注意,悄悄走到刘辩身边,低声说道:“大王这一路上还真是辛苦啊,去的时候孤身一人,回来就带了一大家子,啧啧……还用得着招兵买马呀,自己生就是了!”

    “是啊,现在就缺一个统率太子军的猛将了,所以爱姬赶紧与寡人行周公之礼吧!”刘辩再次压低了声音,不依不饶的和穆桂英斗嘴。

    在黄琬与穆桂英参拜完毕之后,其他众文武也纷纷上前参拜弘农王与何太后,然后簇拥着凤銮车驾,朝金陵城逶迤而去。

    ps:第一更送上,哪位兄弟还有月票,支持一下剑客,感激不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百二十九 天子之威【求月票】

    扩建城池非一朝一夕之功,鲁肃带领着一万三千多民夫苦干了三个多月,也只是将将修建起了南城墙,要想把四面城墙全部扩建出来,再砌筑四座城楼,少说也要两年左右的功夫。

    为了欢迎何太后的到来,鲁肃特地给民夫放了一上午假,让金陵城里的居民,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换上干净的衣衫,夹道欢迎太后的到来。

    终于找回了昔日高高在上的荣光,坐在马车里的何后满面春风,不时透过车帘向百姓挥手致意,心情说不出来的舒畅,心下暗自感慨:“若非我皇儿的苦心经营,只怕哀家再也找不回这母仪天下的风光了。身为母亲,哀家一定拼尽全力,把我的皇儿再次送上帝位!”

    “诸位桑梓日夜苦干,修建城墙,让你们受苦了!”

    刘辩在文武幕僚的簇拥之下,策马徐行,一路上不停的向夹道欢迎的百姓拱手致谢,满面春风掩饰不住。

    两万大军已经在城外驻扎,跟随着弘农王与太后銮驾进城的只有文臣武将以及一千五百人的禁卫军,在夹道百姓的欢迎之中穿梭前进,向城内走了五六里之后,终于抵达了新建的皇宫。

    远远看去,只见一座气势雄伟,大气磅礴的宫门楼拔地而起;城门主楼高达二十丈,由砖木混合砌筑,经过漆匠上色修饰之后,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当真有君临天下,乾坤主宰的气势!

    在主楼两侧各自探出一座辅楼,长约三十丈左右,高度超过十五丈,虽然气势不及主城楼,但同样巍峨壮观。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宫门,在遭到攻击的时候,御林军可以躲在两侧的辅楼上朝攻门的敌军放箭。

    朱红色的宫门高达五丈,分作五扇,中间走帝王,左侧走文臣,右侧走武将,最外面的两侧则是走庶民百姓,以及宫女太监等身份卑微之人。总而言之,皇室的无上权威,都在这一座气势磅礴的宫门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刘辩穿越前游览过不少名胜古迹,各类城门见了不少,但比起眼前的这座庞大巍峨的宫门仍然是小巫见大巫。

    “黄卿真是不得了,竟然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建造了如此庞大的一座宫门,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刘辩翻身下马,陪着便宜母亲,带着文臣武将,以及唐姬、穆桂英、冯蘅等爱姬,站在城门楼之下驻足观赏,震惊之余,对黄琬赞不绝口。

    何太后同样颔首赞许,目光之中的喜悦掩饰不住:“黄卿真不愧是三朝老臣,对东西二京的建筑了若指掌。这座宫门建造的如此磅礴,便是西京之中的未央、长乐两座宫殿的大门也是不及!”

    黄琬朗声笑道:“太后与殿下过奖了,东西两京许多宫苑的扩建都是由老臣负责的,因此颇有心得。而且,老臣能够联络到许多手艺精湛的木匠、漆匠,齐心协力之下,方才建成了这一座宫门。既然殿下打算把金陵当做都城,老臣自然要竭尽全力的为殿下修建一座不输未央、长乐的宫苑,如此才能昭示天威凛冽,让天下诸侯臣服!”

    顿了一顿,黄琬又道:“这座皇宫到现在还没有名字呢,今日便请太后与殿下赐名!”

    后/宫争宠,勾心斗角的事情何太后拿手,但取名的事情她却做不来,有吕雉的野心,却没有吕后的能力,侧目看向刘辩:“皇儿是未来的天子,万民之主,为宫殿取名的事情还是由皇儿来吧!”

    刘辩早就在心中为皇宫取好了名字,当下也不客气,高声道:“既然如此,寡人便为这座宫苑取个名字,叫做‘乾阳宫’,取‘乾坤独尊,阳生万物’之意,众卿以为如何?”

    听了刘辩的话,众文武百官齐声叫好,自然不会有人傻傻的站出来唱反调,况且刘辩取的这名字也确实有气势,让人挑剔不出毛病。

    刘辩本来想听听臣子的建议,甚至是不同的意见,但既然一片称颂,便不再多想,就此做了决定:“既然众位卿家没有异议,这座宫苑从此便称作‘乾阳宫’了!”

    “这座雄伟的宫门也没有名字,殿下学识渊博,满腹韬略,还请为宫门赐名!”黄琬朝面前的宫门比划了一圈,请刘辩赐名。

    身为穿越者,这样的问题自然难不住刘辩,略一思忖,随即就有了主意:“呵呵……以寡人之见,这座宫门便叫做‘宣武门’吧,取‘布宣帝德,武安天下’之意!”

    既然文武百官不肯唱反调,刘辩索性不再征求他们的意见,直接就宣布了宫门的名字,而且听起来气势不凡。以黄琬、刘伯温为首的众文臣,以及秦琼、岳飞为首的众武将再次齐声称颂。

    一座皇宫的建成,难度远远超出城墙的建设,就像西京长安之中的未央宫、长乐宫两座巍峨庞大的建筑群,乃是自秦朝开始,历经汉朝数代皇帝的扩建修葺,才有了今日傲视天下的规模。

    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黄琬自然不能把这座皇宫建的完善,也只是完成了主殿、前后宫门、周遭宫墙,以及数百间屋宇的修建,让这座皇宫可以投入使用。但要全部完善,建立起辅助宫殿、嫔妃宫苑、御花园等设施,至少要三两年的时间。如果想要达到媲美未央、长乐两宫的规模,就算倾整个东吴之力,只怕也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做到。

    在禁卫军的护卫之下,一行千余人浩浩荡荡的穿过宣武门,步行走了三四里,便可以看到一座高高在上,门前九十九道台阶的大殿,巍峨雄壮,气吞山河。

    大殿高达三十丈,白玉砌筑的台阶高十五丈,大殿主建筑高十五丈,长两百丈,飞檐翘角,雕栏玉砌,飞阁流丹,雕梁画栋,说不尽的壮观,道不尽的堂皇!

    “这就是老臣为殿下日夜建造的大殿,择个黄道吉日,殿下便可以在此登基称帝,昭告天下!”

    黄琬指着面前雄伟不凡的大殿,感慨万千的说道。半年前自己被董卓贬为庶民,转眼间便再次拥立天子登基,重登三公之位,指日可待!

    不等刘辩开口,何太后已经赞不绝口:“好、好、好……只有这样的大殿才能配的上天子的身份!”

    为主殿命名的重任自然又落到了刘辩的身上,聪明的人是不会在这时候抢未来天子的风头的。即便如刘伯温、荀彧这般学识渊博之人,也知道沉默是金的道理。能取个让未来天子满意的名字还好,万一惹得未来天子不爽,倒霉的可是自己!

    刘辩背负双手,思考了许久,缓缓开口道:“这座大殿就叫做太极殿吧!”

    差不多已经搜肠刮肚了,刘辩也懒得再解释寓意,印象之中唐朝就有座宫殿叫做太极宫,说明这两个字用在皇家宫苑之中并无不妥。

    带着文武百官游览完了这座正在建设中的皇宫,众人已经是饥肠辘辘,便在黄琬的引领下前往侧殿赴宴。

    为了让刘辩与何太后毫无后顾之忧的入住这座皇宫,黄琬在这段时间里已经招聘了数十名御厨,一百多名宫女,甚至花费了大价钱阉割了数十名自愿净身入宫的男子充作太监。为了刘辩的登基,黄琬算得上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酒过三巡,刘辩执黄琬之手,动情的道:“寡人能够重登天子之位,黄卿居功至伟,三公之首,非你莫属!”

    黄琬听后,心中万分喜悦,但面上却不露痕迹。长期身居高位,早就让他变得胸有城府,不动声色只是最基本的为官之道。

    “老臣世受皇恩,自当为皇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蒙天子厚爱,自当全力辅佐!”黄琬克制着心头的喜悦,躬身谢恩。

    筵席过后,百官散去。

    刘辩传令,卫僵统率的一千五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