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920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92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大哥!”杨延昭用颤抖的手指伸进棺材抚摸秦琼已经冰凉的脸颊,“大哥,你在九泉之下安息吧,我杨延昭对着你的棺椁发誓,誓要率领兄弟们替你报仇雪恨,诛杀后羿!”

    “替都督报仇雪恨,诛杀后羿!”

    数百名亲兵高举兵器,齐声呐喊,引得周围的其他将士纷纷响应,声振寰宇。

    杨延昭说着话“哧啦”一声扯烂了身上的白色战袍,虽然已经血渍斑驳,但底子毕竟是白色的。

    然后撕成一条白带,缓缓系在额头,大声喝道:“将士们,把随军携带的白布拿出来,全军将士尽着缟素。这一战不为别的,只为秦大哥而战!”

    古代人打仗并不是打完就跑,而是需要清扫战场,掩埋敌方尸体,收殓战友尸骨。因此大部分军中都会随身携带一些白布,以备急用。

    得了杨六郎一声吩咐,汉军将士纷纷动手,用刀剑把随身携带的白布分割成条条缕缕,然后一传十十传百,所有人用白布缠头,尽着缟素。

    一时间,整个山谷中缟素飘扬,悲声雄壮,先前的呜咽声也变成了复仇的呐喊。

    刘御也从士卒手里接过一条白布缠在头上,哽咽道:“今日本王与你们一块为秦将军而战,用唐寇的鲜血告慰秦将军的在天之灵!”

    北风吹来,漫山遍野的缟素随风飘荡,刘无忌牵过灰色的“万里烟云罩”,翻身上马,大喝一声:“杨将军,本王在前突围开路,你率领将士们随后冲锋,能杀死几个唐寇算几个!”

    “不不不……不是突围?”杨六郎急忙阻止了准备策马冲出去的刘御。

    “不是突围,难道杨将军打算与唐寇血战到底吗?”刘无忌蹙眉问道。

    虽然要替秦琼报仇,但目前的形势显然不适合硬拼,在唐军的前后夹攻之下,纵然汉军豁出生死,只怕也难以获胜,撑死也就是多杀一批唐军罢了。玉石俱焚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就算秦琼活着只怕也未必同意。

    杨六郎朝西侧的山坡一指,高声道:“白天的时候我观察过这个山坡,山上有树木,有溪流,面积又足够大。可以容纳将士们在山上休息,吸引唐寇包围。”

    “哦……杨将军打算来个反包围?”刘无忌聪明睿智,一点就通。

    杨六郎点头道:“既然唐军把我们困住了,肯定不会轻易撤兵,只要我们上了山坡,他们就会把山坡围个水泄不通。既然小王爷说卫将军的兵马已经过了沂蒙山,料想两三日左右便能进入高密,再加上廉颇将军的四万青州郡兵,足以对唐军形成反包围。到那时,我们里应外合,痛击唐寇,为秦将军报仇雪恨!”

    刘无忌抬头仰望,只见这片山谷长十余里,最宽的地方有千余丈,最窄的地方有百十丈。山上有潺潺的流水淌下来,谷底甚至还有村庄民居。

    山坡上星星点点,火把晃动,大约有四五千唐军正在鼓噪呐喊,朝山下开弓放箭,投掷滚石擂木,帮助两侧的唐军攻打汉军。

    “杨将军好主意,虽然有些冒险,但只要能成功,定然是一场大胜!”刘无忌先后跟随诸葛亮、岳飞、李靖等名帅学习兵法,对于用兵之道已经小有造诣,听了杨六郎的话立即颔首赞成。

    杨六郎翻身上马,抱枪施礼道:“小王爷你在这里守卫着秦将军的棺椁,我率领敢死队当先冲锋!”

    刘无忌却抢先策马而去:“我的兵器短小精悍,最适合贴身近战,还是让小王带人去攻打山坡。杨将军聚拢将士随后上山,整肃军纪,避免出现各自为战的局面!”

    刘无忌话音未落,双腿在马腹上猛地一夹,胯下的战马离弦之箭一般射了出去。

    这匹“万里烟云罩”是刘辩前年在成都用“坐骑”卡抽到的,随后便把他赏赐给了刘御。从那以后刘御就结束了偷马上战场的生涯,再也不用偷偷骑着父亲的“追风白凰”或者母亲的“燎原火”上沙场。

    此马身材高大,四肢健壮,体型优雅,姿态华美,一身灰色的鬃毛驰骋起来好似一团烟雾,因此得名“万里烟云罩”。此刻撒开四蹄,足下生风,瞬间就把杨六郎远远甩开。

    “将士们,随我上山攻下山坡!”刘无忌策马驰骋,左手屠龙,右手倚天,好似风驰电掣。

    数以万计额头缠着白布的汉军头顶盾牌,手持刀枪,踩踏的烟尘滚滚,跟随着刘御的步伐朝西侧两百余丈高的山坡发起了猛攻。

    一时间杀声震天,脚步动地,数不清的弩箭在天空飞舞,汉军一边朝山坡上冲锋,一边还射。在舍生忘死的斗志下,汉军很快就冲上了山坡,与唐军短兵相接。

    山上的唐军本来就是史敬思挑选的老弱病残,精壮的都留在下面肉搏,此刻面对着发了疯一般狂攻的汉军顿时阵脚大乱,一阵抵抗之后,丢下上千具尸体,纷纷向山坡背面逃命去了。

    不消一个时辰,刘无忌就以牺牲千人的代价攻占了这座名唤“诛神岭”的山坡,命令弓弩手扼守要塞,居高临下,接应山下的杨延昭、秦怀玉等人上山。准备以这支军队做诱饵,吸引唐军包围,等卫青、廉颇率军抵达之后来一个反包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四百三十一 杀手锏传人

    “叔父!”

    撤到山坡上之后,秦怀玉方才知道秦琼阵亡的消息,不由得嚎啕大哭,拜倒在秦琼的棺椁前。

    “秦将军为国捐躯,马革裹尸,实乃大汉将士之楷模!陛下将来定然从重抚恤,让秦大哥名垂青史,受万代景仰。贤侄请节哀顺变,切勿悲伤过度。”杨六郎一脸悲痛的拉起跪在棺椁前的秦怀玉,用掷地有声的话语安慰着这个年轻的将军。

    刘无忌也在旁边跟着劝慰:“秦将军节哀顺变,父皇一定会以国葬之礼厚葬秦都督,青州的将士一定会同仇敌忾,誓死为秦都督报仇!”

    凌统双手捧着秦琼的“四棱金装锏”以及有些弯曲的虎头錾金枪交给秦怀玉:“这是我从地上捡到的武器,应该都是秦都督生前所用,现在我把它交给秦大哥,还望你能继承都督的遗志,奋勇杀敌,为国建功。”

    秦怀玉红着眼睛接过秦琼的遗物,咬牙切齿的对着棺椁立下誓言:“叔父大人,你的在天之灵看着吧,侄儿誓死替你报仇雪恨,誓斩司羿!”

    “叮咚……系统提示,秦怀玉获得秦琼‘四棱金装锏’,并因为自幼苦练秦氏祖传绝技‘杀手锏’,因此获得‘杀手锏’技能。”

    此刻的刘辩正在大海上颠簸,已经可以隐约看见徐州的海岸线,忽然听到系统的提示,不由得露出欣慰的笑容:“秦叔宝将军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可你的杀手锏却有了继承人,将会继续在这个世界上发扬光大。秦将军你若在天有灵,可以瞑目了!”

    汉军所攻占的这座山岭叫做“诛神岭”,传说西周时期附近有邪神作乱,被封到临淄的姜子牙诛杀于这座山岭之上,因此得名。

    这“诛神岭”南北绵延十余里,主峰高三百丈左右,山坡上树木茂盛,泉水叮淙。汉军上了山坡之后倒是不愁水源,这也是杨六郎敢冒险上山的重要原因。

    三万汉军遭到唐军前后夹击,还要承受头顶上的箭雨石雹,损失十分惨重。除了主将秦琼与先锋全琮阵亡之外,另外还折损了一万一千余人,剩下的一万八千将士在杨延昭与刘无忌的率领下,奋力死战,总算占据了山坡,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

    汉军攻占了诛神岭之后,便四面分散开,扼守险要位置,居高临下的乱箭齐发,击退了唐军的数次猛攻,逐渐在山坡上站稳了脚跟。

    杨延昭吩咐军中医匠给秦琼的尸体做个简单的防腐处理,尽量多保存一些时日,等待卫青、廉颇等各路兵马来解了围之后,就可以找一块山清水秀的地方把秦琼安葬,让他永远的沉睡在大汉的土地上。

    因为来时轻装简行,全军每人只带了七日的干粮,为了避免断粮造成军心涣散,杨延昭在率部上山之时命将士们把上千匹负伤或者完好无损的战马全部宰杀,一来可以把马肉扛到山上给将士们充饥,二来免得被唐军缴获,资助敌人的战力。

    “把马肉扔进锅里煮熟,所有人敞开肚子吃,就算死也要做个饱死鬼!”在刘无忌、凌统、秦怀玉分头驻守险要之时,杨延昭命令军厨埋锅造饭,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继续打仗。

    此时正值二月上旬,天干物燥,诛神岭上枯草干柴遍地皆是。

    军厨们搜集来干柴,支起大锅,用木桶把水填满,把新鲜的马肉扔进大锅里,添加了盐巴、茴香等佐料,很快就漫山遍野香味四溢。

    “将士们轮流吃饭,吃饱喝足了杀唐寇!”

    杨延昭站立于高处,一边观察脚下唐军的行动,一边做出部署,将山上的汉军指挥的井井有条,各营按部就班,忙而不乱,根本不给山下的唐军一丝可乘之机。

    厮杀了一天的时间,汉军将士早就饥肠辘辘,饿的浑身乏力,此刻终于能够饱餐一顿。当下便轮流防御,替换下来的将士端着大碗喝着马肉汤,就着干粮大快朵颐,仿佛吃着天下最美味的食物。

    有了这批马肉垫底,山上的一万八千汉军可以吃饱喝足,在刘无忌、杨六郎、凌统、秦怀玉等人的率领下凭险据守,抵挡唐军的进攻,等待卫青与廉颇前来救援。

    山下的唐军同样厮杀了一整天,早已人困马乏,史敬思、后羿率部猛攻了一阵,遭到了汉军的顽强抵抗,在山坡上抛下了一千多具尸体,狼狈的退回了山脚下。

    看着汉军在山上大快朵颐,山下的唐军顿时不干了,纷纷嚷嚷道:“不打了,不打了,厮杀了一天,再不吃饭哪里还有力气打仗?还让不让将士们活下去啊?”

    史敬思、后羿等人没有办法,只能鸣金收兵,与金弹子分兵扼守各条道路要塞,免得被汉军伺机突围逃出了包围圈,一面埋锅造饭,同时派出斥候向李世民与韩信禀报战况,请求指示。

    随着夜幕降临,鏖战了一天的山谷终于安静了下来。

    一抹弯月挂在天际,撒下冷清的光辉,照耀着山谷中漫山遍野的尸体,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嗅着气味从附近赶来的狼群垂涎三尺,但由于大批唐军驻扎在山脚下,也只能发出几声饥饿的狼嚎,远远的闪烁着绿油油的眼睛,却是不敢凑上前去享受一顿饕餮盛宴。

    韩信正在四十里之外的断舌山准备伏击郑成功,但等了一天的功夫也没见郑成功上钩,想来是联络不上留赞的先锋部队,不敢再向前进军。如果不是藏了起来,多半就是退回了水师大营。

    就在这时,史敬思派来的斥候从诛神岭飞马赶到,直奔韩信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禀报:“启禀韩将军,汉将秦琼被司羿将军射杀,杨延昭突围不成,率部攻占了诛神岭,凭险据守。几位将军率部强攻了多次俱都无功而返,只能封锁道路,把汉军困在山上,等候将军命令。”

    “哦……射死秦琼了?真是太好了!”

    韩信闻言喜出望外,眸子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虽然人是后羿射死的,可自己是这场战役的统帅,功劳也有自己的一半。李绩、李牧和汉军打了多年的仗,斩杀了几个有名有姓的汉将?

    而自己一出手就解决了秦琼这个东汉顶级武将,连续歼灭了将近两万汉军,这功绩直接完爆李绩、李牧,为将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有一日,自己会成为唐国的第一统帅,掌管数十万兵马东征西讨,为大唐攻城略地。

    “杨延昭竟然不突围?而是主动选择了死守诛神岭,到底有什么目的?”韩信手抚佩剑,低头沉吟。

    旁边的李善长拱手道:“听说杨延昭的武艺犹在秦琼之下,面对着史敬思、司羿、完颜将军等猛将怕是无力突围,无奈之下才攻占了诛神岭苟延残喘,等待其他汉军前来解围。一切不是都在按照韩将军的计划发展吗?”

    韩信摇头道:“不对……在我的计划中,汉军是迫于无奈才被逼上山,然后我军以他们为诱饵,围点打援。而现在明显不是,史敬思、司羿等人强攻了几次无功而返,损兵折将,汉军显然不是被逼无奈才上了山岭,而是主动选择上山。这两者绝不一样!”

    旁边的李嗣源插嘴道:“有什么不一样?反正剩下的汉军都被包围了,迟早全军覆没,包括杨延昭、秦怀玉在内,一个也别想活着离开。”

    韩信皱眉思忖:“这绝不一样,杨延昭敢主动上山,说明他有把握等到汉军来增援。多半是打算给我们来个反包围,但又有多少汉军来增援呢?”

    “韩将军分析的有理!”李善长手抚胡须,对韩信的分析表示赞成,“陛下已经率领七万兵马前来增援,再加上韩将军麾下的五万兵马。至少需要二十万汉军才能形成反包围吧,杨延昭为何这么自信?”

    韩信捏着下巴沉吟道:“据斥候禀报,廉颇率领四万青州郡兵离开了益都,目前距离高密已经不远。而守卫剧县的尉迟恭也率领数万汉军出城,加起来也就是七八万左右吧,绝对无法形成反包围。莫非杨延昭在赌卫卿或者李靖会出兵增援?”

    李善长颔首道:“多半是这样,李靖的兵马从济南国抵达高密至少需要七八天的功夫,卫卿从泰山郡赶来也需要五六天的功夫,我们只要在三天左右全歼来援的廉颇与尉迟恭,就能集结优势兵力猛攻来援的其他汉军。”

    韩信翻身上马:“主战场现在已转移到诛神岭,再据守断舌山已经无益。全军连夜下山,跟我赶往诛神岭观察地形,重新策划战略,力争一举全歼秦琼军团。”

    在韩信的带领下,一直在断舌山周围埋伏的两万多唐军举起火把,连夜向西进军,直奔诛神岭而去。韩信同时派出斥候快马加鞭赶往徐州方向,刺探曹军到了哪里?只有得到曹军的助战,才能确保此战万无一失。

    (今天左眼皮莫名其妙肿的厉害,又疼又痒,没法正常码字,就这一更了。)

    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