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975部分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975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捣金陵。”

    乐毅话音刚落,满堂尽皆愕然,一个个大出意料之外:“这、这能行么?我们从海上直接退回冀州去就行了,为何还要孤军深入,直捣金陵?”

    乐毅转身回到帅案后面坐定,泰然自若的道:“据斥候刺探,孟珙、戚继光已经率五万人马自金陵渡过长江,目前已经抵达了广陵郡,我推测金陵城中的守军也就是还有两三万人吧?”

    曹刿头摇的像拨浪鼓:“此事万万不可行,自海上朝冀州撤退是正确的选择,南下金陵绝对是个愚蠢的决定。金陵城高墙厚,就算城里只有两万人马,我们一时半会也拿不下来啊!”

    乐毅面色如霜,沉声道:“曹将军所言我比谁都清楚,此事我在心中反复衡量了半年,在无数个夜晚问自己,如果真有这么一天,到底应该是率部撤回冀州呢还是孤注一掷的南下金陵?”

    众将俱都屏住了呼吸,凝神静气听乐毅把他的战略道来。

    乐毅霍然起身,语气愈发悲壮:“我也知道北上冀州会平安无事,至少还可以多活个一年半载,与大魏共存亡!我也知道南下偷袭金陵机会渺茫,但我们撤回冀州又有什么作用,冀州多我们这七万人马不多,少我们这七万不少,根本改变不了任何局势……”

    乐毅在大堂中来回踱步,慷慨激昂的道:“所以我才决定孤注一掷的偷袭金陵,哪怕机会再渺茫,也要试一试!万一偷袭金陵成功,俘虏了刘辩的嫔妃与满朝文武,就可以逼迫刘辩停战,给大魏喘息的机会。而对于百万大军压境,风雨飘摇的大魏来说,这是唯一的机会……”

    乐毅说着拔剑出鞘,朗声道:“陛下待我恩重如山,我乐毅当誓死相报,此去金陵不成功便成仁。若诸君不愿南下,请自海上向北,我自向南!”

    “说得好,洒家跟你赌一把!”鲁智深朝自己的光头上砸了一拳,第一个站出来响应。

    荆嗣被乐毅感染的热血澎湃,抱拳道:“算我一个,我荆嗣愿追随乐将军南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生是死听天由命!”

    达奚长儒也抱拳道:“我虽是胡人,但也懂得感恩图报,曹公待我不薄,愿以死相报!”

    既然众将纷纷支持乐毅的计划,郭子仪与曹刿也无法退缩,一起抱拳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乐将军的计划行事吧,是成是败,在此一举了。”

    乐毅大喜过望,向众将抱拳致谢:“多谢诸位将军的支持,只要我们戮力齐心,说不定真的能够偷袭金陵成功,为大魏力挽狂澜。”

    曹刿建议道:“孟珙的军队目前抵达了广陵附近,若是得到了消息,只需三天便可以急行军返回金陵驰援。所以下邳城里的将士不能全部撤走,必须留下一支人马多竖旗帜,虚张声势,以做疑兵之计,引诱汉军继续来攻打下邳。”

    “下邳就交给我荆嗣了,誓与城池共存亡!”荆嗣第一个站出来拍着胸膛请缨。

    郭子仪略作沉吟,跟着拱手请求:“我留下来与荆将军共同守卫下邳吧,反正南下也是九死一生,还不如在下邳战个痛快。”

    乐毅微微颔首:“那就这样吧,反正此次一别,大伙儿凶多吉少,不知何日还能相见?抑或是结伴共赴黄泉吧!总之,我等尽人事听天命,也算不负陛下的器重之恩。”

    当下众将拥抱作别,约定天黑之后分兵行动。

    等到夜深人静之时,乐毅带着曹刿、鲁智深、达奚长儒点起五万人马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出了下邳城,只留下郭子仪、荆嗣率领两万人马继续坚守城池。并多竖旗帜,虚张声势,吸引汉军继续来攻打下邳,同时紧闭四门,不许任何人出入,以免走漏了风声。

    乐毅率部离开下邳之后召唤曹刿来到面前,吩咐道:“曹将军不必南下金陵了,你带几个随从乔装打扮,偷渡回河北向陛下禀报我等的计划吧!若是战败,我等便以死殉国,请陛下另谋良策。”

    人皆有贪生之念,既然乐毅这样说,曹刿也不推辞,当下带了数骑随从与大军分道扬镳,乔装打扮成商人向北而去。

    乐毅与鲁智深、达奚长儒率领五万魏军昼夜急行,花了两天三夜的时间抵达了海西县城,在偏将石韬的接应下乘坐大大小小近千艘船只扬帆向南,顺着徐州的海岸向南航行,目标直指金陵。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五百二十八 各有各招

    两日之后,孟珙的兵马自广陵进入凌县境内,距离下邳尚有二百里左右的路程。

    就在这时,斥候飞马来报:“启禀孟将军,下邳城里的魏军依旧闭门死守,城墙上旌旗招展,刀枪森然,并没有弃城逃窜的意思!”

    “魏军依旧固守城池,没有任何应变?”听完斥候的禀报,孟珙勒马带缰,一脸疑惑。

    关羽、孟珙两支兵团,一南一北气势汹汹的杀向下邳,按照道理来说,城里的魏军应该弃城而走,要么向北设法寻求出路,要么向西攻掠淮南争取玉石俱焚,绝不应该困在下邳城内坐以待毙。

    虽然按照兵力对比来看,下邳城里的魏军还有七八万人,凭关羽手中的十万兵马加上孟珙的五万人,要想攻破下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下邳已经是一座孤城,是一座永远也等不来援兵的孤城,汉军只要把下邳围起来,时间久了城里的军心便会不战而溃。

    毕竟固守待援与坚守等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可以为了活下去的希望激发起人类的潜能,而后者只会让人陷入绝望!

    戚继光在孟珙的身边跟着勒马,蹙眉沉吟道:“乐义能够俘虏魏文长将军,又自阴谷偷袭下邳成功,足见其用兵绝非庸碌之辈,应该不会坐以待毙,其中必然有诈!”

    “能有什么诈呢,或许被吓傻了吧?”十三岁的赵文卓初次随军出征,一路上亢奋不已,此刻听到两员主将的对话,忍不住插嘴调侃。

    十二岁的杨继周也附和道:“说不定兵临城下他们就会投降,要是这样的话可真是没劲啊!”

    十五岁的张苞与小一岁的关兴在军营里待过一段时间,再加上年龄稍大一些,因此相对稳重,知道大将对话不能随便插嘴。

    由关兴告诫道:“赵家兄弟、杨家兄弟莫要乱说话,免得干扰了两位将军的主意。没听到斥候说城里的曹军旌旗招展,刀枪森然吗?这可不像准备投降的样子,说不定会有一场恶战等着我们!”

    杨继周击掌叫好:“如此再好不过,文卓哥哥武艺了得,在我们这些年轻人中仅次于庐江王。到时候短兵相接,一枪把曹兵挑进大海里喂鱼,哈哈……那就爽了!”

    戚继光在海上戎马多年,没少在船上漂泊,因此对大海极为敏感。

    听了几个少年的对话,不由得心头一紧,失色道:“坏了,孟将军,你说乐义会不会兵分两路,留下一支人马在城里虚张声势,分一支兵马从海上偷袭金陵?”

    “嗯……这个可能极大!”孟珙轻抚颌下的三绺胡须,对戚继光的话表示赞成。

    戚继光一脸凝重的道:“既然如此,咱们便火速调头南下,拱卫京城吧?”

    孟珙大笑一声:“哈哈……怕什么,陛下既然调我们离开金陵,就不怕有敌军来犯。元敬你常年在倭国征战,刚刚回到江东不过半月,可能对金陵的兵力不了解。”

    见孟珙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戚继光悬着的一颗心方才落地:“除了廖化将军率领的两万禁军,以及守卫乾阳宫的八千御林军之外还有其他兵马么?”

    顿了一顿,戚继光哑然失笑:“倒是我有点谈虎色变了,金陵城墙如此高大,有两万兵马守城足矣!莫说乐毅分兵南下,便是给他十万人,没有一年半载只怕也攻不破京城。”

    孟珙笑道:“除了禁军、御林军之外,钟山上还有一万五千僧兵,紫金山有五千道兵。再加上文武百官家里的门客、仆童,多了不敢说,随便登高一呼,便能聚集数万精壮。”

    “能够让僧人、道人为朝廷卖命,陛下真是御人有道啊!按璞玉将军的意思,咱们不必调头回援了?”戚继光一脸钦佩之色,对刘辩的治国之道心悦诚服。

    孟珙胸有成竹的道:“城里除了兵力足够之外,还有贤妃娘娘能文能武,王景略丞相用兵有方,刘伯温丞相算无遗策,再加上金台拳脚了得,金陵城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如果乐义真的偷袭江东,就是自投罗网。我们直管向北攻打下邳便是,平定徐州后便向黄河进军,争取在曹魏灭亡之前捞点功绩!”

    戚继光建议道:“即便如此,也不能大意,必须飞鸽传书提醒王、刘两位丞相,小心提防魏军偷袭京城。”

    听说下邳里面的魏军主力很有可能从海上偷袭金陵,赵文卓与杨继周马上不干了,一起嚷嚷道:“我们从金陵跑来徐州打魏军,魏军反而从海上去打金陵,真是太狡猾了!孟将军不如派我们回去给朝廷报信吧?”

    如果不是刘辩的命令,孟珙是极为不愿意带着赵毅、杨继周上战场的,毕竟他们年龄尚小,万一有个意外,在赵云以及杨再兴的遗孀面前不好交代。

    “既然两位贤侄自告奋勇,再好不过!”

    既然两个小家伙主动请缨,孟珙当即一口答应了下来,亲手给王猛写了一封书信,又派遣了一名校尉率领五十名骑兵护送,即刻调头向南奔金陵而去。而孟珙则与戚继光率部继续北上,直逼下邳。

    傍晚时分,斥候再次飞马来报:“启禀孟将军,关云长将军已率部抵达下邳城外,准备天亮之后强攻城池!”

    孟珙与戚继光对视了一眼,分析道:“不知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如果乐义没有出城,以七八万人固守城池的话,一时半会还真拿不下来,强攻只会付出巨大的伤亡。”

    戚继光颔首赞同:“孟将军说的是,就算乐义只留下两万人马守城,要攻破下邳也不容易。不如修书一封给关将军,让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等城里的曹军不战而溃,我军便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拿下下邳。”

    孟珙当即手书一封,命斥候携带了快马加鞭赶往下邳交给关羽,劝他暂时不要强攻城池,先包围下邳试探一番再说。

    次日凌晨。

    下邳城外汉军寨栅相连,旌旗招展。

    三更时分便已经号角呜咽,鼓声轰鸣,休息了大半个夜晚的汉军将士纷纷披盔挂甲,准备吃饱喝足之后强攻下邳。

    就在这时,孟珙的使者带了书信疾驰了一夜来到关羽大营,献上孟珙的书信。

    关羽看完之后手抚美髯,对众将大笑:“哈哈……孟璞玉劝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那样岂不是太浪费时辰?如今我大汉气势如虹,正应该如同泰山压顶一般无坚不摧,岂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众将斗志昂扬,齐刷刷的抱拳请战:“我等愿以君侯马首是瞻,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关羽朗声道:“劳烦子龙率两万五千人马攻北门,六郎率两万五千人马攻西门,秦用率两万五千人马攻南门,某自统一军攻东门。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在天黑之前一定要攻破下邳,莫要让孟璞玉轻视了我等!”

    众将齐声领命:“得令!”

    天色微微拂晓,吃饱喝足的汉军一声呐喊,在震天动地的颦鼓声中踩踏的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的杀向下邳城脚下,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放箭!”

    据城死守的郭子仪与魏军一夜未睡,在城墙上枕戈待旦,等待汉军的进攻。

    当汉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当即弯弓搭箭,朝城下乱箭齐发,滚石如雹,弩箭如雨,一时间惨叫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汉军不肯示弱,城下的弓箭手纷纷朝城墙上仰射,掩护先登死士扛着云梯攻城。

    还有上百架霹雳车、井栏助阵,将重达上百斤的巨石投掷到城墙上,砸的魏军心惊胆战血肉模糊,士气大为下降。

    下邳城池又宽又长,两万曹军分守四面城墙,每面墙上不过五千左右,兵力严重不足。在遭到汉军霹雳车与井栏的压制之后,弓箭更加稀疏,对城下的汉军威胁大为减弱。

    赵云手提龙胆枪徒步冲阵,踩踏着云梯拨打雕翎,第一个登上城墙:“常山赵子龙在此,魏军还不速速投降?”

    有赵云冲开一条血路,身后的先登死士前赴后继,登上城墙的越来越多,逐渐的由十余人发展到百十人,再到几百人,直杀的魏军纷纷后退。

    就在赵云登上城墙的同时,秦用也拎着一双大锤攻上了南城墙,一边奋勇厮杀,一边咆哮:“下邳城是从我等手上丢的,今日特来取回,挡我者死!”

    关羽一直在东城门外督战,听说赵云、秦用已经登上城墙,当即叱令关铃、关平、周仓三将道:“子龙、秦用已经登上城墙,尔等还不奋勇向前?”

    在关羽的督促之下,关平兄弟与周仓各自举着盾牌,冒着箭雨石雹冲锋,一番浴血死战终登城墙,砍断铁索放下吊桥,由关铃杀下内城墙从里面打开城门,接应大军入城。

    “全军冲锋!”

    关羽大刀一挥,飞纵胯下胭脂血,手提青龙偃月刀一马当先,率领着身后两万多将士如同不可阻挡的潮水一般蜂拥入城。

    在这一刻,下邳城终重回大汉怀抱!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五百二十九 破釜沉舟

    城门告破,近十万汉军蜂拥而入,走投无路的魏军军心崩溃,大部分缴械投降,只有部分曹魏死忠还在负隅顽抗,企图夺门而逃。

    荆嗣手提大刀,浴血死战,从东城墙一直杀到北城门,准备从北门逃命,死在他手上的汉军士卒怕是已经不下百人,直杀的血染征袍,浑身血渍斑驳,让人望而生畏。

    眼看着北门已经在望,荆嗣更是双眼血红,咬牙切齿的挥刀砍杀:“识相的两旁闪开,挡我者死!”

    “何人如此猖狂,大势已去还不缴械投降,真是冥顽不灵!”

    伴随着一声叱咤,一个矫健的人影从斜刺了杀了出来,银枪裹挟着万丈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