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 >

第131部分

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第131部分

小说: 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书战策不能生搬硬套,能够做到融会贯通随手拈来随机应变才是高手。

    很显然,这位刺史大人是此中的高手。

    闲暇之时,赵云也虚心的求教。

    对于这么中心又有上进心的手下,郭嘉自然十分的喜欢,当下也不藏私,将以前所学统统传授给赵云。

    赵云自然是受益匪浅。

    郭嘉的很多知识可都是来自后世先进的经验。

    就在这么一追一逐中,双方离开了晋阳达到了乐平。

    乐平跟冀州接壤,除了太行山,那边就是赵国和巨鹿。

    “主公,有些不对啊!”

    赵云首先反映了过来。

    这段时间他虽然沉浸在郭嘉的传授中,但也没有忘了周边的警戒。

    匈奴人有些古怪。

    原本他们是拼命的在后面追赶,唯恐郭嘉跑了似的,但是这段时期却有些暧昧。

    郭嘉跑得快,他们也追得快,郭嘉走得慢,他们也放慢了脚步。

    似乎跟郭嘉有种默契似的,哪里像追兵?

    简直就像赶着白马义从向这里来似的。

    呵呵!

    郭嘉脸上露出了笑容。

    赵云是个将才,胆大心细,又有谋略,稍加打磨必能成为云州独当一面的大将。

    “子龙似乎发现什么异常了?”

    他笑吟吟的问道。

    培养手下跟教学生也差不多。

    照本宣科出来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些庸才。

    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好的老师喜欢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赵云迟疑了一下,心中有些疑惑了。

    原本以刺史大人的聪明,肯定不会看不出来的。

    但他看到郭嘉鼓励的目光,还是将自己的怀疑说了出来。

    说得好!

    郭嘉拍了拍手!

    “子龙的观察很细致嘛!”

    对于手下的观点,他首先要肯定一下。

    这样才能个手下信心。

    “以匈奴人的怒火,是不可能放过我们的。于夫羅这么做肯定有些反常。但是子龙有没有想过,于夫羅为什么会这样做?”

    郭嘉一点一点的启发赵云。

    培养手下不能一味的抑制他们的思考,而是要启发他们自己的思维,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

    赵云皱了皱眉。

    他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推理当中了。

    于夫羅是南匈奴的大王子,是有资格继承汗位的人。

    匈奴人是很看重军功的,按理说于夫羅要拼命的表现才是。

    但是他现在的表现没有任何积极的成分。

    简直就是消极怠工?

    这对于一个渴望继承王位急于表现的王子来说是不正常的。

    但是这种不正常的事情却发生了。

    能够造成这种原因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有人命令他这么做。

    于夫羅身为王子,在匈奴身份尊贵,有资格命令他的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羌渠汗!

    但是……

    赵云又有些迷惑了。

    羌渠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云州军先是杀了他儿子,接着又羞辱了吗他们的信仰,双方之间的仇恨是无法解开的,只有一方倒下才能告终。

    但是问题来了,羌渠汗问什么要这么做呢?

    联想到羌渠汗忽然从晋阳撤兵,赵云浑身一阵,立即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不好,这是阴谋,羌渠汗他是故意将我们赶到这里来的。”

 第268章 将计就计

    (全本小说网,HTTPS://。)

    孺子可教!

    郭嘉笑吟吟的点了点头。全本小说网https://。

    他早就洞察了羌渠汗的阴谋。

    于夫羅是故意赶着他们到乐平来的,另外羌渠汗已经从晋阳退兵。

    乐平这个地方有些特殊,北面是河,东面是山,只有西、南两条出口。

    于夫羅率领一万兵马堵在了南面,西面羌渠汗的大军恐怕很快就要到来了,一旦双方合围,云州的这两千部队就成为了瓮中之鳖了。

    听到这里,赵云有些哭笑不得。

    看来这位主公早就洞察了匈奴人的阴谋,但为什么又落入他们的口袋中呢?

    见到手下的疑问,郭嘉微微一笑。

    “子龙,你能从敌人的异常举动中分析出了风险所在,已经算得上是料敌先机了。但是料敌先机不仅仅是见微知著,还要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

    赵云愣了一下,有些大为不解。

    郭嘉耐心的分析道:“好的将领,要根据自己所得的情报进行精准的分析,从而能够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东西。这不仅需要一个聪明的头脑,还要有丰富的消息来源。比如说,羌渠汗刚从晋阳撤兵,我就知道了,联合这段时间于夫羅的怪异举动,我立即判断出,他们要在乐平会和,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原来如此!

    赵云恍然大悟。

    好的头脑外加丰富的消息来源,才能精准的判断出敌人的用意,从而做出有利的部署。

    怪不得这位主公对消息的渠道看的十分重,还专门组建了一直负责传递消息的部队。

    可是……

    赵云更加的疑惑了。

    按理说,主公早就看出了匈奴人的阴谋,可为什么非要带着不多走进人家的圈套中呢?

    不仅是赵云想不明白,就连其他的将领也想不明白。

    这不是纯粹傻了吗?

    但是他们才不相信眼前的主公傻了。

    他来这里应该有自己的用意。

    赵云忽然得出了这个推论。

    除了这个推论,他们也实在想不出来究竟是为什么。

    哈哈哈!

    见到一帮手下挠头的样子,郭嘉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羌渠的心思,我清楚,就算不清楚,也能从这些情报中推断出来。因为我的情报来源比他广,他知道的我清楚。他不知道的,我也清楚。”

    郭嘉忽然压低了声音:“不久前,我刚刚得到消息,袁绍和刘虞的联军从太行山的小径穿过,直奔我们这里来了。”

    啊!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怪不得主公执意的要到这里了,原来还有援军。

    可是……

    众人的笑容很快僵住了。

    幽州和冀州的联军?

    幽州刘虞也就罢了,双方没有太大的冲突,但是这个冀州袁绍就不同了。

    当初在冀州的战场上,郭嘉可是将他大的屁滚尿流的。

    以这厮的尿性,不趁机灭了云州军就是好的了,哪里会支援云州?

    这肯定是不成的。

    想到这里,赵云立即进谏。

    “主公,冀州的袁绍跟我们可不太对付,前段时间还虎视眈眈的陈兵云州边界呢?这会儿得知我们落了单,多半会落井下石。咱们千万不能把希望,放到他们的身上。”

    不错!

    其余的将领也纷纷应和。

    这念头朝廷都靠不住,更别说这些说为的友军。

    更有甚者,干脆提议,趁着双方没有合围之前,三十六计走为上。

    反正他们是灵活机动的骑兵,羌渠的数万骑兵也奈何不了他们。

    这怎么能行呢?

    郭嘉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神秘兮兮的说到。

    瞧见主公如此得意的笑容,赵云心中咯噔一声,暗叫不对。

    这种神情,他见过很多次了。

    都是主公想要坑人的时候才用的。

    不久前这位爷引着匈奴人来到了晋阳,着着实实的将并州刺史丁原坑了一阵。

    匈奴人满腔的怒火没地方发泄,只得发泄到晋阳城上。听说双方打了三天,死伤无数,算的上是两败俱伤。

    而这件事的始作俑者,郭嘉却一直逍遥在外呢。

    这位爷憋着坏也不知道想坑谁呢?

    啊!

    赵云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立即明白了过来。

    匈奴人的小伎俩,这位妖孽般的主公早就瞧出来了,瞧出来了他也没有叫破,反而是顺着杆往下走。

    事出反常必有妖。

    赵云对这话认识的很深刻。

    恐怕,这位爷想将匈奴人和冀州幽州的联军都坑进来。

    应该是想借匈奴人的手干掉冀州幽州的联军。

    话说当初,这两家可是虎视眈眈的陈兵云州边界,一言不合就要搞事情。只不过匈奴人的到来推迟了他们的计划。

    这位主公又怎会忘记?

    完了!

    赵云忍不住摇了摇头。

    羌渠、丁原这等大人物都被主公玩弄于股掌之中,冀州和幽州这两只乌合之众又怎会躲过郭嘉的算计。

    这一次,三家联盟是彻底的完蛋了。

    ……

    踢踢踏踏的声音响起。

    一支兵马越过太行山的小径,进入了并州境内,为首的一名将领英姿勃勃,正是应援而来的冀州刺史袁绍。

    他接到了大将军何进的调令,立即率领三万冀州兵配合两万幽州军驰援并州刺史丁原。

    丁原正在晋阳跟匈奴人血战。

    自大汗衰弱以来,匈奴人经常会侵犯边界,不过很多时候都是偷偷摸摸的。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居然大张旗鼓,并大肆攻城掠地,以以往大有不同。

    要知道,匈奴人可是不擅长攻城的,非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进攻晋阳这种守卫森严大城的。

    丁原立即瞧出了便宜,想凭借城池将匈奴人托在并州,同时请求支援。

    袁绍和刘虞的大军于是就踏入并州。

    由于路途遥远,刘虞本人没来,只是派来了右北平太守公孙瓒。

    为了尽快赶到并州跟丁原回合,袁绍和公孙瓒带着五万大军,从太行山的小径出发。

    只要按计划赶到战场,匈奴人必然逃不掉前后夹击的命运。

    打败匈奴人,可比拿下云州合算的多了。

    加官进爵指日可待!

    想到这里,袁绍的一颗心登时火热起来。

    “全军加紧前进,一定要尽快的赶到晋阳!”

 第269章 火中取栗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边袁绍加紧行军,那边羌渠汗也率领匈奴的主力迅速撤离晋阳。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晋阳城下,双方血战了三日,以匈奴人的骁勇,仍然丢下了八千多尸体。

    守城的并州军也不太好过,伤亡并不比匈奴人少多少。

    不过丁原仍然咬牙支持着,只要援军能够来到,他就能翻身。

    不仅如此,或许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南匈奴这个隐患。

    但是南匈奴的忽然撤出让丁原有些慌乱。

    他费了这么多的劲儿就是要把匈奴人拖住,给即将到来的援军争取点时间,如果匈奴人退走了,他的计划可都落空了。

    绝对不能放走这些匈奴人!

    丁原立即命令吕布率领并州军追上去。

    并州城下一场大战消灭了八千多匈奴人兵,这让并州军十分兴奋。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打过这样的胜仗了。

    自吕布一下无不喜气洋洋。

    在他们的眼中,羌渠汗就是丧家之犬,对付丧家之犬自然是要赶尽杀绝。

    很可惜的是,羌渠汗后撤是假,趁机杀了回马枪才是真的。

    攻城战,匈奴人不是并州人的对手,但是野战确是匈奴人的天下。

    并州军打败,若非吕布骁勇,率军断后,恐怕这只并州军会全军覆没。

    “恭喜大汗!”

    打了一个胜仗,出了口恶气,匈奴人也欢呼了起来。

    这段时间,他们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

    先是被郭嘉百般戏弄,接着又在晋阳城中栽了个跟头,损失了八千多人。

    若非大汗巧施妙计打败并州军,此番他们已经是灰头土脸了。

    呵呵!

    羌渠汗也得意的一笑。

    郭嘉是个棘手的敌人。

    五万多匈奴人被他牵着鼻子跑,还不得不跟并州军打了一仗。

    但是羌渠也不是弱者。

    他也利用这次机会,暗中消耗族内有威胁的部落实力。

    晋阳城下折损了八千人,大部分都是其他部落的,羌渠的人早就被他派出去追击郭嘉去了。

    死的不是他的人,他自然也不心疼。

    另外经过这一战,羌渠汗打败了并州军,给匈奴人挣得了荣耀,他的威望空前的增高。

    既打击了对手,又消灭了并州军,顺带着抬高了自己的威望,可谓是一石三鸟了。

    这一次获益最大的不是郭嘉,而是他羌渠。

    唯一让羌渠汗不满的是,郭嘉仍然逍遥在外。

    “大汗!”

    一旁的右贤王皱眉道:“这一次我们似乎是算了。郭嘉没有抓着,反倒是跟并州军打了一仗,算上先前的已经又一万多勇士死在了这片土地上。属下觉得还是要分清主次才好。”

    他是匈奴人中含有的聪明人,对羌渠暗中削减其他部落的实力的做法颇有不满。

    右贤王请放心!

    羌渠汗的心情颇好。

    “郭嘉已经落入了本大汗的圈套之中了。”

    圈套!

    右贤王愣了一下,不解的看着羌渠。

    后者却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将自己的计划娓娓道来。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右贤王也大吃一惊。

    如果真如羌渠汗所说,郭嘉这番也是在劫难逃了。

    不过……

    右贤王又想到了什么,低声道:“大汗,太行山虽然连绵不绝,但是并非一个死胡同,还是有很多捷径的。郭嘉久在冀州,对太行山还是很了解的。”

    哈哈哈!

    羌渠汗再次大笑起来。

    “太行山的捷径只适合步兵,骑兵就很困难了。如果郭嘉愿意丢下几千匹战马独自逃回冀州,本大汗就会网开一面。”

    这也是他之所以把伏击地放在乐平的原因。

    一旦守住了西南两路,郭嘉的骑兵插翅也逃不出去了。

    右贤王立即清醒过来。

    马是骑兵的命根子,让他们丢了马,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