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黑水尸棺 >

第120部分

黑水尸棺-第120部分

小说: 黑水尸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爷毕竟是年纪太大了,加上之前耗费了不少的体力,此时他已经有些力不能支了。

    剩下的一段路我们走得很快,我时不时会留意一下梁厚载身后,可刚才那个影子自从跳上锁链之后似乎一直没有靠近我们,我连着回头观望了几次,都没再看见过它。

    爬到锁链尽头的时候,我才发现此时晃动的不只是锁链,就连石塔的基座都也跟着锁链一起晃个不停。

    而从石台晃动的幅度上看,这座被数跳锁链悬吊在空中的石塔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稳固。

    我轻手轻脚地从锁链上下来,站在石台边缘,石台还在晃动着,我必须小心稳住重心,一边还要伸出手,帮着后面的人从锁链上下来。

    当梁厚载拉着我的手臂从锁链上下来的时候,我再一次望向了石门方向。

    这时候石门已经完全离开了狐火的光照区域,我朝着那个方向观望的时候,只能看到一片漆黑。

    师父他们下了锁链之后,也是一脸警惕地望着锁链上的黑暗。

    可过了很长时间,之前跃上锁链的甲尸也没有出现。

    我长长松了口气,对我师父说:“看这样,那具甲尸应该是掉下去了。”

    师父朝我点了点头,可他脸上却是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

    之后师父又问黄老太爷:“苏三爷活着的时候,说没说过当初他们在石塔上触动了什么机关,才把深渊里的大蛇惊醒的?”

    老天爷摇头:“好像没有,年头太远,真是想不起来了。”

    师父叹了口气:“那大家就多家小心吧,上塔!”

    师父一边说着话,就将我推向了塔门,看样子今天我是注定要一路打头阵了,梁厚载依旧被师父安排断后,我来到石塔门前的时候朝梁厚载望去,他似乎还没有缓过劲来,脸上偷着用几分虚脱。

    石塔的塔门和贯穿在深渊的那些锁链一样,也是青铜打造的,上面也一样挂满了铜锈。

    师父站在我身后,朝着塔门观望了一阵子,对我说:“这扇门没有被打开过的迹象。”

    我也是听师父这么一说才留意到,铜门的门轴位置挂着一层非常完整的锈迹,如果门曾被开启过,那片锈迹就算没有完全脱落,也至少会被挤碎而出现缝隙,不可能还是那么完整的一大片。

    既然铜门没有被开启过,当年苏三通他们是怎么上塔的呢?

    这时师父又对黄玉莲和黄昌荣说:“你们沿着石塔周围找一找,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入口。”

    黄玉莲和黄昌荣一句废话都没有多说,一左一右地朝石塔两侧摸了过去。

    这一路走下来我也看明白了,在老黄家,黄昌盛应该是充当了领路人的角色,而黄玉莲和黄昌荣的角色则类似于斥候,另外,黄昌荣还兼顾着殿后的职责。

    过了片刻黄玉莲就回来了,说在石塔的正后方发现了一个盗洞,黄昌荣回来得晚一些,他在石塔的左墙发现了一个破洞,洞口附近有火药粉末,应该是被炸开的。

    也就是说,通往石塔的路除了眼前这道石门,还有另外两条。

    至于到底是钻盗洞还是钻墙洞,师父再次将决定权扔给了我。

    为此,我还分别来到盗洞和墙洞那边看了一眼,那个墙洞一米多宽一米多高,我是很容易钻进去的,而地上的盗洞则十分狭窄,就是刘尚昂那种小身板要钻进去都十分费力。

    于是我很果断地带着大大家走了墙洞。

    钻墙之前,仙儿先我们一步进去看了看,她出来的时候脸色变得很怪异。

    我问她里面是不是有危险。

    仙儿摇摇头,说:“没发现危险,不过塔里面很奇怪……你自己进去看吧。”

    既然没有危险,其他的都是小事了,我钻进墙洞之前,又朝着我们爬过的的那条锁链看了眼,甲尸依然没有出现,锁链却依旧在不定地晃动。

    我们从锁链上下来的时候,是锁链的晃动牵引了石台的晃动,而这一次,由于我们在石台上的走动导致了石台的颠簸,而这种颠簸,又牵引着周围的每一根锁链都不停地晃动起来,发出一阵阵由远及近的“哗啦”声。

    仙儿还是先我一步钻进了墙洞,为我撑灯笼,而我直到进去以后,才明白仙儿口中的“奇怪”是什么意思。

    钻进墙洞之后,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张石桌和几张围桌摆放的石椅,这些椅子和桌子的雕制工艺非常粗糙,表面上坑坑洼洼的,就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而且这些桌椅就牢牢地镶嵌在地板上,它们和地板之间没有贴合的痕迹,看上去似乎是一体成型的。

    另外,石塔内的墙壁和石顶表面同样也是坑坑洼洼的,在我正对面的墙壁上有一扇窗户,这扇窗户在外面看是规则的正方形,可在里面看,却一种介于方形和圆形之间的不规则形状,整个窗子的边缘也都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

    在墙角的位置有一截斜着向上延伸的石梯,同样是表面极度不平,上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坑洞。

    石塔内部的东西,一眼看上去似乎都是天然形成的。

    我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怪异的想法,我觉得,这座塔说不定就是自己从石台上“长”出来的,就像是像土壤中的树苗那样破土而出,经过几十年上百年,才长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师父进来之后扫视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皱了皱眉头,之后就径直朝着铜门那边走了过去。

    在我身处的塔层中,只有那扇铜门不像是“自然成形”的,门的正反两面完全一样,都是一扇平整的青铜板上嵌满了碗口大的圆形门钉,而且门板内侧一样是布满了铜锈。

    “青钢剑我给。”师父走到门前,一边说着话,一边朝我这边伸出了手。

    我将青钢剑递给师父之后,师父用剑柄在其中一个门钉上敲了两下,那个门钉就剧烈地震荡起来,师父立刻取出一张封魂符贴在门钉上,几秒钟之后,那枚门钉才安静下来。

    这时候老黄家的人和刘尚昂、梁厚载他们也一一从墙洞钻了进来。

    师父又朝黄玉莲招了招手,指着贴了封魂符的那颗门钉,对她说:“把这颗门钉弄下来。”

    黄玉莲将手探进身后的背包里,从里面拿出了一把形状十分别致的匕首,那把匕首看上去非常厚实,而且刀头带钩,手柄末端呈锥型,看上去也非常尖锐。

    不得不说,黄玉莲的背包就是一个百宝箱,从下墓至今我已经几次看到她从里面掏东西了,每次她拿出来的东西,都是我从来没见过的稀罕物。

    她走到铜门前,先是用手柄上锥子沿着门钉的边缘敲打了几下,震碎了门钉周围的锈迹,然后我就见她将锥头顶在门钉旁,用力一推,结实的青铜门板竟然被扎出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圆洞,在这之后,黄玉莲翻转匕首,将刀头上的弯钩插圆洞中,接着手腕一抖。

    我只听见“咔哒”一声,然后就见那颗贴着封魂符的门钉从门板上脱落下来,咕噜咕噜地滚到了我的脚边。

    这种古铜门上的门钉,其形状应该是和我们平时用的大头针很类似的,也是一颗结实的钉子,钉尾加一个金属的圆头。可那颗镶嵌在铜门上的门钉却不是这样,确切地说,那根本不是一颗钉子,而是一个嵌在门板上的铜球。

    师父将青钢剑塞给我,又俯下身子将铜球捡起了,用力一掰,咔嚓一声,那颗铜球竟然被我师父掰成了两半。

    我这才看明白,铜球的内部是中空的,里面装着一颗形状、大小都和鸡蛋差不多的东西,另外,在铜球的内壁上,还纹刻着和锁链上一样的阴阳鱼符印。

    “这是鬼眼锹的卵。”师父拿着那个鸡蛋模样的东西,对我说:“这种虫子在成虫之后只吃邪尸,可在刚破壳的时候,则是见到血肉就发疯,活人和邪尸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什么区别,都是食物。”

    之后师父又指着铜门,继续说道:“你看这两扇门上的门钉,横九路、竖九路,九是阳数之极,铜球里有纹着双阳符印,造墓者在这扇铜门上做了这么一个致刚致阳的布置,应该是为了稳住将三重天关的基底。”(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82章 碎玉

    (全本小说网,。)

    师父话说得有些深了,我没能完全听明白:“三重天关是什么?那个符印,不是镇地法印吗?”

    “三重天关啊,是南朝的大方士陶弘景创出来的一种镇法,镇压的镇。”师父耐心地向我解释:“传说当年陶弘景隐居句曲山的时候,当地有九婴作乱,他为了镇住九婴,才创出了这么一道镇法。寄魂庄的古籍上说,三重天关,入地不入天,就是说,要布置这种镇法,只能在地下。”

    师父说话的时候,老太爷却显得有些着急了,虽然他没说什么,但是我看到他脸上的表情已经变得有些急躁。

    我知道老太爷是想早点登上塔顶,可我当时一心想知道三重天关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没将这件事说破。

    其实有时候想想,我那时候心也是够大的,在邪墓里头,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我却还有闲心听师父讲故事。不过回过头来想想,也就是师父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能那么放松,如果师父当时不在场的话,在那样一个环境里,我估计我早就崩溃了。

    师父似乎没有察觉到老太爷脸上的表情,继续说道:“我过去也看过一些关于茅山宗的古籍……当初陶弘景隐居的句曲山其实就是茅山,古籍上说,茅山宗有一种专门用来镇压厉害妖物的阵法就是脱胎自陶弘景的三重天关。这种阵布置起来非常麻烦,需要先在天然洞穴中找到镇物,这里所谓的镇物,通常是一根从洞穴顶端向下生出的石柱或者石锥,这在三重天关中叫做镇天锥。之后取九十九条阳锁打入镇天锥中,最后找六十六个工匠将镇天锥掏空,将妖物禁锢在镇天锥中。只要阳锁不断、镇天锥不塌,禁在里面的妖物就永远也出不来。”

    说到这,师父又指了指我的周围,说:“起初看到这座悬空塔的时候,呵呵,我也被震了一下,心想这样一座塔,是怎么被那些青铜锁链吊在半空的。后来才想明白,这座塔不是被吊上来了,而是它原身就是一根从洞顶生出来的石锥,造墓的人是先将锁链固定在石锥上,在有工匠耗费数年之功,将石锥雕琢成了一座悬空的宝塔。之后才开一个门洞,装上了稳固三重天关基底的石门,又在石塔之中掏出了硕大的空间。不过,石塔外墙雕琢得精细,到了塔的内部,工匠们的手艺却突然变得粗糙起来了,我想,当年造墓人建造这座塔的最后关头,应该是碰上了什么事情,以至于不得不草草完工。”

    在这之后,师父又之指着铜球内壁上的双鱼符印说道:“镇地法印就是由陶弘景的双阳符印延伸而来的,你仔细看,这上面的符印和镇地法印是不同的,镇地法印是阴阳双鱼,而这种符印则是两条阳鱼。只要将这种符印纹刻在锁链上,就能让青铜锁链具备阳力,成为阳锁,据说,当初陶弘景创出这一道符印,就是为了配合他的三重天关。”

    我朝着铜球内侧的符印仔细看了看,这才看明白,符印上的两条鱼的确是两条阳鱼。

    在镇地法印上,阴鱼和阳鱼看起来是非常相像的,它们唯一的区别就在腮后的三条横线上,阳鱼腮后三条实线,阴鱼腮后是三条虚线,实线对应八卦中的乾卦,虚线则对应坤卦,乾阳坤阴,借此分出了鱼的阴阳两性。

    师父张了张嘴,还想继续说下去,可还没发出声音来老太爷就插上了话:“柴师傅,咱们什么时候上塔?”

    老太爷当时一边说着话,人已经开始朝石梯那边走了。

    师父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尴尬了,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了声:“去,领路。”

    我赶紧跑到了老太爷前面,一马当先地走上了石梯。

    说句实在话,我师父刚才的确是有些啰嗦了,本来时间就紧迫,邪墓里面情况又格外复杂,结果他还说那么多话,耗费了不少的时间。但我也理解师父的苦心,他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向我传道授业来的,对于我师父来说,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除了传承,还是传承。

    石梯上几乎没有一截完整的台阶,我们只能踩着石梯上面的坑洞,一点一点地往上爬。

    来到石塔二层的时候,在石梯附近还出现了一具穿着短衫的尸骸,尸骸身旁还落着一把洛阳铲。

    看样子,这具尸骸的主人,应该也是老黄家的先人了。

    可黄老太爷似乎对那具尸骸一点也不关心,他大概是怕尸骸挡了后面人的路,竟然一脚将骸骨踢到了一边,老太爷年纪虽然大了,可脚上的力气一点都不弱,那一脚踢上去,骸骨瞬间就散架了,飞得到处都是。

    而黄家的其他后辈对于老太爷的这种做法似乎也并不感到奇怪,依然是各走各的路,黄昌盛甚至看都没看那副骸骨一眼。

    我心里觉得怪,就向师父投去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师父却朝我摇了摇头,示意我不要多嘴。

    反倒是刘尚昂在后面嘟囔了一声:“这不也是老黄家的先人吗,咋就……”

    他后面的话没说完,嘴就被梁厚载捂上了。

    老黄家的先人和我们没有关系,黄老太爷怎么对那副先人遗骨,那是黄老太爷自己的事,是老黄家内部的事情。我们这一帮外人没有权利指手画脚。

    石塔比我想象得要高,我们爬了将近一个小时,还是没有爬到顶层。

    老太爷已经显得非常疲惫了,走了这么远的路,我也有些倦了,后来黄玉莲就提议大家休整一下再上路。

    她从背包里拿出了几包压缩饼干和两瓶干净的,这时候防毒口罩上的空气净化器已经失效了,我们只能摘了口罩,强忍着空气中的血腥味,草草吃了些东西。

    好在塔底的铜门挡住了塔外那股阴邪的气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空气中的血腥,不然的话,这一顿饭没人能吃得下去。

    十五分钟之后,我看老太爷的脸色没之前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