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208部分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208部分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那个八叶后人的罗藩么。。”

    大相国难得主动提问道

    “却也不足为奇。。”

    得到肯定回答之后,他才正色道

    “尔辈的先人,那一个不是披荆斩棘于蛮荒,劈波逐浪于大洋彼岸,跋涉穿行于恶风热海,”

    “于四夷九边手中一点点夺取存身之地,威孚交加,才开拓出我们现今的鼎盛局面和大好山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底下这些人也实在太逸于安乐。。”

    “一场豪雨就轻易驱散的军队,又怎么能指望他们保家卫国的本事和上阵杀敌为国前驱的勇武。。”

    “在我看来,这军中的整顿,还很不够。。”

    “居然让这些样子货色,都混入新军之中。。其咎难免。。”

    “相关人等,不得轻饶。。”

    “君上所言甚是。。”

    监国为首要人们,纷纷起身赶忙的做出一副耳提面省的姿态来。

    而随着大相国的退场,围绕在监国身边的那位人,也爆发了一番争执,还有人想求情再做努力,却被领头的蔡侯,劈头盖那的痛骂一顿

    “够了,大相国至少保留了些许情面,没有就此撤编,而是让我们自行纠正。。”

    “至少还留下挽回的可能性,不过相关人等,怕是逃不了罪责,也不容荫蔽了。。”

    “至少要拿出足够分量的交代,才能令君上满意啊。。”

    “还有刚才那个多嘴罗藩的人,也给我一并处理掉。。”

    “欲盖弥彰过犹不及说道额就是他这样的小人。。”

    “此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辈,实在留不得他。。”

    与此同时,

    “前导官呢,前导官何在?,”

    前台的一名全身戎装的高级武臣,突然站起来高喊道

    “为什么他们。。没有出现在队前”

    “怕是去避雨了。。”

    左右一个声音回答道

    “该死,那他们没有引导而持械趋近君前,那是形同反乱啊。。”

    “谁给我拦住他们。。”

    “够了,郑养年。。”

    一个严厉的声音打断道

    “就算你是观阅都指挥,也不能也不能肆意归罪他人,来推脱罪责。。”

    “对方可是一只铳军。。”

    这个字眼像是打中了他的死穴。

    他只是习惯了享受这个体面而优裕的职位,而并非真正的无能,只是他面若死灰的被架了下去之前,求助般的看了眼自己的兄长蔡侯,对方却是一副无动于衷置若罔闻的表情。

    。。。。。。

    从看台上重新下来,我还有点难以置信的感觉,居然就这么轻易见到了大相国,虽然只是临时找过去,过场式的问答说了几句,。

    倒是旁边满肚子心思的监国,再次给我留下些许印象,因为他赐给我一身裘装。然后我才多少知道了这次冒雨阅军事件中的因果使然

    前后真是有些机缘巧合啊,要说别部人马,未必没有经验丰富的悍战老兵,也未必在乎这些雨水,不过估计形象就不会太好了。

    因此,他们的主官倒是光顾着挑选容貌俊秀高大威武的士兵,以充阵容,但是忽略了本身的素质和经验,结果遇到突发事件,就让我们这只吊车尾部队,大大出了个风头。

    毕竟我的部下,大多数都是来自终年温热多雨的地区,相比广府这些被安逸生活泡酥了血性的大爷们,早有相应雨中行军的经验和适应性。

    ps:检查组和台风一起都去其他县市了,我也总算可以回复正常日更了,之前拉下的只能说抱歉了,有空再补上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1章 结好、影射

    (全本小说网,。)

    御前观览之后,就是例行的游宴。

    不过作为观阅代表的新军七将,最后就只剩下我和刘延庆,其他仅仅露个脸就匆匆离场了,

    今天观阅突发暴雨的表现,让他们在朝臣和天子面前失分甚多,因此有的是一屁股麻烦和烂账,等着他们和他们背后的人去收拾。

    对于广府的军中上层,很多人将度过一个不眠之夜把。

    我轻轻搓着鼻子,忍住那种****感,一时兴起装逼装的大了,留下后遗症也不小,在雨中玩歌唱行进式,花费了比正常阅兵更多的精力和神气,体能的加倍消耗,再加上长期淋雨的湿冷,让人体热量损失很大。

    好容易完成虎头蛇尾的观阅式,回到驻地的时候,许多人已经是面色苍白,嘴唇青紫了,解散令一下,顿时就地趴倒一大片人,

    若不是我让还有余力的军官和士官们,强迫和鞭策着他们榨出最后一丝精力,相互帮助着更换掉湿衣,裹上毯子,坐在临时准备的烘炉前,大口的喝热茶汤,顺便把湿气随着热汗蒸腾出来,只怕会有一大群人病倒,然后变成明天街头巷尾的笑料。

    毕竟我们此番一不小心出了风头之后,只怕短期内会成为广府内外关注的聚焦和某些人的盯着的重点,所谓人比人气死人的道理,莫名其妙就把同僚踩下去的因果可不是那么容易善了的

    君不见,由妒贤嫉能而萌发的阴私心里和下作手段,却是各种历史典故中屡见不鲜的遭遇,特别是在模范新军这样,重点资源倾注的优等部队身上,各种明里暗中的竞争和较劲,将会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

    只可惜他们可以歇下了,作为主官的命苦,我必须忍受着歇息感冒症状,灌了几碗浓姜汤,前来接受颁赏和赐宴。

    “没想到你们还有这种应变手段。。你。。”

    召集家中的人手和物资,给我们送来急需的药品、衣被、火炭等用品的谜样生物,颇有些兴高采烈的道。

    “今天可算一鸣惊人,出了大彩”

    事发时,她和我家的其他人一起,受邀坐在看台上,因此,此刻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人人都说,原来你们才是校阅的压轴,总算挽回了朝廷最后的一点颜面。。”

    看着金碧辉煌,装裱富丽的场地,

    我强自按奈着心中的不耐,打发着那些一波波凑过来,和我这个新科热门人物搭话的人头。藩倒是我私下认识的几位,却是在这种场合避嫌着保持某种距离。

    他们主要都是些畿内的中层官员,或是没有职事的勋贵子弟,属于刚好能够进入这个场合的基本层次,多少代表了背后的人,过来留下印象的。

    前者多半是会拐弯抹角的赞叹我年轻出众,前途大有可为云云,后者则打着同辈叙旧的旗号,大谈祖上与八叶罗氏的各种渊源,然后代表某位大人或是某家,表示各种愿意结交亲近之意。

    他们就像是逐臭肉而行的蚊蚋一般,让人走到那里都消停清净不得。

    “有德,我这正好有事相商。。”

    刘延庆再次摆脱了一群官员的纠缠,站到我身边摆出一副郑重其事,有机要要谈的样子,挥手将其他人驱开。

    只是他口中说出来的话,和机要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毛?。。”

    “好消息是,你已经在大相国那里被点名了。。”

    “点名而已。。”

    “什么叫而已。。”

    他有些表情夸张的叫起来。

    “你可知道这么叫简在君心啊,广府畿内军民数以百万计,能够被大相国点到名字,又是如何鳞毛凤角。。”

    “多少人穷尽一生,愿以千万身家而求之不得啊。。”

    “以你的职阶,这也意味着更多的编配和投入,更高的职事。。仕途上更多的便利和通达啊”

    “不然你以为那些平素眼高于顶的家伙,怎么突然想起来,你还是八叶罗氏的后人了。。”

    我忍不住仔细看了他一眼,这位固然性情有些跳脱轻浮的评价,但私底下也是个明白人啊。

    “坏消息是,蔡侯的弟弟,观阅都指挥郑养年,以指挥不当,军前失仪而被夺职流放”

    “只怕事后会多少迁怒于你了。。”

    “所以?。。”

    “你不觉的我们该做些什么么。。”

    “做什么。。”

    我饶有趣味的应道。只是他这么一副“赶快过来抱我爹大腿”的表情和暗示,让人觉得很是欠揍啊

    “参知政事的层面,距离我们有些远了些把。。”

    “也不算远了,虽然我们的职阶只有五品源流,但是新军的归辖,乃是直接对幕中负责的。。”他解释道。

    “。。。”

    我露出一副不明觉厉的表情。

    “好把,我果然还是不适合做说客啊。。”

    他严肃的表情一下子垮下来。

    “实话实说,我俩好歹是战地过来的同袍之谊,日后更加多加亲近,”

    “嗯嗯,有事相互通个声气拉一把啊。。”

    “好歹这次只有我们两家人马露了脸。。其他五位那里不知道到要怎么编排和杯葛呢”

    “无论是神机军,还是教导军,或是殿前军的路数,都不是那么好想与的。。”

    “我家阿翁也说了,需待有空,也可过府去坐坐,只论故旧,不论部属的。。”

    “他已然是要进入中枢的人,但是有些故旧,或许还是可以派的上用处的。。”

    “好说。。”

    我略加思索就应承了下来。

    另一端,勋贵的休息席次里,也有人在品头论足着

    “此情此景,我不过是想起了一段典故和公案。。”

    “什么公案啊。。”

    “当年高祖梁公随驾会崔圆旧事?”

    时任剑南节度副大使崔圆、宪部侍郎房琯、巴西太守崔涣迎开元上皇圣驾,引军民数万,旗鼓喧天,绵延十数里而声势浩大。

    但是突然暴雨骤至,众将士官民皆自发寻觅躲避处,唯有梁公所部,巍然不动于雨中,直到开元上皇下令自行趋避,才有序散去。

    这也是梁公麾下的龙武系,初啼于世的一桩公案,给当时奉迎圣驾的剑南军民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作为见证者中,不乏当时位高权重之辈,或是未来的宰相种子,

    因此,这段典故也被后人从各种角度,加以阐述和注释,而反复出现在这些大人物的回忆录和家书中,作为梁公及其麾下龙武旧部,不同凡响的开端亲历。

    只是格外放在这里讲,就有些似有所指的诛心而言了。

    于是有人会心的笑了,有人却略有所思,还有人直接出声反驳道,却是作为赐宴陪臣的礼部陆侍郎。

    “还请慎言,这种牵强附会之语,岂是人臣之分。。”

    他皱着眉头正色

    “若是传到大相和监国耳中,岂又是一番大是大非。。”

    “怎么会。。”

    说话的人还寻思辩解道

    “只是有感而发而已。。”

    “这段公案背后的,可是当年乾元天子是以太子之身,鼓动思乡怨怀的北军将士,兵谏行在。。”

    陆侍郎冷笑道

    “杀尽当权的国舅杨国忠一党,进而裹挟众望请逼上皇赐死太真娘子的故事。。”

    “若不是聚兵断后的梁公赶到,以炒粮平复兵谏。”

    “此后乾元天子虽然蒙上皇禅位,而登临大宝,但因此对梁公有所心结,所任皆非。你格外作此言。。”

    “那我又要问你,这其中涉及开元上皇和乾元天子的典故,却又是在影射谁人呢。。”

    左右已经是一片噤声,只剩下某种幸灾乐祸和略带嘲讽的表情,看着这位口无遮拦的家伙。

    虽然这位还有着同城伯的爵级和通政司的职分,在他头上已经隐然被打上某种“难堪大用”“不为上喜”“仕途艰难”“不宜亲近”的标签了。

    不过陆侍郎在心中也是微微叹了口气,这就是底蕴不足的弊端,所谓木秀于林必摧于风,已经有人迫不及待跳到台前来帮弄是非了。而作为幕后的扶持和推手,他能够权宜伸手的机会也不会放过,但剩下有所不及的地方,就只能自行去应对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62章 内详

    (全本小说网,。)

    作为结好的汇报的预期,籍着这个场合,刘延庆也将他家老头子暂居在家时,一些关于新军的看法和分析,传话给我。

    在如今朝野舆情中,就算是占据上风和主流舆情的主战派和北伐党人,亦是分为徐图派,急进派和中兼派三类,

    徐图派,以延边的地方实力派为主,主张在准备最充分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对岭外之土进行侵蚀渐并的策略,通过扶持和分化,逐一纳入版图;

    而急进派则以北人党中的将门和军中少壮为主,主张全力以赴,选拔精锐组成一支强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将江南之地那些并不齐心,或是三心两意,首鼠两端的镇守、守臣们,彻底击溃打垮。然后再海路配合之下,夺据要点数路齐发打过江去。当然相对产生的风险和功绩也足够大。

    而中兼派则是某种两不靠,反而人数是最多的,既不主张慢慢的侵并,也不赞成毫无保留的全力出击,而是主张多点多地同时发动局部战役,然后积小胜为大成果,步步为营消化一地的财富人口之后,才重新发动下一轮的攻势。

    这个方案看起来很周全,而且兼顾了延边诸路行司的利益和态度,相似的级别和层次之下,这些封疆大吏,或许私心上没有人愿意给别人做陪衬或是嫁衣的,但是实行过程中过于复杂和琐碎,需要来自中枢强大的协调能力,才能保证各方的基本齐心协力和正常进行,因为涉及环节多,变数也更多。

    属于哪种看起来很美,但是实行起来,颇为繁复的类型,但是据我所知,上层似乎更见倾向于中兼派的意见,因为这个方案只要稍加调整和修饰,简直就是为监国的上柱国量身打造的。

    北伐这种开国以来少有的大业和荣耀,又舍他取谁呢,哪怕是挂个名在后方遥领。

    不过这些都是纸上谈兵的计划和预期而已,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和情况呢,要知道北伐大业开国以来几乎没有一年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