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506部分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506部分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我的部下在战斗中缴获的那些甲械装备物资,可不是凭空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新罗这个猪粪分据的地方,能够大量生产和提供的。

    公推的领头人自称宣明王,领国主,宣称乃是数百年前,被大唐和新罗一起攻灭的百济国,流落扶桑最后的王子扶余丰之后裔,应天承命而重做国柞。

    誓要将三千里山河的无数东海土民,从那些外来分藩诸侯的世代欺压与蹂躏之下,尽数解脱出来的天选之主。

    因此,在某种相当规模的财力和物力的支持下,以极短短时间内就在江原道北七郡崛起做大,进而波及全道。于当地中下层很是蛊惑了好些盲从愚信之辈,而不断有人争相投附编管为军民。

    又从中择检青壮驱使攻略与地方,而不断在邻郡外道做大起来。据说还有一些在东海之地活动的较大股的义从武装,也投入了其麾下卖力趋前。

    目前已经建都元山府,大修宫室而分置百官属僚,设五路大将军和四方都督府,以弥勒道为国教,光是在江原道的境内,就麾下号称至少数十万众。

    而被我在全罗道击破的那只蒙山军,和在江原道交界遇到的弥勒军,居然便是其中之一的,负责西南面的大将军和西面都督府的所辖。

    因此,除了全罗道之外,目前的后百济国,已经分兵攻取进了相邻的平安道,黄海道,京畿道、忠清道,与当地响应的势力连成一片,而掩有东南、东北数道数十郡之地,看起来已经是初成气候了。

    因此,在将来的日子内,这个来历可疑的所谓后百济国势力,与新罗当地的分藩诸侯,只怕没少会有更多的相爱相杀和撕逼了。

    相比之下,淮东军占据了全罗道一隅,所产生的事件色彩和影响力,无形间也被严重削弱和冲淡了。

    至于对我而言,要是这个百济国的五路四督大军,都是我们对阵过这种货色的话,我倒没有必要担心太多了。

    就算对方倾尽全力一起a过来的话,我也不是不可以与之周旋上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我不觉得对方能够在那些诸侯分藩的竭力反扑和镇压下,同时毫无顾忌的做到这一点。

    而在近期之内,我也没有主动去找对方麻烦的欲望和打算,毕竟一个全罗道已经足够我领下的淮东,消化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而我领兵前来新罗藩,可不是解救当地藩家于水火的做善事,而是来掠夺财富人口,和获取资源输出的。

    虽然,淮镇在新罗的传统商事上不可避免收到影响,但是一旦连绵扩大的战事,也意味着另一种商机和销路。

    至于后百济朝廷的这个银台司,据说就是专门对外交涉的机构,而其中的负责人,便是这个后百济政权的重要支持者,来自名为东海博罗会的代表人物。

    据说,这个大型组织在靠近安东藩和扶桑藩之间的西海岸一代,以多个商社的名义,拥有相当可观的船队和海上护卫武装。因此,在事实上也承担了这个临时政权,相当程度对外刺察和渗透的职分。

    而这一次来全罗道活动,却是因为那次在山城大破弥勒军,又入境洗劫了邻近数郡的连带反响。似乎在后百济的新朝廷中,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困扰和混乱,甚至在治下数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逃亡。

    是以,费了好些时间才稳定下来重新拿出决意,让他们前来全罗道进行某种意义上威逼利诱式的接触和策反。

    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打算利用和煽动当地藩主诸侯的力量,将身为外来势力的淮军给排斥出去,最少也要造成某种困扰,而令其自顾不暇而已。

    因此这次派出来的人手,不但有专门携带珍宝与册封文书前来的说客,也有擅长刺杀的好手,乃至准备长期潜伏的暗子;只是他们在刚刚经过内乱,而警惕十足的全罗联盟各藩手下,都毫无差别的扑街了而已。

    至于这个辜念秋的幕后身份,则是某种意义上直接受命于银台司的监视者,同样来自博罗会的背景,又因为是外表柔弱的女性,才得以在那些藩家的激烈反应中,幸存了下来。

    好吧,这都是什么和什么,让我听得一头雾水,又云山雾绕的不明所以。

    “那负责管领和指派你们的人叫什么。。”

    “那是珑娘,又称连珑娘子,曲司台。。”

    这么一个名字,沟起了我的另一段记忆,曲连珑,昔日梁山九曜头领之一的太阴星,居然会是她。

    。。。。。。

    笼罩在冬寒料峭之中的江南某地,

    从陆路回乡探亲,兼作筹办婚事的辛稼轩,也在亲兵有些警惕的护卫下,心事重重的骑马走在一片残垣断壁之中。

    见过了饱受番胡和大水肆虐的淮南惨状之后,他本以为到了江南的繁华富庶之地之地,会有所改观。

    但是渡江之后的所见所闻却让人不免有些大失所望了。

    除开他中途前往江宁拜谢上恩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繁荣与富华之外。接下来所见所闻,除了饱受兵火的村庄城邑,便就是面有菜色,躲躲闪闪的人群。

    好些地方,甚至走了上百里,除了熟悉的食腐动物之外,都见不到一个像样的活物。

    偶然见到一些人烟汇聚处,也只有看起来新修过的城寨上,那些持弓挽刀的民壮乡勇,土团义兵,在用冷漠麻木而充满警惕的表情,在打量巡梭着任何一个试图靠近的行人或是队伍。

    这还是他印象中的东南财富胜地,曾经丰饶足饱的鱼米之乡么,用某种有些诛心的评价说,甚至连易帜前的各路藩镇争据时代,都有所不如。

    而监国笼络和褒奖的声音,还似乎历历在耳。

    “为国栋梁,善用己身。。”

    他不由苦笑了起来,自己区区一个两淮制置副使,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野云落日黑云低,

    秋风瑟瑟老鸦泣。

    战场髑髅缠草根,

    荒村夜冷风叩门。

    宁为太平犬,

    莫做乱离人!”

    却是不由吟诵起《乐府诗。沙场行》,然后又变成了: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96章 落尽5

    (全本小说网,。)

    但是不管怎么说,新罗藩的事情,终于可以告一个段落了。

    但后续的事情还有不少,关于那个所谓后百济国复****,和已经浮出水面的幕后势力博罗会,进一步的情报收集和动态掌握。

    虽然全罗道已经被我们平复下来,但新罗藩的内战之势,已经呈现燎原之势而不可抑制了,如何在这种形势下,巩固号既得的一切,而进一步将淮东在当地的利益最大化。

    因此,除了沿海的罗津港和海阳城外,北方靠近忠清道的全州府和比邻江原道的小山城,将是淮东军轮流驻防的重点。

    而至于在短时之内就在淮东军手上,损失了两路人马的“后百济国”,我不认为对方有更多的实力和时间,可以浪费在局面已经稳定下来,并且拥有更多外援的全罗道境上。

    毕竟,真要要是一群蝗虫一样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的流寇的话,行事起来可能朝令夕改充满了混乱而无法度,但要是一个具有野心和明确目标的新兴势力的话,那对于利害得失之判断就要简单的多。

    不然,也不会仅仅派一群人过来,在偷偷摸摸的在私底下,搞什么收买拉拢之类的策动和分化瓦解了。对方真要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的话,直接一边进行明面上严正交涉,一边引兵打过来不是更加直截了当省事么。

    因此,在当地驻军的任务主要是,预防大队小股流贼乱军的无序流窜和骚扰,以及预警临近敌对阵营的动态。

    其中在全州编管整训的五千藩军和驻留当地的一个防戍营,以海阳城为中心的沿海四郡,主流一个防戍营和若干守备团,构成南北呼应的常备武力。

    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征调联盟各大藩家的私属力量。这样,以轻御重的一个基本体系,就建立起来了。目前以驻留海阳城的杨再兴为留守,常驻全州的吴玠为副留守,然后伺机再慢慢调整人事。

    毕竟我们已经有了沿海的口岸,以及新罗之地最大的产粮区——南湖平原。在任何一场动乱之中,足够的粮食来源和产出,加上足以匹配的武力,也意味着更多的活路和安定的基础。

    在新罗藩的内乱扩大之后,除了乘机吸纳大量逃亡的人口之外,还可以以全罗联盟的藩家们为代理和中介,给北方那些受到严重威胁的分藩诸侯们,提供各种急需的战时物资。

    比如淮东淘汰的军需物资,缴获自河南的破铜烂铁,过期的食品库存,乃至大批量的煤炭、铁器、海盐什么的生活必需品,相信对方在切身之痛的利害关系下,

    或者说这种不对等的卖方市场情况下,他们通常也只有乖乖的慷慨解囊,或是用当地的特色出产,牛马牲畜,乃至领下的人口劳役来支付和折抵好了。

    因此,当我站在回程海船的甲板上,重新感受着海上扑面而来的寒潮,同船的那些将士们,却又是另一种心情了。

    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满载而归的肥年。军中犒赏的钱财和公中分到的战利品,从当地收买的特色货物,还有已经分配在部分人名下的女人,无不让他们对将来充满了某种期待。

    当然,除了个人名下的收获之外,

    前期送回去的新罗奴和钱粮物资,几乎像是倒进疏松沙土里的清水一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吸收转化成各种冬闲项目和营造工程的助力和进度。

    甚至,还带来了劳动效率和竞争风气的变相提高,因为这些新罗奴吃得更加不挑,其他方面的需求也更少,而承当的活计却一点儿都不打折扣。

    而送回去的新罗女人,更是像牲口一样的好养耐活,填充了女营的同时,成为当地踊跃申请的特色福利。

    因此,这个新出现的垫底群体雏形,在秦长脚零头的肃反委员会刻意推动下,也给延边各州临时收留的那些淮南和河北的流民,带来了某种压力和竞争。而令日常的劳动效率和人均工作量,在夹杂着个位数的过劳死例子中,很是上涨了好几个百分比。

    还有,就是前往淮东进修和服役的,一众全罗联盟的藩家子弟,或者说是长期的人质和重新介入的借口。

    想到这里,我不由瞥了眼船舱边角里,那个拼手抵足蹲伏在地毯上,还戴着项圈和拘束皮套的身影,这也算是一个额外的附带收获了。

    毕竟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死士,也没有受过对抗拷打的训练,而更像是身负使命藏在幕后的监督者和领队。

    自从拼死一搏不成,被粗暴摧垮了基本心防和理智,而彻底吐露无遗之后。她就成了这么一副毫不反抗的任凭使唤打骂,而除了知冷热痒痛的身体本能之外,就基本无动于衷也毫无表情波动的崩坏漠样。

    所以我干脆用特定的物件拘束起来,放在脚边充做个接见访客的摆设,顿然在那些藩家之中好评如潮,也算是满足某种恶意趣味和个人情节,或者说是不足为人道也的虚荣心。

    既然冥冥之中,自有一种限制牵手以外都算的禁忌事项的话,那我牵一牵皮带和狗绳好了。在新罗之地转战了一番,好容易才有这么一只,额外符合我审美要求的雌性。

    只是作为得意就任性的代价是,贴身侍女三枚和我的关系,再次陷入某种互动不足而冷战未满的状态之中。

    。。。。。。

    当蒸饭大桶上遮盖,被掀开的那一刹那,香甜的地瓜干混合着粗脱壳的谷物,以及厚重油脂的气息,一起随着袅袅的蒸雾,播散在空气中让人猛地咽下口水来。

    上面铺盖了厚厚红白相间的切片腊肠,随着火厨用木质大铲翻开遮盖的食物,可以看到被蒸出来的腊油,直接浸润在灰白的米饭之中,留下一层又一层亮晶晶的浅黄痕迹,

    这可是专供军用的标准大腊肠,至少有尺半长儿臂粗。从原料上保证了一半碎躁子和肥膘,然后是四成的廋肉和五花,一成的筋胶膈膜。而没有添加任何的杂碎,血旺、皮膏、软骨等用来代肉成色。

    又加了好些椒盐大料,用牛马肠裹起来之后,在树根板结老碳的烘培下,变成硬邦邦的便携干货,因此,油水极厚也格外能够充饥顶事。

    排过队的陈渊,直接挖了一大勺浸油的米饭和几大片腊肠放在陶盘里,就算是没有下饭的汤水,也遭殃能够美滋滋的享用起来。

    随着那位兄长的成婚,生活和事业总算重新走上正轨,自己也好容易通过了官办联校,最低水准的走读考核之后,陈渊发现自己再次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孩子头,以校派领队的见习身份,参与管理一群少年兵的生活日常和庶务。

    而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确保千万不能让他们这些半大小子,给清闲消停下来。不然,以他们精力十足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再加上近乎成年人的行动能力,足以成为让驻地附近鸡犬不宁的惹祸精了。

    虽然大都是无伤大雅的恶作剧,或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非,但往往一个不小心,就很容让人着急上火或是气得脑门突突乱跳。

    比如,前些日子,刚有人翻墙去邻校的别院,把东阳先生当作花草种的菜畦,给祸害了,折腾了好几天才把罪魁祸首找出来,严明了纪律和章程。

    因此,见习的短短时间下来,陈渊只觉得的自己心态沧桑,老的格外快了。

    要说这段时间唯一的变化,就是那些几乎无所不在的,出现各个公共设施和劳役岗位下辖,唯唯诺诺或是呐呐寡言的新罗奴工们。

    就像这食堂外面的露天棚子里,那几名烧火铲灰的新罗奴,只要有一点刮锅底的残羹剩饭,泡上热水,就可以让他们吃的心满意足,干活格外的卖力。

    不过,陈渊需要考虑的是另一件事情。

    眼看快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