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520部分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520部分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官一起南投,自此成为众多了世代为大梁守边的北人军户世系之一。

    到了他父辈这一代,已经混出了小将头的身份,结果在一次遇伏的战斗中,以死战掩

    护主将姚麟得脱。是以姚麟将沦为孤儿的他,给保举了一个讲武修学的预备营校资格

    ,算是解决了成年前的日常保暖之忧。

    但是显然预备营校本身就不是办慈善而不求回报的地方,然后在成年后,以勇敢应募

    的世系军户身份,继续在沿边地带效力,而直到被某位将领看中孔武勇力而辍为亲随

    ,自此历经多位上官,才到了现今的位置。

    当年预备营校出身的那批少年人,死的死逃亡的逃亡,失踪和失联的也比比皆是,最

    后似乎也只有他混的最像样了,做到了遥领利州兵马钤辖的职分。

    然后,在出征安远州的战役之中,却又受到主帅高宠案的牵连,而夺职待审闲赋在家

    。自此陷入了人生的低潮,一时之间甚至觉得天下之大,除了熟悉的军营之外,已经

    别无其他去处了。

    习惯了军中的起居号令,勿论再做其他什么事情都不起劲了,作为开解他只能不停的

    想办法多读书,用劳心劳力来麻痹自己,但这最终证明还是于事无补;

    那段时间他长久的在寄寓之所闭门不出,形容枯槁的让周围人以为他都要垮了,或是

    就此疯掉了,有所避之不及。

    直到一个偶然结交的旧识,将他从这种颓丧和失落中,再度给拉了出来,给与了他一

    番新的人生意义和更广阔的天地。

    故而,在淮东镇这个独特的体系内,赵隆可以说是最早下定决心投效的高层人物,因

    此他得到的信任和资源扶持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大。

    按照淮东的军事序列,其实可以分为由内而外的若干个梯次。

    教导、标兵、车营、炮营、猎骑营,构成了本阵直辖牙兵和虞侯军,最核心的上五营

    。也是淮东军系中技术兵种荟萃和精华所在。

    然后是淮东置制使下辖的,正编三军约二十七个主战营序,也是淮东主要负责攻击性

    任务的野战主力序列。

    接着才是青州守捉使赵隆下辖,近十四个防戍营,外加两路内河水营、两路近海巡防

    水营、漕运车船团等,承当着内线戍守和基本防卫任务。

    林林总总下来也有两万五千多人,堪称是淮东编制最大的一只军序。

    再下来的第三序列,则是分驻后方各州县维持治防日常的守备团,则属于陆务观的观

    察使衙门下辖地方的序列,由当地县尉或是州下右司马兼领之,钱粮器械皆出自政务

    系统,只是在具体人事上受镇抚府节制和支配。

    最后才是主要负责大型工程营造和军屯垦拓任务,因为编制经常有所变动,而数量不

    等的建生军,其中少量拥有战斗力的额部队,则是直接隶属于镇抚府的几个工程团而

    已。

    如此下来,一旦主帅出征在外,或是前沿有警,需要主帅亲自坐镇的话,他俨然就是

    后方说一不二的第二人了。

    因此,就算是他出身寒微,在资历尚还有种种的缺陷和不足,但现在却有不少曾经显

    赫过的老牌家世,没少暗中托人伸出交好的橄榄枝来,愿意和他这个新晋之秀结亲,

    乃至给予更大力度的扶持。

    或者说,有人觉得在他代职期间似乎是有机可乘,而将其作为某种意义上的突破口来

    经营了。

    当然了,通常情况下以现今他的身份和地位,这些人在淮东活动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各种见不得光的地下行径,不是悄无声息的知难而退,就是干脆利落的就此人间蒸

    发,再也没有没了下文。

    但这次的对方,又有些不一样,来自淮南那位宁总管夫人,兼作镇帅阿姐的家族——

    饶州陈氏的善意。

    因为某种历史渊源,他们得以在淮东地面上,获得屈指可数的通商行贸资格,也名正

    言顺的结交了不少关系。

    这次他们拿出一个排行第四,尚且待字闺中的嫡亲女儿来,当然不会只是求一个颇有

    潜力的东床快婿,额外的一点助力,那么简单的诉求和目的。

    或者说,这是也许饶州陈氏的努力打造和经营的一条潜在的退路和方向。

    当然,作为被当作退路的那个人,就不会那么愉快和轻松了。或者说难道他们不该去

    找,那位关系更接近一些的罗某人么。

    。。。

    而在城中不远处的建筑里。

    刚从实验的靶场回到治所的我,也不怎么意外的在听取手下,关于饶州陈氏的人员这段时间,突然比较活跃起来的报告。

    事实上在淮东治下,除了军队系统之外,地方政务民事系统之中,也有相当数量来自诸如龙雀园陆氏、颜氏,陈氏、宁氏。。甚至是宇文氏在内,各种关系户的子弟。

    其中有些是有着家学渊源的基础,到了地方上也肯踏实做事;或是能够接受新事物,而从头开始学习的,自然是求之不得各得其用;

    有些则是纯粹过来镀金的,在地方上相安无事的呆上一段时间,就会带着相应的资历和评价,想办法迁转到其他地方去。

    自然,也有极少数看不清楚形式,或是期望值过高而所求甚多的,而成为体系中的妨碍和麻烦,给毫不客气的驱逐回去的管教。

    当然,使用归使用,相应的监督和制约也是不可少的,正所谓人心隔肚皮,在家族的利益和个人的追求,以及淮东发展的方向和前景之间,并不总能和谐统一的。

    事实上,在北伐失利带来的巨大损失和连锁反应当中,很多传统意义上的豪门大族,

    都不可避免呈现出了某种颓势和变相的削弱,而在各自寻找新的出路和转机,或者说转嫁风险和损失的途径。

    像具有岭外江西道背景的饶州陈氏,和管桂道桂州宁氏为首的家族联盟,显然便是其中之一。

    可以想像得到,随着能够持续提供便利的宁总管入朝,和在东南行司的后续影响淡出

    ,他们也需要在地方上的军队中,继续维持某种影响力的后背选择。

    于是,新建立并站稳脚跟未久的淮东镇,似乎就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潜力候选了。

    他们选中赵隆也不算特别意外的事情。陆务观出身的龙雀园本身就是顶级的豪门,而有婚约的辛稼轩就更不可能去横刀夺爱了;王贵这个武夫色彩十足的家伙,对方对方也未必看得上。

    至于我的话,除非舍得把脸拉下来那嫡亲小姐给我做妾,不然,给个庶出的毫无意义还容易得罪人。

    所以,最后居然就落到了赵隆身上,这也算是对她一个变相的考验把。

    “安东罗氏,再次发来了邀请。。”

    “这次还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18章 启东 7

    (全本小说网,。)

    思前想后权衡利弊再三,我还是决定到安东去走一趟。

    当然了,是带着相应规模的部队去的。

    一方面是因为对方的交底,来人可是名义上那位罗思恭的嫡亲长兄,也是这一房的当家,添为七位家老之一。

    能让他亲自前来的理由,则是因为北朝的压制和渗透。安东大罗氏近些年,不可避免的出现某种颓势和下滑,就连昔日作为从属和臣下的分藩,也多少出现了某种动摇和首鼠两端的态度。

    因此,不免想到了像我这个有所往来远支同宗,希望在新任家主继立的仪式上,扮演外援的身份以张声势。而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考虑有代价的借兵之议。但是一切前提和条件是,希望我能以罗氏重要宗亲的身份,亲自到安东去走一趟。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与大罗氏为首安东诸侯,作为贸易伙伴和商业往来对象的比例,实在是太大了,几乎占了北地外海贸易来源的近一小半。

    剩下的才是东海三藩的新罗藩和扶桑藩各占的两成到一成半的份额;然后新罗藩因为内乱的缘故,已经不能指望稳定的出货了。而扶桑藩的生意,则更像是一种赶场的战争财,也不知道还能够做多久。

    剩下的则是更远的极北之地,与那些常年生活在针叶林地带,冻土边缘和冰原之间的流鬼藩(古堪察加半岛)、窟说藩(库页群岛)等地的氏族部姓。不过,因为当地气候和季节的限制,一年还做不了几次生意,就已经进入封冻期了

    真要是因为某种变故断掉这个来源的话,还真是影响甚大,不可不防和早做打算了。

    根据广府本家的通讯,如今国朝的经济体系,受到北伐失利的影响和后续战事的拖累,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衰退和颓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所恢复和景气。

    由此造成的数轮破产浪潮,以及那些被本家乘火打劫,用淮东提供的财力,拼命低价收并下来,而坑蒙拐骗的连人带设备想办法迁移到淮东的,各种行业相关的做坊工场,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为了国朝在内地发起的中线和西线攻势,大本营已经开始着手削弱包括怀东在内,其他方向的投入了,而且这个趋势还将可能持续下去。

    不得不让人有所预备和对应。毕竟当年以海贸自立的登州镇,需要养活的不过是胶东一隅的十数万户口,而如今淮东镇的治下,又何止数倍于此呢。

    因此,根据第五平为首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进行风险和收益评估的结果,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契机和开端。

    既然区区新罗藩一个海阳金氏的变故,都能让人淮东主动介入,而开拓一片下辖飞地来作为获得粮食劳力的渠道,那更别说在外海贸易量依仗更大的安东大罗氏了。

    但是同时,却比较坚决的反对我亲自带队前往,而是建议派出足够身份的代表就够了。只是并没有被我接受而已。

    虽然已经被削弱了不少,但目前安东大罗氏的分藩领有,包括了居城所在的辽城州(今辽宁省辽阳附近)在内,还据有辽东半岛上的安市州(丹东市附近)、建安州(辽宁营口)、积利州(今大连),乃至仓岩州(辽宁吉安)等大片地方,

    从而与以辽西郡为根本,据有怀远、燕郡、汝罗、巫阆四大守捉的另一支安东大诸侯薛氏,可以说是隔海相望,而相爱相杀多年。

    再加上隔上几年,营州境内北朝的安东行营,都会北面的延津州(科尔沁左翼后旗东部)杀过来,步步为营的抢占地盘和人口。

    而在这两路两路交夹,将大罗氏为首的安东本地诸侯势力,给长期压制的喘不过气来。特别是首当其冲罗氏在北面的领地,已经被削夺的厉害。一些衷心臣属的家系甚至因此出现了灭门和断代。

    直到这些年乘着北朝严重暗弱而自顾不暇,才反攻倒算的恢复了一些旧观。

    因此,安东罗氏为首,倾向和亲附南朝的安东诸侯,甚至还在北伐当中,主动组织和提供了一只万余人的联军,以助战藩兵的身份,投入到东南路的帅司旗下作战。然后大多都损失在了进军洛都的外围攻势当中。

    其中还有三小营安东兵,被阴差阳错的划到了我的麾下,而成为最初的辅军第七大队,以及现今青州守捉军的防戍营序列里,与倭人营、巨野营、陈桥营、清溪营并列的,为数不多拥有专属字号营头之一的安东营。

    但是不管怎么说,积年累月损失的人口和军力,还有形形色色的财力,却是没有那么容易恢复过来的,这也是大罗氏这些年积极对外进行海贸的动力和缘故之一。

    按照对方的安排,我完全可以从就近取道,与莱州湾杳然对望的都里镇(今旅顺口)登岸,海程比去新罗的距离还要短得多。

    然后再从辽东半岛南端的积利州,也就是后世大连所在,直接走颇为安全陆路抵达辽城州,因为这一代全是大罗氏领有的地盘,或是分属的臣下分家。可以为我带来的亲卫部队,提供各种补给和便利。

    当然,这其中也有因为我在新罗藩大张旗鼓的作为,经过海路的流传和散布之后,也不可避免传到了安东大罗氏耳中的缘故。

    有这位名义上兄长的来人在,我也更加了解了一番如今安东道的局面。

    如今,安东道三十三州,外加安东都护下的九都督府。虽然比起故高句丽全盛的时代,尚有不如(主要因为内乱和纷争的持续削弱,导致边缘地区的土族势力脱离和自立)。但却依旧囊括了大氏渤海国在内东北诸国的故地。

    并且在唐人所能够定居和扎根的地方,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道州郡县行政体系,而非过往的那种松散不定,只提供有限贡赋和军役,而大部分时间自行其是的各种羁縻属,可以相比的。

    当然,在整个经营和开拓的过程中,自然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是温情脉脉式的田园牧歌作风。从改土归流再到移民填户和对土族的归化改造,总是不乏一些既得利益的受损者。

    因此,总有为数众多知名或不知名的土著部帐和氏族,在不识趣或者不甘心的情绪当中,化作为了被大唐的历史车轮,碾碎碾过的诸多碎土石块之一。

    在此期间,如果能够侥幸有人幸存下来的话,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在海藩的种植园和开拓地里,以藩奴的身份继续发挥剩余价值,重新开始另一段人生和将来。

    因此,在大唐中兴以后的数百年间,这种腾地换种和归化的过程,还在断断续续的进行着。

    就算在分藩之后,这种格局和体制也被保全沿袭了下来,而成为各家通用的常态,因此,从语言衣冠的人文风俗上说,大多数地方已经与汉地相差不大了。

    因此,现今的安东都护府内,除了在较为富庶的南部,长久东西对峙的罗氏和薛氏两大体系之外,还有一个相对松散北部联盟,主要是来自相对贫瘠而苦寒,而靠近草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