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743部分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743部分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觉到风雪突然停了,他赶忙来到瞭望口之外,就见到远处作为标识和信号的彩色旗帜,已经发生了变化

    目标似乎出现了,他不紧不慢端起放在炉边上保持干燥的特制火铳,再一次检查击括和压簧是否被冻住或是有其他的阻塞,这才慢慢的伸出对着远处出现在洁白雪色当中,缓缓蠕动的小黑点儿。

    那是数组活动在雪面上名为爬犁或是雪耙子的大雪橇,由各自两匹大码拉动着在雪地里滑走出竖条深深的痕迹来。然后沿着河谷的缺口,缓缓的驶上了冰面上。

    突然就像是被空中无形中鞭子抽打了一般,那些站在雪橇前头的御手,突然就一头栽倒下来,连带那些坐在雪耙子上的人和物件,也随着翻转失控的运输工具,而摔打滚落在了冰面上;还没等他们晕头转向的重新站起来,点点的血花和惨叫声就重新绽放在他们之间。

    而附近岸边的雪地里也像是突然活了过来一般,蠕动着站起来好些个白点儿,那是披着白色大氅的伏兵;而黄韬的位置上所要做的就是用他的精准的眼力和射击,来确认和确保没有人能够从这种场合里逃掉。

    当他再次扣下扳机之后,就自然有人过去确认战果和收尾,他就又可以回到温暖的军营里去,围着暖融融的火炉和尚几杯米酒了。

    当他骑马离开的时候,就听得远处一阵沉闷的震响,随着冰面上出现的缺口,所有的尸体连同雪橇一起已经消失在了白茫茫的一片冰层反光当中。

    。。。。

    这么一个冬天的时光,我也没有能够闲下来多久;就在谜样生物的协助下,正好对淮北道内部以一府三司,六行判官四十一曹,外加林林总总的十几个附属部门,为代表的各级行政管辖和职权再作一番调整和梳理。

    如今淮北道留后下辖的政务系统,以赵鼎、蔡元长、虞允文三驾马车为首的官僚群体已经初步成型,各自的职分正好衔接和对应着转运司、布政司和观察使三个平行部门的业务;

    外加第五平负责的幕僚和訾议系统,苏长生的情治系统;又有陆务观管理的监察系统和辛稼轩留下的军法系统;正好构成一个内外相制的循环和良性的政治生态平衡。

    因此,就算是身为观察使的陆务观和副帅的辛稼轩这些主官不在,或又是我领兵出征在外的时候,依旧可以在我留下的这个框架内,按照既定的方针和政策,以及事先留下的应急机制和方略;在军政两途和社会生活的方面面面,按部就班的沿袭和运转下去,而较长的时间内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至少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这一套已经初步运作成熟和相对完善的制度,屡次经受住了我不间断的远出在外时,处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和意外事件的种种考验。

    这样我在人事调整以及内部层次和架构的规划上,就又多出许多的余裕和腾挪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算日后针对性的换掉一些人,对于整体体系运作的影响,也可以被所见到尽可能小的地步。

    或者说在拥有足够潜在递补人选的基础上,一些关键位置上的具体人选,已经不是那么不可或缺或是无可替代了。这也可以让我进一步的摆脱和跳过,来自国朝体制内的制约,以及传统官僚体系的惯性和影响,更加方便的独断专行推进一些事情。

    但是在另一方面,因为地盘扩大和事务繁多,从无到有的各种需要而不断增设的机构和人手,造成职权不明和交叉管辖乃至资源重复的各种弊端,也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逐步积累起来了。

    比如那些不断增设的附属部门和林林总总临时差遣的职责,要进行一轮重新定位和撤并,最终纳入到统一的政令体系内来,以便有效的进行监督和管理、审核和考绩,确保正常的人事任免和迁转流动之下的资源优化。

    这样原本的判官六行就变成了判官八行,除了传统的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行之外,又并设总览一切营造项目和场矿规划的司工;负责所有商业流通和经济活动的司营,等两行判官有司。

    四十一曹也分离和合并了一些职权之后,调整归并成了四十七曹,增加了运曹、海曹、商曹、常平曹、教化曹、都水曹等等名目和管辖。。而统计和审计、军工和匠造,行人(外交)和文史等少数部门依旧别设在外,以保持某种直接负责的独立性。

    此外又在原来不定员的谘议局以外,单独别设了一个总务厅,以负责这些部门的日常维持和运作的各种庶务杂事。

    相应的人员也可以进行定岗定责,编列相应的待遇和职阶,而不再是我心血来潮或是临机一动,而从口头上给予的规划和确立了。

    毕竟以我现在的位置,已经不太可能事无巨细的一把抓了,就算是一些需要日常过问,或是定期关注的重点单位和项目,也没有办法像过去一样长期的伴随和跟进下去。

    随着淮镇的发展壮大,土地人口资源的各种急速增长,需要处理和解决的方方面面也变得越发反复起来,因此在多数时候我也只能在宏观和大局上抓重点,而越来越少亲临到具体事项上去了。

    这也就需要一个足够简明给力的监察系统和多样化的情报和咨询渠道,才能避免被各种有意无意的因素,或是来自官僚体系内部的保守、堕化、怠政和本位主义,之类传统惯性和积弊;给积少成多的误导到其他方面去,或是日积月累的架空起来而逐渐无力作为,或又是被精心挑选的内容所包围,而满足于现状,再也不思进取下去;

    这无疑是是一个长期的鞭策和制约之下,与官僚积习往复拉锯和相持的过程。好在除了跨时代的眼光和后人经验教训总结之外,我还有一个同时代来历的谜样生物,可以为我分担一部分。

    至少目前这些古代官僚们的那点诉求和手段,放在前身经手过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的谜样生物而言,是在没有什么新意和吸引力。

    但是另一方面目前淮镇治下的社会风气,却还是相当令人满意和自得的。

    如今的淮镇治下依旧没有闲余人等的存在,任何没有工作或是游手好闲的存在,是会受到社会的鄙视和排斥,乃至被人举报和告发,而被官府强制收容和编管劳动的最终下场。

    无论再怎么好吃懒做或又是偷懒耍滑头的人,在经过了劳教场和编管地的棍棒和鞭子,亲切的教育过之后,也大都能够改弦更张或是痛改前非的重新做人了;只是极少数死不悔改或又是屡屡再犯的,则被挂在了墙头上成为了现身说法的素材和样板。

    在社会生产结构上,也是继续沿袭着男人当牲口用,女人当男人用的那套最大限度压榨剩余价值的传统体制,只是在形式上参照了后世资本家的手段,而变得更加隐蔽,和用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有限福利来掩人耳目而已;

    因此,唯一能够过得比较轻松的,只有那些占极少数比例的老弱病残;而且他们也需要做一些诸如扫地卫生清洁之类力所能及的的简单事情,来确保自己每天的基本供应份额。

    至于淮镇治下的绝大多数孩童,除了一些实在偏远的山区之外,只要过了六岁就必须强制定期进入官方设立的工读场所;一边做一些强度很低的简单工作,来培养集体生活下的组织观念和纪律服从性;一边通过日常的基础学习来进行输灌和洗脑。

    虽然这些孩童所创造的实际劳动价值,远远比不上维持这些遍地开花的工读场所日常所费,甚至连每天一顿午餐的补贴费用都未必赚得回来;但是我更看重得是关于他们的长远将来,无论是作为既有一定基础的潜在产业工人基数,或又是训练起来事半功倍的潜在优质兵源。

    。。。。。。。。。。。。。。。

    广府东郊的上首苑,太庙所在建筑群里,

    在钟鼎齐鸣的大雅之乐当中,头戴九旒玄关,身穿黑衮的当代大相国,正在用白鹿皮和羔羊祭祀宗庙的历代先祖。

    然后整个仪式过程当中,他只是亲自拜祭了自开祖梁公以下,以雍国主所出嫡次子南海一系的列祖列宗,却是略过了嫡长子兼故京畿宗家蓬莱公一脉的祭祀,而只是以身体不适为由派出新任的宗正卿代为献礼和告祭。

    这不由又给时下拨乱反正后的新朝廷,增添了许多的猜想和传闻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69章 零落6

    (全本小说网,。)

    徐州城里冬日最热闹的所在之一,官办联校的武备分院也迎来了一大批络绎不绝的新生源。

    只是与春秋两季进学的大多数年轻生员不同,他们年纪普遍偏大并且还带着各种战场上留下的疤痕或是其他印迹,举手投足也是带着浓重的行伍作风;

    再加上相当部分跟在身边交换吆喝的护兵和随扈,将原本占地数十亩大国兴寺旧址改造过来的全新联校,所在整片坊区给弄得人声鼎沸。

    原来,却是这个冬季休兵的时节,正好是这些中下层的军官将校,进行短期进修和阶段性集体培训的集中时间。因此来自各个延边防区和要冲重点驻地的军官和士官们,像是百川入海一般的汇集在这里,进行一年一度难得的大小聚会和各种联谊活动。

    “索先锋。。”

    武备分院门口,提拎着一叠子新买来书册的索超也在左右顾盼着,直到被一个声音给唤醒过来睁眼一看。

    “是郦兄啊。。”

    一位穿淮军浅灰色军常服的彪形大汉,阔脸钩鼻的很有些凶悍的味道;却是他在军中相熟的郦琼,手里还捧着一个三层食盒,像是从外间采买回来的模样。

    “来的正巧,我买了之味斋的卤食和馥白烧,正好你我小酌几杯,叙叙旧请。。”

    他露出一副欣然的颜色,然后就不由分说的拉着索超往里间行走去了,一边还询问道。

    “我现在权且做了步战科的助教,有那么些许小小的权益之便。。”

    “既然能在这里相见,有空尽可往我那儿坐坐。。”

    “话说回来,你这是短训还是速成班,又不知道进研的哪一科。。”

    “是步军速成班的军略科一期。。”

    索超不由苦笑着回答道

    “却是还没有什么头绪,就先过来了。。”

    在二次北伐的洛都大战当中,因为本部溃散而被迫投身了淮镇之后,他倒是很容易就接受了现状;但显然淮镇虽然能够给予待遇和薪俸足够优厚,却也不是让人随便轻松度日的好地方;

    想他这样外部并入的跳荡将官出身,光有武勇和功劳还是不够的;想要继续履任下去并且保住目前的位阶,就需要和友军归并过来的其他人一样,去参加淮镇专门提供的将校速成班,以进学修习各种军令操条、兵法韬略和战阵协调之道,乃至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和新兵器战术的得失教训。

    因此想要能够速成就章这些东西,这对他而言就有些勉为其难了;作为被刻意派养的家将出身,他也只有当初难点蒙塾的底子,入了行伍之后虽然有所长进,但更多是埋头钻研如何的杀杀杀的砍人,如何编者花样的砍人,如何让自己在九死一生的突击里活下来;

    好在他总算是有个熟人可以借助,才将字典、词抄这些日常的参考书籍准备齐全。

    另一个地方,别号金眼彪的安东将校施恩也在食堂里大快朵颐,铁制的餐盘上摆满了切片的血肠、腊干、腌牛肉和手撕的酱鸡,煎酥金黄的咸鱼块,黄豆炖蹄膀的汤水,唯一一盘见绿的菜色,也是过油的肥膘渣炒葡萝;一看就是让人管饱管足油水丰厚的全荤菜。

    吃的他是满嘴流油连说话都不得闲了,有作为老乡的刘唐作保人,以他阵前劝降和招降纳叛的功劳,最终换取了这么一个选训班的机会,但是最先吸引他的却是这里丰富的吃食和菜色。

    片刻了之后,

    “小的陈二狗,今后就听军将使唤和差遣了。。”

    一名看起来十分机灵和精神的少年,站在宿舍门口对着拿着门号找过来的索超大声行礼道,并且手脚麻利的结果对方提擎的行礼和杂物,一边继续到。

    “日后军将的行程安排和院内的科目课时,可由小的来提醒和事先预约一二。。”

    “课时繁忙无暇之时,军将若是想采买什么日常所需的,也可以让小的代为出入。。”

    “入学之后依旧是军中制度而门禁甚严,只有特定的日子才能出入。。”

    “军将日常若有什么口信和传话,或是寄递的书信物件,也可以让小子代劳一二。。”

    “等到接待访问日军将想见什么人,也可以让小子知会一声。。”

    虽然各自的亲兵和随扈不能带进来,而一切生活起居上只能靠自己动手,但是作为将官还是有所便利和优待的,这些配属来跑腿和使唤的少年兵,比如陈二狗就是其中之一。

    。。。。。。。。。。。。。

    而在徐州城中的另一处,罗氏园林当中,

    “这批特训出来的少年兵已经派遣出去了。。”

    我也在对着谜样生物介绍道。

    “最终合用的比例,大概是百里挑七八的概率把。。”

    “其实,我并不特别指望他们发挥什么额外职能。。”

    “这毕竟是一个长远培养和安插的过程”

    “但只要在那些将官身边多听多学,能够有所多成才几个,我就能够心满意足了。。”

    “话说回来,难道你想重建特科和红队。。”

    我对着谜样生物道。

    “不是已经有马统和社统了。。”

    在这两个情报部门里她拥有仅次于我的权限,并且拥有相应过问和关注的权宜之便,同时还负责审核和监督一些秘密行动的计划和方案,乃至专门有一个小组协助她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推演、评估。

    为什么还有另起炉灶,投入资源和人力来重建一个情报机构和体系。

    “情况不一样的,主要是为了重建在岭外的情报系统。。”

    谜样生物认真看着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