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748部分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748部分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模和职能,大概可以分作若干个不同次序。

    其中实力最强最精锐的,就是被称为横海七镇的荣光(远洋)水师,基本每一镇都有专门的历史渊源和背景来历,有专门配套的后勤体系和海兵部队,坐拥各色功能的大小船只数以百计,其中就包括了能够跨海远征的楼船级巨舰及其附属力量,也是通常意义上的主力舰队;

    主官称都督或是提举都督,镇守使等,比同正四品到从三品。下辖数只到十数只分巡舰队和船团,比同陆师的兵马使、都监之职。

    其中除了被称为畿内水师的第一镇和第六镇常驻广府畿内之外,其他二到七镇水师都是长期分驻在,东西两海道的要冲之所,以相应的大洋海域为战区和活动范围;用来威慑和保护航路和海域,兼带维护国朝在当地的利益和权威。也是协助国朝对外征战开拓的主要力量。

    不过因为历史原因,除了畿内水师之外,其他五镇水师因为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损耗和被屡屡抽调走船和人手的缘故,并没有能够保持齐装满员的状态。

    其次才是驻防两海道各大岛洲的所谓地方驻泊水师,以驻防和巡守相应的局部海域,同时也是制约和威慑那些外州岛藩的重要存在;常年沿袭下来按照需要历代有所变化和添减,大概有十数支到二十支船队不等;因为是要依靠当地的财赋来补贴和维持,因此实力和规模也是参差不齐;

    既有齐装满员船新械精到,基本可以向主力水师看齐的;也有穷困潦倒小猫两三只,船只也是有什么就用什么的地方破落户;主官职阶从正七品巡防使到从四品的提调皆有。

    被我强行吞并的夷州和闽地水师,也是属于这种类型,也是在北伐之后才被有所加强起来的产物,在国朝内部只能算是二三流的中游。

    最后才是大陆沿岸隶属于路州下的,地方编制巡防水营或是海陆巡检船队,基本上有十几条到二三十条快船,三五千号人手就算是顶了天;然后在内陆的大江大河当中,还有少量的所谓内江水师,不过职能上就更接近于捕盗缉私和日常输送了。

    职阶也是处于最底层的末微,乃至流外品的吏员身份。

    因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陆地部队不同,水师常年需要漂泊在海上,而在船只本身相对狭小封闭的空间内,很容易行程个人专属威权和氛围的缘故。

    再加上具体水师驻防的地域影响和特点,也由此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山头,或者说是形形色色的水师世家和将门;虽然还谈不上格外的壁垒森严,但是几乎把持了水师中上层的大半数资源和职位,并且形成了某种类似势力和领域划分的潜规则。

    而水师的中下层,则主要还是那些专属水师学堂或是海事分院里,毕业出来的专业生源来充任的,他们一旦立下战功或是表现出众之后,还是有机会被上层看中和拉拢,而成为某个水师山头的外围势力;

    而最底层的水夫船工和海兵,则又是另一种局面了,素来以多多益善而良莠不齐著称;因为条件的艰苦和环境的恶劣,这些底层人员的损耗速度较快;因此,水师舰队每次驻泊上岸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想办法征募和补充人手,甚至不惜采取一些类似坑蒙拐骗的手段,哪怕是泼皮无赖乞儿流浪汉都敢要。

    以至于一度这些船上成了好些不法之徒和亡命分子,藏污纳垢的所在;由此,可以说是形成了多级分化的复杂局面。

    这一次因为北伐的缘故,被发动起来协助和参与北伐的畿内水师第六镇,以东海道为巡防区的第四镇、第七镇横海舰队,外加上当地的驻泊水师,几乎都在一连串的战事和变乱中损失殆尽了。以至于现在东海道各大岛洲的那些驻泊地里,只剩下一些辅助性质的分船团和近岸巡防的小船队

    因此,这一次在广府参与和发起叛乱的,除了部分第一镇的畿内水师之外,就是长期驻防巡航西海道的第二镇和第四镇,而以增援换防为名抵达广府的数只分舰队,以及相当部分的地方驻泊水师。

    而第一镇的畿内水师参与到叛乱的理由也很简单,在习惯了驻泊广府的繁华安逸之后,他们已经不想再劳师动众的参加北伐,到陌生的海域去送死而已。

    因此,他们在局势不利撤离广府的时候,也把如今实力最为完好的畿内水师第一镇,包括剩余的船只和物料在内的最后一点家底都给裹挟卷带走了;故而至少现在站在天南新朝阵营里的那些叛乱水师,从纸面上的力量还是相当雄厚的;至少坐拥各色海舶战船数百艘,其中就包括了十几艘可以进行远洋航行的楼船级巨舰;

    光是这些动辄八千料到上万料的楼船级巨舰,就不是我现在初成规模,载量不足只能用数量凑的淮镇水师所能够比拟的了;那是号称是海上堡垒,移动的城池和后勤基地的存在。

    而辛稼轩从岭外归来的时候,给我带来的最大一笔财富,无疑就是分作几批北上避难的数万人口和沿海搜括来的那几百条船只;虽然因为岭外局势的稳定和平复,来到胶东半岛之后又陆续回流了不少人,但是作为这些船只就大多数没有归还了。

    对于逐渐控制环渤海地区的淮镇而言,这数百艘海船所提供的运力,无疑是及时雨和雪中送炭一般的,足以让淮地的海陆输送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而且其中还包括了两千多名从岭外沿海的官私船场及其配套工坊里,收罗到的匠师和熟练工人及其眷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收获;毕竟,国朝大梁或者岭南地区造船业的精华和资源,就是主要集中在这一带。

    其中还包括了一些专门为水师造舰的大型专属船场和诸多配套产业,其中也包括了楼船巨舰的制造部分;其间的匠师和熟练工的培养,往往要好些年乃至好几代人,才能培养出来并形成规模的;现在却因为辛稼轩的无意之举,全部都便宜了我。

    所以对于其他人的态度我是去留自便,但是这一部分人绝对是要想方设法,哪怕用强制手段和威逼利诱也要留下来的。当然了,国朝方面对于叛乱水师及其相关人等的株连和追拿,多少也帮了点我的忙。

    只要稍微派人暗中打点和交涉之后,在地方官府追索叛党的名单上,稍微在加上那么一批名字,就足以让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有家不能归,而只能暂时安心托庇与淮镇治下。

    有这批原本出自官方背景下的匠师和公认加入,我淮镇的造船能力势必将得到大大的加强;

    毕竟,海船不像江河船,只要在考虑到载量和平衡的基础上,拼命往甲板上层堆砌装备和建筑就行了;也要经受风浪和中长途适航的考验,具体船只的体积和载量做的越大,相应的结构设计强度,工艺和材料的要求和难度系数,就成倍成倍的往上增加;

    特别是五千料以上这个关键性的瓶颈和关卡,就涉及到了国朝一直秘而不宣的“铁脊龙骨”,“胶合肋板”“铜铁复合船底壳”等工艺技术上的机密。

    我虽然有着跨时代的眼光和后世的一些经验和印象,但不代表就能轻易的跨过这些阻碍和步骤;盲目的一味蛮干只能是害人害己的得不偿失。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76章 零落13

    (全本小说网,。)

    “主公安好。。”

    “主母万福。。”

    在苏苏的带领下,一群穿着统一黑白相间的缎花绣边长裙,蕾丝头花女仆式样的大小萝莉,带着好奇、畏惧、紧张和各种神情,恭恭敬敬的向我和谜样生物款身低头行礼道。

    这么多天真可爱兼带着一点娇滴滴妩媚味道的幼齿站在一起,口口声声叫唤着主人,对你予取予求之类只能在yy中见到的现实,多少还是能够满足一下我后世残留下来的那点虚荣心和往日情节把。

    “这是第几批了。。”

    我对着谜样生物低声询问到。

    “第四批吧,开春之后还会有新的人选到来。。”

    谜样生物回答道。

    “不过就先要放在外间的专门机构里,”

    “训练和观察过一段时间,才能选派到家里来的。。”

    “但是那些外藩小姓诸侯,给派过来的质子们。。你打算怎么办”

    “当然还是凉拌照旧了。。”

    我不以为然的道。

    “先让他们去入学修习,再从中挑选一些,作为门面好了。。”

    如今我身边也有形形色色的一群特殊存在,主要是那些来自安东或是新罗之地的外藩诸侯质子,他们一边在官办联校里接受专门的进修(洗脑),一边则轮流构成我专属的仪仗队。

    而在名为女营的系统当中,也有一群来自这些淮镇庇护下的诸侯家的女儿、侄女什么的存在,在日常工作的同时,也是以此为跳板和淮地的年轻将官,进行某种意义上的接触和联姻的机会。

    当然了,最初这些年轻女性被送过来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以侍奉起居为名能够留在我身边,顺便发生点什么事情或是发挥点什么用处,只可惜有谜样生物在她们的企图注定是无用功的;

    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她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都被打发到了女营去接受职业培训,一边退而求其次的为他们接受一些淮地特产的年轻俊彦。然后,有机会发生一些风花雪月之类的美好事情,就此托付终身也顺便解决了内部消化的婚姻问题。

    只有那些年纪幼小的女子,才会有机会被留下来;和那些孤儿当中挑选出来有潜质的女孩子一起,接受后宅里关于侍奉之道和才艺方面的训练,这也是一种变相的防微杜渐的防范措施。

    用谜样生物的话说,她们的心思比成年人干净单纯的多,没有那么多花花道子和乱七八糟的心思,而且年纪越小就越好调教和矫正,训练和培养起来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多;这对于维持本家生活的隐私和最基本的内宅保密制度,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了,其中大部分都在家里待到差不多成年之后,就被放出去另行安排,或是择选良配嫁人;在此期间如果她们和那些轮流执勤的少年兵或是年轻虞侯们,就此看对眼的话,我自然是大可以成人之美而贴身一笔嫁妆;

    而就算一时看不上别人,在府上所获得的见识、眼界和阅历,也会让她们在婚姻大事上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有更多自强自立的信心。

    我虽然对于燕子什么以女色谋取的密堞手段敬而远之,但是如果能够在将帅军官的后宅里,培养出一批对于我感恩戴德而心怀敬意的潜在群体,那也是乐见其成的事情。

    因此,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验的女孩子,才能够被继续留下来,而逐渐接触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乃至成为谜样生物她们的日常帮手,乃至可以倚重和分担的亲信成员。

    只是这么一来,不免又坐实了我某种难以诉诸于口的嗜好和倾向了。

    。。。。。。。。。。。。

    江东道与两浙道的交界附近,太湖北岸的常州境内。

    外貌消瘦狭长的江东并两浙讨捕大使魏臣魏臣,也在指挥着部下对阵这四面八方如潮一般涌过来的大云教军,

    与之相比的是他手下力量对比悬殊,但是却相对精悍干练的多的战兵们;在他们的结阵面前那些大云教军,就像是撞碎在礁石上的浪花,只能在撕裂的粉身碎骨之后颓然的泄流下去。

    只可惜,这些参加过北伐归来而身经百战的善战老卒只是少数;负责左右两翼掩护和接战的,更多的是从地方调集而来的州军和团练兵,乃至临时征发的壮勇和乡兵,可以说,除了一身装备行头上稍微整齐一些之外,就与对面那些衣衫褴褛武器杂乱的教贼们,并没有什么两样了。

    而在这些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高喊着口号而狂热异常的教贼前赴后继的攻势如潮面前,他们却没有能够发挥出多少优势来,反而被逼迫和挤压的节节后退;不断有人被撞倒掀翻拖出自己的阵列,而当场夺走武器和铠甲。

    只见得中军大旗附近,蹲伏成上下三排的火铳横队中烟火炸响,那些冲上前来的大云教军,就在飞快的土崩瓦解下去。

    这只火器部队因此也成为了着一片混乱的战场当中,支撑着以寡敌众官军们的中流砥柱和主心骨了。

    按照他的计划这种定期对大云贼发动的主动攻势,不能如期的解临安等几个孤城之围,但是多少也可以牵制和减轻这几个名城大邑的压力,对朝廷方面也是一种有力的表现和交代。

    但能够抵达太湖以北就是他所能用兵的极限了,一方面是实力有限和后路供给过长,消耗渐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没有足够给力的水师,来对付这些以大湖为根据,流窜于水乡河网之间的太湖水贼。强行孤军深入的话就很容易被扰乱和切断后路,而导致后继无力的失败结果。

    而这里一带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虽然几经战火而残破凋敝,但土地肥沃而各种资源产出的潜力还在,只要能站稳脚跟之后好好的屯垦和经营,还是能够提供相当部分驻军的衣食所需的。

    而战场中这只作为中坚力量的火器部队,也是他这次北伐归来之后的收获之一,作为协同作战过有在诸事相当配合上的情分,他不但在淮地用那些北地流民的青壮给补足了麾下行伍,还得到了淮镇馈赠的三千多只火铳和几门打散弹的铸铁小炮,还派出教官协助训练之后,才成就了现今的规模和气象;

    只是这火器一旦成规模之后,固然是可攻可守的相当好用,但是相应的子药消耗却是不见得少的;而且大江南北都不见得有所产出,还是得想办法从淮北道那边获取的。

    于是他在江东的攻势和战斗当中,也就兼带了从地方收刮人口和各色资源的任务;待在手中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再装船送到淮东海州去换取相应火药、备件、罐头口粮等的军需物资。也算是两取其便的后续合作下去,至少在击破和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