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006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006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要动他们的饭碗,而且还派来了方醒这个屠夫,分明就是认真的。

    谁动我饭碗,我杀谁全家!

    曾经的他们有这个底气,可随着大明外患的渐渐解除,君王可以把目光全都放在国内后,他们发现这种底气在渐渐消散。

    这时候才能看出朱棣当年的高瞻远瞩了。

    他首先是整军,清理了不少害群之马。

    随后就是武学,打破了所谓的将门雏形。

    最后文皇帝还给未来的继承人留下了几个火器卫所,这是京城最大的保障,而且各地有事,随时能出动镇压。

    压!

    文皇帝给子孙们留下的遗嘱就是这个字。

    你若是不服,朕就压!用武力压住你!

    而朱瞻基显然就接过了朱棣的衣钵,直接派遣了他最信任的方醒来。

    十多颗人头,十七先生的断腿,这些都是在压!

    济南城在等待着,无数人在等待着。

    大家都在等待着京城的信使,然后……

    “此事不会再有变动,要盯住那些人,若是有谁造次,要马上动手,记住了,别犹豫,把危机压死于萌芽状态。”

    方醒前方坐着常宇和钱晖,以及知府黄禄。

    钱晖等方醒说完,就问道:“兴和伯,济南一府之地,士绅不少,到时候一起发难怎么办?”

    黄禄苦笑道:“是啊,下官这几日到处走访,不但是士绅怒不可遏,那些投献的农户也是骂不绝口,若非下官跑得快,怕是这头都得被人给砸破了。”

    “那是有人怂恿!”

    方醒在睁眼说瞎话。

    那些投献的农户享受着比赋税更低的地租,所以自然对这个政策抵触不满。

    “百姓容易被人蛊惑,所以你们要镇之以静,要告诉他们,以后能分的田地会越来越多,农具会越来越省力,种子会越来越高产,要相信陛下,要相信大明!”

    方醒觉得自己在布道,他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传达给这些人,然后慢慢的扩散开来。

    “百姓会盲从,所以需要咱们去引导,田地不够?移民吧,你不愿意移民,那怪谁?难道陛下还能去夺了别人的田地给你?”

    “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每年交给那些士绅的地租,在荒年时就会变成借贷,最后连本带利把他们连同地产都收了,最后变成别人家的奴仆。”

    常宇冷静的说道:“兴和伯,可这些都要建立在赋税在百姓的承受范围之内的基础上,本官了解了一下,赋税是一回事,至少不会让百姓熬不下去,可下面的各种摊派才是大头,百姓就是被这些摊派弄的家破人亡,忍无可忍就一家子跑了。”

    “赋税会慢慢的改进。”

    方醒沉吟了一下,说道:“本伯还是希望能看到一税制。”

    “一税制?”

    常宇毕竟是布政使,不过是略微一想,就明白了方醒的意思,他说道:“兴和伯,您的意思是说……如同前宋般的,把劳役这些都归于田亩和丁口,然后和田税一起缴纳吗?”

    方醒赞赏的点点头,说道:“常大人敏锐,确实是这个意思,不过还未和陛下说过。”

    “兴和伯,此事利国利民,可却是釜底抽薪啊!”

    黄禄惶然道:“当年的王荆公如何?最后只得黯然收场。如今要取消这些优待就得罪了士绅,若是一税制……下官……这是得罪了天下的官吏啊!”

    钱晖面色凝重的道:“兴和伯,得罪了士绅,大明要乱一阵子,而且十年之内依旧危机四伏。再去得罪官吏,下官以为不可取。”

    方醒点点头,等他们走后,王贺进来,一脸我早料到的模样说道:“此事咱家早说了不可靠,如何?”

    方醒摇摇头,然后静静的看着地面。

    “我从未想过现在就去弄这个,只是想看看地方官员对此的看法,如今看来……”

    王贺纠结道:“兴和伯,陛下那边……”

    方醒抬头微笑道:“别担心,我总会挡在前面。”

    轰隆!

    初秋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的湿润着大地。

    于谦站在地头,看着刚收获的田间空荡荡的,只剩下小麦的根茬。他抬头,眯眼道:“那些百姓为何懒了?”

    清晨是放牛的时间,可地头上却不见牛,也不见放牛娃。

    身边的小吏说道:“大人,村里的地一半都是……百姓听说要全部收税,就闹腾起来了,那家人也袖手旁观,别说是牛,饭都没心思做了。”

    于谦看看不远处的村子里不见炊烟,就拔腿过去。

    到了村里,只见到那些孩子在屋前打闹,却不见大人。

    “……那地是咱们家的,要是都收税,咱们要回来,肯定得要回来!不然官府收税,他家肯定还得加,到时候这一家子可怎么活哦!”

    一个妇人在尖声撒泼,随即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

    “难要啊!地契可在他家,现在正在气头上呢,弄不好就会把咱们家弄进大牢里去,哎!”

    “那就去告官府,当年的文书可是那些人做的!”

    “你个蠢女人!就算是告赢了,可以后咋办?那些小吏能要了咱们的命!”

    于谦站在这家的外面,面沉如水。

    “大人…。。”跟来的小吏尴尬的道:“乡下人没见识,这是胡言乱语。”

    “本官却觉得这话极有见识。”

    于谦冷冷的说了一句,然后冲着里面说道:“主人家,可方便给碗水喝?”

    里面的争吵戛然而止,随即一个光脚的男子走出来,见于谦和小吏都是青衫,就拱手道:“家中腌臜,贵人要是不嫌弃……”

    进了里面,一个妇人正在屋里织布,见于谦两人进来,也懒得起身,只是也没给脸色。

    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跑进屋里,然后躲在门后面看着于谦两人,好奇的目光让于谦心中郁郁。

    男子弄了两碗水出来,歉然道:“贵人,小的家中茶叶太粗,不敢给贵人喝……”

    “这就极好,多谢了。”

    细雨朦朦而下,于谦借着喝水的机会问道:“老哥这是怕要不回地吗?”

    男子堆笑道:“没有的事,地都是别人家的,小的只是佃种。”

    于谦心中微叹,然后摸出一张宝钞,说道:“在下和你家有些缘分,中午可能在此用饭?”

    男子眼睛一亮,推却道:“吃饭简单,只是粗茶淡饭,就怕贵人不喜,至于……钱钞,那是不要的,不要的。”

    于谦不由分说的把宝钞塞进他的手中,然后来回推拒了几次后,男子才回头骂道:“织布织布,能换来多少钱钞?快去割块肉来,杀只鸡,还有酒。”

    女人大怒,出来就准备赶人,等看到自己丈夫手中的宝钞后,顿时就喜滋滋的拎着篮子去了,顺便还带走了孩子。

 第1990章 陛下的身边有佞臣

    “……小的担心的是事后的报复……”

    有钱开道,男子没有遮掩的说出了这个小家庭的困境。

    “原先还好些,等都要交税了……贵人,为何要交税?那些可是文曲星啊!”

    于谦深深的叹息着,说道:“他们不交税,那些税就会转到其他人的头上,不交税的人越多,大明就越衰败。”

    男子眼中的不以为然并没有逃过于谦的观察,他说道:“若是自己种地,你们最怕的是什么?”

    男子毫不犹豫的道:“粮长和小吏。”

    咳咳!

    边上的小吏干咳一下,于谦冷冷的瞥了他一眼,说道:“你昨日受寒了,去外面晒晒太阳吧。”

    外面细雨斜风,可小吏却只能起身,躬身告退。

    于谦可是吏科给事中,要弄一个小吏,那真是易如反掌。

    小吏尴尬的出去了,于谦回过头来问道:“北平的粮长要好些,就是小吏作祟的多,这里如何?”

    男子总觉得小吏的笑容有些阴测测的,所以见他不在,这才舒坦的道:“粮长要负责赋税,完不成要自己补贴,他们哪里肯补贴哦,还赚好多。”

    “北平?那可是皇帝老子住的地方,那些人肯定怕,哎!要是小的一家也在北平就好了。”

    院子里细雨飘飞,几只鸡还不知道自己大祸临头,在刨着墙根找食。

    于谦只觉得胸中多了不少郁郁之气,他说道:“吏治……总会好的,哎!”

    他自己都不信这话,就安抚道:“田地能要,去官府办,那家人肯定不敢阻拦,否则兴和伯就在城中,自然会让他们知道厉害,至于你担心的……”

    于谦起身道:“要大胆的去告,县里不成,就去府衙,事情知道的人多了……知道东厂和锦衣卫吧?”

    男子的脸上瞬间煞白,“贵人,小的可没干坏事啊!万万不能啊!”

    于谦皱眉道:“事情闹大了,东厂和锦衣卫自然会悄悄的报上去,到时候陛下雷霆之怒就会降临,任他是谁,都难逃国法!”

    男子只是摇头,甚至把收好的宝钞拿出来,说是要还给于谦。

    于谦摆摆手,然后大步出了这家,看了一眼死气沉沉的村里,说道:“回去!”

    ……

    “兴和伯,那些田地纠纷如何解决?”

    于谦浑身半湿,却顾不得去换衣服,就径直找到了方醒。

    方醒坐在屋檐下,反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于谦这一路想了不少,觉得此事的源头还是在吏治,可吏治却无法根治,所以他犹豫道:“下官想着……彻底翻转,谁的地就归谁,可却担心一点,那些士绅一下失地太多,会不会生活艰难。”

    听到前面的话时,方醒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可当听到生活艰难时,他不禁说道:“多年的优待,他们的家中早就是盆满钵满,百姓嗷嗷待哺,你去担忧这个,却是本末倒置了。”

    于谦用手背擦擦脸上的水渍,赧然道:“下官只是担心他们会闹腾,毕竟他们和官员一体,到时候难制啊!”

    方醒把茶杯里的残茶泼掉,盯着脚下一株在微风细雨中摇曳的野草说道:“那就出现一起,压一起!压下去!”

    “可这将会旷日持久啊!”

    方醒发现文官们总是不喜欢太长久的战略,他皱眉道:“旷日持久,可能换来大明的长治久安,你说选哪一样?”

    于谦拱手认错,然后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听说京城都有士绅在骂人,等济南一下,兴和伯,后续也很艰难啊!”

    方醒并指如刀挥斩下去,冷冷的道:“那就压下去!”

    于谦愕然,苦笑道:“还是移民吗?兴和伯,下官冒昧,这不会是为科学……腾地方吧?”

    方醒的脸颊颤动一下,看着于谦,认真的道:“科学不怕这些,科学怕的是人心。”

    “可这场争斗之后,儒家必然灰头土脸,人心渐渐的就散了……”

    “自身正,何惧这些?”

    方醒正色道:“科学早已在民间渐渐铺开,至于你说人心散了,本伯告诉你,千年来的习惯还是儒家,他们会时刻等待着,等待着反扑的机会。你说这个机会能不能给他们?”

    于谦被带偏了,他摇头道:“不能。虽然下官是儒家子弟,可却知道每年都会少些纳税的田地,照此下去,几十年之后,民间怕是会越发的困顿了。”

    等他走后,方醒叹道:“他肯定还在心中存疑,头痛啊!”

    王贺站在屋里,觉得昏昏欲睡,就随口道:“兴和伯,这般下去,科学得利是不争的事实,咱家都觉得你是不是有这个私心,于谦当然会怀疑。”

    方醒叹息道:“这便是大势,而这个大势不是我掀起的,而是……大明要强盛,要想万世永昌,此事就非解决不可,怪谁?”

    此时,十余骑顶着细雨冲进了济南城,一路朝着大宅子而来。

    于谦就站在大宅子的外面,负手看着细雨,心中却有些郁郁。

    他不是蠢人,自然知道方醒的敷衍之意,可此事却无法指责,他唯有郁闷。

    等他想透彻了之后,却发现四周渐渐的有人走来。

    细雨如愁丝,让人断肠。

    这些人都是青衫,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事先统一过服装。

    马蹄声从左边传来,于谦没有去看,他就看着这些人默默的走来。

    数百人!

    细雨中,黑压压的人群就像是僵尸,缓缓的移动着。

    方醒也走了出来,他扫了一眼人群,然后看向左边。

    十余骑飞速而来,从那些围过来的人群让开的通道中钻了出来。

    “见过兴和伯,陛下有旨意!”

    于谦低声道:“伯爷,进去吧。”

    来人已经下马,却是俞佳,可见朱瞻基对这道旨意的重视。

    方醒默默的看着人群,说道:“就在这吧,本伯想看看他们的勇气。”

    他一挥手,辛老七就怒吼道:“集结……”

    三枚烟花升空,在雾蒙蒙的空中炸响。

    “嘭嘭嘭!”

    整齐的脚步声从两侧传来,一队队的军士列队小跑而来。

    这些军士都披甲,面罩下的两只眼睛盯住了那些沉默的青衫人。

    方醒对领头的吴跃点点头,说道:“宣读旨意吧。”

    俞佳有些紧张,拿出旨意后,开头念得有些结巴。

    渐渐的,他的声音流畅起来。

    “……多君子,必能体谅国事艰难……济南一地……尽数废去……”

    旨意宣读完毕,俞佳看着那些沉默的青衫人,就问道:“兴和伯,这是什么阵仗?”

    方醒接了旨意,说道:“这是不甘心的阵仗!”

    “有佞臣!”

    这时人群中一声大喝,随后群情激昂。

    “陛下的身边有佞臣!”

    “佞臣!”

    “佞臣!”

    方醒就站在前方,拒绝了吴跃让他退后的建议,等声浪小了些的时候,他问道:“谁是佞臣?”

    人群一阵静默,就在俞佳松了一口气的时候。

    “就是你!”

    这声嘶吼带着痛恨和怨毒,细雨仿佛被炙烤着,让人觉得浑身发热,心中不安。

    “上刺刀……”

    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