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172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172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态龙钟的毕昀出来问话,等得了公文后,他不禁仰天长笑。

    “好啊!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第2312章 城头聚会

    一处大宅子的围墙上,几个脑袋冒出来,其中一个胡须斑白的老人喊道:“这是乱命!哪朝哪代,哪个君王会这般做?这是乱命!”

    大宅的外面,一队军士站在烈阳下。

    为首的百户官拔出长刀,他用刀尖指着墙头,说道:“十息之内开门,否则按谋逆处置!”

    那斑白的头动了一下,眼神悲凉。

    “大明……太祖高皇帝……文皇帝……看看现在的陛下吧!他疯了!他在自毁根基!”

    苍凉的悲鸣声中,百户官厉声喊道:“破门,反抗者格杀勿论!”

    “嘭!”

    “杀!”

    烈日下,宅子里惨叫声不断,然后就是得意的大笑声。

    “大人,这几个女人不错啊!”

    几个军士揪住几个女人的头发,一路把她们拖了过来,等到了前院百户官身前,就用力的拉了一下,让她们抬起头来。

    百户官舔舔嘴唇,艰难的道:“罢了,有人在府衙坐镇,一旦被他们得知了,咱们都得流放。”

    整个南方都在动荡,鲜血和硝烟渐渐弥漫了南方的天空。

    ……

    “伯爷,各处动荡,有人造反,有人顽抗,也有军队趁火打劫……”

    费石送上了一本册子,厚厚的。

    方醒翻看了一下,说道:“半个月内就能收集到这么多的消息,锦衣卫功不可没。”

    边上的李敬心中冷笑,你方醒和锦衣卫指挥使沈阳几乎是穿一条裤子的,当然会帮衬费石,一分功都要说成十分。

    “兴和伯,咱家这里也有些消息。”

    李敬从袖子里摸出一本册子递上,方醒接过也翻看了一下,赞道:“虽有重复的地方,不过反而印证了消息无误,好,东厂也不错。”

    李敬一心想压过费石,却只得了个不错,一时气结,就看了费石一眼。

    费石恭谨的道:“伯爷,那些犯事的军兵都被盯住了,只要一句话就能拿下。”

    他叫方醒伯爷,这是亲近之意。

    文武不相属,有些品级的文官都不会叫方醒伯爷。东厂觉得自家是一个系统,也不肯对武勋低头,于是锦衣卫的态度就有些微妙了。

    他们大多叫方醒伯爷,这个就像是武人。

    而东厂叫兴和伯,这个却是和文官一个样。

    不用叫伯爷,李敬有些得意,就挑衅的问道:“兴和伯,可要现在动手?东厂的人已经准备好了。”

    方醒摇摇头,说道:“清理投献和国运息息相关……我便有愧一回吧。”

    他可以令人去拿下那些犯事的官兵,可在这个当口动手,那些士绅肯定会趁机鼓噪,然后引导这股子风潮一路发展下去,最终会成什么样?

    “大潮席卷之下,不可逆啊!”

    大潮一旦逆流,大明就会被冲的支离破碎。

    李敬和费石一心就想拿下那些官兵立功,所以心中火热,就等着方醒下令。

    可方醒却叹息一声道:“此事暂时压住,秋后算账。来人!”

    “伯爷!”

    有小吏进来,这是从北京跟来的。

    方醒吩咐道:“传令各处,清理投献关乎国运,谁若是不守规矩,本伯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规矩!”

    这是要压下的意思啊!

    费石和李敬都有些失望,却不敢置喙。

    “伯爷,来了不少士绅,说是有话请教您。”

    外面来了个军士禀告,方醒楞了一下,等得知有邱帧,曹瑾,丁仁,汪元等人时,就从容的道:“都是饱学鸿儒,这宅子太小了些,却是纳不下那么多的文气,请他们到城头去。”

    “城头?”

    驻地外,一群‘饱学鸿儒’面面相觑。

    “这天气上城头,可是要炙烤我等为晚餐吗?”

    有人不满的说道:“难道这宅子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还是说兴和伯觉得我等没资格进去。”

    “好了!”

    边上有人低喝一声,于是牢骚就没了。

    邱帧和曹瑾被自家孩子扶着站在一起,邱帧干咳道:“那些军士也在城头上值守,也没见变成烤肉,走吧。”

    一行人骑马的骑马,坐车的坐车,等到了城下时,都抬头看着被晒成白地的城头发愁。

    一个人说天气真热,满身汗,那么这算不得真热。

    可一个人说天气真热,汗都没出时,这才是真的热到了极致。

    烈日下不少人都在出汗,可只是鬓角一处,身上却不见湿痕。

    这就是温度太高,连毛孔都封住了。

    “伯爷到了。”

    方醒恰在此时骑马来了,他下马后拱手道:“诸位贤达辛苦,本伯却不好怠慢,正好有人弄了些冰,咱们今日就在这城头饮酒作乐吧。”

    一行人上了城头,有人弄来了椅子桌子,然后抬着木桶上来。

    木桶被棉被包裹着,打开后,冷气丝丝往上冒。

    一人一杯,而且还是玻璃杯。

    玻璃如今在大明是越发的成大路货了,开始户部还想细水长流,可谁曾想有人见玻璃价高,就自己去琢磨,居然弄出了一个方子,做出来的玻璃器皿虽然透明度和模样要差户部的些,可好歹价格便宜啊!

    于是夏元吉也没招了,有人建议玻璃官营,可却招致了大家的反对。

    官营是好,可钱财买不到活力啊!

    要发展经济,就得调动百姓的活力。而在许多时候,活力几乎就相当于创造力。

    玻璃杯里装着葡萄酒,每个杯子里还放了几块冰,轻轻晃动杯子的话,冰块撞击杯壁,发出清脆的声音。

    方醒也拿着一杯葡萄酒,喝了一口,觉得太酸,也就比醋好些。

    他看了一眼那些士绅,大多都在陶醉的喝酒,有人甚至在吟诵着诗词,什么葡萄美酒夜光杯之类的。

    可太阳高照,什么夜光杯也挡不住的炽热让人渐渐头晕眼花。

    “给勤斋公和远山公他们打伞!”

    随着方醒的吩咐,十多个年纪大的老儒的身后就多了一个军士给他们打伞。

    “多谢兴和伯。”

    几个老儒起身谢了,见方醒也没打伞,心中稍稍安稳了些。

    方醒和儒家是对头,他能善待这些人,那多半是敬老。

    一个人能敬老,那么就坏不到哪去。

    所以气氛渐渐的融洽了起来。

    但求见总得有个话题,不然方醒哪有时间陪这些士绅说话。

    一阵眼神之后,邱帧就喝了口葡萄酒,嘴唇被酒液染成的紫色犹不自知,说道:“兴和伯,如今南方遍地烽烟,不知朝中可有说法?”

    这种试探在方醒的意料之中,他随意的道:“清理田亩乃是朝中早就定下的大事,至于所谓的遍地烽烟,那只是有些人不肯丢掉那些不该得的东西,人心不足罢了!”

    邱帧叹息道:“老夫死了一个侄孙……被乱刀砍死,家眷全被拿了回来,如今还在路上……”

    “老夫家中有个远方的堂兄,一家子都被杀了,好狠呐!”

 第2313章 清君侧

    “若是早些通个消息,也不会发生这等惨事,哎!”

    “是啊!”

    这些人在说的是一件惨事:金陵府有家士绅听闻要清查田亩,而他自家收了不少投献的土地,有人吓唬他,说肯定会被举家流放到遍地野人的海外去。

    那人不知道傻还是胆子小,竟然当晚就一把火烧了自家的宅子,一家子都被烧死在了里面。

    “惨啊!”

    一阵唏嘘之后,只有几人没掺和,其中就有曹瑾和汪元。

    汪元没有得到打伞的待遇,却安之若素的在喝酒,神态自然。

    而曹瑾却是立场在动摇,上次方醒帮了他,而且是不讲回报的帮了他,不然曹安现在也只能在家里发呆,这辈子能否找到个好职位都说不定。

    不,是不可能!

    曹瑾想起了那段时间自己去求人得到的结果,不禁冷哼了一声,让身侧站着的曹安有些不安。

    曹安是担心自家老父跟着邱帧他们闹腾,到时候得罪了方醒,曹家可扛不住方醒的怒火。

    人就是这样,几年前的曹安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当真是春风得意,面对方醒用入室弟子的招揽不屑一顾。

    可不过是几年后,他就成了四处碰壁的愣头青,若非方醒帮忙,他至今还在家里蹲。

    这就是成长,而催化剂就是挫折!

    曹瑾面色渐渐安静,曹安心中一定,见那几个士绅依旧在说着那件事,就说道:“清者自清,既然做下了,那便认了,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何必去举家自焚…。。”

    “黄口小儿,你懂什么?老夫……”

    一个老儒本想呵斥曹安,却被方醒用冰冷的眼神看了一下,顿时就说不下去了。

    曹安却备受鼓舞,就继续说道:“按照朝中的规矩,自家有投献的,主动交出来,以往的出息都不算,只收了土地。若是不肯而被查出来,不反抗,也就是收取三年的出息,哪家缺了这点钱粮?不过是觉得委屈罢了……”

    方醒心中叹息着,然后饶有兴趣的问道:“为何委屈?”

    曹安朗声道:“从洪武年后期开始,投献就开始露出了苗头,等靖难之役后,趁着混乱,不少人都收了投献,然后慢慢的就开始了蔓延……”

    方醒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到了现在,士绅收取投献的田地,大家都认为是理所当然,朝中想要收回去,谁会愿意?到手的好处,有几人愿意交出来的?”

    曹安长身而立,声音清朗,当真是翩翩少年。

    “再说士绅总以国为己任,如今被收了田地,难免认为自家满腔热血反而被刻薄……”

    后面的话他不敢再说了,不过方醒已经很满意的点头道:“正是这个理。”

    他看着这些士绅道:“说过许多次了,陛下说过,朝中说过,本伯也说过,这投献是违律的,偏生你等就以为这是应该的,读书人嘛,联手起来为自家弄点好处,哪代帝王不应允?”

    他的话渐渐刻薄起来:“不应允的帝王,多半是昏君,赞同的多半是佞臣,一句话,你们说的才是真理,别人就算是说眼前是马,你等也能呵斥为牛!”

    城下正好进来几个骑士,他们牵着马进了城,问了人之后,就仰头看向城头,然后当先一人上来了。

    “小的奉命拜见伯爷,有紧急军情。”

    这人已经被搜过身了,方醒见那些士绅惊讶,有人在隐住笑意,就接过文书看了看。

    “绍兴府开始清理之日就有人造反,那些人进了山……”

    一阵出气声传来,方醒仿佛没听见,淡淡的道:“绍兴知府毕昀亲自带队去镇压,想来逆贼长不了。”

    毕昀?

    在场的人想起那个小老头,大多都恨的牙痒痒。

    那人对儒家子弟从未有什么好脸色,绍兴一府之地本该文教兴盛,却遇到了这个不愿劝学的父母官,也是倒了血霉。

    被这事一搅,原先的话题就再也提不起来了。

    方醒只是喝酒,不时有人上来找他,众人见他三两下就处置了那些文武皆有的政事,不禁心中暗自佩服。

    最后终于有人忍不得了,起身拱手道:“兴和伯,敢问此事可否有法外开恩的余地?”

    嗯?

    方醒皱眉看着这人,这人却昂然道:“那些人多是措手不及,再说南方士绅遍地,若是全数打倒……兴和伯,朝中可是这般想的吗?”

    这是威胁,方醒笑了一下,然后端坐着问道:“你自觉有资格来威胁本伯吗?还是说你们已经在暗中勾结接,准备……谋逆?!”

    这人躬身道:“在下不敢,只是近日见人心惶惶,就为那些人问一问。”

    这话很是得体,几个老儒甚至都在抚须微笑,怡然自得。

    “呯!”

    抚须的手一紧,然后下巴一疼,胡须就落在了手中。

    那老儒愕然看着地下的玻璃渣,再抬头看看面沉如水的方醒,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

    “滚!”

    方醒指着城下喝道:“腐儒安敢论国事?滚!”

    那人一脸的愕然,正准备驳斥,一个军士上前,单手就提着他的后领,喝道:“再说话就掌嘴!”

    那人果真是说了,“南方是大明的根基,兴和伯,你行不义之举,迟早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啪!”

    那军士乃是黑刺的人,黑刺行事从来不许打折扣,规矩在那里。他也不去问方醒,直接一巴掌就把这人扇肿了半边脸,然后骂骂咧咧的别着他的手臂往城下去。

    “伯爷,此人是赵普,金陵人士,按理他今日没资格来这里,应当是跟着来的。”

    身后有人在低声介绍情况,是费石。

    方醒微笑道:“这可是个名人啊!”

    费石凑趣道:“伯爷英明,那不就是话本里宋太祖的丞相吗?!”

    这话配合赵普刚才的言行有些阴毒,不过却正合方醒的意。

    赵普被别着往下走,方醒不会惩罚他,所以军士也只是驱逐罢了。

    快到台阶边上时,赵普猛地一挣扎,那军士单手别着他,只听那关节处咔嚓一声,竟然就被他挣脱了。

    赵普一挣脱了控制,就吊着左手冲了过去。

    他的脸上全是悲愤之色,喊道:“杀逆贼!清君侧!”

    卧槽!

    这话一出,所有士绅都齐齐起身,包括邱帧在内都是一脸吃了大便的模样。

    方醒也是有些吃惊,看着跌跌撞撞冲过来的赵普说道:“留活口!”

    他身后的费石已经满脸狰狞的要出手了,听到这话,就心中一喜,知道方醒的家丁不准备动手。

    他疾步过去,那赵普见他来的凶狠,就伸出能动的右臂去抓他的脸,若是被抓住,说不得就要破相了。

    费石闪避了一下,赵普用力过猛,身体就往前栽倒,费石顺手擒住了他完好的右手,倒是得了个便宜。

    “逆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