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174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174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吏说道:“已经被围住了……”

    “林群安!”

    “伯爷!”

    方醒闭上眼睛,说道:“那些逆贼该死,你去一趟,去安乡县,剿灭他们,不过主犯最好是活口……另外,尽量把知县霍严的遗骸寻到。”

    “殉国了?”

    林群安心中一惊,耻辱感油然而生。

    文官的职责是牧民,而武官的责任是保境安民。

    可现在牧民的文官却殉国了,武官的脸在哪?

    怒火瞬间被点燃,方醒察觉到了,但并未干涉。

    “无需多带人,几百人足矣,一路一人三马,尽快来回,让那些逆贼后悔生在这个世上。”

    方醒的表态更是让事件升级。

    “去问清楚霍大人的事。”

    方醒做出了最后的交代,然后整个金陵城都沸腾了。

    因为早有商人把消息带了回来。

    神仙居里,一个商人喝的微醺,眼睛红红的说道:“霍大人果真是忠肝义胆,他不懂武艺,却持剑杀了两名逆贼,被俘后……那些逆贼想让他投降,可霍大人当着同意,等那些逆贼召集了百姓和同伙想用霍大人给他们打气时,霍大人却……”

    周围鸦雀无声,连神仙居的掌柜伙计都在仔细的听着。

    商人哽咽道:“在下是亲眼目睹……霍大人义正言辞的喝骂那些逆贼,那些逆贼恼羞成怒,竟然用烧红的铁棍捅进了他的嘴里……最后……”

    周围一阵叹息,有几人眼睛也泛红了。

    “最后他们让人用石头砸霍大人,不砸的都杀了。霍大人让他们砸,头破血流的说只要最后投诚,朝中肯定不会计较……”

 第2316章 我要大势

    “畜生!”

    那商人在哽咽,“霍大人爱民如子,在下在安乡县行商,从没小吏和青皮袭扰要好处,有人敢伸手,只消报上去,霍大人就会收拾他们。这等好官,为何……为何遭难……”

    “那些该杀的畜生,王掌柜,是谁在谋逆?后面怎样了?”

    和平的环境下总是会让人的感情多了一些脆弱,若是在乱世,一个县令的殉国最多是让人唏嘘一下,然后一切照旧。

    可现在神仙居里已经是群情激昂了,大家都恨不能赶到安乡县去,把那些逆贼撕成粉碎。

    那商人揉揉眼睛,说道:“那是安乡最有钱的一家人,叫做郭候,他中过举,家中的田地不知道有多少,他们说……郭家的田地遍及周边几县,庄户都有几千人……至于以后,在下在他们砸霍大人时就趁机找了个相熟的贼人偷跑了出来,不然现在弄不好还被扣在县城里。”

    “他家哪来那么多地?那霍大人不管吗?”

    能有那么多土地,不消说,多半是投献。

    商人苦笑道:“管过,举报过,可上面压根不管,还说霍大人多管闲事,这是当年从县衙里传出的话,说霍大人气哭了……”

    一番话之后,一个官员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大家都在想着,然后有人问道:“兴和伯怎么说?”

    “兴和伯……”

    这里可是兴和伯小妾的酒楼,有人看了一眼掌柜莫源兴,却见他也是一脸的怒色。

    “兴和伯肯定会弄死那些逆贼!”

    莫源兴听到有这等爱护商人的好官殉国了,气得不行。

    “莫掌柜,要不你去问问伯爷?”

    有人在怂恿莫源兴去问方醒,而莫源兴也一时热血上头的应了。

    可等一出门他就后悔了。

    莫愁是方醒的小妾,他莫源兴明着是莫愁的堂兄,暗里却是一个被雇佣的掌柜,哪有见方醒的资格?

    他走出了小巷,却见到一群相熟的商人气势汹汹的往左边去,就追上去问了。

    “那霍大人是个好官,那些逆贼该死,我等要去兴和伯那里请愿,莫掌柜,一起吧。”

    “好!”

    永远都不要低估商人的力量,当他们决定要做什么事时,能迸发出让人和国家胆战心惊、瞠目结舌的力量。

    而这股力量有正有反,关键就要看引导和压制。

    当为商人说话的霍严殉国的消息传遍了金陵城后,那些商人开始了行动。

    他们没有去找六部和府衙,商人的直觉告诉他们,能管这事的就是方醒。

    于是方醒的驻地外渐渐被商人们围住了。

    当人越来越多时,人群渐渐静默,却比先前交头接耳时更让人感到震撼。

    沉默比喋喋不休更能让人感受到力量。

    这是不少人都领悟到的力量。

    已经有人进去报信了,剩下两个军士在盯着这些商人,双方静静地等待着。

    没多久,一个小吏出来了。

    他看了这些商人一眼,说道:“伯爷说了,此事已经交代下去了,大军随后进剿。”

    这是常规处置,小吏说完就准备进去,可才转身,身后就有人怒吼道:“剐了郭候!”

    “剐了郭候!千刀万剐!”

    小吏回身看了一眼,然后急匆匆的进去了。

    “剐了郭候!”

    不用他进去禀告,方醒已经听到了外面的呼喊。

    他正在和薛禄商议事情,听到喊声后就说道:“阳武侯以为这是民心还是私心?”

    薛禄的脸上长了几小块斑纹,那种斑纹在那些老年人的脸上、手臂上多见。

    薛禄并不避讳这个,说道:“公私参半,大部分还是惋惜。”

    他知道方醒对商人的态度,所以说道:“兴和伯,这势头是好是坏还未可知,可商人干涉国事,终究不美。”

    对于商人,如薛禄等人的看法就是夜壶,用得着你的时候就给点脸面,用不着的时候就扔出去。

    如果不是方醒在,按照薛禄的秉性,多半是要叫人把这些商人打出去。

    方醒沉吟了一下,说道:“阳武侯,此事要配合着清理田亩来看。”

    他有些厌恶自己的凉薄,把忠臣的热血当做了工具。

    可薛禄却是被点醒了,微笑道:“懂了,利用霍严殉国之事鼓噪起来,打压士绅。”

    方醒微微颔首,心中有些恍惚,起身道:“那方某就去处置一番,阳武侯,还请盯着南方各处。”

    薛禄起身拱手道:“本候知道。”

    南方的清理首在军队的震慑,而安乡县县城失陷,这对军方来说就是耻辱。

    耻辱自然要用鲜血来洗刷,而商人们的鼓噪,却是方醒需要的。

    我要大势!

    方醒在想着从古至今的变革,却没想到有哪次变革能和现在相比。

    “这是从文皇帝时就开始的变革,我们从来都不急。”

    跟在他身后的一群人都在听着,不知道他是在给大家打气,还是给自己鼓劲。

    “历数史上有数的革新,大多都是急吼吼的,都想用威权和武力一下就把反对意见压下去。”

    “可这并不可取,很危险!”

    一路上跟来了不少军士,他们将要在外面维持秩序,并防备刺杀。

    “我们要势!”

    方醒从未如此的渴望这些革新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只要百姓支持,他就敢把那些士绅压五十年不得躁动。

    五十年之后,科学昌明,还有儒家什么事?

    可从这次清理来看,那些把自家的田地投献给士绅的百姓都不满意,甚至在背后发誓诅咒,而对象从大明这个国家到皇帝朱瞻基,再到方醒,无所不及。

    这也是势!

    怎么去逆转这个势,方醒依旧没辙。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没有这个物质基础,谈什么势,在这个时代压根就不可能!

    一路到了大门外,外面已经聚集了少说三百多人。

    “伯爷,大部是商人,剩下的有看热闹的,有探听消息的。”

    身后有人禀告,方醒却不会管这些。

    他要的只是势!

    那些商人以往压根不敢直视他,可今日却让他体会了一番万众瞩目的感觉。

    “霍大人名垂青史,对此本伯毫不怀疑!”

    方醒给了霍严一个很高的评价,于是气氛略微缓和了些。

    这些商人实际上不是来为霍严讨公道,他们是在为自己代言。

    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方醒:谁对我们好,我们就对谁好。

    方醒品味到了这股味道,却嗤之以鼻。

    在他看来,商人,特别是豪商,压根就没几个好的。

    人有钱到了一个地步,他自然不会满足于现状,物质他们不缺,缺的只是权利。

    所以方醒一直在警惕着商人对权利的侵蚀,为此不惜干掉了一批,这才警示了那些自以为钱多就能干涉政事的豪商。

    “郭候以前不过是个小康之家的读书人,等中了举就摇身一变,侵蚀周围的田地,为一方富豪,号称耕读世家。”

 第2317章 商人的站队

    商人自古就是奸猾的代名词,名声不好。

    可从永乐后期开始,大明实际上行的是鼓励商业的政策,所以这个政权对于商人们来说是最好不过了。

    但眼前的方醒却让人不敢生出半点野心来,于是他们只能表示自己的愤怒。

    “伯爷,那些逆贼都该死!”

    “对,我等愿意犒军!愿意出钱充作军饷……”

    方醒冷眼看着他们,等声音渐渐消失后,说道:“人说读书明理,让人清醒,让人知道忠义,可本伯今日看了却不以为然!”

    商人们低头不语。

    方醒继续说道:“你等读过书的不多吧?”

    那些人默默摇头。

    方醒叹息道:“清理南方的投献乃是国策,北方都清理过了,南方为何动不得?”

    商人大抵是世间最擅长投机的一群人,当然,官吏在有些时候比他们更会投机。

    所以有人揣摩到了方醒的心意,就大声道:“伯爷,南方的士绅多,而且他们的田地更多。”

    一人开头,余下的商人们都纷纷表态。

    “对,他们巧取豪夺,收取投献,势力庞大啊!”

    “他们吞了那些田地都不交税,剩下那些农户就可怜了,都累加在他们的头上,可怜那些农户都老实,不然早就被他们逼反了。”

    这个大胆的话一出来,所有的商人都闭嘴了,大家最终看向了说话的那人。

    方醒对惶然的莫源兴点点头,说道:“没错,那些士绅占了大明的便宜,至于百姓能否活下去,会不会造反,他们却是压根就不关心,这等人该如何?”

    他的眼中多了悲痛,说道:“霍大人何等的忠烈,这等忠臣何人敢动手?可他们就敢!因为他们从未把这个大明放在心上,放在眼里,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

    轰隆!

    在场的人恍如听到了一声晴天霹雳,面面相觑之下,发现大家都是面无人色。

    这是对一部分儒家‘精英’的进攻号角啊!

    方醒还在继续说着:“面对着这些无耻的人,咱们该怎么办?”

    他的目光扫过这些人,商人们眼神闪烁,面带喜色。旁观的人大多面色戚戚,多半是士绅家的人来打探消息。

    这就是时机!

    商人要懂得投机,不然就不是个合格的商人。

    莫源兴不懂投机,他只知道看好金陵的神仙居,莫愁就不会亏待他。

    所以那些商人们还在思索怎么投机时,他就因为立场的原因站队了。

    “该全部流放,让他们去祸害海外!”

    莫源兴自持和方家的关系亲密,也少了许多忌讳:“伯爷,那些人都是贪婪之辈,就该取消他们的特权,犯了王法的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没犯事的就盯紧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去种地,自己去养活自己!”

    他原先在老家时就受过士绅的气,此刻有方醒撑腰,哪会怕了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

    后面大家都在呆呆的听着莫源兴的诉苦,他在说着当年那些士绅在乡里只手遮天的事。

    有不认识的人就低声问了旁人,得知莫源兴的身份后,不禁暗自怀疑着这一切是否就是方醒的布局。

    等莫源兴说完后,方醒说道:“你在神仙居做了许久,倒是长了见识,很好,回头多帮衬莫愁吧。”

    莫源兴只是一时血勇才说了这番话,被方醒这么一夸奖,顿时就喜得不行,却知道要遮掩,于是那脸就涨红着,像是猴屁股一般。

    方醒对他点点头,然后才对这些商人说道:“商人在大明的地位越来越高,除去不能从政之外,你等还差什么?以后本伯敢说,你等和旁人再无两样。这样的大明,这样的陛下,你等可想到要做些什么?”

    一阵寂静,就在莫源兴还想说几句时,有人振臂喊道:“那些反对的都是乱臣贼子,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这喊声有些突兀,没有一点过渡,不过方醒却不介意这个。

    他肃然道:“看来商人是站在了大明和陛下这一边,好!”

    他郑重的对这些商人抱拳为礼,然后在军士的簇拥下上马离去。

    已经没人在盯着他们了,可这些商人都不知道这群人的中间是否有东厂和锦衣卫的人。

    这是立功抢表现的机会啊!

    于是有人喊道:“走,去府衙请愿,要让那些乱臣贼子无所遁形!”

    “对,去府衙,去六部,去都查院……”

    于是这群商人就浩浩荡荡的行走在街上,大太阳底下,他们依旧热情不减。

    不,是愤怒不减。

    一路上不少人加入了进来,于是越发的浩荡了。

    这边去堵六部和府衙,方醒却来到了曹家。

    曹安已经去了国子监,曹瑾一人坐在树下,看着就是一段朽木。

    “远山公无需招待,就一些话,说完方某就走。”

    曹瑾浑浊的老眼里波澜不惊,等老仆上茶后,他说道:“老夫已经知道了安乡县的事……以往那些士绅口口声声说自己忠心耿耿,可暗地里却在挖大明的墙角,这些老夫都看的明白。”

    方醒点点头表示尊敬他的看法。

    曹瑾叹息了一声,继续说道:“可谋逆,还攻破县城,这在诗书传家,文化鼎盛的南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