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197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197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瞻基淡淡的道:“动了士绅是大事,那么混日子的勋戚,不法的勋戚该不该动?这是想让朕丢车保帅,估摸着还有些撒娇的意思,觉得士绅吃了大亏,就该找人来陪杀场,很有趣的建议。”

    勋戚就是皇帝最坚定的支持者,所以在朱瞻基暴露态度之前,方醒也不好说话,只能沉默。

    朱瞻基也深谙这一点,所以自顾自的说道:“勋戚以前是国朝的栋梁,至少武勋是,可火器渐渐有了替代刀枪的意思,朕却不敢把这些火器卫所交给他们,毕竟……他们家在前,国在后,朕怕睡不安稳啊!”

    “武学出来的学员正在慢慢的控制大明军队,若是杀伐果断,朕就该趁着现在并无外部威胁时清理那些武勋,可都是功臣或是功臣之后,朕也徒呼奈何啊!”

    方醒点点头表示了同情。

    勋戚中的不少人都是在混吃等死,比如说徐家的两位国公都是如此。

    “可他们架在上面,下面的怎么上来?”

    朱瞻基显得有些为难:“大明虽然不小,可朕却不愿意看到勋戚越来越多,每年的爵禄,还得要封些田地,必须是最好的,否则有人就会说朕刻薄。”

    “此次勋戚们大多主动把那些投献的田地交了出来,更是让朕无话可说。”

    那是不得不主动,那些勋戚为此咬碎了牙齿,却在皇帝的威胁之下只能合着血吞了下去。

    朱瞻基仿佛不知道此事,他幽幽的道:“若说大明是个木塔,朕便是塔尖,下面就是重臣和勋戚们,田地少了,他们能去做什么?”

    “经商。”

    方醒不负责任的建议道。

    朱瞻基没好气的道:“暗中那些勋戚哪家没经商?”

    “那就爵位和爵禄递减,除非是后人立下功勋,否则慢慢的就消散了。”

    方醒觉得世袭爵位是最扯淡的,老子英雄儿好汉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老子英雄儿混蛋。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爵位递减,慢慢的缓冲,几代人享受了大明的奉养,再大的功劳也该够了吧。

    朱瞻基一脚踢飞了一块石头,然后右脚忍不住在地上活动着。

    “此事让朕两难,可和整个大明比起来,勋戚却只是一隅,哎!难啊!”

 第2358章 他们是英雄

    登基后的朱瞻基一直在努力,他想做到朱棣那等视万物为工具的境界。

    开始很不错。

    真的,不管是百官还是百姓,大家都觉得这个皇帝不错。

    可对勋戚的处置就让他现出了原形。

    皇帝重情不是好事。

    当然,还可以换一个说法:皇帝的心不够狠,这很不好。

    “你们都希望朕无情,可真要无情谁愿意承受?”

    朱瞻基回宫了,两个孩子满心欢喜,念念不舍的也走了。

    这是一次成功的出宫,至少在年前给了两个孩子不少乐趣。

    过年前按理皇帝要赏赐些东西给重臣和勋戚,这个富有人情味的举动大抵和方醒前世过年时单位发年货是一个道理。

    这是收揽人情,增强凝聚力的举动。

    方醒家也有,不过今年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些不大好。

    “夫君,这枣子都干了。”

    一车赏赐被张淑慧和小白清理了一遍,结果小白没心没肺的说皇家穷了,张淑慧却有些担心。

    “夫君,是不是咱们家的圣眷没了?”

    “没有的事,还有你别戳那个肉干,好歹给两条大狗留着。”

    方醒并未解释自己的判断,张淑慧就自己出去打听。

    等张淑慧一阵风般的冲进了后院时,正在和无忧分坚果的方醒皱眉道:“要矜持,要有……”

    “要矜持!”

    无忧趁着方醒没注意,就悄然把他身前的一堆坚果扒拉了一些过来,然后正经着对张淑慧说道:“娘,要淑女。”

    张淑慧没空搭理她,有些焦急,却又还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夫君,那些勋戚的赏赐少了好多,比咱们家的还少。”

    这是一个听到同行家倒霉就会幸灾乐祸的伯夫人,但她也会为了一些弱小而落泪。

    这就是人的两面性。

    方醒却喜欢这样的妻子,他觉得这样的女人才鲜活,并真实。

    那等木雕神像般的的女人,或是做作的女人,不管多美,他都没有多看一眼的兴致。

    所以他微笑着起身,问道:“陛下只是在发泄怒气而已,勋戚一体,却不好厚此薄彼,不然内部就会产生矛盾,所以咱们家只是殃及池鱼。”

    张淑慧有些泄气的道:“说是陛下昨日收到了奏章,有被俘的军士家属去求了地方官员,官员在年前上了奏章,陛下很是忧郁,于是就随意写了赏赐。”

    方醒一怔,然后看到无忧心虚的把自己的坚果又推回来一些,就揉揉她的头顶,然后说道:“陛下重情,觉得勋戚,特别是武勋大多有功,所以一直在犹豫不决,这份奏章……”

    这份奏章的时机很好,恰好在年前,恰好在有不少人说勋戚也该要清理一番的时候。

    “勋戚不法的多,陛下这是想敲打吗?还是说在讥讽。”张淑慧有些不解。

    方醒的眼中多了惆怅,说道:“当年和哈烈大战时,前锋交战激烈,斥候更是每日都在厮杀,只为了探听消息,折断对方的视线。那些被俘的都是精锐……”

    张淑慧心中一惊,说道:“不是大胜了吗?那些俘虏没抢回来?”

    方醒摇摇头,眼神有些恍惚。

    他在回想着当年的大战,语气平静。

    “那些俘虏大多被讯问之后处死,大战当前,哈烈人劳师远征,所以不可能带着他们。剩下的非常少……锦衣卫的人已经查明了一百余人,目前都在撒马尔罕。”

    女人总是柔软的,张淑慧心疼的道:“这边都在欢呼着要过年,国泰民安,可那些为了大明厮杀的将士却成了俘虏,再也回不来了,他们的家人得多难受啊!”

    “这只是陛下在发泄不满,至于那些被俘的兄弟,陛下早就安排人去了撒马尔罕,伺机出手。”

    “能救出来吗?别到时候还折损了勇士进去。”

    女人喜欢用数量来计算一件事的正确与否,可这是战争。

    无忧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感受到了气氛的凝滞,就过来站在方醒的身边。

    方醒看到女儿乖巧,就轻声道:“这是战争,有人会死去,但有人不该死,为此我们必须要付出代价去营救他们。这和输赢无关,只是不愿丢下袍泽。”

    皇帝发了年货,不管好坏,进宫谢恩总是应该的。

    方醒到时看到了不少勋戚,加上那些文官,竟然有些大朝会的意思。

    人一多就分了派别,在皇帝到来之前大家各自扎堆。

    快过年了,御史也不想纠结这些违规的事,于是声音渐渐的就大了起来。

    “一百多人?不多啊!”

    “是不多,大明俘虏了更多的哈烈人。”

    “怪可怜的,要不就交换吧。”

    “对,交换,咱们两三个换一个,他们总会愿意的吧?”

    一群文官在为被俘的明军操心,武勋这边的孟瑛说道:“派过使者去问了交换俘虏的事,哈烈人不同意,他们惧怕那些俘虏回去之后会影响民心士气。”

    呃!

    文官那边倒是没想过这种可能,有人就说道:“要不就花钱吧,咱们花钱把那些为国效命的将士赎回来。”

    “他们不肯。”

    孟瑛的话让大殿内多了些冷意,文官们不自在的低下头。

    “我们也不肯。”

    张辅介绍着军方的态度:“他们既然还准备和大明为敌,那大明就不能用钱来交换那些被俘的将士,那对他们来说是侮辱。”

    这个逻辑很没道理,可武勋们都纷纷点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武人的血性还未消散,这是个好消息。

    随后朱瞻基就来了。

    “要过年了,普天同乐,家家团圆,朕在此也祝诸卿来年事事顺畅。”

    群臣齐声感谢皇帝,并祝皇帝一家子过年吃好喝好,身体健康。

    朱瞻基微笑着,等群臣说完后,他渐渐的收了笑容,说道:“朕前几日接到了一份奏章,一位母亲向朕提出了请求,她想儿子了,她想在明年过年时能做饭给自己的儿子吃。她请求朕,愿意用自己剩余的寿命来奉献给朕,只求自己的儿子能够回归。”

    群臣都有些懵。

    什么时候一个民妇的请求都能在奏章里出现了?

    而且这个请求还被皇帝珍而重之的提了出来。

    杨荣出班说道:“陛下,臣请再派使者前去哈烈。”

    这是要准备花大代价把那些俘虏赎回来。

    群臣默然,夏元吉出来说道:“陛下,快过年了,臣等可以一家团聚,欢庆佳节,可那些将士却只能被关在黑暗的地方,吃不饱,穿不暖,臣感同身受,户部今年颇有结余。”

    夏元吉的话扫清了大家对钱财的担忧,于是气氛再度轻松起来。

    有人轻笑道:“陛下,哈烈人现在不富裕,咱们多给些金银,他们肯定会见钱眼开。”

    轻松的气氛渐渐蔓延,对这个年前的小插曲,大家都觉得不算是。

    朱瞻基在感受着这股气氛,平静的说道:“朕不准备和哈烈人交易。”

    呃!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既然想把那些俘虏弄回来,可哈烈人不肯交换俘虏,那不就只能用钱去赎回来吗。

    只有方醒知道朱瞻基在想什么。

    他想到了黑刺那空荡荡的营地,想到了回京见不到袍泽而茫然的武川。

    皇帝很淡然的说道:“朕的职责就是照看大明,照看万民。将士们为国拼杀,被俘为奴,朕不能忍,不会忍,一支军队早就已经出发,此刻应该已经到了撒马尔罕。”

    群臣愕然,并震惊。

    兵部尚书张本不知所措的看着皇帝,近乎于冒犯:“陛下,他们被俘了。”

    作为兵部尚书,他竟然不知道哪一支军队出发了。

    皇帝没有解释什么,只是看着群臣,沉声道:“他们是英雄,当有人在贪婪的侵吞着土地和财物时,他们在作战;当有人怀抱美女,杯中装满了美酒时,他们在被人奴役。”

    气氛多了些紧张和尴尬,特别是勋戚们,他们总觉得皇帝这话里的味道不对。

    朱瞻基再次强调道:“他们是英雄,所以朕派出了军队去营救他们。朕会在京城等着他们,在此之前,朕只能向天祈祷,祈祷他们一切平安。”

 第2359章 肉迷人来了

    雪化了,撒马尔罕今年的气候有些暖和,地上竟然能见到嫩草。

    嫩草点点散落在城外,生机盎然。

    撒马尔罕的城墙是老墙新修,经过两代老王的修缮,加上现任的统治者篾儿干的大力投入,如今的撒马尔罕已经成为了一座坚城。

    一队骑兵轰隆冲进了城中,他们的盔甲上带着许多长刀劈砍留下的痕迹,神色严峻。为首的在进城时说道:“后面还有骑兵。”

    “不是已经停止了吗?怎么还在作战?”

    进出城门的人渐渐开始移动,有人就不解的问道。

    “虽然胜利了,可后续还需要清理。”

    “肉迷人来了吗?”

    百姓们在议论纷纷,托篾儿干不再向大明挑衅的福气,哈烈已经太平许久了,得以休养生息。

    可随着两国之间打通了联系,那些商人回来时会说着肉迷战士的勇悍,这让哈烈人有些不安。

    这时大家都感觉到了脚下传来的震动,纷纷看向城外。

    守门的军士开始驱散人群,城墙上有人在高喊着:“是骑兵,最少两千!”

    “不是我们的人!”

    气氛一下就紧张了起来,原本要出城的人都躲了回去,有人喊着赶紧关门。

    “刚才的人怎么说的?”

    “说后面还有骑兵!”

    于是大家渐渐的放下心来,随着城头上的喊叫在关注着远方。

    今天比较潮湿,所以看不到烟尘滚滚。

    当震动越来越大时,远方终于出现了一群骑兵。

    这些骑兵的盔甲和哈烈区别很大,但他们并未拔出长刀,并且减慢了马速,表明了自己的无害。

    “是肉迷人!”

    当有人辨认出了骑兵们的旗帜时,那些百姓都缩进了城里,没敢再出来。

    “三千人。”

    陈登看了外面一眼,低头让自己那冷漠的眼神避开了一个军士的视线,然后低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王琰相信陈登的判断,他看了在在对面人群中一脸好奇的肖顾伟一眼,嘴唇微微蠕动,“肉迷人终于来了,这代表着他们已经达成了盟友的谈判,三千人不多。”

    “这可能只是前锋。”

    “是的。”

    两人沉寂下来,随即有人从城中出来了,稍后带着骑兵进城。

    天气不算太冷,至少以前一直在北平西山驻扎着的王琰甚至觉得有些暖和。

    那些骑兵的眼神冷漠,带着些微的骄傲。

    他们和战马的配合很出色,在王琰看来完全可以去参加大明的献捷仪式。

    他们的目光警惕,显然并未完全信任刚升级为伙伴关系的哈烈人。

    这是精兵!

    精兵王琰不怕,因为黑刺是更精锐的军队。

    可肉迷人不来则已,一来就是精兵,这反应出来了双方的关系。

    “他们已经很亲密了,至少在上层很亲密。”

    王琰已经心满意足了,他悄然隐入人群之中。

    小半个时辰后,王琰到了自己的‘家’。

    几间土屋就构成了王琰现在的家,而他的邻居有陈登。

    撒马尔罕在蒙元人发迹的时代曾经被屠城,后来一直在恢复元气。

    老王被大明控制住草原吓到了,他觉得哈烈必须要做出反应,否则迟早会成为大明的菜。

    于是他开始远征,然后和明皇成功的上演了双皇会。

    哈烈失败了,和朱棣驾崩前的推算一个样,他们不断的在内讧,互相攻伐。

    撒马尔罕就是这样渐渐的失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