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242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242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龟的寿命长啊!而且咱们这吃喝不愁,你真要是懒得不想种地都饿不死,到处是宝啊!甚至还有金矿!”

    伍文听到了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甚至还有些贪婪。

    但他很满意,进一步诱惑道:“这里不但有金矿,银矿也不少,一句话,咱们的脚下全是矿山,知道这座岛有多大吗?”

    “这里和中原一般大!”

    人群中一阵嘈杂,惶然不安的情绪渐渐消散。

    伍文微笑着说道:“只要肯干,一年就能有结余,而且别担心养不活孩子,使劲的生吧,生了就有地,生了就有好处!”

    “大人,有啥好处?”

    一个年轻人大胆的问道,马上就挨了他爹一顿胖揍。

    “大人,孩子不懂事,您见谅。”

    老移民那边一阵哄笑,有人喊道:“怕啥,有事就说,大人说了,他们就是为咱们办事的。”

    “可不敢!可不敢!”

    新移民们都有些慌,觉得这些老移民莫不是疯了。

    “确实是这样。”

    伍文心中也憋屈,他也想有着官员的威严,让百姓畏惧害怕。

    可皇帝在他们出来时就令人传话:若是因为官吏不力导致移民后悔,那就全数斩杀在当地!

    这是连魂魄都不能归乡的处罚啊!

    伍文心中叹息,然后挤出笑容说道:“都安心住下,回头马上去领粮食和诸多农具,连新衣服都有。”

    这些都是在移民前宣传过的,可新移民们一路都在忐忑的,担心官府说话不算数。

    现在听到伍文说有东西领,于是都兴奋的说马上去。

    落袋为安,从未有哪个民族如华夏一般的追求这个。

    你说的再漂亮咱也不信,等好处到手了咱们再谈正事。

    这些都是往常新移民来了都有的程序,伍文点点头,就有小吏过来喊道:“都跟着来,不许挤,记得全家都来。”

    有人喊道:“大人,我家小子病了。”

    小吏骂道:“病了不早说,这是想等死呢!”

    “郎中!郎中!”

    两个背着箱子的郎中出现了,如狼似虎的冲过去,没多久就喊道:“大人,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拉肚子了。”

    伍文骂道:“船上的郎中呢?”

    长途跋涉最怕的就是疫病,伍文气得浑身发颤,等随船的郎中来后,就喝令责打。

    那郎中喊冤道:“大人,小的一路上就伺候着他们,这人是昨日才拉的肚子,才给的药啊!”

    伍文怒道:“可你上岸没有立时禀告!”

    郎中听了才想起出发先的叮嘱,只得惨叫着挨了十棍。

    伍文的态度让新移民们都心中大定,于是都规规矩矩的跟着去领东西。

    “移民就是咱们的命,这话是本官说的,谁不把移民当回事,本官就不把他当人!”

    伍文的嗓子有些沙哑,但一路还是在告诫着手下的官吏们。

    “海外有多大你们也该知道了,大明还能坐井观天吗?这些宝地不拿到手,想想上次的泰西联军,那大明的危机就不远了!”

    “要在海外站稳脚跟,移民就是第一!”

    伍文的话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官吏们纷纷点头。

 第2442章 这是大明的地方

    “还有耕牛?”

    一群牛正乖乖的站在圈里,看着体型健壮。

    一个小吏站在牛圈前说道:“这些牛都是旧港那边搜罗的,目前那边到处都在饲养牛羊豕,家禽更是不计其数,所以你们还担心什么?”

    “这边的被褥和锅碗瓢盆,都自己报名,一家子都要来,少了可就别想再领了。”

    “这里这里,别自己抬,有推车和牛车,军爷们会帮你们拉回家去。”

    存储物资的仓库前一阵繁忙,那些新移民几乎不敢相信能有这么多的好处。

    一个老汉带着两个儿子,还有儿媳和五个孙子孙女,一家子领取的东西装满了一辆牛车。

    他的两个儿子已经笑傻了,儿媳妇也是欢喜的不行,刚领了糖果,就一个孩子塞了一颗。

    “爹,您也吃一颗甜甜嘴。”

    大儿媳叫儿子去给老汉送糖,老汉习惯性的呵斥道:“败家的玩意儿,都留着过年。”

    给他们一家子赶车的军士叹息道:“老叔,这边不缺这个,每个月都有。”

    老汉不敢相信的道:“军爷莫不是在哄小的呢!”

    军士不耐烦的道:“咱们的前面就是南洋,那边早就种了甘蔗,每年的糖多不胜数,大多运去了中原,咱们这边就这点人,能耗费多少?随便吃。”

    老汉这才醒悟,原来自己已经到了一个物资极度丰富的地区。

    不,等他见到老移民家门口挂着的一串串辣椒后,才知道这一切都不是白来的。

    “祖父,吃糖。”

    最小的一个孙女蹦蹦跳跳的过来,到了老汉的身前时,她举起手,手心里却是一颗灰黑色的糖。

    老汉平时最宠这个小孙女,见她嘴里在喊着祖父,眼睛都眯着,可见是真的欢喜了,就欢喜的弯下腰,张嘴从孙女的手心里咬住了糖。

    小孙女见祖父就像上次吃多了陈醋般的皱着一张老脸,就问道:“祖父,甜吗?”

    老汉摸着她的头顶,裂开嘴就笑了。

    “甜!”

    老汉只觉得那糖从嘴里一直甜到了心里,他抬头见两个正装车的儿子,还有两个儿媳都在看着自己,就老脸一红,说道:“看看有啥好的,今晚第一顿,去买些酒肉来,好好的吃一顿。”

    当初老汉决定全家移民时被乡里人视为傻子,家中的儿子儿媳也有些顾虑。

    现在一看这边的情况,老汉就觉得自己的当初的决定再正确不过了,以后自家肯定能在这边开枝散叶。

    老汉随即就想起了先前放在屋里的祖先牌位,担心被人偷了,就催促的赶紧回家。

    这一路他什么都不管,只是紧紧的抱着装着祖先牌位的包袱,仿佛那就是自己的命和根……

    几个孙子都欢呼起来,大儿子说道:“爹,刚才有大人说,晚上各家各户都有酒肉,全都出来吃。”

    “出来吃?”

    老汉觉得吃饭是很私密的事,特别是有酒肉的时候,更是要隐秘些,免得你家的肉多,我家的肉少,把邻居关系都弄差了。

    二儿子今日见到了许多新鲜事,心中雀跃,就说道:“爹,说是大家一起聚会,一是认识,二来就是欢庆咱们来了这里。”

    老汉一听就黑着脸道:“坐吃山空,有酒肉就留着,酒等逢年过节喝,肉就腌了,慢慢的吃。”

    这时他们一家子的东西都领齐了,那军士喊道:“来帮忙,咱们走了。”

    两个儿子过去和军士客套了一番,最后只能千恩万谢的在边上帮着推车。

    老汉牵着孙女,一路和推车的军士扯着闲话,等到家时,他已经把这边的情况摸的差不多了。

    他家是十口人,又是两兄弟,所以上面就分了两套房子,老汉跟着大儿子一家过活,但是二儿子每月要给些粮食。

    两家人各自打扫,老汉就带着孙子孙女们去打水,一家子热火朝天的。大人骂孩子,老汉又护着孩子骂回去,喜气洋洋就是这个意思。

    午饭一家子就随便弄了些死面饼,然后继续整理。

    “各家各户出来了,把自家的锅碗拿出来,一家弄一堆火。”

    等整理的差不多的时候,外面有人用大喇叭开始喊话。

    等老汉一家子出来时,外面已经密密麻麻的都是人。

    一车车的柴火任由取用,有人帮着架锅。

    最后就是酒肉。

    “这是什么肉?”

    老汉见到了好多种肉,就是没猪肉。

    “鼍龙肉、野牛肉、羊肉、鱼肉,随便取用,只是不许浪费,吃不完的要被收拾。”

    军士的话让老汉觉得自己的世界要崩塌了。

    “老天爷啊!这从古至今,哪朝哪代可以敞开吃肉了?”

    老汉的惶然让军士笑了,然后说道:“这边的肉多,咱们还养了许多牲畜和家禽,还有捕鱼和狩猎,不差肉。”

    老汉被吓到了,从观音菩萨到道尊都在嘴里感激过了。

    “酒水也不差,以后自己买。”

    “啥?酒水也不缺?”

    老汉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大明现在不禁酒,自从土豆酿酒成功之后,官方压根就不管民间酿酒的事了。

    “那边有大岛,上面有咱们的人在盯着土人种地,粮食运回大明不划算,大多都送到了这里。”

    军士的口气随意的就像是在说自己的村子和隔壁村子的距离。

    老汉晕晕乎乎的和两个儿子领了酒肉回去。

    大锅架起,锅里加水,然后把羊肉和鼍龙肉放进去,再加点姜和香料就齐活了。

    “好多烟啊!”

    有孩子指着天空喊道。

    老汉抬头看去,就见烟雾从这里一直延伸过去,视线内就像是一片乌云。

    整个聚居点的人都出来了,无数家庭以篝火为单位,密集的程度,如果从空中俯瞰的话,就像是看到一群群的蚂蚁。

    “举杯!”

    “为了大明,为了陛下!”

    “陛下万岁!”

    欢呼声驱散了烟雾,下方的无数移民们都举碗干了碗中的酒。

    “陛下万岁!”

    老汉喝多了,满面涨红的夹了一块鼍龙肉给小孙女,然后对大儿子说道:“明日就去咱们家的地里看看,赶紧该动起来了。”

    大儿子没醉,说道:“爹,大人们说这里经常电闪雷鸣的,还有大风,不好种地。也就是种些土豆。”

    老汉纳闷的道:“那咱们干啥?”

    “要等春天再看。”

    老汉更郁闷了,“那发给咱家耕牛干啥?种土豆哪要这般费劲。”

    二儿子喝多了些,就嬉笑道:“爹,牛多了没人养,咱们养着呗。”

    老汉真的是无语了。

    “大明啥时候那么富裕了?”

    ……

    “每一个移民的物资都要核发下去,少一件都不成。”

    陈汝静他们的篝火在最边上,没人敢打扰。

    他杀气腾腾的道:“去年可是杀了十余人,等明日就下去一家家的查问,再有贪腐的,不杀了,丢去喂鼍龙和鲨鱼!”

    说着他盯住了伍文,伍文不含糊的道:“这是陛下许诺给移民的东西,没用也得给,不然这些人写信回去,下面谁还敢再来?若是有贪腐,抓到了处死就是。”

    “好!”

    陈汝静说道:“没了那些酸臭味,这才是一伙儿,明日就开始勘察,工部有随行的官员,晚些去问问,让他们多歇息几日也行。”

    刘二采说道:“大人,建城之后……”

    他指指脑袋,陈汝静说道:“别一心想着升官,本官估摸着咱们这五年的事就是建城和不断向前探索,最后还得在离这边的几百里处建第二座城。”

    伍文喝了一口酒,惆怅的道:“现在咱们只能种土豆和菜蔬,今年还是再试试吧,好歹种些小麦。”

    “还有就是牲畜和家禽还得多养些,好歹那些船回程的时候多给些,免得人家辛辛苦苦的送来移民和粮食,咱们一毛不拔,传出去咱们乌龟镇还做不做人了?”

    伍文微醺,打个酒嗝后说道:“乌龟镇啊乌龟镇,这名字就邪性,这鬼地方打雷刮风就如同是地狱。幸好今日这天气看着不像是要打雷的,好啊!不然那些新移民可就睡不着了。”

    “轰隆!”

    他的话音未落,天空中就多了阴云,然后雷声轰鸣。

    蒋先抬头看了一眼,笃定的道:“肯定是大雨,伍大人,你这是乌鸦嘴啊!”

    “艹!”

    伍文把酒干了,然后用力的砸了土碗,喊道:“菜太咸,要加水!”

    陈汝静欣赏的点点头,刘二采就起身喊道:“老天爷给加汤了啊!”

    那些新移民还在懵懂,觉得老天爷不给面子,可老移民们都笑了起来,然后一个个起身,把锅里的肉夹出来大半,让自家的孩子和女人,还有老人回去。

    “老天爷,加点汤吧!”

    “洗个澡!”

    有人开始脱衣服了,然后边喝酒边等着下雨来洗澡。

    大雨随即就来了,雨水滴在篝火上,白灰才飞起来又被打了下去。

    锅里的肉汤就像是大雨中的湖面,不过大家还是笑着继续吃。

    大雨中,伍文拎起酒坛就是一阵牛饮。

    “这是大明的地方!”

    伍文的身体有些摇晃,笑容可掬的道:“谁敢来抢夺,打!打趴下!”

 第2443章 太监上青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话不是形容还在寒冷的春季,说的是大明的青楼事业。

    太祖高皇帝极端反感官员没事玩女人,文皇帝也是一个样。

    只是到了仁皇帝朱高炽时,皇帝仁慈,加之海外不断涌入女人,青楼事业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的壮大了。

    “说是瀛洲那边生女孩就欢喜,生儿子就恼火。”

    陈默道貌岸然的坐在方醒的身边,给他说着瀛洲这些年来的变化。

    这是一个大房间,进来的都得脱鞋。

    没有椅子,只有矮桌。

    跪坐是不可能的,方醒盘膝坐着,对面的是曹斐和常宇、钱晖。

    常宇有些尴尬,他原本只是想请方醒来聚一聚,而曹斐是宫中的大太监,想来不会和地方官太过亲密。

    可他没想到的是,曹斐竟然来了,而且还兴致勃勃的在等着女人。

    这个阉人!

    常宇心中暗骂着不合时宜的曹斐,笑道:“这里都被清空了,兴和伯,,金大人和闫大人他们……”

    “他们在工地,应该差不多了吧。”

    两排案几相对,方醒和陈默坐在一起,对面是常宇三人。

    一个女人在门口徘徊着,不时探头出去看一眼。

    “来了来了!”

    女人就是这里的老鸨,她喜气洋洋的迎了出去,稍后就听到那夸张的声音。

    “哎哟!二位大人这是为了国事奔忙,这一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