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300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300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幼孜突然微笑道:“痴儿,为父这般年纪离去可称寿终正寝,朝中陛下经常遣人来,多有看顾。人这一辈子,至此就可心满意足了……”

    “老爷,有宫中的人来了。”

    金幼孜闻言就说道:“请来。”

    他已经不能再出迎了,从诚惶诚恐到现在坦然的坐在床上,也不过是几天的功夫。

    他知道自己不行了,体内的生命在不断的流逝,若是心中没有牵挂的话,他也拖不到今天。

    “父亲……”

    外面进来了另外四个儿子。

    金幼孜点点头,说道:“晚些不许说话。”

    几个儿子都应了,其中一个看了金幼孜一眼,有些忐忑的说道:“父亲,陛下仁慈……”

    金幼孜看着他,脸上有怒色闪过,最后却化为慈祥:“想让为父为你们上书陛下?”

    几个儿子都低下了头,金幼孜摇摇头道:“化公为私,此非君子,若是做了,为父耻于归葬故里!”

    稍后来人进来,却是胡濙。

    “金大人为何这般……”

    胡濙也没想到金幼孜竟然瘦的脱了型,金幼孜笑道:“这是命数到了,胡大人何必惊讶。”

    胡濙这才知道朱瞻基派他来这里的深意。

    “陛下挂念着您,让您好生休养。还有……”

    胡濙看了一眼金幼孜的几个儿子,说道:“金大人,贵公子看着气度不凡,当出来为国效力才是。”

    金幼孜摇摇头道:“凭本事。”

    胡濙想再劝劝,可金幼孜的眼中多了神彩,问道:“可是朝中有大事吗?”

    胡濙最大的目的就是想问问金幼孜,家里的五个儿子,你想让皇帝荫萌哪一个。

    可金幼孜直接就拒绝了,他只得说了朝中之事。

    “那是引诱,哈密那边的游骑要吃亏了。”

    当听到联军突然放弃在亦力把里和明军纠缠时,金幼孜一下就指出了其中的关窍,让胡濙敬佩不已。

    金幼孜喘息了几下,金昭伯赶紧端了茶水给他喝。

    他歇息了一下,说道:“转告陛下,泰西人在水路被大明打怕了,所以他们会怂恿肉迷和哈烈,甚至会送不少好处。此次他们一动,必然就是大军浩荡,第一步肯定是要进驻亦力把里,然后寻机和大明决战……”

    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那气色就越发的差了。

    胡濙劝道:“金大人,且歇息歇息。”

    金幼孜摇摇头,眼中有厉色闪过,说道:“大明若是不应,那么塞外就不复为大明所有,甚至还会危及奴儿干都司,所以篾儿干他们笃定大明会出来,只是何时出塞,在哪里和他们决战,这些都需要临时决断……臣……”

    他靠在金昭伯的肩上,双眼渐渐无神的看着虚空处。

    “金大人!”

    胡濙见他面色金纸,不禁喊道:“去叫御医来!”

    金幼孜突然喘息了一下,然后说道:“不用了。”

    他就靠在长子的肩膀上看着虚空:“告诉陛下,此战不可急切……”

    胡濙点头应了。

    “要注意……草原上那些……他们就像是野狗,会嗅着血腥味而来,不小心就会被他们合流……”

    他说到这里时气若游丝,胡濙心中大震,急忙问道:“金大人可还有话要交代吗?”

    重臣们去之前都会留下建议,而这些建议皇帝大多会尊重,也是他们的政治遗产。

    金幼孜垂眸看向胡濙,微微一笑,说道:“金某死不足惜,愧无以报君王社稷……无以报……百姓……”

 第2552章 党争的担忧

    金幼孜去了,胡濙急匆匆的进宫向皇帝禀告。

    作为重臣,皇帝那边应当有所表示。

    整个金家渐渐变为白色,仆役们面色沉重,甚至有人眼睛发红,哽咽出声。

    “有的是悲伤,有的是惶然。”

    “悲伤的也是茫然。”

    “是。金幼孜不肯为自家谋取私利,令人敬佩,堪称是君子。”

    “君子啊……只是苦了他的几个儿子喽!”

    “他们肯定要归乡。”

    渐渐的有人来了,只是没什么交情,就在外面鞠躬行礼,算是祭奠了金幼孜。

    此刻各家衙门都在理事,所以没有官员来祭奠。

    当方醒单骑而来时,金家的人和外面的人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是来讥讽的吧,老对头死了,他的心情肯定不错。”

    方醒的面色微沉,他离老远就下马,然后缓缓走到府门前。

    他看了一眼里面,在周遭的注视下说道:“去通报,方某来见老大人最后一面。”

    没人敢拒绝,特别是在金幼孜去了之后,在这些仆役的眼中,权贵们都是吃人的老虎。

    很快金昭伯就出来了,他躬身道:“多谢兴和伯,请进。”

    白事时,就算是往日的对手都能祭奠,所以金昭伯并无忐忑之意。

    只是他想看看方醒是什么意思,若是想来讥讽一番,那么对不住,他就算是子孙永不出仕,也要让方醒付出代价。

    一路白色,里面妇人和孩子在嚎哭,就像是一场仪式。

    金幼孜有五个儿子,金昭伯是老大,最为方正。

    金幼孜的遗骸还未安置,就放在内院。

    一方门板上,大明曾经的重臣就躺在上面,面色蜡黄,瘦削。

    方醒走过去,站在尸骸的侧面,说道:“老大人言必行,行必果,不管政见如何,可心中无私……”

    他微微抬头,想了想金幼孜的一生。

    “我虽与老大人多次不和,可终究只是政争。老大人历经三代帝王,尽心辅佐,三朝宰辅……当青史美名。”

    “多谢兴和伯。”

    方醒的这个评价太高了,把一直在警惕着的金昭伯也感动了。

    方醒看了他一眼,说道:“老大人处处以国为先,此刻方某的心中只有敬佩。只是你们以后在此还是回乡?”

    悲戚的气氛淡了些,方醒若有所思时,金昭伯说道:“家父去前并无私心。”

    方醒不禁动容道:“老大人君子之风当传颂千古,方某自愧不如。”

    是的,方醒觉得如果自己临去前的话,估摸着脑子里想的会是公私各占一半,弄不好家人的比例还会大一些。

    可金幼孜竟然……

    方醒无法理解这种想法,唯有默默躬身。

    稍后胡濙再次来了,满头大汗。

    他看了一眼方醒,然后说道:“陛下已经罢了政事,失手摔了杯子。”

    这是痛惜金幼孜的离去。

    金昭伯带着一家人跪下了。

    胡濙说道:“陛下交代了,老大人的棺木和坟茔都交给有司去管。”

    “陛下厚恩。”

    金昭伯俯首谢恩。

    能让皇帝交代做棺木和坟茔的官员没几个,宣德朝目前就只是金幼孜。

    这就是厚恩。

    胡濙的面上渐渐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仿佛是艳羡。

    “陛下还令本官带着文武官员谕祭七七四十九日,然后派车船护送……”

    “陛下隆恩……”

    金昭伯已经哽咽了。

    所谓的谕祭,就是帝王下旨祭奠臣子,这更是难得。

    而且皇帝还要派人护送棺木归乡安葬,当真是什么都包了。

    “陛下刚派了行人司的行人毛俊前去奔丧……”

    金幼孜的老家在江西,按照金昭伯的想法,就是在京做完法事之后就返乡,至于奔丧,他准备指派一个老仆回去。

    可皇帝居然派出了毛俊,可见真是哀伤了。

    这就是死后哀荣。

    方醒出了金家,见到外面多了官员,就骑马从另一个方向走了。

    “是个君子。”

    解缙得知了情况后也是唏嘘不已,说道:“辅政学士中,金幼孜虽然执拗,可也只有他称得上君子。其余人等蝇营狗苟,不堪入目。”

    目前朝中的重臣都是他的后辈,这不是指年龄,而是资历。

    老解在洪武年间被重用时,杨荣等人还是小字辈。

    他的眼光历来都高,一般人等都难以入眼,没想到居然对金幼孜的评价不低。

    “杨荣有麻烦了。”

    方醒在喝茶,闻言问道:“为何?”

    解缙微微眯眼,像是回忆着什么。

    “辅政学士差了两个,人人都想到了胡濙,可谁想到了杜谦?”

    方醒摇摇头,有些惊讶的道:“杜谦的资历不够啊!”

    现在的辅政学士可不简单,没有在重要的职务上干过,你上去别人也不会心服口服。

    而大理寺卿显然不算是重臣,至少在解缙和方醒的眼中不算。

    解缙得意的就像是个孩子:“杜谦能力不彰,可他却是陛下潜邸时的老人,和你差不多。”

    方醒点点头,有些领悟了解缙的意思。

    “辅政学士里一定要有陛下的人说话,他能充当陛下的耳目,代表陛下的利益。”

    方醒觉得自己不喜欢政治,不喜欢太多的布局和谋划,可杜谦和他的关系并不好,甚至有些隐隐的敌视。若是他进了政事堂,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

    “若非是你在,杜谦本是陛下潜邸时的第一人,以后飞黄腾达自不待言。可有你在前面,他再怎么扑腾都是白费劲,超不过你。”

    解缙饶有深意的道:“他不一定会是你的朋友,所以你要小心。”

    方醒觉得无所谓,再说他也不可能和一位辅政学士成为盟友,那是大忌讳。

    胡濙和杜谦的组合,那些人大抵会有些失望吧。

    胡濙不站队,他本是文皇帝最忠诚的臣子,要站队也只会站在皇帝的一边。

    杜谦是皇帝的人。

    那么此次之后,政事堂里的格局就变了。

    皇帝的力量第一次不加掩饰的开始出现,朝堂之中该怎么应对?

    有人会改弦易辙,有人会咬牙切齿,有人会不知所措。

    这就是党争的苗头,下面的官员们会自觉不自觉的开始站队。

    “可是担心党争?”

    解缙见方醒有些发楞,就随口问道。

    方醒点点头,“不只是担心党争,也在想着刚收到的消息……哈烈和肉迷联军已经停止派出游骑,亦力把里被大明控制住了。”

    解缙皱眉想了想,说道:“那就是大战将起,不过你不必担心此刻会有党争。”

    他很是轻松的道:“党争党争,哪朝哪代没有?没有才是稀奇事。帝王不糊涂,那么这些只是小事,反而会是助力。帝王要是昏庸,没有党争反而是坏事,那会出现权臣。”

    方醒也想通了这个,觉得自己的烦忧就是杞人忧天。

    党争永远都躲不过,与其担忧,不如未雨绸缪去限制它。

 第2553章 黑刺归来

    除去至亲,逝去的人将很快会被遗忘。

    金幼孜的离去很快就被淹没在关于远方战事的密集议论之中。

    而在此之前,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出缺的三个职位。

    户部尚书目前呼声最高的是刘中敷,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清廉,连东厂都找不到他贪腐或是占便宜的事。

    剩下的两个辅政学士……

    胡濙几乎是没人怀疑他会是其中的一个。

    他的资历老,文皇帝信重的臣子,至于干了啥大家都心照不宣。

    而且此人行事温和,几乎找不到仇家,他担任辅政学士,不会有人反对。

    剩下的一个呢?

    于是当皇帝开了大朝会时,群臣就像是农夫去赶集般的兴奋。

    方醒依旧不喜欢大朝会,觉得起的太早了。

    当杜谦的名字被念出来时,一群人都傻眼了。

    杜谦的资历不够啊!

    无数目光集中在了杜谦的身上,在皇帝走后依旧不肯离去。

    杜谦感受到了这些目光,他微笑着走到杨荣几人的身前,拱手道:“下官愚钝,以后还请诸位大人多多指教。”

    胡濙也来了,不过他无需惶恐,只有杜谦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

    “客气了,以后大家就是同僚,共同辅佐陛下。”

    杨荣当然知道杜谦是谁的人,加上一个胡濙,政事堂以后可就热闹了。

    不过……

    方醒和杜谦的关系可不怎么样啊!

    有心人就去找方醒,却见他和徐景昌,外加一干武勋扬长而去。

    在文官们关注权利之争时,武人们需要考虑的是远方的威胁。

    他们没去五军都督府,因为那里不能喝酒。

    可谁都不愿意在家里接待这群人,因为怕被御史弹劾。

    最后大家还是去了神仙居。

    “德华,可耽误做生意?”

    徐景昌就像是一个财迷般的问道。

    “上午不做生意。”

    能有这帮子人来吃饭,对神仙居就是个活广告。

    要弟带着人上了二楼,方醒去后院看了莫愁母子。

    “爹!”

    欢欢在读书,方醒在外面对先生拱拱手,先生笑道:“贵公子的学业已经差不多了,还请兴和伯早日做打算。”

    方醒说道:“多谢了。”

    先生是客套话,因为他知道欢欢迟早会进知行书院,所以不如大气些主动提出来。

    可方醒却暂时不想把还小的欢欢弄进书院去。

    “哈烈人和肉迷人肯定是在准备了。”

    二楼的包间里,因为离午饭时间还早,所以有酒,下酒菜却是花生。

    孟瑛看了一眼众人,沉声道:“这是最后一次大战的机会了。”

    这话里带着自信。

    此战之后,草原上不会再有敌人。

    “泰西那边太过遥远,陆路不可能,海路耗费太大,所以只能是慢慢的磨,那么此战可谓是大明最后的一次大战。”

    张辅举起酒杯,缓缓的道:“倾国之战,这是最后一次,以后不会再有。”

    “怎么弄?”

    有人说道:“现在连对方多少兵力都不知道,咱们说什么都没用啊!”

    “最少十万!”

    孟瑛分析道:“他们需要考虑补给,所以这就是当初修建南北水泥道时本候万分坚持的原因。路好,补给才能到位。”

    大家越说越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