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330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330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溥在杀敌,他带着十余人在围杀三名冲进来的重骑,代价是左臂被撞断了骨头。

    援军!

    他在期待着援军!

    大明需要援军!

    土豆在奋力求活!

    在这种混战中,零散的火枪兵就是炮灰。

    “武学向我靠拢!”

    他的声音沙哑,他的火枪已经丢弃了,手中握着长刀。

    “等等!大人,等等!”

    一个左腿小腿奇怪弯曲的军士杵着火枪在追赶着他们。

    一名军士过去扶住了他,两人进入阵列。

    前方不时出现敌骑,有的被拦截,有的往左右冲杀。

    这一百余人的队伍身后就是空白。

    四周都是敌人。

    四周都在厮杀!

    “齐射……”

    十余骑冲了过来。

    土豆厉声喊道。

    “嘭嘭嘭嘭!”

    那个断腿的军士靠在身边同袍的身上,然后扣动了扳机。

    “齐射!”

    第二排齐射,这些敌军全军覆没。

    更多的骑兵出现了。

    没有预备队了。

    “万胜!”

    右侧的明军在欢呼,大抵是打破了敌军的封锁。

    可正面呢?

    每一次征伐,明军必然是优势兵力。

    而这一次没有,双方旗鼓相当。

    多出来的部分,也就是大家在质疑的部分。

    兴和伯为何还不回来!

    ……

    就在敌军后方的一处丘陵地带,方醒在看着这场厮杀。

    他放下了望远镜。

    “陛下很出色。”

    他特地绕到后方来断掉联军的退路,就是想毕其功于一役。

    而朱瞻基并未让他失望,已经拖住了敌军,连篾儿干都冲杀了进去。

    他回身看着身后。

    两万不到的人马,骑兵损失最为惨重。

    “伯爷!”

    宋建然和陈德已经在跃跃欲试了。

    但是能挡住疯狂逃窜的敌军吗?

    他们有些担心。

    “列阵!”

    方醒拔出长刀。

    火枪兵上马列阵。

    残余的骑兵依旧骄傲的开始护住两翼。

    阵列开始向两边扩散。

    无数火枪在将士们的背上闪烁着金属的辉光。

    这是大明的时刻!

    而我将会成为传奇!

    方醒回身,轻轻一提马缰,战马轻盈的冲上了小丘陵。

    “援军在哪?”

    一个明军重骑疲惫的丢弃了长枪,他拔出长刀,然后抬头无力的叹息一声。

    他看到了开始变淡的硝烟。

    透过硝烟,他看到了一骑。

    他摇摇头。

    “那是谁?”

    小丘陵上的那名骑兵冲了下来。

    无数骑兵从后面出现。

    硝烟中,那些骑兵有些模糊。

    就像是水镜在晃动着。

    但却漫山遍野……

    “大明万胜!”

    所有人都有一瞬失神。

    朱瞻基已经提不动刀了,他抬头,疲惫的看着前方。

    张辅多处受伤,但依旧在厮杀着。

    他无法抬头,但却狂喜。

    土豆在奋力的劈砍着,把一名杀进阵列的敌骑砍下马来。

    “大明万胜!”

    欢呼声传了过来。

    “是敌军的后面!”

    土豆浑身一震,他缓缓抬头看向前方。

    前方的敌军在茫然回头。

    梅洛在回头。

    篾儿干在回头。

    下午的太阳不小,让回头的他们只能眯着眼。

    骑兵!

    无数骑兵在飞速接近。

    那些战马拉着火炮甚至都跑在了最前方。

    他们在疯狂的出击!

    他们在接近三里开外的地方下马。

    阵列在迅速成型。

    这是大明最精锐的三个火器卫所。

    能够纵横当世的三个火器卫所。

    无数阵列成型。

    阵列以百户所为单位在铺开。

    从左到右。

    从前方到纵深。

    “为什么?”

    篾儿干呆呆的道:“歪思呢?”

    歪思此刻就躺在草地上,他的脑袋和身体分离。一只大鸟站在他的脑袋边上,一口一口的啄食着。

    梅洛带着人冲到了篾儿干的身边。

    “我们必须要突围!”

    篾儿干点点头道:“好,突围!”

    “魔神来了!”

    一个尖利的叫声传来,带来了恐慌。

    恐慌在蔓延。

    “那是魔神!”

    无数联军在发狂,他们开始脱离和明军的接触。

    军心散了啊!

    篾儿干叹息一声,说道:“如果我们……本王是说,如果我们求和呢?”

    梅洛苦笑道:“相信我,明皇只会要俘虏。”

    篾儿干的精神陡然一振,他挥舞着短剑嘶喊道:“让我们杀出去,回家!”

    此刻无数人的眼中没有贪婪,有的只是眷恋。

    让我们回家吧!

    回到家乡,回到温暖的家中,回到妻儿的身边……

    “万胜!”

    明军在欢呼。

    “陛下,兴和伯麾下两万人不到。”

    勇敢的瞭望哨依旧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杨溥的脸红了。

    三个最强的火器卫所加上一万骑兵出击,居然少了五分之一还多的人马,可见厮杀之惨烈,以及方醒急于回援的心态。

    “是兴和伯来援!”

    到处都在欢呼。

    土豆眨巴着眼睛,他觉得自己应该会有些想哭。

    可此刻他却只是感到了骄傲。

    这是我的父亲。

    他说过自己将会成为大明的传奇。

    这一战之后,他就是传奇!

    朱瞻基在看着前方,喃喃的道:“德华兄,你没有让我失望。”

    方醒必然是用最暴烈的方式解决了自己的对手,然后绕到了后方,和主力夹击敌军。

    朱瞻基握紧手中的长刀,奋力呼喊道:“诸将士,随朕破敌!”

    “万岁!”

    明军就像是洪水般的冲了出去。

    战意沸腾!

    ……

    我将会成为传奇!

    方醒策马在阵列前方看着敌军开始冲着这边奔逃。

    但他们需要打穿这条由火器组成的防线。

    他们不可能击破这条防线!

    方醒微微昂首。

    他举起了右手!身后无数将士开始举枪,火炮开始装弹……

    我来到了这里。

    我见到了大明。

    时光流转。

    世间轮回。

    唯有大明永世不灭。

    巍巍皇明,万世永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歌声雄浑,无数将士在看着前方。

    战马在奔驰。

    篾儿干在看着前方,他听到了那首让草原异族闻风丧胆的军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梅洛没有听过这首军歌,但是他看到了恐惧。

    从篾儿干到所有的哈烈人,他们都在恐惧。

    这是一首传承悠久的军歌。

    从古至今,无数华夏军队用雄浑的声音吟唱着这首军歌,然后他们追亡逐北,把这首军歌传唱到无数地方。

    时光流转,汉唐的威名早已消散。

    可今日一支大明的军队再次唱响了这首军歌,接过了这份让异族震怖的荣耀。

    阳光挥洒下来,那些阵列整齐的把阴影留在了草原上。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我们的大明

    当打下最后一个字时,我的感觉是虚脱,然后茫然,最后是不舍。

    作为作者,当到了这一刻时,会感受到那些人物在脑海中不断浮现。

    这是鲜活的生命和人物。

    只有如此才是诚恳!

    原先我以为完本后会是从未有过的轻松,因为后面我写的很艰难,很疲惫和煎熬。

    但我错估了这两年和这些人物朝夕相伴的感情。

    我在怀念着文皇帝。

    ——朕即是大明,朕在,大明安!

    我在怀念着他最后一战的雄烈。

    ——诸将士,随朕破敌!

    我在怀念着那个肥胖的仁皇帝。

    ——记得告诉太子,要悯民。

    ——婉婉,别怕。

    ——我家德薄,从简……辛苦你了。

    我在怀念着燕娘。

    ——娘,娘,你跟我回家,娘!

    ——小猪跟着爹爹回去,娘在这边做工,很快就归家了!

    我在怀念小娘。

    ——告诉伯爷,小娘辜负了他,不到……五……五十年……

    我在怀念……怀念那些惨烈。

    在那些惨烈之下,是无数人的吟诵和嘶吼……

    恍如从地底下发出的不屈嘶吼。

    ——日月不易,永照大明!

    那些人物依旧历历在目,越发的清晰真实了……还有很多,仿佛就活在身边,但是不能再怀念了。

    因为我会越发的不舍。

    我还想看到土豆和平安的未来。

    还有大明结束国内革新之后的勃勃生机,以及那个想法。

    那个日不落的大明!

    但这不只是我的大明,不只是方醒的大明,更是我们的大明……

    无数跟随着方醒一路艰难跋涉前行的读者们,这是你们的大明!

    这也是我留下一个半开放式结局的原因所在。

    方醒从一个少年到现在,其间经历无数艰难险阻……

    而你们一路追随。方醒把大明的框架搭起来了,剩下的填充也留下了根基,不需要再去描述那些不断前进,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大明。

    这个大明留给大家。

    还有……许多的怀念。

    方醒已经种下了种子,那些种子已经发芽,并茁壮成长,这才是他能放心的地方。

    ——春季能让人感到生机勃勃,那是因为无数种子在生根发芽……

    再见,大明……

    ……

    先前走在街道上,微雨,路灯下雨丝纷飞。

    不知怎地我就觉得……

    从决定完本开始,情绪很容易波动。

    我知道这是不舍,不舍那些人物,不舍那个大明,但更多的是不舍你们,一路支持着我走到今天的你们。

    感谢!诚恳的感谢!

    这本书从开始的不经意,到后面的认真……

    认真会很累,从精神到肉体都会感到疲惫。

    我的身体差点垮了。

    长期熬夜和精神压力让我的身体差点崩溃了。

    神经衰弱和焦虑症是两大敌人,让我这两年几乎就没好好的睡过一次安稳觉。

    很煎熬吧!

    我身处这些煎熬之中,正是在大家的不断支持下坚持了下来。

    记得第一个盟主出现时我的欣喜,再到第一百个盟主出现时的平静。

    因为我需要更加努力。

    无数个夜晚里,正是看着那些书评和不断变化的数据,让我有了持续坚持的动力,有了感动,和许多欢喜。

    是的,书友才是一本书前进的动力。

    所以我深深的感激着你们。

    一本书的终结并不是告别。

    我想暂时停一下,但我害怕自己会习惯了懒惰,会沉浸在悠闲的时光里,并为之惬意。

    所以让我们继续。

    我将继续努力,希望能看到大家继续支持。

    新书在准备中,还是历史。新书就像是一株幼苗,需要大家的支持。不管是推荐票还是什么,都会化为甘露,滋润着新书不断前进。

    我在那里等待着大家。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他出生于金陵,当时叫做应天,也就是后来的南京。

    他出生时朱元璋还在为了天下而四处攻伐,陈友谅依旧强大。

    于是乎在他出生时,朱元璋都没来得及看一眼,就急匆匆地出发去和陈友谅开战。

    他一直都没有名字,朱元璋这个父亲忙碌的没时间考虑这个问题。

    等他七岁时,朱元璋要准备称帝了,这才发现自己的儿子们都没个正式的名字,于是就煎熬了几宿,给这些儿子们取了名字。

    “我是朱棣。”

    稚嫩的年轻人看着那些农户在地里艰难的收获着,他的眼中有些迷惑。

    “为何这般辛苦?”

    “你去试试。”

    “好!”

    于是年轻人就下到地里,在那些农户的惶恐中开始收割。

    弯腰,左手抓住上方,右手挥刀。

    当他满头大汗的直起腰,回头看着自己的成果,不禁微笑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年轻人的眼中多了感悟,然后他招呼着那些兄弟们下来。

    “来啊!来试试!”

    这里是凤阳,他父皇的老家。

    这里是他的祖父母的安息之地,而他和那些兄弟被赶到了这里,只是他们的父皇想让他们体验一番百姓的艰难。

    于是他走遍了凤阳,四处去体验百姓生活,渐渐的,那双眼睛中多了沉重。

    ……

    “本王是朱棣!”

    马背上的年轻人全身披挂,他的目光锐利,鹰隼般的盯着前方正在逃窜的蒙元人。

    “殿下,该追击了!”

    一位老将用钦佩的眼神看着他。

    是的,作为藩王,他值得钦佩。他和将士们同吃住,一起趟过能把人的骨髓冻住的河流,如今敌军就在眼前。

    年轻人拔出刀,回首喊道:“诸将士,随本王破敌!”

    年轻人一马当先冲杀出去,身后无尽的草原上,无数将士挥舞着长刀,山呼海啸般的紧紧跟随着。

    ……

    “我是朱棣!”

    人近中年,朱棣越发的威严了。

    “殿下,金陵逼迫甚急,再不动手……死无葬身之地……”

    一个和尚焦急的在堂下说道。

    “殿下,动手吧!”

    看着堂下跪着的人,朱棣痛苦的闭上眼睛。

    再次睁开眼睛时,那双眸子里冰冷无波。

    ……

    “朕是朱棣!”

    皇宫中,高居其上的朱棣负手而立,殿内群臣纷纷俯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