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72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72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只要他胡广坐下去,那么明天就会传出他心胸狭隘,不屑勋戚的话来。

    不过胡广好歹是久经考验的政客,他压压手道:“兴和伯身体不适,这个大家都知道,罢了,这位子就给它空着。”

    “好!胡学士果然是雅量高致,我等佩服……”

    一个声音从另一桌传过来,方醒瞟了一眼,发现居然是那位严旭。

    严旭冲着方醒微微一笑,然后说道:“明日是秋闱的最后一场,胡学士今日怕是想看看我大明士子的真才实学吧,滥竽充数的怕是难逃他老人家的法眼啊!”

    胡广微微一笑,冲着那掌柜的点点头,然后酒菜就流水般的上来了。

    这掌柜的也大胆,把那些荤腥的菜肴都避开了方醒这一桌,等上完菜后,方醒的眼前全是素菜。

    方醒也不生气,每样菜都尝了一下,然后皱眉道:“这菜怕是在后厨放久了吧!一点新鲜味都没有。”

    掌柜的脸上发青,想辩驳吧,可方醒却是兴和伯。不争辩一下的话,这名声都被搞臭了。

    胡广举杯敬了朱瞻基后,微微一笑道:“据说兴和伯对农事也精通,工匠之事也颇有涉猎,再加上文武双全,当是百官楷模。”

    这话仿佛就是个引子,严旭马上就接道:“今日只论文章诗词,哪位先来?”

    朱瞻基不悦的瞟了严旭一眼,心想你好歹得等酒过三巡了再说吧。

    可胡广却抚须笑道:“正该如此,哪位俊杰把最近的文章给读读,让在座的品评一二。”

 第359章 不要脸

    随着胡广的话结束,气氛马上就热烈起来,当即就有一个学生起身,大声的背诵着自己写的文章。

    方醒瞄了一眼,记得这人好像是李家书院的。

    连开个文会都要走后门,这些道貌岸然的脸嘴下面,究竟是在想些什么呢!

    “……圣人行藏之宜……”

    看着这人一脸的红光,方醒觉得很没趣,再看看桌子上的菜,他顿时就觉得不该来这里。

    家里应该准备了午饭吧,会是什么呢?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方醒耳边听着这催眠曲般的文章,看到大家都是一脸的陶醉,就从怀里拿出块牛肉干来,心满意足的慢慢啃着。

    等几个学生都背诵了自己的文章后,胡广也不吝啬,一一给出评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顿时让那些学生们都感激流涕,纷纷把酒上前。

    胡广呵呵笑道:“殿下在此,你等当先敬。”

    朱瞻基听了这几人的文章,觉得也还行,就举杯饮了几口。回头一看方醒,这人正在看着外面的风景吃肉干呢。

    胡广也看到了,严旭也看到了。

    张淑慧和小白近期像是防贼般的盯着方醒,不许他偷吃那些‘违禁’的食物,所以方醒真是馋得要命啊!

    这个牛肉干还是昨日从婉婉那里偷偷要过来的,方醒当时信誓旦旦的说是要拿去喂铃铛,可最后还是落入了自家的嘴里。

    看到方醒并没有搀合进来的意思,胡广微微颔首。

    “兴和伯。”

    严旭起身,含笑道:“严某近日读书,看那纵横千年之史,倒是发现了一个问题。”

    方醒吞下牛肉干,觉得肚子有些饿了,就随意的扒拉着那些蔬菜,觉得一点胃口都没有。

    看到方醒不搭理自己,严旭也不恼,反而是笑的更加的文质彬彬。

    “严某读史,发现汉有董卓,唐有安禄山,具是野心勃勃之辈,不知兴和伯以为如何?”

    这是在影射武人粗鄙,不知忠义,进一步告诉朱瞻基:殿下,这武人不可不防啊!不然咱大明的江山可不稳当了。

    朱瞻基勃然大怒,正准备呵斥严旭,可方醒却揉揉肚子道:“那前宋呢?”

    严旭一怔,然后笑道:“前宋无山川之险,若无那些宰执苦苦支撑,怕是早就亡国了。”

    方醒看到楼下有小二正端着烤全羊往里面走,口水都差点流出来了,就随口道:“那就没有武人的作用吗?”

    严旭环视一周,看到大家都是报以期待的眼神,就傲然道:“若无文官的统领,那些武人如何能挡住那些铁骑!”

    宋朝文人领军是惯例,赢了就是文官的胜利,输了就是武人的无能!

    “那岳飞呢?”

    方醒看到远处驶来了几辆马车,他仔细看了看,觉得有些眼熟,就再次随口道。

    严旭被这话给堵住了,要知道岳飞可是朱元璋钦定的历代三十七名臣之一,不能随便诋毁。

    不过文人总是能偷换概念,不过是一瞬之后,严旭就说道:“岳飞虽然忠义,可拒圣旨却是有违臣子之道啊!”

    “哎!”

    方醒第一次回头,他淡淡的道:“当年朱仙镇大捷,开封府唾手可得,是谁劝住了兀术?是谁撤回了援军?是谁强令召回了岳忠武?”

    严旭愕然,胡广垂眸,那些学生们都是如坐针毡,有人都脸红了。

    朱瞻基微微一笑,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觉得果然是方醒才有此言。

    当年的兀术在朱仙镇被岳飞以少胜多,打的大败,然后面临岳飞的压力,已经准备退出开封府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前大宋的太学生却来求见兀术,进言道:“太子不用走,岳飞马上就得退兵了。”

    兀术当然不信,说你小子这是在忽悠我呢!

    可太学士却把其中的道理娓娓道来……

    “除非是有大臣领军,不然收复京城的功勋怎可能落到岳少保的头上,我看这次他要倒大霉了,不信您且等着看。”

    果然,退兵令下。但岳飞抗令不遵,准备和张宪一起收复故都。

    大军一进,兀术赶紧就逃出了开封府。这时候的开封府,大宋的故都,就像是个赤果果的女人正等着人接收。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严旭尴尬的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大局如何,庙堂之高自然看得清楚,听令就是了。”

    这话的意思是岳飞抗旨不尊,纯属是自作自受。

    “不要脸!”

    方醒丢下这句话,就看向了外面,越看越眼熟。

    严旭的脸涨得通红,自他束发受教以来,还是第一次被人骂做不要脸。

    当着大家的面,这真是奇耻大辱啊!

    “兴和伯,难道忠君错了吗?”

    严旭最后只得阴险的给方醒挖了个坑,这让胡广有些不大满意。他和方醒之争只是在争夺朱瞻基的信重,可严旭这话有些龌龊了。

    方醒没搭理他,自顾自的看着下面的街道,他觉得下面的行人比这里的读书人都要真实了许多。

    严旭被晾在那里,有些浑身赤果果的感觉,很是不舒服。

    胡广看到朱瞻基的面色微沉,就笑道:“今日盛会,为何无诗歌佐之啊?”

    “正是,胡学士,学生就先献丑了。”

    这世上总是不缺有眼力见的人,所以有人开头之后,顿时诗词满天飞,不时引发一阵赞美。

    方醒是没有心思听这些的,他趴在窗户边上,百般无聊的看着下面,就等着时间差不多了回家。

    那几辆马车缓缓而来,十多名侍卫伴在左右。一个白白胖胖的内侍坐在马背上,抬头往上瞅了一眼,马上就大笑起来。

    梁中笑眯眯的朝着马车里说了几句,然后侧耳倾听,随即冲着方醒拼命的招手。

    方醒也是喜色上脸,心想这下该有借口吃东西了吧。

    看到车队停在了下面,方醒起身就道:“各位高才,方某自愧不如,就此别过。”

    朱瞻基看到他想走,也不愿意呆着了,起身对胡广道:“今日大开眼界,告辞了。”

    看到朱瞻基要走,刚才还和打了鸡血般的学生们都没有了炫耀的精气神,让胡广有些不渝。

    今日请朱瞻基来,不过是想让他见见这些胡广认为有前途的学生,他要是走了,这文会也就可以结束了。

    可谁敢阻拦皇太孙,所以胡广只得保持着风度,起身去送朱瞻基。

    严旭刚才被方醒几句话给挤兑的无地自容,此时看到方醒要走,就不甘的道:“兴和伯难道就不做首诗吗?还是说久历战阵,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第360章 重重的两巴掌

    严旭这话是暗指方醒既然行武事,就该给兴和伯加个武臣号,不然难副其实。

    而且还有暗讽方醒枯名钓誉,其实不会作诗的意思。

    方醒上次写的那首‘横眉冷对千夫指’太过偏激,所以传出去也只是让文人们晒然一笑而已。

    你方醒上次胆子大,结果陛下雅量没有收拾你,你今儿再来一首试试?不原形毕露才怪!

    “走不走?”

    方醒觉得肚子里在叫唤,就有些不耐烦的问朱瞻基。

    声音虽小,可却让人听见了,顿时严旭眼中的妒火几乎能把方醒烧成灰烟。

    “兴和伯难道不敢吗?还是说……”

    严旭的话让朱瞻基大怒,他喝道:“你是何人?”

    方醒微微摇头道:“文章诗词不过是小道,于国于民毫无用处,太祖高皇帝就曾经斥责过此事,你等却整日迷醉其中,可曾想过民生?”

    啪!

    这一巴掌不但是打在了严旭的脸上,同时也是打在了在场所有学生和胡广的脸上。

    好痛!

    当年朱元璋就无比痛恨那些在文章上下功夫的臣子,特别是几千字的奏章,除却前面的大部分之外,只有后面的一百来字是说正事的,更是让他怒不可遏。

    茹太素当年就因为把奏章当成了炫耀自己文笔的地方,被朱元璋痛打了一顿板子,至此洪武年的那些官僚就再也不敢卖弄了。

    胡广终于是忍不住的说道:“我辈读书人,当以经学为主,文章阐述圣人之言,如何是小道?兴和伯做不出诗来就莫要胡言!”

    你终于是撕开了那张和气的面孔了吗?

    方醒斜睨着看了胡广一眼,不想理他,可朱瞻基却不乐意了,看那样子是想和胡广撕逼一番。

    要是今天朱瞻基和胡广开撕的话,估计明儿朱瞻基就得被禁足,而且传出去名声也不好。

    ——藐视大臣!

    你娃还是皇太孙呢,上面还有皇帝和太子。你现在就这么牛比了,以后谁还管的了你!

    方醒一脚踩在朱瞻基的脚后跟上,止住了他的脾气,然后挑眉道:“纸笔伺候!”

    掌柜的一怔,朱瞻基的凌厉眼神就来了,吓得他亲自捧着文房四宝过来,还屁颠屁颠的给方醒磨墨。

    方醒提起笔来,目光扫了一圈,对着这些人微微一笑,运笔飞快的写了几行字。

    “啪!”

    毛笔一丢,方醒淡淡的道:“方某非不能,实不愿耳!今日胡乱做了一首,请诸君品鉴!”

    “我们走。”

    方醒和朱瞻基前脚刚离开桌子,有一个胆大的学生就拿起那张纸,看了一眼后,脸都变绿了。

    “念啊!”

    严旭急不可耐的道,在他看来,方醒这是想跑了。不趁着他没下楼之前当场揭露,那效果可是差了许多。

    那学生在严旭的逼视下,只得把这首诗念了出来。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高宗敕岳飞的碑文?

    有宋一朝的皇帝大多才艺不凡,高宗赵构的书法也是为后人所称赞的。

    而后来赵构给岳飞的敕书被人刻碑留存,不少人都去看过。

    “这个开头可真是普通啊!”

    “就是,去看个碑文有什么好写的,当真是江郎才尽了?还是……欺世盗名!”

    这个开头很平庸,而方醒和朱瞻基已经被胡广送到了第一根柱子的边上。

    那学生用祈求的眼神看了看大家,结果大家以为这货是在同情方醒,顿时都用嫌恶的眼神在看着他。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严旭的脸一僵,胡广的步伐一缓……

    这是在为岳飞鸣冤呢!

    不过岳飞在大明颇受皇家的待见,朱元璋亲自下令把他配享宋太祖,可谓是极为重视。

    “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

    这首满江红的前部分只是鸣冤,所以大家都心中稍定。

    “岂不念,中原蹙?岂不惜,徽钦辱?”

    这是在说秦桧吗?

    胡广的脸有些青白,他觉得方醒是在讥讽自己是秦桧般的奸臣。

    “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听到这一句,前方已经是楼梯口了,胡广终于长呼了一口气,同时心中也是暗惊。

    这矛头是直指宋高宗赵构啊!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好狠的方醒!

    好辛辣的诗句!

    和上次的横眉冷对千夫指同出一脉啊!

    此时虽然也有人认为岳飞是被赵构害死的,可却不是主流。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胡广刚把朱瞻基送到楼梯口,听到最后的诗句差点一口老血就喷了出来。

    刚才严旭说岳飞抗旨不忠,马上就被方醒拍了一巴掌,而此时的第二巴掌也来了。

    区区一桧怎么敢动岳飞?不过是赵构担心迎回二帝没了自己的位置罢了。

    刚才胡广的姿态就是站在了文官的那一边,对严旭鄙夷武人表示了默许。

    这下报应来了!

    同样是陷害武人,你胡广和秦桧有啥区别?

    方醒回身,拱手道:“胡大人留步,希望今日能有名篇留下来,方某对此翘首以盼!”

    胡广看到朱瞻基一脸的忍笑,不禁差点就想讥讽几句。只是想着今日有方醒的这首词在前,他怎么做都是脱不了一个打压武人的名头,所以才忍了下去。

    而上面的严旭已经灰头土脸的在喝闷酒了。

    今日他被方醒轻飘飘的几乎话就引得阵脚大乱,最后想坑方醒一把也没成功,反而被重重的扇了两耳光。

    这脸都丢到了北平城,咋出去见人啊!

    “方醒!”

    出了大门往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