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228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28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等人回答,刘明伸出两根手指头,一脸震惊的道:“两成!只有两成啊!”

    什么?

    这些学生来历复杂,在其中串联的只是五六人而已。

    可不管怎样,儒学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儒家就是他们的最大靠山。

    在独尊儒术那么多年来,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把儒学丢在了一边。

    一时间愤怒的火焰在熊熊燃烧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狂热。

    刘明看到气氛起来了,就喊道:“那人是大明的兴和伯,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咱们是大明的读书人,怎可愧对前辈……”

    “对!我辈读书人,就当肩挑大任,死尚不惧,有何惧之!同去!”

    “同去同去,咱们把那伯府砸了,看他还敢不敢亵渎我名教!”

    “好!且等小弟进城买些农具,咱们砸了那狗屁的学院,砸了那亵渎我名教的伯府!”

    一个学生满面潮红的振臂高呼着,然后转身就准备真去买农具,看来是个不差钱的主。

    刘明心中一喜,急忙喊道:“那位朋友留步!”

    那人不解的回头,刘明诚恳的道:“我等做事当有礼有节,若是打砸,岂不是辜负了圣人的教诲?”

    转过视线,刘明不屑的瞥了在城门口注视着这边的几名军士一眼,说道:“有礼有节,他行他的邪路,那是自作孽!可那些被他蒙蔽的学生却是无辜的,我等当晓以大义,耐心劝导,所谓迷途知返,善莫大焉,诸位,今日就让我等去拨乱反正吧!”

    “出发!”

    守门的军士看着这群浩浩荡荡的学生朝着聚宝山而去,不禁面面相觑。

    “大人,可要去禀告?”

    “呃……这是神仙打架,咱们凡人还是别掺和的好。”

 第473章 你咋不上天呢

    “梆梆梆梆……”

    朱芳的工坊里,几个工匠正敲打着才从模子里出来的细钢棍,把尾部扩大的圆锥体检查一下,递给了下一道工序。

    而朱芳正在做板牙。

    方醒提供的高强度丝锥缓缓的转透了圆盘状的板牙中间,周围的排屑孔早就完工。

    反复钻透几次后,朱芳检查了一遍,满意的在板牙的外圈锉了两个半圆。

    细钢棍被夹在虎钳上,朱芳用锉刀把前段锉出一个锥度,然后用板牙套上,轻松的向右旋转着。

    最后就是在尾部用锯弓拉出一条直沟,这颗沉头螺丝就做好了。

    方醒接过沉头螺丝,用它固定住了燧发装置,试了几次后,满意的道:“很稳固,而且枪身的重量也减轻了不少,这有利于我军的持久作战。”

    朱芳摇头道:“老爷,小的总是觉得配方有问题,所以出来的钢水不稳定,不然还可以在韧性上再进一步。”

    方醒安慰道:“莫急,小批量慢慢的试验,就算是出来的钢差些,咱们也可以卖给别人,亏不了多少。”

    朱芳轻轻一叹,忍住眼泪,回头喊道:“都快些,咱们尽快把营中的火枪都给换完。”

    原先的燧发枪由于材料的原因怕炸膛,所以壁管做的很厚。

    现在钢材有进步,经过多次测试后,安全性能有保证,所以方醒今天就是来验收的。

    “嘭……”

    把新式火枪夹在虎钳上,然后装药,用一根绳子拉住扳机,等人离远后拉动。

    连续试了多枪,等枪管烫的不行后冷却,然后再次测试,最后还测试了最大装药量。

    “很好!”

    方醒满意的接过炸膛的火枪,刚才的装药量差不多有两倍多,而且是在长时间射击后的测试,所以他真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至于后膛枪,他一点头绪都没有,光是一个金属弹壳的生产就足够他犯晕了。

    不过有了定装弹后,方醒部的火力密度已经能满足此时的战争要求。

    除去对人数太少有些不满之外,方醒已经再无他求。

    方醒憧憬了一下几万人的火枪阵列后,叹息着回家。

    “老爷,书院外面有好多人在围着……”

    “多少人?”

    方醒轻叹一声,知道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这应该就是开胃菜吧!

    “都别进来啊!我家老爷可是说了,这里是私人地方,进来打死都白搭!”

    方五拍拍刀鞘,警告着前方的人群。

    由于围墙才刚开始建造,所以整个书院四处漏风。

    刘明躲在人群中喊道:“我辈读书人哪里不能去?若是考中了进士,那是连皇宫都去得,难道一家书院比皇宫还难进吗?”

    “那你们进来试试看?”

    小刀笑嘻嘻的摸着刀柄,好像是在开玩笑。

    可在边上有些懵的袁达却知道这不是玩笑,因为他刚才亲眼看到小刀一脚把一个冲进来的读书人给踢飞了出去,那人现在还躺着呢。

    一百多人,看着乌压压的一片,可却对小刀有些忌惮,几次涌上来后又退了回去。

    “老爷来了!”

    方醒是来了,怒气冲天。

    他跳下马来,看着这些兴奋莫名的读书人,淡淡的道:“本人方醒,你等为何在此?”

    唰!

    那些读书人一听这人是方醒,想起他的‘赫赫战绩’,不禁都集体退了几步,让刘明的心中大急。

    “兴和伯,你轻我名教,诱人邪路,难道你就不怕万夫所指吗?”

    刘明还是顶了上来,他正义凛然的喝问道。

    咦!这人咋滴和我的路数有些像呢?

    “你何人?”

    方醒还是淡淡的,完全视这些人为无物。

    刘明的眼珠子转动着,最后害怕被方醒调查报复,所以只得吐实道:“学生刘明,顺天府举人。”

    “北平府?”方醒失笑道:“那就是来参加春闱的吧?”

    “正是!”

    想起方醒不能参加科举,刘明就得意的道:“学生近日听闻兴和伯这里兴办杂学,敢问伯爷,这是要和我大明的千万儒生决裂吗?”

    方醒看看那些神色有些担心,可却跃跃欲试的读书人,摇摇头道:“别逗了,你们代表不了千千万万的儒生,至于杂学,难道春秋时儒学就是显学了吗?”

    如果今天来的只是几个人,方醒绝不会说什么道理,直接打出去就是。

    可方醒觉得自己应该争取一下,让这些学生们知道道理不能这么说。

    当这些来金陵参加春闱的学生们各自归去后,就是方学的最佳宣传员。

    笑了笑后,方醒大声的说道:“在前汉,儒学成功从多家学说中脱颖而出,成为显学,可大家想过没有,在儒学成功之后,那些杂学呢?它们到哪去了?”

    能到哪去?全都被儒家给打压了!

    “今日我不论学问的长短,只问一句。”

    方醒轻蔑的道:“难道儒家就能包治百病吗?若是能,那为何前朝崩塌,汉人惨遭杀戮。那个时候的儒家在哪?”

    这个问题让人深思,刘明马上就喊道:“那是朝中有奸臣!前宋之乱,首先是蔡京!”

    “蔡京?”

    方醒不屑的道:“蔡京难道不是儒生吗?那熙宁三年进士及第的是谁?”

    刘明辩驳道:“此贼狡黠,万中无一也!如何能以偏概全!”

    这种辩论的手法方醒根本不屑于搭理,他看着这些学生道:“当今我大明正是蒸蒸日上之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才是盛世之兆。”

    “从汉到前宋,儒学高高在上,若有些杂学出现,很快就被打压。我想问问,你们在害怕什么?”

    方醒怒喝道:“你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凭什么别的学问就是邪门歪道!凭什么?难道你儒家就无所不能?那你们咋不上天呢?”

    “那兴和伯您能让人上天吗?”

    刘明阴测测的问道,很是得意。

    “那有何难!”

    方醒丢下这句话后,继续自己的宣传。

    “若是儒家无所不能,那你们还要医馆做什么?还要农户作甚?还要工匠干什么?全都赶走,因为他们都是杂学!”

    医学、农学、工学……

    方醒冷笑道:“你等且去,此后只管抱着四书五经过日子!”

    这话有些恶毒和挤兑,可偏偏这些人都是儒学的精英,所以就有人说道:“那些如何算得上学问,兴和伯别把我等和那些……人相提并论!”

    “觉得他们低贱是吧?你祖上也许就是农民!”

    在经过蒙元的杀戮之后,实际上大明接手的这个国家根本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世家。

    方醒这话刺激的这些学生都义愤不已,可回头想想自己家里的情况,一时间大部分人都为之哑然。

    “至于说上天……”

    方醒笑了笑:“若是真上了呢?”

 第474章 我欲升天

    春闱在即,可金陵城中最新,最热门的新闻却不是春闱,而是关于一个赌注。

    “听说那个举人发誓,只要兴和伯能把人送上到一百丈的天上,那他就自求去除功名!”

    “一百丈?我的老天爷啊!那不是和神仙似的手段吗?兴和伯赌了什么?”

    “兴和伯答应了,说是若不能把人送上天,那他就把书院给关了,从此不谈文事。”

    “……”

    当这个消息传出去后,金陵城中的文人大多都是幸灾乐祸。

    可等有人刻意的把方醒在开学时说的那些话传出来时,一部分文人沉默了。

    “知行合一……果然玄妙啊!”

    “弟子规?我看看……果真是开蒙之佳作啊!”

    “……”

    “他果真这般说?”

    “老爷,这赌局已经多人证实了,那天方醒亲口说的赌注!”

    “哈哈哈哈!果然是自作孽啊!还想上天?本官看他就准备入地吧!”

    “何时揭晓?”

    “老爷,三天后,就在春闱的前一天。”

    “那正好,本官到时候找个理由去看看。”

    连朱棣在听闻这个赌局后,也觉得方醒是疯了。

    “那竖子想干什么?”

    朱棣觉得方醒拿自己的封赏作为赌注真的是太让人失望了。

    朱瞻基才刚听到消息,所以也是茫然的道:“兴和伯也许是一怒之下做出的决定吧。”

    朱棣冷哼道:“大言不惭,若是输了,别怪朕……”

    而方醒仿佛没有感受到压力,在书房里呆了一会儿后,就叫来了朱芳。

    “伯爷,这么多的棉布,可小的不会做衣服啊!”

    托朱元璋的福,大明很早就开始棉花的大面积种植了,所以棉布并不是什么稀罕货。

    可方醒的这个棉布却不是本土货。

    方醒递给朱芳一张简单的图纸,一个大气囊,下面吊着一个吊篮。

    “找些桐油来,然后按照这个图纸,用棉布做成这种大气囊,至于吊篮,用竹子吧,下落时能缓冲。”

    朱芳看着那标注的大尺寸,不禁问道:“伯爷,您做这个干啥呢?”

    方醒扶着腰道:“看到边上的那个东西了吗?活塞,还有瓶子,都给我做好了。”

    朱芳看着图纸的下方还有一个炉子,炉子连接着脚踏式的的风箱,就隐隐约约的想到了些东西。

    “老爷,您不会是想用这个上天吧?”

    “不行吗?”

    这个可是方醒绞尽脑汁,加上依稀的记忆才弄出来的方案,而且他的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等朱瞻基急匆匆的赶来时,就看到方醒在指挥人缝制棉布,还叫人在边上盯着检查。

    而解缙居然也在,正饶有兴致的看着图纸,不时问几个问题。

    “德华,难道加热你说的空气真的能升空吗?”

    “当然能啊!”

    方醒正准备给解缙科普一下空气的密度和浮力的关系,可转身就看到了朱瞻基。

    “你怎么来了?”

    朱瞻基没回答,他走过去看着图纸,顿时方醒教过的东西就从脑海里钻了出来,他不禁脱口道:“德华兄,这就是物理里关于空气浮力的关系吗?”

    方醒意外的道:“不错,你居然还记得,那想必还记得空气加热后会膨胀吧?”

    朱瞻基恍然大悟道:“德华兄,那你是想让空气膨胀起来,然后浮力增加是吧?”

    方醒还没反应过来,可解缙却已经呆滞了。

    尼玛太孙连这个都懂,妥妥的已经被方醒给教成了方学啊!

    “对,正是如此。”

    方醒指着已经缝制出一些轮廓的气囊道:“你看看,气囊那么大,在口子那里直接加热空气,人站在吊篮里面,你说会发生什么?”

    “会飞起来!”

    朱瞻基的眼睛发亮,出于对方醒的信任,来之前的担心都消失了。

    ……

    没用三天,过了一天后,方醒就在聚宝门的门口贴了张告示,说是提前一天开始。

    于是聚宝门外的地方都成了抢手货,只是城墙上的风水宝地,那是有地位的人才能占到一个位置。

    而方醒此时正接受着妻妾的眼泪攻击,全无还手之力。

    “我不上了还不行吗?”

    张淑慧松开方醒的右手臂,小白松开他的左手臂,还打了个嗝,泪眼蒙蒙的道:“少爷,您可不许反悔。”

    “不反悔。”

    方醒答应的同时,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可张淑慧可不是这般好忽悠的,她擦去眼泪,叫来了辛老七,吩咐道:“你家老爷可是答应不上那个什么气球,若是他反悔,你知道怎么做吗?”

    辛老七耿直的道:“夫人放心,小的一定会看好老爷,若是他想上去,小的一定会把他给拉下来。”

    这个家到底谁做主?

    方醒腹诽着,然后和妻妾告别,随着一辆特制的大平板车出发。

    “山长,我们也要去。”

    才上了一节课的学生们都冲了出来,方醒正诧异为什么教授们没管。

    “德华,我们也一起去!”

    解缙今天穿了身新衣服,头发胡须打理的一丝不苟,看着有些老来俏的味道。

    “山长,在下也想亲眼目睹这个神迹。”

    田秀才郑重的躬身道,在他看来,方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