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366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366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辅半天不吭声,这时才一一品尝。

    “陛下……”

    吃着吃着的,杨荣的眼泪又来了,哽咽着道:“陛下,有了此物,大明算是……”

    朱棣拍拍手,问道:“方醒,听说你有一妾,准备以后抬起来,可有此事?”

    呃……

    方醒幽怨的道:“是的陛下。”

    老朱,你绝壁在我家安钉子了!

    朱棣也想起了这茬,若是以前他肯定不在意,反而会借此敲打一番。

    可现在方醒是大功臣啊!

    这样不好!很不好!

    “咳咳!是婉婉身边伺候的人说的。”

    朱棣别扭的交代了一下信息的来源,然后说道:“朕今日既然到了,那就看看吧,叫出来。”

    这是要加恩!

    胡广嘴里还回味着土豆的香糯,听到这话,他觉得嘴里有些发苦。

    “陛下,臣等暂避。”

    虽然是小妾,可杨荣觉得还是不见的好。

    朱棣点点头,方杰伦就把几人领了出去奉茶。

    等小白一到,行礼后,朱棣沉吟道:“方醒有大功于朝,朕当不吝赏赐,且闻当年若不是你不离不弃,兴和伯也不会康复,于朝亦有大功。既如此,若是你有了孩儿,朕便给了他一个爵位,新丰伯!赐铁劵!”

    分而治之!

    帝王心术!

    小白懵懵懂懂的谢恩,倒是让朱棣抚须含笑,觉得自己做出的决定再英明不过了。

    方醒干笑道:“陛下,这与律法相悖吧?要不……”

    朱棣扫了他一眼,淡淡的道:“国有大事时,朕就是律法!”

    老朱,你这是想让我家里烽烟四起吗?

    想想,一个家里两个伯,那还不得从小就开始闹啊!

    朱棣起身道:“怎么制种,你且让人教授,若是出了岔子,你便自己了断吧!”

    朱棣走了,带着那些土豆和方杰伦走了。

    方醒看着被掘地三尺的那块地方,不禁欲哭无泪。

    “什么?新丰伯?”

    张淑慧瞪大了眼睛,目光在方醒和小白之间转动着,良久才温婉的说道:“这是小白的福气,夫君可得快些,免得陛下忘了此事。”

    方醒先让小白出去玩耍,然后才解释道:“土豆之事功劳太大,若是加在为夫的身上,那就是君臣猜忌,所以陛下就弄了这个新丰伯出来,我估摸着这个新丰伯此后就是混吃等死的一个爵位。”

    “而且陛下此举也有在咱们家内部分化的意思,你想想,两个伯,为夫以后必然不止于此,那么小白的孩子会不会不服气?觉得自己的大哥坐享其成,到时候为夫必然要分家了,懂吗?”

    张淑慧点头道:“夫君放心,妾身知道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再说到了那时,陛下……咱们家自然就无碍了。”

    ……

    方杰伦第二次进宫,心情还是那么激动。

    “此物好养活,不过既然是留种,那就要分开两地种,密度大些,……”

    方杰伦早就得了方醒的传授,说起来滔滔不绝。

    朱棣仔细的听着,甚至还让人在记录和提问。

    等事情一了,朱棣就招来了朱高炽父子。

    “还有这等事?”

    朱高炽被人扶着进来,一听就懵了。

    “皇爷爷,此天赐我大明昌盛的祥瑞啊!”

 第754章 论迂回的重要性

    朱棣唏嘘的道:“朕从未听闻这等骇人之物,哦对了,问问此物叫什么?”

    大太监出去找方杰伦,很快回来,不过脸上的表情有些像是便秘。

    “陛下,兴和伯把此物叫做土豆。”

    朱棣忍不住笑了,朱高炽也是为之莞尔:“父皇,兴和伯宠爱其子,大概也是想取其好养活之意吧。”

    朱瞻基笑道:“兴和伯疼孩子,还亲自上手换尿布。”

    “唔!慈父好啊!”

    朱棣意味深长的道。

    朱高炽博览群书,想了想就道:“父皇,此事可要公布?”

    “不了,且等这一批种出来之后,验证了产出,到时再行推广。”

    “不过……”朱棣的眸色一动:“朕既然许下了新丰伯之爵,那就该正大光明。”

    朱高炽笑道:“是了,兴和伯那人小气,若是看到父皇秘而不宣,肯定会私下抱怨过河拆桥。”

    朱瞻基有些纠结的道:“皇爷爷,新丰县没了呀,现在是河源县。”

    ……

    解缙从书院回来听闻了此事,差点一蹦三尺高。他指着方醒说道:“德华,此事果真?”

    方醒笑道:“陛下亲自验证的,还能骗谁呢?”

    “老天有眼啊!老天有眼啊!大明此后无饥馁了!”

    解缙老泪纵横的激动了一阵,冷静下来后就问了此事的后续。

    “新丰伯?”

    解缙纠结的道:“没新丰县了呀!”

    方醒倒是不在意:“就是那个意思,新丰新丰,土豆不就是新的丰产之物吗!”

    解缙慎重的道:“此事你可有把握?若是产出谬误,那可是欺君大罪!”

    方醒笃定的道:“差不了,三四千斤肯定是有的。”

    解缙眨巴着眼睛,嘟哝道:“吓死人了!一人种一亩地都吃不完。”

    “大明律,若有妻更娶者,亦杖九十,离异,小白那事你可得谨慎,不然口水都淹死你!”

    方醒笑道:“人这辈子就是这么回事,以后两脚一蹬,什么名份都是假的。”

    ……

    可等稍晚宫中传出了一个消息后,让方醒都有些摸不清楚朱棣的心思了。

    “陛下把河源县改成了新丰县,兴和伯,这可是厚恩呐!”

    梁中奉命来报信,艳羡的道:“朝中也只有徐家才这般风光,兴和伯,以后方家说不准也能一门双国公!”

    “扯淡!”

    方醒斜睨着他道:“徐家那是国戚,方家算什么?”

    不是国戚还想一门双国公,那是找死呢!

    。。。。。。

    在有意无意之间,消息很快就散播了出去。

    纪纲已经傻眼了,他拍打着桌子道:“这是为何?”

    王谦面色凝重的道:“大人,只知道陛下今日去了一趟方家,回来后宫中就传出了陛下的许诺。”

    “谁跟着一起去了?”纪纲的神色恢复了平静。

    “英国公,胡广,杨荣,夏元吉,还有金忠。”

    王谦问道:“大人,此事是否告知赵王?”

    纪纲阴笑道:“去,马上就去,让赵王看看自己的仇人现在发达了,居然连个妾生的儿子都能封伯,大明奇观啊!哈哈哈哈!”

    ……

    朱高燧得知了消息后,马上就屁颠屁颠的往宫中跑。

    朱棣正在处理政事,下面跪着个王贺。

    “陛下,那岛上有水源,那日船队靠岛补给时,兴和伯带人上去找野菜,后来就发现了这个东西。”

    朱棣打开一份奏折,一边看一边问道:“当时你可在?”

    “在。”

    王贺紧张的道:“奴婢当时还和兴和伯开玩笑,说是那东西看着好丑。”

    “然后兴和伯就馋了,令人在周围搜了一圈,约有十多串,后来就带回船上生火烤了吃。奴婢没敢吃,兴和伯说香,后来吃了也担心中毒,就拿了几个喂船上的鸡鸭,又找了大夫来看……”

    朱棣听到这里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了:“夯货!只知道吃的夯货!”

    “陛下,赵王殿下求见。”

    朱棣抬头道:“让他进来。”

    王贺在大太监的示意下赶紧起身站在边上。

    “父皇,那方醒有何大功?为何要封一个妾生子?”

    朱高燧一进来就笑着问道,王贺偷偷瞟了一看,看到那眼中全是怒火。

    朱棣没抬头,只是淡淡的道:“朕自有法度,你无需多问。”

    “父皇……”

    朱高燧失望的模样有些像是撒娇的孩子,那声音让王贺不禁打了个寒颤。

    回到营中,王贺就把自己关在住所,躺在床上发呆。

    一直等到快晚饭时,王贺才出来,他悄然出了军营。

    ……

    方家的晚饭今天多了一道菜:土豆烧排骨。

    “好吃吗?”

    张淑慧给小白夹了一块土豆,看到她吃的香甜,不禁笑道:“你如今也是伯爷的娘了,以后吃饭可不能这样狼吞虎咽,不然出去应酬会丢人。”

    小白抬起头来,茫然的道:“可是夫人,我不喜欢去应酬呢!上次来咱们家的那个夫人,一个多时辰都在笑,我看着都觉得腮帮子发酸。”

    张淑慧不禁失笑,然后叹道:“你倒是个有福气的,且抓紧生个孩子出来,不然陛下哪天反悔了。”

    “不可能。”

    方醒把一碗鸡汤推到张淑慧的面前道:“陛下既然放出话来,明年若是产量不丰,那为夫这辈子都别想再有寸进。”

    张淑慧惊道:“夫君,不会被削爵吧?”

    “不会!”

    方醒看了一眼边上沉睡的土豆,说道:“就算是不能丰产,陛下也没什么损失,此后反而能用这个错误压住我,就算是太孙登基也不好升爵。”

    张淑慧这才松了口气:“不升爵也没啥,咱家平平安安的就好。”

    “老爷,有人求见。”

    一个丫鬟进来禀告道,声音压的很低,担心吵醒了正睡的嘴角流口水的小伯爷。

    方醒一怔问道:“谁?”

    丫鬟道:“不知,那人一直在低头,穿着一身青衣。”

    “你们先吃,别等我。”

    方醒看了一眼土豆,然后去了前厅。

    到了前厅外面,辛老七过来低声道:“老爷,是王贺。”

    方醒面色不变进了前厅,王贺这才转过身来,有些踌躇的道:“兴和伯,今日陛下……”

    “监军无需再说。”

    方醒打断道:“我知道了,感激不尽。”

    王贺拱拱手,匆匆的走了。

    老朱的尿性是既霸道又猜疑,他叫王贺去,不外乎就是问问关于那个小岛的事情。

    方醒表面上看着没有异常,可心中却后怕不已。

    若是他没有布下这些转折,直接把土豆公布出来,那后果……

    神仙?

    妖怪?

 第755章 君臣,对手

    第二天早朝,一开始朱棣就直奔主题。

    “朕收到了不少奏折,说是妾生子不能封爵,此事谁来说说?”

    张辅不适合,杨荣正准备出班,可胡广却抢先一步。

    “陛下,大明封爵只看军功,不过社稷大功也可当得,臣以为当封。”

    啥米?

    群臣懵逼,然后一个御史出班道:“陛下,臣记得兴和伯只有一子,也就是说……这新丰伯是封给了一个还未出世的孩子!陛下,这……臣认为万万不可!”

    昨日方醒说有高产作物,可看见的就那几个人,由不得御史不硬顶。

    杨荣出班道:“陛下,此事再恰当不过了,臣还觉得封伯小了些。”

    好了!胡广跟杨荣这一对合不来的重臣都一起赞同此事,那么必然无错。

    ……

    散朝后,一堆官员围在昨日去方家庄的那几人身边,看那样子,若是问不出结果,今晚肯定是睡不着了。

    张辅也没跑脱,一堆勋戚围着他,七嘴八舌的问究竟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一个还不见踪影的妾生子能封伯。

    “这个……”张辅为难的道:“陛下有交代不许说,大家就别纠缠了,明年自然知道。”

    尼玛!

    你这说还不如不说!

    徐景昌虽然是国戚,可也不敢纠缠张辅,于是午饭后就去了方家庄。

    到了方家庄,看到那些庄户们都喜气洋洋的,徐景昌就想试探一下。

    “知道为何要封新丰伯吗?”

    几张宝钞出现在了徐景昌的手中。

    庄户不屑的看着他道:“不知道,知道了也不说!”

    等徐景昌狼狈的去了主宅,却被告知方醒出门了,一家子都出门了。

    “我家老爷说秋高气爽,适合出游,大清早就出去了。”方杰伦当年在落魄时可没少经历这些人情冷暖,略一思忖就知道了徐景昌的来意。

    ……

    就在徐景昌离开的时候,方醒正在书房和张辅聊着土豆的事。

    “有了土豆……”

    张辅有些纠结的道:“有了土豆,清理卫所不是事,而且以后攻伐占领就更方便了,不缺粮食!只是德华,你要不给土豆改个小名吧,不然这说起来有些怪怪的。”

    “不改!”

    方醒笑道:“我就是要让百姓都记得土豆的好。”

    张辅笑了笑:“那清理卫所之事你最好不要参与。”

    “要开始了吗?”

    方醒有些振奋,大明的卫所制度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程度,永乐一朝没改,结果中期倭寇糜烂沿海时,那些卫所全成了摆设,甚至还有杀良冒功的畜生。

    张辅说道:“陛下已经定下来了,先从南方开始。”

    “南方?”

    方醒赞道:“果然稳妥,先稳住南方,至于卫所最多的北方,有重兵把守,那些卫所不敢造次。”

    “陛下的意思是,清理完之后,卫所就不再屯田,只管征战和控制地方,而那些田地……大概会全数种植土豆。”

    张辅看看门外,谨慎的道:“陛下先清理南方,那也是担心土豆的出产有误,所以你别高兴的太早了。”

    方醒皱眉道:“大哥,陛下就没提取消军籍世袭之事吗?”

    “没有。”

    ……

    当清理南方卫所的消息传出去后,很快,朱棣就接到了多处卫所将官潜逃的报告。

    “都烂透了!”

    朱棣很清楚,南方卫所承平已久,早就成了软脚蟹,可没想到的是,贪腐居然那么普遍。

    “陛下,兴和伯有奏折进上。”

    朱棣接过奏折仔细看着,最后皱眉道:“胆大包天!”

    “取消军户制,改为终生军士为骨,募兵为辅,募兵退役后可优先安置田地或是做工……竖子这是异想天开!”

    朱棣恼火的道:“整日在家里厮混,无所事事!正好,纪纲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