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383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383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广孝干咳一声,车队缓缓而去。

    在场的人都有些呆滞,一个文官想继续送,可出去几步,却发现只有自己一人,就讪讪的退了回来。

    “这词不怎么样啊!”

    一个文人酸溜溜的打破了寂静。

    胡广看了他一眼,摇摇头,然后也走了。

    杨荣只觉得那股子萧瑟之意还在胸中回荡,就淡淡的道:“诗词不必华美,应景最好。”

    随着送行诸人的各自归去,这首歌也跟着传遍了金陵城。

    “知交半零落啊!”

    解缙有些颓然,大早上的不去书院,就赖在方醒的书房里喝酒。

    等方醒抱着土豆再次进来时,解缙已经是醉眼朦胧了。

    “一壶浊酒尽余欢,哎!”

    解缙把酒杯一扔,跌跌撞撞的起身道:“老夫也来日不多了,德化,到时候你也得给老夫作一首,还是这般唱法。”

    方醒哭笑不得的叫辛老七来扶着他,然后说道:“解学士,昨日晚饭您好像才吃了三碗,大肥肉也吃了好几片,这还早吧?!”

    解缙摆手道:“活不长了,活不长了!老夫去矣!”

    方醒笑着进了内院,铃铛马上就跑过来,直立着伸出前腿,扒在方醒的胸上。然后大舌头伸出来,拼命的想去舔土豆。

    “啊啊啊!”

    土豆欢喜的伸手去拍打着铃铛的脑袋,方醒赶紧把他举高,然后喝道:“铃铛赶紧滚蛋!”

    铃铛呜咽几声,跟着方醒进了内室,然后就趴在门内,眼巴巴的看着被送到张淑慧手中的土豆。

    小白过来按住它的脑袋道:“铃铛,土豆还小,不能陪你玩耍,等明日我们去山上好不好?”

    “玩玩玩,整日就知道玩,也不知道把那些账目整理一下!”

    张淑慧抱着土豆,意气风发的道。

    “啊啊啊!”

    土豆也双手乱舞的在叫嚣着。

    “劳逸结合嘛!别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方醒劝了一句,然后赶紧拉着扁嘴的小白跑了。

    张淑慧气的发笑,然后咬牙道:“夫君您就护着她吧,我看等她生了孩子咋办?”

    小白带着铃铛一溜烟就跑了,方醒笑了笑,然后出去见客。

    ……

    宋建然觉得自己一辈子都没有那么尴尬过,所以在看到方醒后,他挤出些笑容道:“兴和伯,下官……前来请教。”

    方醒愕然道:“宋大人客气了,方某文不成,武不就,真不知道有何能帮到你的。”

    宋建然窘迫的道:“下官近日操练朱雀卫,有些……错谬,恳请伯爷指点一二。”

    方醒皱眉道:“聚宝山卫就那些手段,你都见过,甚至是在战阵上也参与过,难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宋建然更尴尬了,只好躬身不语。

    方醒犹豫了一下,他不想掺和朱雀卫的事,那会犯忌讳。

    “宋大人,此事请恕方某不能应承。”方醒的语气很坚决。

    ……

    宋建然觉得自己坐蜡了,他知道,若是不能把朱雀卫操练出个样子来,朱棣绝壁会收拾他。

    所以出了方家,他在外面转了许久,最后只得去了宫中。

    “陛下,臣……有罪!”

    朱棣很惆怅,他原先对聚宝山卫多少有些忌讳,可随着方醒毫无保留的提供火器,并大方的让宋建然去学习之后,那些忌讳都消失了。

    可!可你居然说自己操练不出聚宝山卫的神韵来!

    “可是下面的人不尽心吗?”

    朱棣的话里带着杀意,宋建然差点就吓尿了,赶紧说道:“陛下,也不是,只是不知道为何,臣看朱雀卫都没有聚宝山卫的神韵,差距……颇大。”

    宋建然不敢欺瞒,他害怕哪天上了战场,要是打了败仗,自己的脑袋肯定不保。

    朱棣的神色稍缓,问道:“可知是为何?”

    老朱在军事上的造诣很深,谁要是想欺骗他,那是自己找死。

    宋建然颓然道:“陛下,臣已经把聚宝山卫的那一套都操练上了,可……臣愚钝,臣有罪!”

    朱棣皱眉道:“那你可想到解决之道了吗?”

    一个朱雀卫的耗费,几乎能抵得上好几个同等人数的卫所。

    投入那么多的钱粮资源,若是操练出一个四不像,朱棣真的要杀人了。

    宋建然无奈的道:“臣先前想去请兴和伯指点,可兴和伯却没答应。”

    蠢货啊!

    朱棣觉得有些疲倦,那是在胡乱伸手,方醒当然不会同意。

    若是朱雀卫也被方醒渗透了,那后果实在是酸爽。

    君臣猜疑,那就是朝纲混乱的开端!

    “来人。”

    “陛下。”

    朱棣摆摆手道:“去把兴和伯叫来。”

 第790章 军魂和脊梁骨

    方醒接到通知就知道被宋建然给坑了。

    到了宫中,看到宋建然站在边上,方醒就上前行礼。

    行礼完毕,朱棣问道:“朱雀卫之事你可有心得?无需忌讳,只管说。”

    方醒无奈的道:“陛下,臣未曾见过朱雀卫操练,说不上来啊!”

    “那就去看看!”

    于是方醒就去了,有些不大情愿的去了朱雀卫。

    ……

    论驻地之好,聚宝山卫肯定是比不上朱雀卫。

    神烈山下风景宜人,军营里站着五个大方阵,看着气势十足。

    方醒在宋建然的陪同下上了高台,看着下面的阵列鸦雀无声,而且很整齐。

    “这队列不错啊!”

    方醒夸了一句,宋建然苦笑道:“下官不敢欺瞒,都是架子。”

    “那就开始吧。”

    宋建然令人挥旗,下面的五个大方阵就开始动作起来。

    “咵咵咵!”

    正步走很整齐,气势也还行。

    宋建然偷偷看了方醒一眼,看到他的脸色淡然,心中就觉得没底。

    方醒拿起望远镜,仔细看着那些军士的表情,良久放下道:“打几轮排枪给我看看。”

    宋建然闻言大喜,急忙就令人去传令。

    木靶子插好,一个大方阵列阵而行。

    “第一排……齐射!”

    “嘭嘭嘭嘭!”

    “嘭嘭嘭嘭!”

    “……”

    方醒放下望远镜,摇摇头道:“没有魂!朱雀卫没有魂!”

    ……

    回到宫中,方醒还是坚持这个说法:“陛下,朱雀卫没有魂,打打顺风仗还行,若是遇到强敌,怕是够呛。”

    朱棣问道:“什么魂?”

    方醒想了想:“这个魂应该就是信念,或者说是脊梁骨,一支军队没有信念,没有脊梁骨,那不过是平庸而已,若是陛下想打造出一支强军来,那必须要在这方面着手。”

    朱棣闻言多了些兴趣,就说道:“你且一一说来。”

    “首先是信念,也就是魂,军魂!”

    方醒娓娓道来:“聚宝山卫在成军之日,臣就一直在灌输为何而战,这个目标不立起来,那就是散兵游勇!”

    朱棣微微点头,胡广等人也为之瞩目。

    “去叫瞻基来。”

    朱棣有了危机感之后,对朱瞻基的培养更加的不遗余力。

    至于朱高炽……

    那个逆子!被文人教的迂腐不堪的逆子!

    等朱瞻基到了之后,方醒才开始讲解自己的建军历程。

    “没有不好的军士,只有无能的将官!”

    方醒的开头让人一惊。

    “首先是军纪,臣当日首先操练阵列,求的也就是军纪。”

    “而接下来就是灌输,要向军士们灌输为何而战。”

    方醒看了文官们一眼,笑道:“陛下,请恕臣罪。”

    朱棣知道这厮又要大放厥词了,就警告的瞥了一眼,然后说道:“你且说来,朕恕你无罪。”

    方醒拱手道:“臣在灌输时,说的是让将士们为大明而战。”

    朱棣纹丝未动,下面的文官们倒是有些不虞。

    居然不是为了陛下而战?!

    方醒笑了笑:“首先确定了目标,那么接下来就要不断的灌输,要让将士们有荣誉感,比如说太祖高皇帝那会儿,军队的魂是什么?”

    朱棣的眼睛有些亮了,朱瞻基微微颔首,显得极为快意。

    胡广等人皱眉听着,准备找个漏洞给这个胆大妄为的家伙上一课。

    “太祖高皇帝当年身处蒙元末期,起于微末,白手起家,靠的是什么?”

    方醒目光炯炯的看着这些人,沉声道:“靠的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信念!这就是我大明军队当时的魂和脊梁骨!而今呢?”

    方醒看着宋建然道:“而今士气不彰,军纪懈怠,大家都觉得该马放南山了,将官们也该捞些好处了,上行下效,士气从何而来!?”

    大明的军队,目前也就是边塞地区的好一些,其它地方的差不多都退化了,这也是朱棣下定决心要整改卫所的原因。

    “立朝之初时,大明军队还能在同等人数上战胜对手,可如今呢?”

    朱棣每次北征的队伍都很庞大,后勤压力极大。

    “军魂没了,大明唯有靠人数来取胜,所以陛下才下定决心,要整顿卫所!”

    方醒的弥补很快,朱棣垂眸,心想还算是聪明。

    “当年的大明军队就是靠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魂,把蒙元人赶出了中原,并远征北方,彻底把蒙元人打的四分五裂,如今大明的军队需要这样的魂,那该是什么?”

    方醒躬身,然后退到了边上。

    漂亮!

    杨荣不禁在心中给方醒竖起了大拇指。

    提出问题,解剖问题,但最后却把怎么解决问题丢给了皇帝,自己顺利的脱身了。

    看看张辅为首的武勋,有的尴尬,有的沉思,有的却不屑一顾。

    而文官都是在静默。

    这不关我们的事,你们自己去扯皮吧!

    朱棣没想到方醒会抛出这么一个大题目出来,他沉吟许久,才说道:“此事且等朕仔细思量。”

    ……

    成功摆脱了这个麻烦之后,方醒逍遥的在家逗弄儿子,对于外界的反应根本不关心。

    可外界却因为他那番话暗潮涌动。

    文官们自然不搭干,只想看热闹。

    可武勋们却不一样,他们的根底就是军队。

    没有实权的武勋那就是个空头爵位。

    军魂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不是瞎胡闹吗?

    张辅已经接待了好几波客人,抱怨听了一耳朵,最后只得闭门。

    薛华敏有些担心的道:“国公爷,二姑爷此举是不是有些莽撞了?”

    “不莽撞。”

    张辅意味深长的道:“早些的老将动弹不了多久了,后面等机会的后起之秀肯定会认可和附和,你可知这是为何?”

    薛华敏思忖道:“难道是想取而代之?”

    张辅抚须笑道:“正是,老将们都恋栈不去,独当一面的机会可不多啊!”

    老将,就代表着经验丰富,可同时也是因循守旧的代表。

    而这些老将目前大多封爵,地位尊崇,新人们依然无法撼动。

    可皇帝却对老将最放心,这不连张辅都只能闲置在家,偶尔能去练练兵而已。

    张辅微微一笑:“德华这一招妙啊!不但把难题交给了陛下,而且自己还能获得军中不少人的好感。”

    所谓军魂,有,固然欢喜!

    可你若是没有,照目前的趋势看,阿鲁台和瓦剌人也不是对手。

    那就随便你呗!

    至于长远眼光,那是庙堂者考虑的事,中层武将们没兴趣去关注,也没权利去关注!

 第791章 飞出去的蒲公英

    高景琰有些无措,在得知自己将跟随马苏前去苏州府后,他回家就告诉了父母。

    “父亲,书院说了,以后这会形成惯例,孩儿此次要去半年,半年后就会有同窗来替换。”

    高景琰的父亲搓着粗糙的手道:“你长那么大也没出过远门,为父是有些担心,可兴和伯对你有大恩,你……便去吧,半年后回来,也能成人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以前文人的梦想。

    而高景琰的父亲虽然未曾就学,可也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孩子要折腾,不折腾就没有出息。

    于是高景琰就带着‘要折腾’的嘱托出发了。

    ……

    苏州府堪称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同时也是赋税最沉重的地方。

    不过当马苏到了之后,却发现百姓和商贾都没有忧愁,于是就问了四海集市在这里的掌柜肖志。

    肖志气质儒雅,看着不像是个商人,他笑了笑:“开始苏州府还煎熬,等后面不能完税还惶恐了一阵,后来你们也该知道了吧,欠着,这欠一欠的,就……”

    马苏想起了方醒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就说道:“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肖志愕然,然后笑道:“果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哈哈哈!”

    高景琰有些懵懂的听着这些,慢慢的回味着。

    在四海集市安顿下来之后,高景琰就问了马苏:“师兄,为何朝中会许他们欠下税赋呢?”

    马苏看着这个颇为宽大的房间,满意的道:“苏州府税赋甲天下,这个历史来由你应当知道,至于为何会允许欠下税赋,那也是朝中觉得不能把百姓逼得太紧,否则苏州府大乱,税赋收不到不说,烽烟四起之后,金陵都会受到威胁。”

    高景琰仔细想想,欣喜的道:“是了,税赋高只是君王的怒火,可稳定地方却是君王的责任,两者矛盾,当以稳定为主。”

    两人就此安顿下来,第二天马苏就和高景琰出去访问喜欢科学的学生。

    科学以其直接的表述和实用性一经传播,就得到了那些寒门子弟的喜欢,而且不但是他们,有些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儒家学子也在偷偷的自学。

    前期有四海集市的私访,所以马苏轻车熟路的找到了一位童生。

    眼前的院子看着占地不小,高景琰惴惴不安的道:“师兄,咱们不会找错地方了吧?”

    马苏摇摇头,然后扣动了门环。

    门很快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