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410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10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显正在执行方醒的计划:清空倭国沿海诸岛上的倭人。

    “伯爷说了,以后这些岛只能有大明的人,免得以后扯皮。”

    几艘小船艰难的靠岸,随即军士登陆。

    傅显无聊的等待着,想起最近瀛洲布政使司发生的事,就唏嘘的道:“那些和尚的胆子太大了,居然敢行刺殿下和兴和伯,还以为大明和幕府一个德性,这不是找死吗?”

    副将不屑的道:“京都附近的和尚都没了,这次回去咱们就得去拉人,朝鲜那边的矿山就不差人了。”

    朱棣把倭国改为瀛洲承宣布政使司,首任布政使就是陈杰。

    前段时间方醒不顾朱瞻基的阻拦,命令明军出动,直接清扫了京都周围的寺庙,抓获了大批的僧人,武器财物更是数不胜数。

    傅显沉吟道:“抓人是一回事,关键是此次收回了大批土地,兴和伯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瀛洲的百姓有福了。”

    副将笑道:“有啥福?瀛洲的税定的那么高,换做大明的百姓,肯定是不乐意种地的。”

    “商税也不低啊!”

    傅显看到岛上已经有人被带出来了,心中大定,于是就说道:“现在瀛洲正在修路,兴和伯说了,这路是官府出钱出人修的,不收商税,那都等着喝西北风吧。”

    副将也看到了岛上被驱赶着上船的人,觉得此行算是圆满了。

    “瀛洲的攻伐现在快了许多,那些大名若是不主动请降,抓到就全家发往矿山,后面的都怕了呀!”

    “那是因为我大明军队战无不胜,前几仗打的摧枯拉朽般的轻松,后面的都怕了。”

    傅显点点头,理所当然的道:“兴和伯说了,以后大明的周边至少要拿下大半,还说这是什么基本盘,然后就要开始放眼世界了。”

    等把岛上的倭人都赶到船上后,船队继续出发,将一路清理到大明沿海去。

    ……

    金陵已经有了些春天的气息,可朝堂上依然是寒冬冷冽。

    最近弹劾方醒的奏折如雪片般的飞进了宫中,朱棣对此烦不胜烦,到后面看都不看,直接令人把这类奏折‘漂没’了。

    胡广的身体不大好了,朱棣已经免了他的事务,令他在家休养。

    杨荣不在,杨士奇目前暂时担任了胡广的那个职务。

    “陛下,瀛洲那边的清理杀戮太甚了,臣以为不利于长治久安。”

    金幼孜最近有些踌躇满志,他巴不得杨荣在瀛洲呆一辈子,然后他自然有办法和杨士奇争夺那个位子。

    朱棣有些疲惫的道:“兴和伯怎么说?”

    金幼孜闻言心中一喜,朱棣居然没提到朱瞻基,这就是不想让他被扯进这些麻烦之中,那是不是……

    “陛下,刚接到兴和伯的奏折,请陛下一观。”

    杨士奇把奏折递给了大太监。

    朱棣接过看了看,表情变得复杂起来,一会儿挑眉,一会儿皱眉……

    良久,朱棣放下奏折,缓缓的道:“瀛洲僧人刺杀太孙,方醒大怒,已经开始了。”

    学生被刺杀,当老师的暴怒杀人,这个没谁敢说不对。

    已经开始了?

    杨士奇苦笑着,他知道此刻的瀛洲肯定是血雨腥风。

    “陛下,攻占瀛洲之事是否要公布出去?”

    金幼孜觉得朱棣有些奇怪,以往这等大捷早就该传遍整个大明了,可此次朱棣却压了下来。

    “急什么?”

    朱棣缓缓的道:“且等朝鲜那边尘埃落定了再说。”

    杨士奇挑挑眉,想起了当时捷报送到朱棣的手中时,那双微微颤抖的大手。

    ……

    而方家庄在方醒走了之后,就一直很安静。

    张淑慧每日就在家中带带土豆,处理一下内院的事情,外边的事情都交给了黄钟。

    而现在她还多了一个需要照顾的人。

    “小白呢?”

    刚把已经开始学说话,就喜欢闹腾的土豆哄睡了,张淑慧回身就发现少了两个人。

    秦嬷嬷笑道:“刚和铃铛出去了,不过夫人放心,邓嬷嬷跟着去了。”

    张淑慧无奈的道:“肚子都大了,还这么折腾,哪家的女人像这样?”

    秦嬷嬷捂嘴笑道:“那可不是吗,不过还有些孩子心性罢了。”

    “这看着就是孩子他娘了,还是不肯消停,也只有夫君才能收拾她了。”

    提到方醒,张淑慧的眼中有些朦胧。

    秦嬷嬷劝道:“报信的人不是说老爷在倭国……瀛洲把那些逆贼都杀怕了吗,想来很快就要回师了。”

    “隔壁家如何了?”

    张淑慧突然问起了隔壁的华家,秦嬷嬷想了想:“华彬被打断了腿,还娶了个厉害的媳妇管着,倒是安生了些,只是姑嫂之间经常会闹腾。”

    “塞翁得马,焉之非祸啊!”

    ……

    小白的肚子只有一点点凸起,在宽大的衣裙下根本就看不出来。

    不过张淑慧看的紧,所以她玩耍的时间不多。

    前院,呆呆在亭子里在给那些女学生授课,一个炭盆放在中间,气氛很是热烈。

    呆呆正在教她们写字,突然心中一动,就侧身看去。

    小白冲着她灿烂的一笑,然后挥挥手,就和邓嬷嬷在前院转圈。

    呆呆看着她的背影,蓦地想起了方五。

    地面上已经有了些绿色,那些小草在经过寒冬的蛰伏之后,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就悄悄的探出头来,张望外面的世界。

    呆呆摸着柱子,想着方五的母亲暗地里说了多次的子嗣,竟有些痴了。

    ……

    而在太孙府中,胡氏每日就是处理内事,她为人公正大方,倒是获得了那些太监和宫女们的好感。

    “太孙妃是个好人。”

    “嗯,确实是好人,不过你们可别糊弄她,不然殿下回来知道了,谁都没好。”

    “殿下是一回事,听说太孙妃在大婚前和兴和伯见过面,兴和伯一力主张赞同,说是太孙妃娴静,是个好内助。”

    “那太孙妃岂不是在外朝有了强援?兴和伯可厉害的很!那位孙嫔大概要失望了吧。”

    “孙嫔和殿下青梅竹马,有殿下的护佑,这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可兴和伯教过殿下,而且他的脾气听说不大好,若是孙嫔欺负了太孙妃,殿下估摸着要为难喽!”

 第845章 清理瀛洲

    春天的瀛洲显得生机勃勃,随着大明官吏的输入,各地的秩序渐渐归于正常。

    目前明军已经拿下了大半个瀛洲,剩下的那点地方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随着明军的逐步推进,京都城内和外界勾结的人家都一一被清理出来。

    “伯爷说了,春天万物生长,咱们要把那些害虫给抓出来,然后才能种下庄稼。”

    “嘭!”

    秦大学一脚踢开房门,当先冲进去。

    “跪下!所有人跪下!”

    秦大学举枪瞄准了正在床上翻腾的一对男女,然后目光下移,那里有一个被捆着的男子。

    “跪下!”

    几个军士冲到床边,用枪托重重的把男子砸下来。

    “嗷……”

    男子翻滚下床,那女人急忙拉过被子挡住自己的身体,尖声大叫着。

    “闭嘴!”

    秦大学不记得自己在倭国处置了多少人,次数多了,他的身上自然带着一股煞气。

    那女子感受到了这股煞气,赶紧捂着嘴,露出了媚笑。

    秦大学视若未见,逼视着男子问道:“可是二郎?”

    通译马上问过去。

    男子的捂着右肩,那里在飞速的肿起,嘴里惨叫着。

    秦大学的眸色一冷,卸下刺刀,逼近一步,对准男子的肩膀肿起处就是一刺。

    “嗤嗤嗤!”

    开始变色的肩膀喷出血箭来,男子的脸色好了些,抬头看到秦大学那张漠然的脸,急忙说道:“小人就是二郎。”

    “你通过谁与那些逆贼勾结?说!”

    军刺在二郎的眼前晃动。

    二郎惊恐的道:“是大树,是大树!”

    肩膀那里依然在飙血,秦大学知道,若是不给他包扎,那个三棱的伤口将会是致命伤。

    “大树在哪?”

    “就在东边那家米店的隔壁……”

    秦大学直起腰来,有个军士问道:“大人,可要给他包扎吗?”

    秦大学摇摇头,“那个女人带走,送到矿山去慰劳那些表现出色的倭人,剩下的两个……”

    “嘶嘶嘶……”

    伴随着这声音,秦大学带队直奔米店。

    随着京都城的日益安定,陈杰就开了些仓库,放些米出来售卖。

    米店的老板当然是要可靠的人,所以当他看到全副武装的秦大学冲进来时并未慌张。

    “大人。”

    秦大学扫了米店内一眼,那两个在买米的女人急忙低头,拎着米袋子出去。

    “大树在在哪?”

    “就在左边。”

    米店老板是最早投奔大明的倭人,所以他察言观色之后,就热情的道:“早上他出去了一趟,刚回来。家中还有一个女人,孩子听说早就没了。”

    秦大学点点头,转身就走。

    米店老板摇摇头,自言自语道:“总有那么些不识时务的人呐!不过多死些也好,多死些瀛洲就安定了。”

    京都的人口在明军进入之后,按照米店老板的记忆,至少少了一半,堪称是惨烈。

    不过并不是都被干掉了,大部分人都被冠上逆贼的名头,全部拉走了。至于去了哪里,有人说是银山,有人说是去了大明的华州。

    不过这些人最后的下场大家都非常清楚:一辈子,连同家人都交代在那些矿山上了。

    “嘭!”

    隔壁传来了门被踢开的声音。

    “跪下!跪下!”

    “噗!”

    “带走!”

    当秦大学的小旗部带着三个男女走在街上时,那些倭人只是冷漠的看着,眼中一点同情都没有。

    ……

    “瀛洲目前的情况大好,臣估计一个月之后,整个瀛洲除去小股逆贼之外,将会彻底的平静下来。”

    陈杰起身侃侃而谈,方醒和朱瞻基,还有杨荣坐在对面静静的听着。

    “托了兴和伯前期派人勘察的福,那几大银山都已经出产了,用不了多久,源源不断的白银就会充盈着大明的国库,整个瀛洲平定之后,大明的沿海卫所就可以消减不少,这又是一个好处,一举多得啊!”

    杨荣最近颇为清闲,甚至还收集了些倭国以前的字画古玩,整理了些民俗,以及关于上层的记录。

    “那些分配下去的官吏如何?”朱瞻基问道。

    陈杰道:“还行,他们的俸禄比大明的同级官吏多了不少,而且施政也无需太多的忌讳,若是这般都干不好,那这样的人本官会建议吏部永不录用!”

    作为曾经的吏部左侍郎,陈杰的这个威胁是实实在在的,就像是一把铡刀悬在那些官吏和秀才们的头顶上。

    一旦你干不好?那么恭喜你,这辈子你都别想再穿这身官衣,回家种田去吧。

    朱瞻基赞许道:“大明的官吏繁多,许多人都被埋没了,借着这个机会,也可以看看有没有可造之材,毕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总要流动起来,大明才有朝气。”

    杨荣的表情有些不自在,陈杰也是目光一暗。

    胡广要去了,这个是多位御医下的最后结论。

    老的不去,新的不来。

    朱瞻基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要能者上,庸者下,若是想尸位素餐,那就自己滚蛋吧!

    杨荣看了方醒一眼,想起了以前胡广和金幼孜的担忧,就陷入了沉思。

    ——太孙过于激进,不懂的朝政要以稳定为上,若是他登基之后雷厉风行,大明上下非乱不可!

    而这一切都被文官们记在了方醒的身上,如果恨意能杀人,方醒估计已经死了几万次。

    朱瞻基计算了一下时间,然后说道:“要抓紧转运那些倭人,不但是矿山要用,大明各处的大工程也少不得,这些人无需工钱,能给户部省不少钱粮。”

    杨荣和陈杰都面色复杂,这位殿下虽说有些‘激进’,可从目前来看,他就是一位利益至上者。

    大明有这么一位帝王会如何?

    杨荣仔细想想,觉得也不错,至少不用担心靡费钱粮。

    朱棣虽说不大好享受,可修建紫禁城,各处的大工程,这些项目一起开工,若不是夏元吉把住户部,大明真的够呛。

    “银子很重要,倭国还有些黄金,这些财物都是户部的了,想必夏大人会乐上些时日吧。”

    想起那位夏老抠,方醒也不禁莞尔。

    ……

    石见银矿,无数倭国人正在明军的监督下钻进矿洞,然后艰难的把那些矿石运出来。

    不远处就是冶炼的地方,磨细后的矿石被筛洗处理,然后送到窑炉那里。

    而在窑炉那里,有人在鼓风,上面飘出来一阵阵灰烟。

    黄金麓看到陈默想凑过去,就喝道:“伯爷说过了,那灰烟碰不得,会变傻子的。”

    刘明点头道:“伯爷说那是铅,人碰多了会中毒,更别说去嗅那些灰烟了。”

    陈默一听,嗖的一下就窜了回来,心有余悸的道:“怪不得只让倭人干活,原来是有毒啊!”

    黄金麓回身,看着整座山都是倭人,山下也有冶炼窑炉,那些煤炭不断被人运来。

    这就是石见银山,此刻被大明驱使倭人大肆开发,那些成品白银不断被牛车送到京都。

    这一切都只是个缩影,在瀛洲,在朝鲜,在奴儿干都司,无数的战俘和奴隶被驱使着,天空中渐渐多了些灰烟……

 第846章 东海的一串珍珠

    林沐从登岸的那一刻起,在看到码头上那些倭人温顺的神色后,就不知不觉的把腰给挺直了。

    “林先生请上车。”

    接待他的小旗官招呼他上了一辆牛车,缓缓向着京都而去。

    一路上林沐看到那些倭人都老老实实地在地里干活,还有些挑着担子,甚至还有以前没见过的独轮车在这条路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