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413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13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荣的身体一晃,捂着额头道:“本官……老夫头晕,德华,快去叫医生来。”

    方醒一把扶住他,哭笑不得的道:“我的杨大人哎!这里只是四十多万两,若是一年产出的白银堆放在这里,那您还真是只有阎王爷才能救回来。”

    方醒拿出一个小巧的瓶子,拧开小盖子后,一股刺鼻的味道就散发出来。

    杨荣看着小瓶子里的绿色液体,一时间忘记了头晕:“这是何物?”

    方醒睁着眼睛说瞎话道:“水晶。”

    其实这就是把李茂芳坑成太监的神药——风油精!

    风油精在太阳穴涂抹了一下,杨荣精神大振,顺手把瓶子抢过来,然后厚颜道:“老夫时日不多了,这等好东西,还是先让与老夫吧!”

    “哎!赶紧清点,都装箱!然后上封条,账目交给本官。”

    杨荣一头就扎进了银堆里,朱瞻基在检查着那些古玩,只剩下方醒无所事事。

    已经有些雏形的蓬莱城中,天皇陵墓的考古发现依然在发酵。

    “最近有不少瀛洲人主动找到了官府,拿出所谓的证据,说自己就是唐人的后代,烦不胜烦啊!”

    陈杰嘴里说着烦不胜烦,可面色却是喜气洋洋。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趋势总是好的。”

    三番也赶来了,愁眉不展的。

    “伯爷,小的担心……”

    这是一个官迷,方醒安抚道:“你好好的跟着陈大人做事,瀛洲这一块,以后谁来都得听取你的建议,你的地位稳如泰山!”

    等出去之后,三番喃喃的道:“泰山在山/东啊!”

    ……

    整理完毕之后,在一个深夜,一群俘虏进城了,然后驱赶着牛车,推着独轮车,向着海边进发。

    这一夜,城中全是牛叫、人喘、以及脚步声。

    满城的百姓在夜禁的命令下不敢出门,只是听了几个时辰。

    第二天凌晨,明军上演了一次出城仪式。

    不同于前次的军歌,这次反而是沉默。

    枪上肩,刺刀在脑后闪烁着寒光。

    脚步整齐,面容肃穆。

    两边的瀛洲百姓不禁噤若寒蝉。

    一支军队的威慑力来自于何处?

    武器是一方面,可更多的是战绩!

    明军在朝鲜一战击溃足利义持,登陆后更是势若破竹,无人能挡。

    这!就是大明打出来的赫赫军威!

    这!就是大明赖以震慑四夷的资本!

    那些瀛洲人大多面上带笑,少部分则是面无表情,或是垂首不看。

    三番在边上看到了,就狞笑着,喃喃自语道:“都给记下来,下一批就把他们一家子送去大明享福。”

    三番现在手下有一帮子人,全都是吃官粮的。他们的任务就是监控心怀倭国者,若有发现,就记录在案,等大明需要时,就出手抓人。

    ……

    春季的大海没啥好看的,朱瞻基一直在担忧自己的老爹,所以多半在船舱里和杨荣商议。

    生蚝方醒也吃腻味了,最近喜欢上了钓鱼。

    朱瞻基大概也是闷坏了,没多久就出来和方醒一起钓鱼,只是他的脾气明显的暴躁了许多,鱼竿都要被他给撇断了。

    方醒被他闹的也没了兴致,就把鱼竿一收,靠在船舷边上说道:“还在担心太子殿下呢?”

    朱瞻基愁眉不展的道:“父亲多年的习惯,朝中文官早就已经摸熟了,只要有解决不了的事,多半会拐弯抹角的去找到东宫,然后父亲又……哎!”

    方醒劝道:“你得知道,太子殿下一直是如履薄冰,多次险些被废,若是他疏远了那些文官,你以为那位子还坐得稳吗?”

    方醒说出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朱高炽最大的依仗就是两样东西。

    第一就是长子的身份!

    而第二则是深得文官和文人的支持!

    没有这两样,朱高炽早就被赶下来了!

    朱瞻基的目光散乱,“父亲忍了多年,我就怕他……”

    “你想多了。”

    方醒觉得朱瞻基出来征战几次后,考虑问题反而过细了。

    “太子殿下绝不会有怨言!”

    经常监国的人,怎么会不明白帝王心思?

    朱瞻基苦笑道:“父亲如履薄冰,而我却顺顺当当的,不瞒你说,朝中趋附于父亲的那帮子人,在暗地里都对此有些不满,甚至还在父亲的面前隐晦的说了些话。”

    方醒一怔,然后正色道:“此事可真?”

    这事可不能乱说,若是判断错误的话,会对以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朱瞻基垂首想了想,“德华兄,此事小弟只给你一人说过。”

    方醒懂了,郁闷的道:“这年头啊!真特么的操蛋!以后等你上去之后,千万别立什么皇太孙,自己找罪受!”

    朱瞻基苦笑道:“那还早着呢,兴许等不到那一天,小弟就已经不在了。”

    这娃对未来有些悲观了。

    方醒笑道:“你才多大?汉王已经退出了争夺,赵王太阴,上次被陛下赶回了北平,肯定没戏!”

    朱瞻基微微叹道:“德华兄,少师去了!”

    “什么?”

    方醒愕然之后,就闭上眼睛,想起了那个三角眼的老和尚,伤感的道:“可惜了呀!”

    一曲送别,果真就送走了姚广孝,方醒摇摇头:“陛下肯定会伤感吧?”

    作为朱棣的老战友,姚广孝的去世是在提醒朱棣:你也老了,你也时日不多了。

    朱瞻基嗯了一声:“这是出来前收到的信件里提到的,皇爷爷辍朝两日,令人赶去北平,协助赵王叔处理后事。”

    “你在担心赵王?”

    方醒眯眼问道。

    朱瞻基坦然道:“有点,现在想来,皇爷爷当时就觉得少师大概是不行了,所以令赵王叔随行,就是想让他去照理后事。”

    方醒拍着他的肩膀道:“相信我,无碍的!赵王不是帝王的材料!”

 第851章 翘首以盼

    金陵的春天总是让人感到生机勃勃,可朱棣的心情却有些郁郁,于是春天就变成了秋天,人人噤声。

    大明帝国的董事长朱棣的心情不大好,最近看谁都不顺眼,连夏元吉都被呵斥了几次。

    所以最近大家没事就不来朱棣的面前晃悠,免得被迁怒。

    不过夏元吉却是没办法,春天,同样也是户部最忙碌的季节之一。

    到了乾清宫,夏元吉先偷看了朱棣的脸色——面无表情,于是就谨慎的道:“陛下,陕/西那边的移民……已经准备好了,臣这边的钱粮却有些麻烦。”

    看到朱棣依然是面无表情,夏元吉心中喟叹,然后硬着头皮道:“粮食倒是有,可安家费却有些匮乏,交趾的铜矿已经运到了,但走的是陆路,所以耗费不小,只有等下批走水路之后,才有利可图。”

    “陛下,要不……再等等?”

    交趾的这一批铜料可把夏元吉坑惨了,成本高的吓人,铸造铜钱后,一计算,户部就有人嚷道:这钱还不如不铸!

    朱棣冷哼道:“有粮食就够了,难道倭国那边还差银钱吗?”

    夏元吉一听就不管不顾的道:“陛下,臣也知此理啊!可兴和伯那边却迟迟没有结果,臣哪敢随意决断,若是那些移民到了倭国,却没有安家的费用,陛下,那以后再动员百姓就没用了!”

    朱棣冷漠的道:“此事无需拖延,马上着手。”

    这就是雄主,一切都在心中运转,可却不会告诉臣子为何要这么办!

    夏元吉纠结的行礼,然后告辞,等出去之后,他就往太孙府上跑。

    俞佳没在,来见他的居然是金英。

    “是夏大人啊,敢问何事?”

    金英的笑容很亲切,可夏元吉心急如焚,哪会关注这些,就问道:“殿下可有书信说何时归来吗?”

    被轻视了的金英笑容不变,讶然道:“夏大人可是在为难咱家了,殿下的行踪可不是咱家这等阉人敢过问的,要不咱家代您去问问太孙妃?”

    夏元吉虽然看似简单,可却不傻,他冷冷的看着金英道:“不必,本官走了!”

    此时的夏元吉已经后悔了,他本想能见到俞佳,那么还能问问,可没想到居然是金英这个家伙。

    “阴人!”

    夏元吉郁闷而去,至于窥探太孙行踪的事,他根本就不担心。

    就算是有人告上去,朱棣也会知道他在干什么。

    “殿下啊!您在哪呢?”

    ……

    小白最近很苦闷,因为庄上的事情多,张淑慧担心她出门被人冲撞,就勒令不许她出大门。

    铃铛也很苦闷,因为张淑慧说了,在方醒归来之前,铃铛也得老实点,否则哪天出去就回不来了。

    “夫君不在家,都给我老实点!”

    最近朝中的气氛有些诡异,弹劾方醒的风潮居然落下去了,可却把矛头对准了张辅。

    前厅里,在秦嬷嬷的陪同下,张淑慧接见了薛华敏。

    薛华敏看着有些憔悴,近来没少为这事奔波。

    “二姑太太,朝中的那些言官就像是约好的,那弹章都是冲着国公爷去的,在下已经托人去信朝鲜,只是这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这是来求援的?

    张淑慧有些百感交集,曾几何时,她是张家的弃女,在方家庄几乎与世隔绝。

    可这才几年?这形式居然就掉了个头,英国公府居然来求援了!

    在心中感慨了一下之后,张淑慧说道:“那些人把朝鲜王一家的死栽赃在大哥的身上,这是自寻死路,夫君说过,关起门来再怎么闹,那好歹也是一家人。他们现在一副巴不得让大哥和夫君认下这事,最好全天下都知道,陛下怎会容忍,不过是等待消息罢了。”

    薛华敏苦笑道:“在下知道,只是家里的两位夫人都不大稳当,老太太的身体也不怎么好,国公府一天乱哄哄的,所以才想来二姑太太这里问个确切的消息,二姑爷他们究竟何时回来。”

    张淑慧摇摇头道:“我一个妇道人家,怎敢去探问这等机密?”

    薛华敏最终郁郁而归,他知道张淑慧很谨慎,谨慎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

    大将出征,只要不是丧师辱国,家眷肯定是不会有问题的。

    前段时间那些御史文官疯狂的弹劾方醒时,也知道仅凭着杀戮过甚无法见效,所以最后就恶心人的弄出来一个‘朝鲜王死因’的由头。

    “无稽之谈!”

    张淑慧也不知道方醒的归期,不过她相信有朱瞻基在,这些弹劾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现在跳得凶的,最后多半要倒霉。

    进了内院,张淑慧第一眼就看到小白挺着个大肚子在逗弄铃铛,铃铛也很乖,躺在地上任由小白揉搓着。

    “还不消停呢!”

    张淑慧的怒吼入耳,小白赶紧收回手来,然后端坐如仪。

    “这怀胎的时候就要注意礼仪,等他长大后才会彬彬有礼。看你成天上蹿下跳的,恨不能上房揭瓦是吧?”

    张淑慧在絮叨着,门外来了个丫鬟,一脸激动的道:“夫人,老爷进城了。”

    “什么?”

    张淑慧先是一喜,接着就板着脸喝道:“小白不许乱动!小心动了胎气!”

    小白捂着肚子,呼吸有些急促的道:“少爷在哪呢?”

    ……

    朱棣早就知道了朱瞻基和方醒的归期,所以很淡定,甚至还令人去东宫,叫了婉婉来。

    朱高炽早就被解除禁足了,听闻儿子回来,他赶紧叫人去了城门处看看。

    城门处,杨士奇代表朱棣来了。

    “殿下此行旗开得胜,陛下不胜欣喜,已经准备了酒宴,就等着殿下前去。”

    朱瞻基颔首道:“那就先进城吧!”

    杨士奇赶紧让开道路,然后就看到了后方那长长的牛车和马车。

    金陵的百姓听闻远征倭国的大军回来了,都纷纷走出家门。

    这时有人在人群中说着最新的消息,让人震惊的消息。

    “知道吗?朝鲜已经主动归附大明了,而且倭国也被打下来了,咱们大明又多了两个布政使司。”

    “呀!真的?那以后是否就没倭寇了?”

    “还有什么倭寇!听说连倭国的那些什么天皇,一大家子都被抓回来了,就等着献俘呢!”

    “喔唷!咱大明现在有这般厉害了吗?吓死人了!”

    “看,后面的那群人!”

    “都被绳子绑着,有个身上还湿透了,难道是上岸的时候跳河了?那肯定是倭国的皇族,这是想殉国来着。”

    “那么多的皇族啊!”

    “咦!后面那些车上装的是什么?好多的箱子啊!”

    一千多人的俘虏走完了,后面就是马车和牛车,上面全是箱子。

    “是什么东西?”

    “可能是书吧,听说倭国有许多大明都绝版了的好书。”

    “噫噫噫!那箱子要掉了!”

    一辆牛车上的箱子突然掉在了地上,箱子摔破,里面的东西都掉了出来。

    “哦……”

 第852章 令人震撼的数字

    停电到晚上,这一章是在网吧码的,今天要在网吧呆一天。

    “哗啦!”

    阳光下,木箱子裂开,哗啦啦的落了一地的东西。

    “这是……银子?!”

    “哦……”

    闪着光的银锭看着是如此的诱人,人群中传来了急促的呼吸声。

    “赶紧收起来!”

    押送车队的军士被呵斥了,几人上去,赶紧把那些银锭往车上堆,一时间车队都停住了。

    “都是白银啊!”

    目光向后,那些车上全是木箱子。

    “这得是多少啊?!”

    落下的银子被捡起,车队迅速进了金陵城,可却把遐想留给了百姓。

    “那么多的银子,哪来的?”

    “难道是朝鲜和倭国的府库?”

    百姓迷茫,可有心人却不迷茫。

    “这是倭国出产的!

    “倭国,倭国有白银?

    “怎么没有?知道吧,这次倭国入侵朝鲜,咱大明肯定要为他们做主,这不就把倭国给打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