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498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98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大人,此事我们尚书大人交代过,不许怠慢。再说您也知道,预购的都是些权贵,咱们哪敢胡来啊!”

    工部的官员苦笑着保证道。

    夏元吉点点头:“这样就好,先来第一期,等那些人赚钱了之后再来第二期,这就很稳妥了。”

    前方有人在平地,几个人拉起木架下的石块,再放下去,砸的地面砰砰作响。

    右边有人运送了石块来,这个是用于掩盖沟渠所用。

    一个孩子牵着个手脚粗大的妇人的衣角,亦步亦趋的跟在牛车边上。天气虽然开始转暖了,可孩子的鼻下依然有两条鼻涕,不时的吸溜着。

    极目看去,视线内都是民夫,尘土飞扬。

    这种场面最容易让人热血沸腾,夏元吉又问了民夫们的伙食和待遇,最后叮嘱不许欺压他们,这才去了宫中。

    朱棣脸上的皱纹又多了些,看着依然威严。

    行礼之后,夏元吉介绍了今年的财政大致支出情况,其中征伐缅甸是意外支出。

    “……陛下,仅凭着预售的市场不能回本,可此后每年都有固定的租金收入,算是朝中的意外之财。”

    朱棣点点头,对于方醒的‘骗局’也没有那么抵触。

    “玻璃和镜子的生产已然成功,臣准备召集一干商人商谈售卖一事,到那时,缅甸那头的开支不值一提。”

    夏元吉显得踌躇满志,他从未如此的有钱过。

    朱棣皱眉道:“不是户部自己售卖吗?”

    夏元吉笑道:“陛下,虽然户部自己售卖利润更高,可户部却不能为此专门成立个衙门管事,那不是长法。而且商人们有流通之便利,让些利出去,反而更利于玻璃和镜子的售卖。”

    朱棣不懂这个,不过夏元吉的理财之术值得他的信赖。但想到方醒,朱棣就问道:“玻璃之事兴和伯可有怨言?”

    陛下,你用发行物理书为价码,把玻璃和镜子的制法弄了过来,这个也太便宜了吧?

    换别人估计会有怨恨,可方醒的话,夏元吉觉得不会。

    “兴和伯于钱财一道有造诣,可却不迷恋,堪称是君子。”

    方醒有第一鲜和四海集市,四海集市有东宫的股子,所以朱棣知道利润有多大。

    而第一鲜南北两家,一年赚到的钱足够方家逍遥度日。

    “那就及早进行吧,对了,宝钞兑换银子的事户部怎么想的?”

    夏元吉的身体一紧,沉吟道:“陛下,此乃良策,足以使大明的的钱钞流通无忧,只是臣还是有些担心,担心天下的反应!”

    朱棣听出了夏元吉的未尽之言:权贵、豪商!

    这两种人家中都有黄金白银,甚至彼此之间的交易都是用真金白银,若是全面严厉禁止金银交易,而且允许用宝钞来兑换白银,他们会是什么反应?

    朱棣也在想着这个,夏元吉说道:“陛下,当时兴和伯提议在交趾朝鲜瀛洲三地试行,如今看来是明智的,积累了许多经验,可为今用。”

    什么经验?

    杀人的经验!

    朝鲜还好,一旦被征服后,只要给碗饭吃,下面的人自然消停。

    交趾次之,但也流放了几百人!

    反抗最激烈的就是瀛洲!

    在瀛洲,不但原先的权贵和新权贵不甘心自己手中的金银变成纸钞,下面的不少百姓同样也不愿意。

    于是杀戮和流放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朱棣的目光冰冷:“听说各地的劳役都停了大半?这很好,大明的百姓也该修生养息了。”

    夏元吉缩缩脖子,感到了一丝冷意。

    “准备吧,先把如何施行弄清楚,然后报与朕知。”

    夏元吉躬身应了,朱棣补充道:“把兴和伯也叫上,他的鬼主意多!”

    夏元吉差点笑喷了,这是大市场预售的后遗症,让朱棣认为方醒的脑子灵活,骗人不眨眼。

    ……

    “让我去?这不是瞎胡闹吗?”

    方醒觉得此事应当是户部领衔,各部协助。

    “我就一个闲散的勋戚……”

    夏元吉亲自来请方醒,闻言就说道:“此事有赵王参与,德华,国事为重啊!”

    “赵王?陛下让他进来掺和是什么意思?”

    方醒觉得老朱绝壁是被朱高燧给忽悠瘸了,居然让一个闲散王爷掺和这事。

    夏元吉淡淡的道:“整顿宝钞关系到大明的命脉,弄不好就是遍地烽烟的绝境,所以赵王进来也就是监察一下罢了。”

    于是方醒就无辜的被打上骗子的标签,然后参与了此次全面整顿大明宝钞的会议。

 第1024章 光明和阴暗,革新与守旧

    大明整顿宝钞委员会的成员:会长夏元吉,荣誉会长朱高燧,成员有方醒、蹇义、杨荣。

    人数虽然不多,可却阵容强大,几乎代表了朝中的几股势力。

    第一次会议在户部召开,方醒姗姗来迟,在门口还和门卫聊了几句天气,然后才被夏元吉亲自出来领了进去。

    夏元吉的值房里坐着蹇义和杨荣,而朱高燧坐在窗户的侧面,光线照不到,白皙的肌肤显得有些阴暗。

    “兴和伯的架子好大,最后一个到!”

    朱高燧阴测测的话方醒就当没听见——朝会中每次最后到的是皇帝,朱高燧其心可诛!

    夏元吉干咳一声道:“本次陛下下了绝大的决心,要把大明的宝钞彻底扭转过来,以为后世开太平。”

    宝钞一旦稳定下来后,以后的大明货币就完全成了信用货币,这个意义之重大,很难用别的来比较。

    蹇义眼睛微眯,好似在打盹,可方醒知道,这人深得朱棣的信任,在这个小团体里,就是提供相应官员的信息,并监督他们的操守和能力。

    而杨荣显得很悠闲,他的作用就是掌总,协调各部门。

    至于把脸隐入阴暗中的朱高燧,他的作用就是代表朱棣监督,监督整个事情的走向不能出现偏差,有问题可以叫停,然后大家到御前去打官司。

    夏元吉看了看众人,说道:“宝钞大家都知道,以前滥发的恶果大家应该也知道,近些年收紧了发放,与盐政挂钩,这才好了些。”

    这是夏元吉的得意事,没有他的果断,宝钞早就成了废纸。

    “各位大人也说说吧,集思广益,把此事办好。”

    夏元吉心中有了些腹案,只是想着让大家说说看法,添补一些细节。

    蹇义微微摇头,淡淡的道:“本官多年吏部,对财货无力。”

    这位是不准备掺和吏部职能之外的事,深得明哲保身的精要。

    杨荣作为‘首辅’,当然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道:“宝钞关系重大,与民生息息相关,夏大人说说大致的方略吧。”

    夏元吉点点头道:“开宝钞兑换银子,以为信用。禁伪造,拿住全家流放,主犯斩首!”

    听着很简单,可房间里的人眼睛瞬间都亮了。

    朱高燧第一个问道:“夏大人,宝钞能换银子?”

    这个消息一直没有外放,大家都以为大明内部不会学瀛洲等地,毕竟人口太多,宝钞的存量太多。若是放开兑换,第二天夏元吉就得去上吊。

    杨荣是知道的,所以静默。

    蹇义还是沉默,就算是能兑换,以他的谨慎也不会去。

    朱高燧的面色百变,朱棣可赏了他不少宝钞,数量之大,要是能先在户部兑换了,那岂不美哉!

    方醒看了众人的反应说道:“此事与百姓不相干,至于兑换,方某以为,是时候让勋戚和官员们作出表率了!”

    蹇义的目光一闪,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话。

    “兴和伯,若是他们不能兑换,那这个宝钞还有何意义呢?”

    朱高燧讶然道,随即看向了杨荣。

    老杨,关键时刻,该你上了!

    这个时候就能看到各自的立场了。

    杨荣犹豫了一下,说道:“那豪商呢?”

    这才是最隐晦和最彻底的试探。

    什么是豪商?

    事业大,钱多!

    可豪商会只是豪商吗?

    当然不是,每一个豪商的背后都有权贵,甚至是权贵自己的产业。

    所以一句话就代表了豪商和权贵,实际上也就是在反对方醒的提议。

    夏元吉看了方醒一眼,暗示他暂时不要反击,且等事情展开后再徐徐图之。

    方醒看了这个眼神,他笑了笑,说道:“杨大人,方某还是那句话,豪商无国,此辈当压制!许其赚钱,但该收的税一文不能少,不许其和官吏沟通,发现一起处置一起,连官吏一起处置,更不许其家人或是相关人等为官!”

    这个反击来的又快又隐晦,杨荣的面色一变,看了蹇义一眼,可蹇义却眯着眼,仿佛没听到。

    朱高燧小时聪明伶俐,当然知道大明抑商之策,他皱眉道:“兴和伯,可你家好像也是豪商吧?”

    好!

    这个反击更是凌厉,而且还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大家都看着方醒,想看看这人怎么回应朱高燧的批驳。

    方醒笑了笑:“方某交税了,而且……方某家中不差钱,第一鲜只有两家,至于四海集市,这个想知道的可以去问陛下,方某在此就不复赘言了。”

    交税了!

    而且我家只有两个第一鲜,这哪里算得上是豪商?

    四海集市里有宫中的份子,甚至第一鲜也有朱瞻基的份子,所以方醒的话出来,朱高燧竟无言以对。

    “方某的家业怕是不及殿下的百分之一吧。”

    朱高燧作为朱棣的爱子,赏赐几乎没有间断过,还有大量的田地,若说身家,方醒明面上的财产真的差远了。

    这年头田地才是硬通货,一个家族没有上万亩好地,你就别说自己豪奢。

    而方醒住在城外田庄,城里也没有豪宅,土地少的差点养不活庄户,算是勋戚中的‘败类’!

    连庄户都养不活,这不是败类是什么?

    朱高燧冷冷的看着方醒道:“那些勋戚都是大明的功臣,你说不兑就不兑,闹出事情来,难道你来兜底吗?”

    方醒挑眉道:“殿下不必扔锅,此事必然要做,否则大家现在就可以各自回家,什么都别干了!”

    杨荣道:“兴和伯,咱们一步步的来,先把勋戚这边撇开吧!”

    这不失为一个妥协的办法,先从百姓开始动手。

    方醒叹息一声,起身推开窗户,室内顿时大放光明,窗户边的朱高燧不适应的用手挡住眼睛。

    方醒站在窗户边,指着外面道:“百姓能有几个钱?而且他们大多是铜钱,宝钞最低一百文,几家愿意更换成银子?能换多少银子?换了之后,银子不能用,百姓可愿意?难道他们愿意去喝西北风吗?”

    方醒无比庆幸大明的百姓此时还不富裕,若是家家小康,兑换银子的政策就是自寻死路。

    “百姓早就习惯了宝钞,瀛洲大批白银进入大明,交趾的铜源源不断,朝鲜的铜矿正在开掘中,大明,不缺硬通货!”

 第1025章 小刀的春天

    小刀最近喜欢吃一种春饼,看着里面黑乎乎的,可吃起来却香辣交加,生意好的不得了。

    这家春饼摊子目前就在城外的大市场工地边上,也就是在方家庄和城门之间的中间地段。

    小刀今日轮休,大清早就来到了工地边上,蹲在距离春饼小摊十步开外,呆呆的看着。

    小摊的主人是一个少女,一个门板改造的案板上,少女熟练的揭开厚布,揭起一张面饼,然后用小勺子在边上的三个大盆里舀菜放在面饼里,最后一卷,春饼就成了。

    一个等待的民夫数了铜板拍在边上,然后接过春饼,边吃边往工地上走,还喊道:“春妹,下次再多加些辣椒!”

    少女把铜板小心的收起来,脆声应道:“好勒!”

    辣椒可以在边角地种植,而且现在市面上辣椒卖的不错,所以不少人都在空闲地方种植,也算是一个营生。

    少女皱眉看了蹲在不远处发呆看着自己的小刀一眼,冷哼一声,从案板的下面摸出一把菜刀,冲着小刀挥舞了一下。

    眉毛很浓,五官有些圆润,笑起来的时候右边嘴角有一个酒涡,特别可爱。

    这是小刀对春妹的第一印象,

    没过多久,两个大汉摇摇晃晃的从工地上走来,看来是休息时间到了。

    “春妹,有没有酒?”

    少女握着菜刀,淡淡的道:“这里不卖酒,只有春饼。”

    左边一个额头凸出的男子嬉笑道:“春妹,你在这边卖了十多日,每日能赚到不少钱吧,你看我怎么样?要不咱俩就成一家人得了。”

    “滚!”

    两男子的嬉笑还挂在脸上,少女扬起手中的菜刀喝道:“那边就有工部的大人,若是我喊一声,你们就别想再干这活,还得被关进去挨打!”

    “春妹,工部的大人难道不许我们买春饼?”

    两男子还在笑嘻嘻的逼近过来,可春妹却没躲,反而从摊子后面出来,杏眼圆瞪道:“再往前一步,别怪我动手!你们两个男的,我一个弱女子,就算是砍死你们,也没人会认为是我的错!”

    小刀缓缓起身,可那两个男子却已经怕了,讪讪的道:“好了,逗逗你罢了,快做两个春饼。”

    “不做你们的!滚!”

    好个春妹,居然拒绝了上门的生意,小刀的眼中全是惊喜。

    “嘿!你这女人别给脸不要啊!”

    两男子调戏不成,还被怼了,脸上挂不住,就有些想掀摊子的意思。

    “滚蛋吧!”

    正当两人准备一人牵制春妹,一人去掀摊子时,小刀终于出头了。

    “找死了小子!滚!”

    看到小刀身材瘦弱,两男子不禁怒了。

    欺凌弱小是人类的本性,从小时候欺负瘦弱的伙伴,到长大后欺负打不过自己的人,这是丛林法则的体现。

    小刀本想展露一把自己的武力值,可春妹却发飙了,拎着菜刀冲了过来。

    “叫你们滚!”

    “不滚就砍死你们!”

    尼玛!面对着一个持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