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510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510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醒的声音太大,以至于边的百姓都诧异的看过来。

    “我冲动了,先放粮吧。”

    朱瞻基点点头,随即令人去仓库搬运粮食。

    “殿下,臣……有罪。”

    杨士奇赶来了,满脸愧色的请罪。

    朱瞻基皱眉道:“山/东糜烂至此,李远道的责任不可推卸,其人若是无罪,必然会主动请罪,主动避嫌。他可请罪了吗?”

    杨士奇无言以对,只能默然。

    方醒摇摇头,制止了已经压抑不住脾气的朱瞻基发火,然后催促道:“叫人去搭灶生火熬粥,还有,药材,赶紧去调集药材!”

    大灾之后有大疫,若是爆发疫病,那……

    朱瞻基悚然而惊,随即下令杨士奇把济南府的官吏都召集起来。

    粮食运来了,灶搭造起来了,炊烟渺渺中,粘稠的米粥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发粮了,都排好,女人孩子优先,男人敢抢的,一律拿下!”

    人群躁动起来,在军士们的指挥下排起了长队,一一去领取米粮,还可以去喝一碗粘稠的米粥。

    方醒和朱瞻基站在侧面,看着那些百姓的眼中生出了希望之光,却都高兴不起来,心情沉重。

    “他们生产粮食,可自己却无法饱食,他们织布,可却衣不遮体。瞻基,这样的大明不会有希望,若是照此延续下去,你我的子孙都将成为别人的奴隶。”

    方醒的声音低沉,目光茫然:“当然,兴许我的子孙能活命,只要他们愿意低头。而你,你的子孙将无从避免死亡!”

    朱瞻基苦笑道:“山/东糜烂至此,御史和锦衣卫难逃罪责,这几年皇爷爷时常令御史下来巡查,可山/东这里却没有查出问题,这就是问题!”

    这时贾全急匆匆的跑过来,低声道:“殿下,济南城中的粮仓只剩下了两成!”

    朱瞻基的身体几乎要失去了平衡,他摇晃几下,咬牙切齿的道:“都拿出来,都发了,然后马上派人去京城报信,要粮食!要粮食!!!”

 第1048章 登州码头

    “抓到李远道了!”

    就在施粥放粮的现场,当李远道被人押解进城时,无数的土块飞了过去。

    此时的李远道再也没有一点儿威仪,幸亏有两边的盾牌在保护着他。可就算是如此,百姓的嘶吼也让他面白如纸,双股战战。

    说来他也算是倒霉,刚出城没多远就遇到了斥候,而且是聚宝山卫的斥候,然后信号一发,骑兵随即就兜住了他们。

    朱瞻基厌恶了看了他一眼,说道:“抓紧讯问,随后把他的罪行通告各府。”

    这是一种管用的手段,在某地发生了灾荒,造成了民愤之后,多半都会用本地官员来祭旗。

    而李远道这个布政使的分量足够平息百姓的的怒火!

    炊烟渺渺,那些熬粥发粮食的人从未间断过,可人流越来越多,甚至看到了那些瘦骨嶙峋,被背着来喝粥的男女。

    朱瞻基看着这一幕,咬牙道:“与此事有关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

    登州府的外海上,此时战舰云集。

    陆远振和手下站在码头上,看着正缓缓靠过来的船队,低声道:“这边一直都是咱们在负责,傅显摸过来干什么?”

    手下眯眼看着船队,猜测道:“上次去瀛洲的时候,听说有东西要起运,却不让咱们插手,大人,下官觉着傅显只是在这里歇息,可能会补些饮水和食物,然后就得起航去瀛洲。”

    傅显黝黑的脸在船上一露面,陆远振赶紧上前迎接。

    “傅大人一路辛苦,下官已经在……”

    “辛苦什么?”

    傅显爽朗的大笑着,然后回头指着正在上岸的军士说道:“瀛洲最近有些乱,那些该死的叛逆不肯服输,这不天气转暖,又从山里钻出来了,很讨厌啊!这次我还得跑一趟,弄不好今年就别想离开这条航线。”

    那些军士看着有些疲惫,可手中全是火枪,陆远振问道:“傅大人,这难道就是聚宝山卫吗?下官可是闻名已久啊!可惜未曾一见。”

    傅显笑道:“正是他们,瀛洲的叛逆最怕的就是聚宝山卫,所以陛下让他们去一趟,争取在年内把那些叛逆绞杀殆尽。”

    那些军士们在沈浩的带领下在码头集结,傅显满意的道:“有这等虎贲去瀛洲,咱们又能多拉些女人回来,到时候也不知道便宜了哪里的男人。”

    “不过大明现在的土地多了,许多地方都没人耕种,没人居住,陛下急啊!恨不能让一家生他七八个孩子出来,十多年后又是一群嗷嗷叫的年轻人。”

    陆远振不知道傅显一直在闲扯的意思,也只能是赔笑道:“那是,瀛洲和朝鲜移民了许多到各地去,现在两地都空的很。”

    傅显就这么拉着陆远振聊了半晌,直到沈浩点点头,他才问道:“本官倒是忘记了,船上还有不少粮食,说是要放在登州,好像是要赈灾还是什么?陆大人,你的人呢?叫来搬运一下吧,回头本官请你喝酒,不醉不归!”

    陆远振狐疑的看着那些已经恢复了些精神的军士,突然退后一步,笑道:“傅大人,下官的麾下今日出去打渔了,您来的时候没看到吗?哦!我倒是忘记了,您是从天津卫那边来,这两个地方,确实是碰不到啊!”

    “是吗?本官最近想吃那个牡蛎,可有?”

    傅显的笑容满满,却同样是退后了一步,脱离了陆远振手下的攻击范围。

    陆远振的目光乱转,看到那些军士们在原地踏步跺脚,心中突然一个激灵。

    上岸后不适应,这是很正常的,可聚宝山卫的军士们恢复的也太快了吧?

    尼玛!你们是步卒,不是水师!

    瞬间从北平到登州的路线就在他的脑海中闪现。

    “大人,前日有人禀告,说是在莱州府那边发现了船……”

    这句话就像是晨钟暮鼓,一下让陆远振大汗淋漓。然后他对傅显笑道:“傅大人,那要不下官出海一趟吧,那些小崽子们没我也招不回来……”

    傅显一直在笑着,听到这话,他微微摇头,然后说道:“此事却由不得你了。”

    “动手!”

    陆远振才喊出来,沈浩懒洋洋的一招手。

    哗啦!

    被一千多支火枪对准是什么感觉?

    陆远振的脑海里想起了在瀛洲和朝鲜靠岸时,那些码头民夫们吹嘘的事。

    “那个聚宝山卫真是厉害,一放火铳,哎哟哟!对面马上就倒下几百人,那真是和天兵天将一个样。”

    “听说他们能在百步开外就能打死人,啧啧!”

    陆远振看看距离,绝望的发现最多三十步。

    沈浩摇摇有些晕的脑袋,不耐烦的道:“那个啥……陆远振,跪下吧,你和谢一凡走私女人的事发了,不想死就跪下,顺便说清楚你的麾下到哪去了,说不清楚也行,这些家伙坐船坐的一肚子的火气,正想收拾人。”

    傅显想着陆远振刚才的警醒,觉得这厮会搏一把,就喊道:“小心他跳海……”

    这时码头上的民夫们看到这边的情况,顿时就慌张的四处乱跑。

    陆远振苦笑道:“傅大人,下官知罪……”

    就在跪下的一瞬间,陆远振突然一个侧滚,就滚到了一辆牛车的后面,随即爬起来就朝着右边狂奔。

    他的手下们一愣,马上就作鸟兽散,现场一片混乱。

    傅显急了,喊道:“赶紧追上去!”

    沈浩却摇摇头,指指身边的十多名军士道:“这么近的距离,他跑不了!”

    “嘭嘭嘭!”

    枪响人倒,傅显看到陆远振扑倒在地上,可居然还在坚持着往前爬,不禁赞道:“好准!”

    沈浩摇摇头道:“他们没伯爷身边的人准,不然刚才也用不着三枪,一枪就够了,幸好没把陆远振打死!”

    傅显惊讶道:“这般厉害?若是船上有这等好手如何?”

    “嘭嘭嘭嘭!

    枪声再次响起,陆远振的手下们在铅弹网中纷纷倒下,唯一一个没有中弹的也被吓傻了,站在原地瑟瑟发抖。

    “船上不行,先前下官让他们试过,打不准,除非是上次那种排枪才行。”

    码头上硝烟弥漫,陆远振的手下很快就供出了其他人的去处。

    “……他们刚去了朝鲜。”

    傅显送了一口气,随即准备带着船队去追杀,可沈浩却劝道:“傅大人,这里有他的手下,哎!愿意立功不?”

    那人傻乎乎的道:“小的愿意,小的愿意。”

    傅显也明白了,“好吧,兴和伯说过了,大明水师的人才还是太少了,不利于以后的扩张。那就尽量抓活的吧!”

    走私女人这种事情,一个船队的人根本就无法隐瞒,所以陆远振的手下都将会被牵连,至于以后的命运,那还得要看朱棣的意思。

    船队随即再次出发,不过沈浩和麾下并未跟随,他们将在登州待命。

 第1049章 金陵的众生相

    感谢书友:“刘爸爸有个小金库”的万赏!

    ……

    今天出差装机器,这一章是在车上码的,晕车了,正在装机器中。

    ……

    自从朱棣迁都之后,金陵就像是一个怨妇,酸味冲天。

    虽然金陵还保留着六部,可称呼却变了,叫做金陵某部。

    金陵户部尚书马一元就觉得自己属于怀才不遇的典型,为此整日唏嘘不已。

    金陵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和南方几个布政司的税粮,这个数量可不得了,所以马一元的牢骚在外人看来就是矫情。

    户部衙门还是那个德性,可早就没了君王随时垂询。

    现在离收税的时间还早着呢,马一元在衙门也没啥事,只得抱着一本诗集在慢慢的看。

    “无趣!”

    或是幽怨,或是堆砌辞藻,或是言之无物的诗词让马一元郁闷至极。

    “这等破烂也能出诗集?真真是瞎了眼!世风日下啊!我辈……哎!”

    “大人,北平户部的左侍郎赵源真来了。”

    马一元把手中的诗集一扔,起身道:“那事情来了,听说在北平废了不少劲才稳住,金陵……金陵可不是北平,这边的有钱人多如牛毛,夏元吉这是疯了吗?走,看看去。”

    赵源真风尘仆仆的进了金陵户部,见到马一元就拱手道:“马大人,下官随行带了大批的银子,目下就在码头,还请马大人协调一二。”

    马一元虽然只是金陵户部尚书,可级别却和夏元吉一个样,在他的面前,赵源真妥妥的要矮一截。

    “真的要兑?”

    马一元唏嘘道:“你们夏大人在想什么?难道他不知此事的危险吗?”

    赵源真指指边上,两人走到那里,他才低声道:“马大人,北平一旦启动兑换,剩下的事情就停不住了。我们大人说了,此事一旦启动,就如同失控的马车,停不住,一停整个马车非得散架不可。”

    马一元叹道:“本官知道了,北平兑换了,若是其它地方不能兑换,物议沸腾,甚至有可能会闹事。哎!何苦呢?当初是谁的主意?缺德啊!”

    赵源真哭笑不得的道:“此事乃是兴和伯的主意,不过我们大人倒是一力支持,说是错过了这个时机,宝钞以后就会越来越不值钱。”

    “去兵部找人,就说是有银子在码头上岸,要人手。”

    马一元先吩咐手下去兵部要人,然后才摇摇头道:“这话倒是实在,如今盐政收归朝中,这宝钞就尴尬了,想来想去,要想长治久安不贬值,也只能和银子挂钩了。”

    “谁说不是呢!”

    赵源真顾不得洗漱,急匆匆的又去了码头,监控搬运银子的过程。

    而马一元马上就去了兵部,和兵部尚书周应泰商量宝钞兑换银子之事。

    自从交趾平复,倭国归于大明之后,金陵兵部也成了一个尴尬的位置,几乎是无事可做。

    一进兵部,就感觉死气沉沉的,让人想起了养济院。

    山高皇帝远,大家也不用弄什么勤勉,也不用装样,所以马一元直接就进了值房。

    周应泰正在浇花,小心翼翼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此人是个花农。

    “周大人,那事情来了。”

    “是银子?”

    周应泰没有回头,用手中小巧的水壶,细细的绕着浇水。花盆里的花骨朵上沾染了水珠,看着多了些水灵,含苞欲放。

    “就是银子,你我的麻烦来了。”

    马一元自己坐下,愁容满面的说道。

    “慌什么?”

    周应泰把水壶放下,回身,慢条斯理的坐在马一元的对面。

    “此事是夏元吉弄出来的,咱们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至于他们带来的银子够不够换,那和咱们有关系吗?”

    马一元犹豫道:“周大人,此事关系到国朝大政,影响深远,本官觉着咱们还是尽力吧。”

    周应泰的身体往后仰倒,靠在椅背上,目光冷淡:“本官只尽力罢了,至于其它,远在北平的金大人自然会处理。”

    老金忠大把年纪还不致仕,熬死了一帮子觊觎兵部尚书位置的下属。时至今日,连周应泰都没把握能等到这个老家伙下台。

    ……

    金陵少了朱棣,秦淮河也变得暖风宜人,客来客往的,生意大火。

    几个男子在一艘画舫上喝酒听曲,有人吟诗,有人以手探寻,一时间吟哦声和女子的娇声混为一体,让人分不清这是青楼还是书院。

    “卫弼兄,今日有大事,勿要放浪形骸。”

    那个吟诗的男子吟了几句就被卡住了,抓耳挠腮也不得其法,看到同伴的手在女子的胸腹处摸索,就不屑的说道。

    那叫做卫弼的男子的手变本加厉的揉捏着,女子的脸上露出了痛楚之色,却不敢反抗,更不敢拒绝。

    “三圆,来到这里就该取乐,你看你看,美人都幽怨了,哈哈哈哈!”

    那个三圆身边的女子媚笑道:“吴先生说笑了,小女正听着徐先生的诗,陶然忘机呢。”

    吴先生叫做吴征,乃是成国公朱勇留在金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