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570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570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朱棣的注视下,朱高炽讪讪的,编不下去了。

    两大人居然在初冬游湖,你游湖就游湖吧,居然还喝多了唱歌,据说吓得王府中的人都以为自家王爷疯了。

    而且还落水,据说两人是兴高采烈的,勾肩搭背的一起跳下去。

    丢人啊!

    等啊等,等朱棣都处理完政事了,外面才传来了喷嚏声。

    “啊切!”

    “啊湫!”

    两个头发还在滴水的家伙进来了。

    朱高炽瞥了一眼:朱高煦的脸色发红,大抵是喝酒内热重,连冷水都消不去。

    而方醒比较悲惨些,脸色苍白。

    朱棣双手撑着御案,冷冰冰的道:“说说吧,你二人又在发什么疯呢?”

    朱高煦呐呐的道:“父皇,儿臣只是……”

    方醒生怕这厮胡言乱语,赶紧说道:“陛下,是脚滑了。”

    “脚滑了怎地两人一起下水了?”

    呃……

    方醒赶紧说道:“那个……殿下拉臣来着,结果被臣给带了下去。”

    朱高煦赶紧附和道:“是啊父皇,就是脚滑了,儿臣还想去救方醒来着,只是脚也滑了。”

    尼玛!什么是猪队友,这位就是了!

    脚滑不过是拿来给朱棣下台阶的理由,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可你倒好,居然画蛇添足,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是啥!

    “滚回去!闭门读书一个月!”

    果然,老朱发飙了,冲着朱高煦咆哮道。

    朱高煦把脸上的水渍抹去,满不在乎的道:“父皇,不过是落水罢了,儿臣又不是女人,无需在家休养一个月吧?儿臣这就走!”

    看到朱棣提起镇纸,朱高煦好汉不吃眼前亏,麻溜的就走了,不讲义气的就走了。

    方醒脚下微动,想跟着去,朱棣在上面却冷哼一声,他就指指头发道:“陛下,臣得回家去洗个热水澡,不然会生病啊!”

    朱棣居高临下的瞄着他,眯眼的动作让方醒腹诽着老花眼。

    “听说你对玄武卫有些不满?”

    “没有的事啊陛下!”

    方醒无辜的道:“陛下,臣的心胸还没那么狭隘,再说玄武卫和臣也没啥利害关系,臣只是旁观罢了。”

    “一派胡言!欺君!”

 第1170章 武学,生病

    朱棣发飙了,手中的镇纸跃跃欲试,想起他的‘辉煌战绩’,方醒赶紧说道:“陛下,臣是觉着玄武卫要废掉了!”

    朱棣把‘神器’放下,淡淡的道:“你倒是成神了,居然能未卜先知,那便给朕分说一二吧,若是胡诌,今日这顿板子是躲不过了!”

    老家伙就喜欢威胁人!

    方醒觉得头皮发痒,就挠了一下,然后说道:“陛下,臣觉得玄武卫可惜了,好歹也是各卫精心挑选出来的将士,若是操练得当,臣以为当成为大明的一支强军。”

    朱棣冷眼看着,也不接话。

    朱高炽无奈,觉得方醒这是倒霉催的,居然去和汉王喝酒。

    方醒看到老朱不依不饶,只得说道:“臣以为玄武卫一开始就走错了路,他们本是精兵,不缺乏操练,缺乏的是火器应用上的绝对纪律和经验,而这需要时间,从指挥使到百户官都该去从头学习。”

    “以前聚宝山卫是臣手把手的教那些将士,可玄武卫们……就像是灌酒似的,那种教导方式哪学的会啊!”

    方醒说完就解释道:“臣以为此事和朱雀卫的关系也不大,毕竟他们也是转手教授,并无经验心得。”

    不能再得罪人了啊!

    方醒在内心深处鄙夷了自己一下。

    朱高炽突然喝道:“就你厉害!难道你方醒还想包打天下吗?”

    这是在为方醒解围,可朱棣却追问道:“那你认为该如何?”

    “重开武学。”

    方醒瞥了朱棣一眼,看不出喜怒,就硬着头皮道:“陛下,臣是不会去玄武卫教授的,那是不知高低,可总不能让玄武卫就这样下去吧?所以臣就想到了武学。”

    说完方醒又挠挠头皮,沾水后头发慢慢的自然干,头皮就会发痒。

    朱棣面无表情的看着方醒,良久说道:“朕知道了,你且回去!”

    哟呵!老朱居然放过我了?

    方醒带着这个意外惊喜回去了,朱棣却吩咐道:“兴和伯多半是要伤风了,让御医晚些去方家看看。”

    朱高炽瞬间只觉得满头黑线:这个老爹也开始恶作剧了啊!

    朱棣不惩治方醒,就多留了他一会儿,这个有些类似于恶作剧的处置方式让人哭笑不得。

    “武学……”

    朱棣沉吟着,突然说道:“此事你怎么看?”

    呃!居然问我吗?

    朱高炽有些受宠若惊,沉吟道:“父皇,从整顿卫所来看,将官们醉生梦死,操练无力,战阵的本事参差不齐,是该重建武学了。而且……”

    “父皇,重建武学有个好处,那就是将非出一门……”

    朱高炽瞥了朱棣一眼,看到他依然是面无表情,就继续说道:“若是将官们都能从武学中出来,父皇,藩镇之祸再难兴起了。”

    藩镇之祸是历朝历代都在防备的东西,不过大明好一些,可也好不了多久——朱棣都开始派文官随军‘参赞军事’了。

    朱棣木然的看着外面,皱眉道:“方醒倒是学乖了,知道迂回,不过武学之事……且等朕细思之。”

    朱高炽点头,然后行礼告辞,他知道朱棣不是在考虑武学能不能重开,而是在考虑生源和规格的问题。

    规格低了没人乐意来学,规格高了将会面临着文官们的反击。

    而生源更是个大麻烦,按照以前武学的规矩,大多生源都是那些军官的子弟,可这样下去还是将门啊!

    朱棣眉心的皱纹又深了些,他叫来了金忠。

    “朕欲再兴武学,你以为如何?”

    “好事啊陛下!”

    金忠老脸泛红的道:“下面的卫所将官们无能,可这也不能怪他们,谁让大明没个学习武事的地方呢!”

    朱棣看着那张笑的猥琐的老脸,不耐烦的道:“武学是个什么章程,你且回去拟一个来给朕。”

    金忠苦着脸道:“陛下,臣没主意啊!要不您让六部一起商议一下?老臣保证在边上拾遗。”

    ……

    “哎!陛下这是嫌弃老夫老喽!”

    出了宫的金忠发着牢骚,然后去找到了孟瑛。

    孟瑛越发的沉稳了,听了金忠的意思后说道:“武学重开是好事,生源本官看还是咱们的子弟放心,至于规格,本官以为……不能低国子监太多。”

    金忠不满的道:“孟大人,你这说了和没说一个样,难道五军都督府就是这个意思吗?”

    孟瑛苦笑道:“不瞒你金大人,都督府上下对清理卫所是有些怨言的,所以武学的生源必须是将官子弟,这一点若是不能满足,本官也得被人背后戳脊梁骨啊!”

    金忠摇摇头道:“此事陛下着本官给个章程,如今看来五军都督府是指望不上了,告辞!”

    孟瑛叹息一声道:“金大人,不是孟某不通情理,而是……你想过没有,若是准了旁人去读武学,到时候出来了,他们是哪边的人?”

    这话暗指文人会掺沙子,金忠无奈的道:“文人从军,那就是军户,有几个愿意的?再说真有人来了,难道你们不能感化?一味地躲有何用?大家敞开了干才是!”

    孟瑛摇摇头,虽然金忠是老臣,深得朱棣的信重,可事关武人的未来利益,就算是打御前官司他也不怕,否则这个官他也当不下去了。

    为官者不能为本部门带来利益,就算是你是皇亲国戚,大家也会下绊子。

    金忠出门就直奔方家,老家伙脾气火爆,一路嚷着往内院冲。

    在内院门口,金忠被黄钟给拦住了。

    “金大人,伯爷病了。”

    “病了?”金忠狐疑的道:“不会是在躲老夫吧?”

    黄钟正色道:“金大人,御医就在里面呢。”

    金忠一听御医都出场了,急匆匆的回家叫人找了些好药材送去。

    方醒是生病了,回来就浑身发抖,接着发烧。

    御医诊脉,给出了落水受凉兼受惊的结论,旋即开了方子让方杰伦去找药。

    方醒躺在床上面色发红,但神志清醒。

    张淑慧担忧的数落道:“夫君怎会落水呢?这天气的湖水能把骨头都冻成冰渣子,夫君不想着自己,也得想着妾身小白,还有两个孩子呢!”

    小白也说道:“少爷,平安走路都走不稳呢!”

    两个婆娘这是形成统一战线了还是怎地?

    幸好两个孩子没在啊!不然这当爹的脸都没了。

    “爹!”

    方醒捂着额头侧脸,不禁无语。

    就在门边,土豆正带着平安在看着他……

 第1171章 大郎,来,喝了这碗药

    感谢书友:“黄绮琳”的万赏!

    感谢书友:“余宇鹏”的万赏!

    ……

    方醒生病了!

    在御医去了方家之后,在金忠派人去送了药材之后,就成了北平城里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听说那兴和伯是中邪了,御医根本就不顶用。”

    “他那是杀孽啊!你想想,从白起开始,那些屠夫有几个能得善终的?”

    “报应啊!几度轮回,那奸贼终于遭了报应,小二,拿酒来!”

    几个文人在小酒馆里眉飞色舞的说着这事,恨不能仰天长啸。

    而朱高燧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激动,随后谢忱就带来了消息。

    “殿下,兴和伯和汉王喝酒游湖,酒醉落水。”

    朱高燧仿佛被一盆凉水从头顶上浇下来,面无表情的道:“那就希望他一病不起吧。”

    可他和谢忱都知道,这等受凉的毛病弄不死方醒。

    方醒也相信弄不死自己,所以他很坦然,以至于趁着屋子里只有木花时,招手叫了土豆和平安进来。

    趁着没咳嗽的时机,赶紧和孩子亲热亲热才是正理。

    两个孩子在你的身上折腾是什么滋味?

    不是好滋味!

    土豆坐在他的肚皮上问着为何落水,湖里好玩吗,有没有抓到大鱼等等。

    而平安更对枕头感兴趣一些,坐在方醒的身边,脸蛋涨红,用力的抽拉着方醒头下的枕头。

    “爹!”

    平安不会像土豆那种撒娇,而是用他那黑黝黝的眸子盯着方醒,就叫了一声爹。

    等张淑慧再进来时,就看到方醒平躺在床上,土豆坐在他的肚皮上,嘴里驾去去,驾去去的吆喝着。

    而平安要淡定些,只是把枕头放在脚下,手扶着床架子用力的蹦跳着。

    张淑慧看到方醒瞪着眼睛,一脸生无可恋的模样,不禁噗嗤笑了。

    “夫君,药来了。”

    张淑慧叫来小白把两熊孩子提溜走,然后一碗黑漆漆的汤药就被送到了方醒的嘴边。

    “爹!”

    方醒有些头晕,听着这声音有些发颤,不禁看了一眼在门口被拦住的土豆和平安,心中一抖,脱口道:“幸好为夫不矮啊!”

    张淑慧嗔道:“夫君想什么呢,您相貌堂堂,玉树临风,谁敢说您矮?”

    小白也在门外说道:“少爷,您的个子可够高了,再高咱们家的门就得换了。”

    方醒发烧烧的胡思乱想,竟然想到了那位武大。

    ——大郎,来,把这药喝了吧!

    喝了药,方醒沉沉睡去。

    这一觉睡到了晚上,醒来的方醒觉得百般无聊,就开始胡思乱想,一直想到了天色大亮。

    而金忠同样是一夜未睡,然后带着奏章去找朱棣。

    “以将官子弟为主,以武勋为教授,祭酒为从四品……”

    朱棣看完了奏章,不置可否的道:“那些武勋谁懂火器战法?还有,大明人才济济,不可偏废,将官子弟之外,也当广招学生。”

    金忠偷瞥了朱棣一眼道:“陛下,那些人……军户啊!”

    朱棣也很惆怅,军户户籍的存在让从军成为畏途,逃卒众多。

    可若是废除军籍,那后果难以想象。

    ……

    “废除了军籍,没人从军怎么办?”

    朱瞻基来探病,随便聊起了此事。方醒对此不乐观,不然他昨天也不会郁闷的和朱高煦喝酒。

    朱瞻基想起自己从金陵一路来京的路上,那一路的视察让他触目心惊。

    “逃卒,没人愿意从军,若不是有军籍捆着,大明的军士能剩下三成就算是不错了。”

    方醒靠坐在床上,嘴里含着饴糖——这是小白偷偷给的,怕他刚喝了药嘴里苦。

    “你能认识到这一点最好不过了,可你还得去思索这里面的深层原因,否则就算是大明军队都配上了火枪大炮,迟早也会被异族的马刀杀的人头滚滚。原因你该知道,糜烂!军队一旦糜烂,再好的兵器也只是累赘!”

    方醒说话有些虚弱,他想了想,继续分析道:“再好的武器,军队一旦糜烂,你信不信敌军马上就会获得相同的东西?所以必须得要废除军户这个无奈之举,采取募兵制,就算是募兵制不成,那也可以采取从军一段时间就可归家的办法,否则逃卒永远都不会停止。”

    大明立朝之初就面临着逃卒,朱元璋的办法就是军户,用户籍把那些军士的子子孙孙都绑在大明军队的身上,大抵觉得这样就无忧了。

    朱瞻基摇头道:“这很难,取消军户,军费必然大增,而且军士归家之后如何营生?这是个大问题,解决不好,百姓同样会想尽办法去逃避兵役。”

    这就是退伍安置的难题,此时大明还是农耕社会,若是军士退役归家反而不如那些一直在种田的农人,谁愿意去当兵?

    方醒和朱瞻基相对一视,苦笑道:“可是觉着问题还是出在经济上?”

    朱瞻基点头道:“若是容易寻到营生,加上从军得到的军饷,一家人都过的不错,那才是长久之计。”

    大明的军户目前分为两种,一种平时种地,一种平时操练,实际上就是专门找一群人来养活军队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