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743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743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旦悻悻的走了,杨溥思虑了片刻,然后开始写奏章,而且还是……密奏!

 第1510章 互相安慰(第77位盟主,感谢大家)

    车队一路缓缓而行,等出了北平城十余里时,张淑慧突然叫了木花来传话。

    “老爷,夫人说车里闷得慌,要不就到路边歇息歇息吧。”

    此时右边有山,山上苍翠,颇有些可观处,方醒就应了。

    女眷下车,卧在车头的大虫小虫也跳下来,吐出舌头在四处梭巡。

    现在的气温不错,可站在山下,却感到有些森然。

    辛老七他们找到了一条山路,方醒却不想上去。

    婉婉雀跃的道:“方醒,上去吧,说不准咱们还能抓到野兔呢!”

    方醒看看婉婉穿的素色长裙,说道:“你这身不方便,罢了,找个地方……”

    身后方向传来了马蹄声,有些急促,方醒回身,然后笑了笑。

    “大哥!”

    婉婉朝着来骑招手,笑的眉眼弯弯。

    出了宫中之后,似乎空气都要自由些,让人身心轻松。

    朱瞻基当先到来,他下马后笑道:“才知道婉婉出来,正好我闲极无聊,便讨了个保护婉婉的差事,顺便出来散散心。”

    随后贾全等人纷纷跟来了,官道旁顿时热闹起来。

    “走走吧。”

    方醒觉得上山不是什么好主意,于是一行人就沿着官道往前走。

    过来这座山,前方赫然开朗。朱瞻基深呼吸了几次,说道:“定国公和富阳侯被免冠,此刻朝中正在商议怎么处置他们。”

    “还有谁?”

    方醒觉得肯定不止他们两个。

    所谓的居丧,而且对象还是大行皇帝,那只能靠监督和个人的节操了。

    而大明官吏的节操方醒历来都信不过。

    朱瞻基摇头道:“还有成国公朱勇,新宁伯谭忠,广宁伯……还有些侍郎参议什么的。有的是居丧归家,有的是面无戚色,有的是吃了酒肉。现在朝中就在商议怎么处置他们。”

    “有趣了!”

    方醒觉得这是朱高炽的三板斧,或是说三把火。

    只是他居然先烧到了勋戚的头上,可见还是很清醒的。

    勋戚之间是有联系,可却没有一个龙头。而有资格担任龙头的张辅和朱勇,两人均是学了文人做派,极有分寸。

    至于文官……

    “那些低阶的小官大概要倒霉了。”

    拿勋戚开刀可以,但却不可偏向。只是文官却不好弄,换了朱棣的话,肯定是要拿几个侍郎来杀鸡儆猴。而朱高炽却不会这么做。

    朱瞻基笑道:“我那姑母找到了宫中,听说很是闹腾了一阵,我趁机就出来了。”

    永平公主当年得罪朱高炽太狠,所以她大概是感到这次过不去了,于是就去闹一场。

    朱瞻基虽然没有详说,可方醒估计弄不好就是当庭哭朱棣。

    打个寒颤,为朱高炽同情一下后,方醒抛掉了这些事,说道:“此事与你无关,在兴和堡时,先帝就有整顿勋戚的念头,陛下也算是完成了先帝的心愿。”

    大明勋戚的堕落速度出乎了朱棣的预料,大抵也出乎了朱高炽的预料。此时大明四海升平,不整治一二,朱高炽这个皇帝当的就太窝囊了。

    一行人缓缓走过去,最后找了个村子,婉婉兴致勃勃的说道要下厨做饭,于是乎几个女人都被拉去了。

    这是村里家境最好的一家,男主人读过几年书,两个儿子彬彬有礼,很讨人喜欢。

    “来,我家的狗不会乱咬人的,来,咱们来玩吧。”

    土豆和平安拉着大虫小虫,然后招手让这家的两个孩子过来玩。

    男主人看出了朱瞻基等人的身份尊贵,就想阻拦。

    “无碍,小孩子尽管玩耍。”

    辛老七看了一眼厢房,女主人已经躲进去了。

    于是四个孩子就玩到了一起,和两条大狗在院子里寻幽探胜。

    而方醒就抱着无忧,和男主人闲聊了起来。

    “现在是种地还是干什么营生?”

    男子有些窘迫的道:“家里平时教些学生,内人做些针线。”

    “没想过去做些别的?”

    “学生……当年家父费了些银钱送了学生读书,只是未曾进学,后来就归家教授附近的孩子。”

    话虽然隐晦,可方醒还是听出来了,这位除去读书之外,啥都不会。

    这时无忧趴在方醒的肩头,不住的喊爹,方醒回身一看,原来是四个孩子在挖蚯蚓。

    男子面带怒色就想呵斥自己的孩子,方醒劝道:“小孩子该玩就玩,别逼的太紧了。”

    男子有些不服气的道:“贵人不知道,读书要从孩子抓起才好。”

    呃!

    方醒有些无奈的道:“是,从孩子抓起最好。”

    男子看到方醒说的勉强,就忍怒而去。临走前他本想叫回自己的两个孩子,最终却慑于方醒一行人的气势,不敢开口。

    方醒摇头失笑,转身时看到朱瞻基居然在指挥几个孩子找蟋蟀。

    “花娘,放菜了!放菜了!”

    厨房那边传来了婉婉欢快的声音,两兄妹到了这里,终于是放松了。

    吃了一顿素菜,一行人打道回府。

    到了京城,婉婉不舍的抱着无忧亲了又亲,然后才上车回去。

    朱瞻基临走前说道:“近期别管事,谁来求都别管。”

    方醒点头笑道:“我历来都不管闲事,你且顾好自己就行。”

    朱瞻基认真的答应了:“好,我在宫中如今不方便出来,德华兄,时常帮我去黑刺那边看看。”

    方醒心中一紧,盯着他说道:“我说过了,若是事不可为,我能带你走!记住了,谁都拦不住!”

    朱瞻基突然笑了起来,眉间全是爽朗:“德华兄多虑了,我不过是舍不得皇爷爷留下来的东西罢了。”

    ……

    回到家中,方醒叫来了黄钟。

    黄钟一见面就发牢骚:“伯爷,以前咱们府上在京城多少有些面子,如今那些人一看都是皮笑肉不笑,都在观望呢!”

    方醒指指对面,示意他坐下,然后慢条斯理的泡了茶,说道:“先帝四次北征,我自己出征的次数也不少,立下的功劳封个国公不差,所以,那些小人你何须理会。”

    黄钟摇头道:“伯爷你拒绝了封侯,那些人……哎!”

    “我要封侯何用?”

    方醒喝了一口茶,淡淡的道:“你记住了,公侯伯实际上都是一个样,荣辱皆在上面的一念之间,若是要动手,你是国公有何用?如今的魏国公不就是现成的例子吗?若不是国戚,早就被削了!”

    黄钟的眉头皱的紧紧的,低声道:“伯爷,可是陛下那边的态度有问题?”

    方醒摇头道:“不会,至少目前不会。后面的得看太子那边,我的底线就是太子不可动,不可辱。”

    黄钟唏嘘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陛下做太子时有仁名,可如今看来,手段却也是不差,那些想错的人怕是要倒霉了。”

    “我不管这些。”

    方醒知道目前是稳定期,所以动静不会大。等朱高炽坐稳后,等明年用了新年号之后,他的日子怕是轻松不了。

    “先帝四次北征啊!”

    方醒喃喃的说道,目光幽幽。

    是五次……还是四次?

    都乱了啊!

 第1511章 陪杀场的徐景昌

    方醒现在极其不愿意进宫,可出游的第二天,宫中来人唤了他去。

    一路进宫,方醒发现那些宫人们有些惶然无措。

    “这什么意思?”

    方醒指着一个走路差点跌倒的宫女问道。

    随行的太监本想端个架子,可想到这厮是个说动手就动手的家伙,只得解释道:“陛下想放些人出去,说是减少耗费,再说那些宫人离了爹娘,在宫中终老,也有些残忍了。”

    方醒面无表情的加快了脚步,他知道这些宫女们回家后会很艰难。

    这些宫女的年纪有大有小,小的还好说,大的……有人会为了一个前宫女的名头要了去,但估摸着不是续弦就是小妾。

    不过对此方醒却无能为力,不能插手。

    到了乾清宫,方醒进去看到的全是文官。

    此时的文官当真是人才济济,杨荣占了首领的名头,剩下的杨士奇、金幼孜等人,加上刚出来的黄淮和杨溥,文重武轻的格局基本显现。

    方醒行礼,任由那些目光盯在自己的身上,很坦然。

    朱高炽越发的威严了,他说道:“朕知道你不喜上朝,只是今日朕有些为难之处,你来参详一二。”

    方醒心中一个咯噔,看了那些文臣们一眼。

    杨荣端庄,目不斜视;杨士奇面带苦色,却不知为何;金幼孜面带微笑,多半是心情不错。

    至于黄淮和杨溥,方醒并不了解。两人都是严肃脸。

    六部尚书们都是一脸的倦色,看来今儿的事情议了许久。

    “居丧无礼,你说该如何处置?”

    方醒只觉得一记炸雷在头顶炸响,他瞟了一眼金幼孜,看到的依然是微笑。

    这些人都修炼成精了,很少会流露出得意、愤怒等情绪。

    方醒的大脑飞速开动,分析着此事的缘由,然后说道:“陛下,臣未在三法司任职。”

    这是婉拒了,而且用的还是不是本职工作,不方便插手的理由。

    吕震干咳着说道:“兴和伯,陛下召集群臣商议此事,三法司之外的人也说了嘛!”

    方醒瞥了吕震一眼,最近这厮颇得朱高炽的看重,刚挂了太子少师的头衔。

    “陛下,臣以为当按律处置。”

    方醒毫不犹豫的就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呃!

    吕震眼珠子都差点掉到了鞋面上——你是武勋啊!居然支持按律处置?

    文官大多对你抱着戒心,你总得要寻找盟友吧?

    方醒大义凛然的道:“陛下,先帝方驾鹤归去,这些人怕不是在试探您吧?要下手!下重手整治!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者!”

    呃!

    朱高炽瞥了左右一眼,让方醒惊讶的是,出来的居然是杨溥。

    杨溥的神色看着很严肃,据说从诏狱出来之后,他大多是以这个形象示人。

    “兴和伯,此番犯禁的人颇多,若都按律处置,怕是会人人自危,本官以为,当拿几人处置,以儆效尤。”

    方醒漠然,随后朱高炽就给出了处置人选。

    “定国公和富阳侯……”

    朱高炽的面色陡然一变,憨厚不见了,那眼睛微眯,竟然有凌厉之色。

    “……此二人大不敬,富阳侯的父亲去的早,无人教养,不知礼义,着吏部去了冠带,户部去了爵禄,爵号称呼留存,去国子监司业处读书十年,长进了就还给爵禄,不长进……那便削爵为民。”

    李茂芳要倒霉了!

    方醒对此是乐见其成,只是……徐景昌呢?

    朱高炽依旧缓缓的在说道:“定国公的父亲去的早,无人教训,着吏部……不长进,那便削爵为民。”

    一模一样的处置方式,这个……

    方醒随即以身体不适为由告退。

    身体不适是个好借口,特别是北征之后,那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借口。

    回到家,把这事儿告诉了解缙和黄钟,结果黄钟就笑了。

    “伯爷,定国公家中的老夫人才去啊!”

    方醒瞬间就明白了朱高炽的意思。

    解缙一副我早料到了的得意神色说道:“当今陛下在做太子时多有隐忍,可这人啊!若是他只会一味的忍,上次估摸着就过不去了,所以啊!看着宽厚的人,其实最记仇!”

    “永平公主这些年一心给当今陛下下绊子,这下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女人的心思很古怪,也不知道朱高炽是哪得罪了永平,就这么不依不饶的和朱高炽作对。

    黄钟沉吟道:“那定国公是为何?”

    徐景昌可没有针对朱高炽做什么,为啥跟着倒霉。

    而且徐景昌的老爹徐增寿,那可是朱棣的铁杆啊,朱高炽这是想干啥?

    ……

    徐景昌的母亲过世,方醒当然是要去一趟。

    等到了定国公府时,看到外面冷清清的,方醒就问了管家。

    管家不屑的道:“伯爷,那些都是小人,墙头草,以后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方醒一路到了灵堂,一套仪式搞下来,徐景昌就亲自陪着他出去奉茶。

    几天没见,徐景昌看着瘦了些,有些憔悴。

    “节哀!”

    方醒按照套路安慰了几句。

    “运气啊!”

    徐景昌却一脸的庆幸,唏嘘道:“家母方去,正好遇到这事,哥哥我这是陪杀场啊!可有的人却看不清,真以为定国公府要倒了,都派了管家或是儿子来,欺人太甚啊!”

    方醒眉心微跳,低声道:“你的意思是说……陛下是想弄李茂芳?”

    徐景昌挑眉道:“哥哥我老老实实地在家,最多就是做做生意,说我居丧在家留宿,可那些吃酒肉的怎么说?朱勇他们怎么说?”

    “好歹先帝是我姑父,再说老二憨傻,老三阴险,我多傻才会去支持他们?哎!陪杀场,顺便给陛下当做那只鸡揍一顿,警告那些猴子。”

    方醒心中已经完全摸清了此事的脉络,说道:“那是因为你是国戚,国戚国戚,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拿来作伐也是亲近。”

    徐景昌点头称是,面色渐渐的和缓。

    方醒稍坐一会儿就告辞了,等出去时,看到了不少马车,一问……

    管家鄙夷的道:“伯爷,您来府上祭奠的消息一出,好些家都来人了。”

    方醒失笑道:“方某何时成了前锋了?可笑!”

    管家堆笑道:“您是太子之师,他们自然是信得过的。”

    方醒摇摇头,上马而去。

    北平城中依然是人来人往,朱棣离去的影响渐渐消散。

    方醒饿了,就找了家卖糊涂面的小摊坐下。

    说起来糊涂面虽然不是方醒首创,可经他几次整治之后,吃过的那些人都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