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785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785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醒说这番话可不是在开解曹安,而是对曹瑾上次说的话给予还击。

    你不是我是来南方捣乱的吗?

    如今是谁在捣乱?

    刺杀都来了,这正常吗?

    曹瑾隐晦的认错了,方醒不以为甚,说道:“此事倒也简单,你这是怯了,胆气不够,远山公可有长相豪迈的亲戚?”

    曹瑾眼睛一亮,说道:“兴和伯,可是唐太宗的旧事?”

    文人说话就喜欢含蓄,幸而方醒听懂了,他点头道:“正是。只是军中悍勇之士却不方便来,求个心安吧。”

    曹瑾一听就软了立场,说道:“兴和伯,只求一位煞气重的,不管是谁,老夫感激不尽。”

    方醒沉吟道:“此事您还是去求殿下吧,毕竟那不是聚宝山卫。”

    黑刺的来历无人知晓,而且看模样就是以保护朱瞻基为首要职责,有心人就去信北平问了朋友,却也是一头雾水,没有结果。

 第1593章 生吃人心的老军

    三十余万亡魂,八十周年祭!

    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

    。。。。。。

    曹瑾需要一个勇士,浑身上下洋溢着煞气……最好是杀气的勇士。

    朱瞻基有些晕乎,说道:“那曹安真的被吓坏了?”

    “他连鸡都没杀过。”

    方醒把这事儿丢给朱瞻基就溜了。

    可朱瞻基也没辙,于是就转到了王琰那里。

    “胆小?”

    王琰的麾下全是杀人无数的硬汉,听到这话不禁就笑了。

    “此事好办,我军中有个厮杀汉,去一趟即可。”

    那么牛比?

    贾全不禁说道:“王大人,若说厮杀汉,这金陵城中也有不少老军啊!”

    王琰淡淡的道:“不过是胆小罢了,那人当年曾经吓死过对手,煞气之重,天下罕见,去了保证好。”

    于是那个叫做武川的老军就去了曹家。

    武川长相普通,看不出什么异常来。

    曹瑾正失望时,武川睁开眼睛,那眼神就像是冬天扔进热被子里的雪块,让人连骨髓都被冻住了。

    “他在哪里?”

    呃!

    哪怕有家仆相陪,可那沙哑的声音依然让曹瑾感到头皮发麻。

    到了曹安的卧室,武川干咳一声,等曹安睁开眼睛后,他用当年被毒烟熏坏的嗓门说道:“都死了,都死了!”

    说完武川转身就走,留下了一个发呆的曹瑾,以及一个仰头栽倒在床上的曹安。

    “找郎中来!”

    一阵疾呼声中,武川缓缓走在院子里,曹瑾追出来,本想喝骂,最后却忍住了。

    “你害死了我家少爷!”

    “畜生!”

    武川面无表情的出了曹家,上马,陪同他一起来的百户官皱眉问道:“不会真弄死了吧?不过也没事,殿下不会怪罪。”

    武川策马而行,说道:“他在我的眼中只是只鸡罢了,我不屑于杀鸡,就看了他一眼,说了一句话,保证能把他吓活了。”

    百户官笑呵呵的道:“当年你可是吓死过瓦剌人,他一个读书人弄不好还真受不住。”

    武川冷冷的道:“那是因为我正吃着人心,味道不错。”

    百户官浑身一抖,身下的战马仿佛感受到了煞气,不由自主的拉开了和武川那匹马的距离。

    “当年你杀红了眼,居然当场剖心生食,敌军为之丧胆,我军大胜,可你也因此而无法升迁,武川,后悔吗?”

    “待我如父如母的大哥战死,我若不能为他报仇,那和猪狗有何分别?”

    武川笑了笑,却把对面驾车的车夫吓坏了,一个后仰就翻倒在车厢里去,随即里面传来了呵斥和踢打声。

    。。。。。。

    随后曹安就陷入了昏迷中,不断的说着胡话,高烧不退。

    曹瑾几乎要疯了,彻夜守在床边,一直到天明。

    “父亲……”

    一夜未睡,双眼通红的曹瑾身体一震。他放下毛巾,缓缓侧身。

    “父亲。”

    曹安的眼神很平静,就像是刚得到了解脱的高僧。

    “我的儿……”

    曹瑾的身体一个摇晃,沙哑着嗓子问道:“感觉如何了?”

    曹安活动了一下身体,说道:“还好,觉得很舒服,无思无虑。”

    郎中进来看了一眼,笃定的道:“远山公,在下昨晚的那个方子看来是对症了,嗯,这就去记下来。”

    中医需要的最多的就是经验,无数的验方,加上望闻问切,这才能保证汉人的繁衍生息,不至于被一场疫病灭族。

    可曹瑾却看着曹安那安静的眸子发呆,等他吃了早饭后,就急匆匆的去感谢。

    ……

    “好了?”

    朱瞻基觉得有些离奇,昨天王琰来说了,说是武川已经把曹安吓晕了过去,是死是活就看今天,他还有些担心。

    “多谢殿下。”

    从朱瞻基这里出来,曹瑾就去找到了方醒。

    天气还很冷,两人在前院散步,曹瑾不时侧身看一眼方醒,次数多了,方醒就有些好奇。

    “远山公这是为何?”

    方醒自觉长得普通,也没有什么王八之气,被一个老头盯着看,这心里有些发毛。

    曹瑾叹息道:“兴和伯,你以前也是读书人,甚至还中了举人,后来弃笔从戎也战功显赫。”

    “远山公过奖了。”

    方醒只觉得背心处有些冷。

    无故献殷勤,有问题啊!

    “兴和伯,你当年直接去了交趾征战,后来也曾多次手刃敌人,可会害怕吗?”

    “我怕什么?”

    方醒把自己第一次杀人后的狂呕忘记了,言辞凿凿的道:“那些都是大明的敌人,那是你死我活的征伐,你不杀就得死,再说为国征战,何来的害怕?”

    “那……犬子这等毛病可有说法?”

    曹瑾只有曹安这个出息的儿子,若是曹安颓废,那曹家就完蛋了。

    “呃!”

    方醒沉吟了一下,说道:“实话实说吧,曹安也就是聪慧灵动些,也就是个纸上谈兵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

    一个弱书生,见血之后呕吐是正常反应,若是再继续操练一番,再上战阵去杀几个敌人,多半以后会变成一个强大的战士。

    可曹安却是‘文人’!

    文人不操武事!

    哪怕到了此刻,文人依旧看不起武人!

    曹安是曹瑾后半生的指望,曹家以后几十年也只能靠曹安来支撑。

    所以听到方醒这么直言不讳的评价曹安,曹瑾有些黯然,又有些悻悻然的道:“文武难双全啊!犬子整日埋头苦读,心无旁骛,自然没有时间去弄其他东西。”

    方醒摇摇头,不再说这个。

    一直等曹瑾走后,方醒才喟叹道:“百无一用是书生,以此为荣,何其荒谬!”

    王贺没回去,也不知道朱高炽是让他来干啥,方醒不问,他也不说。

    “兴和伯,此等人在金陵多的是,整日摇头晃脑,胸中实无一策,不过这个弟子你可收不成了。”

    王贺养了几天,那脸看着又白胖了不少,只是他学着方醒以前负手而立的模样看着有些好笑。

    那双胖手奋力的在身后互握着,双肩被拉的有些往后扯,看着好笑而怪异。

    方醒在做玩具,一根木头被他锯断,然后划线,各种加工手段都上了。

    看着已经有了雏形的小木马,方醒把手中的砂纸放下,说道:“科学的道路漫长,同样需要勇气,失去了勇气的学生我没兴趣,算是走眼了吧。”

    曹瑾本就有些不甘不愿的,方醒不过是抱着有枣没枣捅一竿子的想法,如今看来却是没用。

 第1594章 奉旨巡边(为盟主‘拾命的人’贺,加更!)

    一路颠簸,杨荣觉得屁股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他看着那道仅容一车出入的关口,叹息道:“太长了,如今外敌已无,当缩减一二。”

    “杨大人,这里号称是铁门关,地势险要,扼守京城门户,不可轻易减少兵员。”

    守将很强硬了回击了杨荣的削减论。

    “一个居庸关,加上这里的古北口,还有山海关,京师三大门户,不过现在草原上的敌人早已灰飞烟灭,是不该再屯重兵于宣府等地。”

    说这话的是文方,大冬天他只穿了两件单衣,还面色红润,看着恍如神仙中人。

    守将冷冷的道:“古北口一线处于群山之间,若是敌军越过这里,北平将会一夕三惊,谁来承担责任?武人吗?”

    从文武之争爆发后,双方现在的关系很僵硬,哪怕是首辅杨荣奉旨前来巡边,依旧没人买账。

    而文方是被朱高炽莫名其妙的抽到巡边队伍里的,这人一路就以‘监军’的身份自居,不时指手画脚一番。

    杨荣点点头,说道:“开门吧,本官出去看看。”

    守将也不劝,叫人开门后,说道:“杨大人恕罪,咱们这里兵力少,下官就派一个百户所带路吧。”

    杨荣奉旨巡边就带着军队,一个千户所,所以他点头道:“瓦剌和鞑靼都没了威胁,无碍。”

    守将隐住冷笑道:“杨大人,哈烈大败之后,那些残兵败将一直在附近游荡,时常突袭商队和辎重,最好不要出去。”

    杨荣说道:“此时嫩草没有长出来,他们出来就是送死。”

    “他们是狼!”

    守将只是补充了这么一句,至于杨荣信不信不关他的事。

    等杨荣率队出了关口,守将骂道:“特么的!那些哈烈败军如孤魂野鬼般的在草原上游荡,被扫荡了多次,剩下的人虽然不多,可都是狼。若是被突袭,那一千人顶个屁用!”

    “大人,这天太冷了,那些败军此刻应该是在某个部族里躲着呢!”

    鞑靼虽然投靠了大明,可下面那些部族却不会是一个心思。

    而在朱棣去后,在朱高炽决断之前,明军不能对更远的地方进行扫荡,只能暂时维持着以兴和堡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内的安全。

    至于其它地方,按照张辅的说法,就让他们去厮杀,和哈烈败兵去厮杀,等最后形成一股势力后,再出兵清剿。这样省时省力。

    ……

    “杨大人,咱们出关也没什么好看的啊!”

    文方觉得杨荣就是在瞎折腾,“那些败兵早就远遁了,这边就是枯草。”

    放眼望去,四周都是一片凋零。

    杨荣不喜欢文方,他皱眉道:“巡边总要出来看看,不看你怎么知道他们有没有说谎?”

    随行的一个官员也说道:“天气冷了,边墙的斥候也不愿意出来了,咱们总得为陛下看看,若是发现敌情,回头也好禀告给陛下。”

    文武之争!

    文方不是笨蛋,瞬间就知道了杨荣等人的意思。

    咱们这次北巡是来挑毛病的,所以别偷懒,边墙内找不到问题,那咱们就出来找。总不可能和和气气的回京吧!

    文方的嘴角挂着冷笑,他不管这些,只是盯着杨荣等人的一举一动,有错漏处,回京他会私下禀告给皇帝。

    一路出了山区,看着无尽的草原,队伍中有人开始吟诗了。

    “大人,并无敌踪。”

    那个千户官过来禀告道。

    杨荣点头道:“看来那些败军是没出来,那咱们就顺着过去,从将军石那边回京。”

    那千户官愕然道:“杨大人,这样需要赶路,而今日肯定要在外宿营了。”

    杨荣点点头,不再说话。

    他在回忆着最后一次的北征,最后化为一叹。

    “大人,假期之内让咱们巡边,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一个官员悄然问道。

    杨荣看到了他眼中的不满,就皱眉道:“为君办事,什么意思?难道巡边还得分时节?咱们此时巡边,京城就能安稳过年,这是重任,懂不懂?”

    哎!

    杨荣嘴里说着重任,可心中却是有些忧心忡忡。

    从改元的那一刻起,朱高炽整个人仿佛都脱胎换骨了,从永乐年的套子里跳了出来,从太子这个角色里彻底的跳了出来。

    这是要君临天下啊!

    想起朱高炽淡淡的一句话,自己年都过不好,就得带队巡边,杨荣的嘴角不禁浮起一抹苦笑。

    武勋渐渐的偃旗息鼓了,就像是朱高炽说的那样,在休养生息。他们准备查验各地卫所,派人去巡视,检查。

    这是想保存战斗力的举措。

    而文官被朱高炽抽打着,每天转个不停。

    想起福/建官逼民逃事件的处置结果,杨荣的眼神有些迷茫。

    杀!

    朱高炽冷冰冰的一道旨意,那些涉及此案的官吏统统掉了脑袋,而且还悬首城门外,每天在提醒着那些官吏们。

    ——朕非可欺之君,民非可虐之民!

    朱高炽突然展示了自己强硬的一面,让文官们有些失望。

    他们更希望能得到前宋那种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服从于杀戮。

    可……

    可从麻胜的那次试探之后,朱高炽的态度就变了。

    他不再像以前对文臣那么推心置腹的信任,而是选择回归了自己的身份——多疑的帝王!

    “太心急了呀!”

    杨荣觉得大部分文官都过于操切了,恨不能一巴掌把刚立下殊功的武勋们打翻在地,最好再踩上几脚。

    “杨大人,什么心急了?”

    文方阴魂不散的又凑了过来,阴测测的问道。

    杨荣没搭理他,文方把自己摆在监军的位置上,对此杨荣只是不屑而已。

    这是个服散服的脑子有问题的家伙!

    朱高炽哪里会用这等手段来监控告诫杨荣,不过是觉得文方此人谋略不接地气,所以赶出来见识一番而已。

    文方看到杨荣不答话,就悻悻的道:“杨大人,这边山多,那些哈烈败军要是躲在哪个山坳里,到时候一个突袭,咱们可就完蛋了。”

    杨荣终于忍不住了,喝道:“本官跟随先帝几次北征,这等季节除非是预先埋伏,否则哪来的伏兵?难道他们还能躲在山里,以狩猎为生?”

    文方恹恹的别过头去,说道:“不行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