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825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825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瞻基和方醒相对一视,然后都笑了起来。

    等李二毛去歇息后,朱瞻基赞道:“李二毛不错,有眼光,而且手段也不差,以后多历练,咱们慢慢来。”

    李二毛就这样进了朱瞻基的眼里!

    “殿下,那个徐烈的儿子在外面跪着求见权大人。”

    贾全进来禀告道。

    “徐当?”

    方醒冷笑道:“前倨后恭,权大人还在床上躺着呢!”

    朱瞻基的眼神冰冷,说道:“此等道德败坏之辈,有何面目去见权大人,不见!”

    随后朱瞻基吩咐道:“此事不要让权大人知道,若是他问起,就说是徐家犯事了。”

 第1667章 久违的晋王

    徐当跪在大宅子的门边,面色惨白。

    这座宅子还没有徐家的大,可却因为里面住着大明皇太子而身价百倍,据说有不少人想等朱瞻基回京后出手购买,只是不知道官府同不同意。

    当一双靴子出现在他的眼中时,他满怀希望的抬头。

    他知道权谨是个好人,而且心软,只要求一求,说不定能让权谨去向朱瞻基求情。

    贾全冷冰冰的道:“国事何来的私情?你这是想陷权大人于不义吗?赶紧走,否则让你去牢中父子相伴!”

    徐当的嘴唇动了动,“大人,学生……”

    贾全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心想若是换了先帝在,听闻此事后,徐家一个都没跑。

    等贾全进去后,门也关上了。

    徐当缓缓起身,心中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的回头。

    他不是一个人来的,那十余个好友中,有七人很讲义气的跟着来了,刚才就在大宅子的对面。

    人呢?

    徐当左右看看,只觉得一股巨大的绝望袭来,他跌跌撞撞的走到街道的中间,可前方无人。

    转身,阳光照在瓦片上,反射的光让徐当眯着眼,可他依旧没有看到人。

    夏季的阳光很毒,可徐当却觉得身处数九寒冬,浑身冰冷……

    ……

    李二毛去了书院,这是方醒安排的,他需要让后来人看看,书院的学生是如何的出色。

    站在教室里,李二毛看着那些陌生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然后说道:“我本是个砍柴的樵夫……”

    下面的学生都一怔,对他揭自己的短有些吃惊。李二毛点头道:“后来我心慕科学,就求了山长,山长把我和我母亲都接进了书院中,这便是我的开端……”

    那些学生们都用崇敬的目光看着讲台上的李二毛。

    这位师兄堪称是知行书院的传奇人物,从樵夫半路进了书院,然后号称书院第一刻苦之人。

    当朝中决定要征伐缅甸时,面对那蛮荒之地,没人愿去,而李二毛却主动请缨,在当时被视为为了前途而冒险的举动。

    看看现在的他,目光炯炯,神色沉稳,而且隐隐还带着些……威严。

    这就是历练吗?

    “刻苦学习是本分,但知行知行,知而不行就是白学,耗费时光。所以要敢于去行,不要去做夸夸其谈之人,那样的人,也不配学科学!”

    李二毛的话很直接,对这些学生也很有冲击力。

    讲完话之后,有学生举手问道:“师兄,军中如何?您是如何在军中适应下来的?”

    “军中?”

    李二毛面露回忆之色,然后笑道:“军中其实相对更简单,没有官场的那么多弯弯绕,你有能力,只要不遇到糟糕的上官,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你的未来一片光明。比如说我吧,跟着方政大人在缅甸征伐,下面的军士用命,军官们竭尽全力,这就是上下一心……”

    方醒在教室外听着,听到这里满意的点点头。

    军中当然也有龌龊和倾轧,可对于这些年轻学生来说,却不能过早让他们去接触这些。

    “……挫折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有益的。”

    李二毛越发的成熟了,说话间从容不迫。

    “每经历一次挫折,对你就是一次成长,所以别害怕以后,而应当是憧憬。”

    随后李二毛就说了缅甸当地的风物,以及大概的战事发展,让那些学生们听的如痴如醉。

    ……

    “进京之后别去管那些纷争,记住了,遇到事情要从利益的角度去看,谁的收获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

    方醒把李二毛送到了城外,叮嘱道:“若是有事解决不了,可以去找夏元吉或是金忠。”

    李二毛拜别方醒,看着他一行人远去,方醒唏嘘道:“这就是蒲公英啊!飞来飞去的,不知道最后在哪里生根发芽。”

    ……

    晋王的王宫实际上就是一座小号的皇宫,这是朱元璋当时为自己的儿子们谋取的福利。

    所以若说对儿子们的好,古今帝王大抵朱元璋也能排上号。

    可再奢华的宫殿也会住习惯,然后厌倦。

    朱济熿就是这样,所以他对眼前的金碧辉煌没有多看一眼,只是看着下面站着的男子喝问道:“太子在金陵如何?”

    男子身穿布衣,一脸的风霜,说道:“殿下,太子在金陵多番作态亲民,对那些官员也是又拉又打,已经站稳了脚。”

    朱济熿胖了些,眼神却越发的犀利了,他双手轻轻拍打着扶手,嘴角微翘,问道:“那个宽宏大量呢?”

    男子想了想说道:“殿下,太子在金陵大多是掌总,而方醒就是打手,四处出击,把金陵的官场和士林搅得一团糟,凶名赫赫。”

    朱济熿定定的看着虚空,说道:“南方士林是大明的精华所在,难道就没人出来压制他吗?”

    男子垂首,隐住了苦笑,说道:“殿下,那人太凶狠,金陵名士言秉兴一家就被他拿下了,后来留了个在大市场里做生意的儿子,大概是要彰显他的仁慈和大公无私吧!”

    “仁慈?”

    朱济熿笑了,笑的开心。

    男子回忆着方醒到了金陵后的那些动作,说道:“殿下,金陵的文武都不敢惹他,士林中人被他收拾了几次,每次都师出有名,那些人……那些人的屁股都不干净,所以都缩了。”

    朱济熿不屑的道:“蠢货!那是因为太子在。”

    男子有些纳闷,他是朱济熿手下类似于谋士兼密探头领的人物,所以很得看重。

    这时真正的谋士袁熙进来了,一袭黑袍的他步履从容,让朱济熿不禁有些神思恍惚的想起了那位‘黑衣宰相’。

    袁熙近前,躬身道:“殿下,最新的消息,陛下对出海有些意动了。”

    朱济熿点点头,懒洋洋的道:“陛下的身体可经不起闹腾啊!那方醒这是在蛊惑君王,罪在不赦。”

    这是在过嘴瘾,袁熙对那个男子说道:“雷度,以后你把侦知之事禀告殿下即可,别加自己的臆测,不然容易……”

    男子的眼角一跳,说道:“是。”

    手下之间的竞争朱济熿是乐于看到的,他说道:“雷度此次辛苦,回头本王有赏,回家去团聚吧。”

    雷度躬身告退,用眼角瞟了一下袁熙。

    “殿下,前次陛下令宗人府传话,说是不许虐民,这是一个敲打。”

    袁熙侃侃而谈,看着风度极佳:“陛下登基后,就给各地藩王添了爵禄,这是担心各地骚动。等朝政一稳,陛下马上就开始了动作。等太子上去后,殿下……毕竟当年咱们和汉王,还有方醒闹得不怎么愉快啊!”

    朱济熿想起了当年在方醒和朱高煦身上吃的亏,眼神阴郁的道:“太子对方醒深信不疑,若是上位,本王怕是求活都难!”

    这话有些心虚:有朱元璋的话在,有大家的关注,谁当皇帝都不会杀藩王。

    袁熙微笑道:“殿下,方醒对藩王的态度可不怎么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也是这个意思……要不……臣去京城走动走动?好歹也见见那些老友。”

    朱济熿点点头,目光有些发飘:“去吧,本王放你的假,去京城走走朋友,嗯……本王记得……你在宫中也有朋友?”

    袁熙微笑道:“是,那些人对殿下很是敬仰,臣此行正好给他们说说晋地的风光,想必能让人神往。”

    朱济熿满意的道:“好,晋地风光无限,告诉那些人,本王喜欢与人把臂同游。另外……那方醒在南边倒行逆施,也该引起公愤了,而公愤之下……”

    袁熙躬身道:“是,殿下。”

 第1668章 太监的节操和猪队友

    大清早,梁中就已经在监督人清扫乾清宫。

    天气热,那些宫女太监都没敢偷懒,想趁着早上凉快干活。

    梁中就站在边上看着,等黄俨出现时,他面色冷冷的,喝道:“抓紧,陛下稍晚就来了。”

    黄俨微笑着走过来,站在梁中的身边说道:“听说你昨晚被呵斥了?不是咱家说你,在陛下的身边就该谨小慎微,千万别替陛下做主,那是寻死之道。”

    梁中冷笑道:“你的耳朵倒是灵便,只是却在断章取义。”

    两人默然,那些人很快打扫完大殿,然后告退。

    空荡荡的大殿内就只有两人。

    “你想要什么?”

    梁中突然打破了寂静。

    黄俨嗤笑一声,然后说道:“咱们都是少了根的人,有人喜欢钱财,有人喜欢权势,你梁中难道不喜欢?还有,陛下在吃早膳,你别想坑咱家。”

    梁中不屑的道:“你只是过气的太监,没气节的败类。看看大太监,先帝一去,他马上就跟着去了,陛下随后就厚待了他的亲人,这才是咱们的目标。而你呢?满心的权利和钱财,告诉你,你的好日子不长了!”

    火药味渐渐的浓郁起来,黄俨阴测测的道:“可你和太子交好……梁中,你想左右逢源?还是风吹墙头草!”

    梁中一直在屈指计算时间,估摸着皇帝快来了,他喝道:“陛下马上到,都站好了!”

    宫中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刚才两位大佬在谈话,所有人都消失了,可等梁中一发话,就像是变魔术般的,那些应该听不到梁中说话的太监们都进来了。

    黄俨瞟了一眼梁中,低声道:“咱家在宫中多年,见过太多得意的人,可当他们得意洋洋时,朋友就少了,然后……就完蛋了。”

    梁中的眉头微皱,有些意外黄俨的服软。

    可大太监的一生瞬间在他的脑海中闪过,哪怕是死,可大太监却得到了敬重,遗泽亲人。

    所以他淡淡的道:“什么朋友?忠心于陛下,就无需担忧。”

    黄俨点点头,微笑着出了大殿。

    最近朱高炽对他有些冷淡,所以宫中不少人都跟着看低他,闲言碎语是少不了的。

    大多数人都认为他应当学大太监,跟着先帝一起去,那样还不失体面。

    站在台阶上,看着那几个学士拾阶而上,黄俨的眼中多了些阴霾。

    他在文官的心中就是个该杀的宦官,不管是以前在朝鲜跋扈贪婪引发的负面事件,还是一路支持朱高燧,这些都是文官们心中的刺。

    心中有刺,当然是要拔而后快!

    杨荣就当没看到黄俨,目不斜视的进了大殿,身后的众人都是如此。

    黄俨面无表情的站着,等人都进去后,他站了许久。

    ……

    “金陵急报发现海匪,太子已经令兴和伯带水师出击清剿。”

    今日的政事很快就处理的七七八八了,朱高炽拿起一份奏章说道:“有海匪,让朕想起了当年的倭寇。那时候的倭寇从蒙元就开始袭扰海疆,及至大明立国,百废俱兴,无暇分心,所以太祖高皇帝就迁移了海岛上的百姓,可倭寇依然越演越烈,可见一味地躲避毫无用处。”

    这是要为宝船重新出海造势吗?

    朱高炽的神色微怒,金幼孜看了一眼,说道:“陛下,倭国已经不复存在,那些海匪也只是癣疥之患罢了。大明如今边患全无,陛下登基以来多番仁政,天下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一连串的马屁从金幼孜的嘴里喷薄而出,让人诧异。

    杨荣皱眉,正准备打断金幼孜的话,朱高炽却已经怒了,他挥舞着奏章说道:“有人走私海外!”

    金幼孜愕然,也怒了。

    是谁?

    朱高炽对宝船出海的心态变化大家都感觉的到,但君王之言可不能轻易收回,所以大家就等着宝船腐烂,那些船员全都改行,从此朝中再也不闻出海之事。

    可居然有人走私海外,这就是猪队友啊!

    “陛下,肯定是豪商!”

    金幼孜斩钉截铁的说道:“豪商多贪婪,不是他们是谁?”

    杨荣沉声道:“朝堂中岂能臆测行事,金大人三思!”

    这话打脸,意指金幼孜不稳重。

    朱高炽看了杨荣一眼,微微点头,然后说道:“此人名叫慕简,在宁波府有道德君子之称,威望甚高……”

    呃!

    金幼孜只觉得脸有些热,他瞥了杨荣一眼,心中微怒。

    朱高炽冷冷的道:“这还不算是什么,此人是如何走私海外的,诸卿可能想到吗?”

    没人答话,朱高炽的肥脸颤动一下,怒不可遏的道:“他在几年前扣住了一个海匪的母亲,那海匪孝顺,于是只能为他召集了人手重新出海!”

    这个……

    道德沦丧啊!

    斯文败类!

    杨荣说道:“陛下,此人当诛!”

    朱高炽微微喘息着,刚才的怒气让他的心跳有些加快。

    缓了缓之后,他说道:“那海匪心存大义,把消息暗中透给了太子,结果那慕简居然想灭口,此等人……此等人……”

    杨荣看到朱高炽的面色涨红,喘息不已,急忙说道:“陛下息怒,千万别动气!”

    梁中已经送上了药茶,朱高炽接过后,手一直在抖,差点打翻了小碗。

    喝完茶,朱高炽的气息平稳了些,说道:“那慕简大概是知道自己不会有好现场,自尽了。诸卿说说,此辈平日以道德君子为表,内里却是龌龊不堪,为何?”

    这还是敲打,而且有些刻薄!

    没人说话,杨荣只得出来说道:“陛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