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834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834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倭国也不信,结果大明水师渡海而来,一击灭国,令诸夷震怖!

    那么就是太子和兴和伯在朝着这方面使劲了?

    施二姐欢喜的应了,方醒微笑道:“扼守海峡,这是旧港宣慰司存在的最大意义,其后便是盯着周边,若有不臣,那就把消息传递过来。”

    施二姐自然是忙不迭的应了,然后被贾全领着去见人。

    “李二?”

    当看到李二时,施二姐不禁脱口说出了这个曾经威震那片海域的海匪的名字。

    李二穿着一身便衣,拱手道:“施二姐久违了,尊父女在旧港多年,今日见面不胜欢喜。”

    施二姐有些懵了,她不知道方醒为何让自己和李二这个海匪合作。

 第1683章 真病还是假病

    ”

    乾清宫中,朱高炽躺在床上不耐烦的说道。

    从三天前他头晕开始,朝政也跟着半停摆了三天。

    而这也是外面人心惶惶的三天。

    ……

    站在台阶上,黄俨笑眯眯的对等待的群臣说道:“陛下正在歇息,御医说无事。”

    杨荣皱眉看着他,问道:“陛下可有交代吗?”

    黄俨挑眉道:“陛下说,让各位大人回去。”

    杨士奇忧心忡忡的道:“陛下若是无事,那就该理政……”

    黄俨冷笑道:“金忠都能歇息,陛下难道就不能吗?你们也不想想,陛下从登基始,可有哪一日歇息过?铁打的人也熬不住!”

    杨士奇点头道:“是了,陛下操劳过度,是该歇息歇息。”

    金幼孜一直在观察着黄俨,等黄俨进去后,他说道:“这老狗看着得意洋洋,也不知道是在高兴什么。”

    黄淮率先转身,杨溥跟上低声道:“内外隔绝消息终非长久之计……”

    黄淮微微摇头,说道:“此乃禁忌,不可说。”

    ……

    黄俨回到寝宫后,看到婉婉已经在了,而且皇后和郭贵妃也同时存在,让他不禁缩缩脖子。

    “陛下,您该让太医院多来些御医,大家一起看看,说不准一副药就能康复如前……”

    朱高炽靠在床头,看着婉婉进进出出的张罗着熬药——这是皇后的建议,在这里煎药,一切都放在眼皮子底下,那样放心。

    朱高炽当然不想死,他的胸中还有锦绣需要一一施展在大明的疆土上。

    郭贵妃看到自己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就笑道:“秋天干燥,陛下该去花园里走走,秋高气爽,让人心旷神怡呢!”

    皇后袖手站在一边,冷眼看着郭贵妃在自说自话,而朱高炽却顾左右而言他的道:“让人把奏章搬来,梁中呢?让他来念给朕听。”

    郭贵妃的笑容依旧,而皇后却有些厌倦了,说道:“陛下还是多歇息吧,那些外臣领了俸禄,陛下只需盯着他们即可,太过操劳只会让那些人变懒了。”

    朱高炽点点头,皇后就福身告退,而郭贵妃却想留下来。

    朱高炽干咳一声道:“你也回去吧。”

    郭贵妃幽怨的看了他一眼,然后不舍的跟着皇后走了。

    “父皇,喝药吧。”

    婉婉不好掺和大人的事,只是把药端来,等朱高炽喝了之后,她也告退了。

    梁中带着奏章来了,朱高炽闭上眼睛,然后听着,不时叫他重复某一段。

    “拿笔来。”

    朱高炽并没有让人代笔的意思,亲自在每一份奏章的后面写下了自己的处置意思。

    “陛下,还有一份,是太子殿下的信。”

    梁中留着这封信在最后也是有些想法的,朱高炽瞥了他一眼,说道:“朕没有那么小心眼,拿来。”

    飞快的看了书信后,朱高炽闭目养神,半晌后,他说道:“瞻基想让方醒回京……”

    梁中赶紧退后一步,表示自己绝没有干政的心思,同时多了些欢喜。

    ……

    “陛下想让宗室三代之后可归于平民……”

    杨荣并未对朱高炽的身体担忧,而是说出了一个可能。

    杨士奇面色凝重的道:“若是陛下装病,那就说明此事……各位可有注意各位藩王的反应?”

    黄淮不赞同的道:“陛下这一刀太狠了,三代之后归于平民,哪位藩王会乐意?下面估摸着已经在暗流涌动了。”

    金幼孜皱眉道:“陛下在此事上过于操切了,那些藩王手中有护卫,若是闹腾起来,那就是处处烽烟……陛下为何那么急呢?”

    杨荣的眸色微动,脑海中的那个念头转了一圈,最后却说道:“藩王的动向大概只有锦衣卫和东厂方能知晓,陛下此刻不朝,是想变吗?”

    这是在猜测朱高炽是否软化了立场。

    杨士奇摇头道:“陛下看似和气,可骨子里最是执拗,此事既然已经放了风,陛下肯定会一直推下去。”

    ……

    张茂看到朱高炽无恙后,由衷的说道:“陛下身体无碍,臣也就放心了。”

    朱高炽已经起来了,他穿了便服坐在门边,秋风吹过,让人惬意。

    “你对大明的军队怎么看?”

    朱高炽端着杯茶轻啜着,突然发问。

    张茂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就仔细想了想,说道:“陛下,大明军队在击败哈烈之后,就已经成了骄兵,主要分布在北方,其中以京城最多。”

    朱高炽看着外面的秋色,神态从容的道:“简略些。”

    这是在隐晦的批评张茂说套话。

    张茂拱手谢罪,然后说道:“陛下,大明军队有些臃肿了,各地卫所依旧按照先前的布置。可如今大明没有外敌,久不经战阵,那些卫所迟早会糜烂,还不如削去些。”

    这话很大胆,让梁中都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北方如今并无大敌人,可大明却驻军几十万,臣以为当清理南方卫所,然后把北方的精兵打散分到南方去,几年一轮换,这样可保无虞。”

    看到朱高炽依旧是云淡风轻的模样,张茂一咬牙,就出了重手。

    “陛下,大明目前领军的大多是武勋,可几代之后,那些武勋的后代可能领军?大明以后还能靠谁呢?”

    说完他忐忑的偷瞥了朱高炽一眼。

    朱高炽喝了口茶水,眉间轻松的道:“泛泛之谈。”

    张茂心中一紧,不禁大失所望。

    “不过你本不是武人,所以只能在门外窥看,只见一斑。”

    朱高炽很欣赏张茂,所以教导道:“要知道军队的利弊,你得先躬身,明白吗?”

    文武殊途,朱高炽这话有些意思,让张茂猜不到他的想法。

    朱高炽看到张茂有些不知所措,不禁心情大好,说道:“兴和伯由文转武,战功显赫,所以他才能对军中事务有的放矢。”

    张茂的心脏瞬间在激烈的跳动着,只觉得看到了追上那人的希望。

    “陛下,臣请去各地观风。”

    观风使,这是唐朝的官职,被派往各地观风查俗,可张茂却是想去观察各地卫所的情况。

    朱高炽含笑看着他,就在张茂心生欢喜时,朱高炽却摇头道:“你不在兵部和都督府任职,贸然而去,必然会引发猜测和敌视,你若是想知道这些……等兴和伯回来之后,你可以去请教。”

    张茂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了自己和文方的地方,直到文方看到他神色呆滞,拍打了他一下后,这才醒来。

    秋季是文方最喜欢的季节,宽袍大袖,潇洒而行。

    “引真,你这是被陛下呵斥了?”

    文方关切的问道,然后给张茂倒了杯茶。

    张茂谢了文方,怅然道:“那方醒文有神童之名,武能灭国,我辈如何能赶上他?”

    “方醒?”

    文方不悦的道:“引真,你提此人为何?”

    他们两人当年在金陵被方醒收拾了一次,那灰头土脸的经历毕生难忘。

    张茂摇头道:“是陛下,陛下方才说方醒于武事有专长,让我可以去请教他。”

    “请教什么?”

    文方气得眼睛都红了,不知道是嫉妒还是记恨。

    “方醒乃是我辈大敌,此次他在南方不知道陷害了多少名士。引真,你醒醒,切莫相信了他。”

    张茂面色古怪的道:“陛下有志于革新,不管是藩王还是军队,陛下都有了腹案,言诚兄,你我当抓住此次机会才是。”

    文方起身道:“大明四海升平,此盛世也!革新什么?”

    说完他气冲冲的出去,而张茂也没在意,只是在回想着刚才朱高炽的一言一行。

 第1684章 有人愤怒,有人装病

    皇帝要对藩王下手的消息不知怎地传了出去,并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向大明各地。

    朱瞻墉难得回宫,在给朱高炽和皇后请安后,就去见了朱瞻墡。

    朱瞻墡最近读书不辍,虽然年纪小,可长身而立,自然有一番儒雅的气息。

    “二哥。”

    朱瞻墡行礼如仪,朱瞻墉皱眉道:“你越发的假了。”

    朱瞻墡直起腰,不满的道:“这有什么假的?难道我要对你冷冰冰的才是真吗?”

    朱瞻墉懒洋洋的坐在刚才朱瞻墡的椅子上,看着书房的布置说道:“书太多,都是些没用的。”

    朱瞻墡没好气的道:“二哥你学了科学,自然看不上我这里的书。”

    “父皇要改藩王的承袭,三代之后就是平民,你怎么看?”、

    朱瞻墉突然抛出了这个问题,然后拿起书桌上的点心开吃。

    朱瞻墡皱眉道:“我不想这个,二哥你难道犯愁了吗?”

    朱瞻墉吃了点心,拍拍手中的碎屑说道:“你果然是奸猾,小小的年纪比我还会应付。”

    说完他起身准备回去,等他走到门边时,不忿的朱瞻墡问道:“二哥难道你不担心吗?”

    朱瞻墉止步,没回头的说道:“我担心什么?子孙若是有本事,自然不会输给有爵禄之人,没本事也就是个坐吃等死的傻子,那等子孙,我管他作甚,走了!”

    朱瞻墡走出房门,站在外面,歪着脑袋想了想。秋日的阳光照在他那稚嫩的脸上,却照出了一抹和他的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皇家的孩子有几个单纯的?

    ……

    三代之后变平民,这个消息就像是炸弹横扫大明各地。百官在观望着,毕竟是皇家的家务事,在朱高炽没有最终确定下来之前,他们不好说话。

    而百姓却是欢欣鼓舞,都说大明出了一位圣君。

    藩王不法,藩王跋扈,藩王侵占良田,藩王强抢民女,藩王吃饱没事做就折腾百姓……

    各种藩王的污点不管是真是假都被传了出来,一时间藩王大有成为过街老鼠的味道。无数快马从京城向四处奔去。

    ……

    南昌郊外的一座精舍中,檀香渺渺。烟雾中,一个身穿道袍的男子正盘坐在蒲团上。他的身前摆放着一张小几,小几上有书一摞,纸张十余。

    男子缓慢的书写着,不时还翻看一下边上的书。

    秋风吹进来,烟雾被吹散,男子皱眉放下毛笔,沉声道:“何人在外面?”

    “殿下,有消息来了。”

    男子轻呼一口气,气息悠长,然后双手抱腹问道:“何事?”

    “殿下,京城传闻……陛下有意改动藩王之策,准备三代之后定为平民。”

    男子冷笑道:“本王闲云野鹤,一心求道,子孙与我何干?速去!”

    外面传来了脚步声,渐渐远去。

    “啪!”

    男子突然把毛笔一扔,然后鼻息咻咻,稍后从身后拿了一把琴。

    琴声急促,仿佛蕴含着极大的怨气和愤怒,精舍外面的侍卫们都面面相觑。

    渐渐的,琴声变得婉转起来,让人想起了高山流水。

    一曲罢,男子叹息一声,说道:“本王都这般了,朱高炽这个竖子难道还不肯罢休吗?”

    这位便是宁王朱权!

    传闻当年他曾经借兵给朱棣,朱棣答应靖难胜利后和他平分天下。

    可如今他几乎形同于困兽般的被困在了南昌,而朱棣已经进了陵墓,那个传说中的誓言自然无疾而终。

    ……

    “果真?”

    朱济熿觉得这世界太疯狂了,喃喃的道:“朱高炽自诩儒雅,照顾宗亲,如今他居然敢拿我们开刀?是谁给他的胆子?”

    雷度一脸的风尘,看了朱济熿身边穿着黑袍的袁熙一眼,说道:“殿下,陛下已经不理政事多日,京城中谣言纷纷,可见此事多半是真的。”

    朱济熿突然拍拍手,笑道:“这是自掘坟墓啊!天下的藩王从此就站在了皇室的对面,好事!”

    袁熙摇头道:“殿下,莫要轻视当今陛下,藩王是多,可手中有多少兵力?须知大明最精锐的军士都在北方,大部分却在京城,大多藩王肯定是会观望,就如同建文年间那样。”

    朱济熿的眼中闪过喜色,说道:“观望的人大多是鼠目寸光,朱高炽此举如同是削藩,本王就等着这个了!”

    袁熙也是神色振奋,他以黑衣宰相姚广孝第二自居。可朱棣在时,他只是个臭虫,别说是姚广孝,连个七品官都不如。

    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你让他如何不兴奋!

    “殿下,如今咱们该表忠心了。”

    “为何?”

    朱济熿不解的问道。

    袁熙微笑道:“您想想当年的先帝,那可是被建文帝逼迫到了装疯也不能幸免的地步才造反,这才有了军心士气啊!”

    “好!”

    朱济熿起身,朗声道:“本王的身体不适,只是忧心北平的局势……但本王对陛下的决议很是赞同。此为大明千秋万载的好机会,只需陛下一纸旨意,本王即可遣散晋王府三代以下的宗亲。”

    ……

    “殿下此举英明。”

    雷度再次及时获取消息,一路近似于亡命般的赶到了太原,刚才得到了朱济熿的夸赞和奖赏,所以有些志得意满。

    两人站在王府中的大道中间,看着天边被夕阳染红了大半,只觉得一种参与了推动某件大事的神圣感油然而生。

    袁熙负手道:“废王那边的人不少,就算是陛下恼怒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