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919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919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醒皱眉道:“你自己算算,估算一下,咱们就说汉,他们的财富可有今日多吗?那今日多出来的从何而来?难道是老天爷掉下来的?错,都是百姓们辛辛苦苦劳作出来的。”

    “所以财富来自于百姓,百姓创造财富,而这需要引导和鼓励,就是这般简单。”

    方醒不想给他说以后那些白银潮水般的涌入大明的盛况,怕会吓到他。

    曲胜没辩驳,拱手道:“本官知道了,多谢兴和伯提点,回头就让那些商贾来户部报名,然后筛选些出来。”

    “你倒是果敢,不怕被人弹劾吗?”

    这事方醒本想独自承担,没想到曲胜居然敢出头,倒是让他有些吃惊。

    曲胜微笑道:“兴和伯,请莫要小看了本官,不是人人都想着明哲保身!”

    方醒肃然拱手道:“是方某看低了人,曲大人见谅。”

    曲胜淡淡的道:“儒林之中对兴和伯多有怨怼,可不管如何,公私要分明,若是因此误了国事,那就是腐儒,不,那是小人,不值一提。”

    ……

    先是郑和那边放出了消息,把金陵震动的够呛,可大家还是想观望一下,等待着最后的确认。

    可商人多半是愿意冒险的,于是无数书信通往各处,那些商人都急匆匆的开始上路。

    目标金陵!

    随后户部张贴了告示,让有意、有实力的商家来报名,入围者有希望竞争船队供货商的资格。

    这个消息顿时牵动了南方的风云,无数商人都朝着金陵而来。

    快马!

    通往金陵的路上都是快马!

    而各地巡检司都接到了指令,不许为难那些赶往金陵的商人。

    ……

    金陵户部,早上刚一开门,是的,刚开门。

    然后大门就被人给堵住了。

    开门的小吏还在发蒙中时,门外的商人们高喊着,群情激昂,就像是要进来打官司一样。

    “小的要报名!”

    “报名!报名!”

    “大人,小的带来了十多匹布料,咱们先验货再谈价格,保证不敢坑,价格好说,好说!”

    “……”

    嘭!

    没人敢冲击户部衙门,可由于人太多,情绪又激动,于是大家蜂拥而上,最后直接就把小吏给撞倒了,大门被重重的撞到了边上,发出轰响。

    开门的是两个小吏,一个被撞倒,另一个被吓住了,好在他本能的把自己的同僚给拖了出来,否则多半是要被踩死在门口。

    “来人呐……”

    ……

    京城最近有风,来自于北方的风,夹杂着些许尘霾。

    杨荣咳嗽几声,皱眉道:“兴和伯以前曾经说过什么……北边要控制放牧,否则以后北平人连大门都不敢出。”

    杨溥看到了前方在擦栏杆的宋老实,说道:“没那么厉害,危言耸听。”

    宋老实依旧在擦着栏杆,他的专注甚至都吸引了杨士奇的目光。

    抹布在栏杆上缓缓向下移动着,那双专注的眼睛仔细看着擦过的地方,然后停住,抹布上移,用力的擦着那处细微的黑斑。

    当黑斑被清除后,那张脸上浮起了欢喜的笑容,纯净而……

    杨溥不禁露出了微笑,随着同僚们拾级而上。

    身后一个太监急匆匆的超越了他们,一头冲进了大殿内。

    “陛下,宁王的奏章。”

    从方醒南下开始,朱瞻基叮嘱有相关的消息必须要第一时间送来。

    杨溥算了算时间,知道这是方醒到达南昌之后的奏章,不禁微微皱眉。

    进了大殿,就看到朱瞻基拿着奏章细细的看,面色渐渐阴沉。

    这位年轻的帝王越发的莫测了,杨溥心中微叹,和同僚行礼。

    朱瞻基把奏章放下,面沉如水的说道:“诸卿免礼。”

    这声音中带着火气,杨溥心中微微一笑,觉得皇帝毕竟年轻,哪里有文皇帝那等随意挥洒的自如。

    “宁王称兴和伯部在南昌城打砸抢,调戏妇人……荒唐!”

    朱瞻基压住了火气,杨荣却有些犹豫,最后还是出来说道:“陛下,江西布政司的奏章已经到了,臣……昨日就到了,臣罪该万死。”

    杨士奇不渝的道:“杨大人,这是擅专!”

    朱瞻基的事情多,而最近的奏章更是多,他难以一一阅览,就让辅政学士们先过滤一道。

    没想到杨荣居然瞒下了一份奏章,不,是拖延。

    朱瞻基先是勃然大怒,然后慢慢散去。

    “同一个事?”

    朱瞻基的神色已经恢复了正常,可杨溥却知道,这位帝王动了杀机。

    这杀机不是冲着杨荣,而是……

    “谁的?王岳的?”

    杨荣点头,说道:“和宁王殿下的如出一辙,臣……越矩了,请陛下治罪。”

    看到杨荣跪地免冠,郑重请罪,杨溥眸色微黯。

    杨荣这是在为皇帝充当盾牌,过滤了一道可能会影响到朱瞻基关于藩王政策的奏章。

    王岳疯了吗?

    还是说……

    朱瞻基冷笑道:“王岳这是想干什么?难道他想另投明主吗?”

    “陛下……”

    朱瞻基的刻薄出乎了大家的预料,由此可见他的愤怒。

    杨溥看着杨荣跪在地上的后背,心中默默计算着此事中三方的手尾。

    方醒必然是触怒了宁王和王岳,否则王岳再大的胆子也不敢上这份奏章。

    可……南昌的局势究竟如何?能让王岳不惜冒险也要弹劾方醒。

    杨荣抬头道:“陛下,臣以为这是误会,所以就压住了这份奏章,不过倒是抄录了一份,此刻……”

    朱瞻基的目光扫过边上的案几,上面有一摞奏章,他今天还没来得及看。

    杨溥微微点头,杨荣这是私下做好了准备,让皇帝知道此事,但却可以置之不理。

    至于事情爆出来后的应对,看杨荣的模样,分明就是想一力承担。

    这才是首辅的担当吗?

    杨溥握紧双手,暗自心惊。

    他心惊的是杨荣的果敢和与皇帝的默契。

    “陛下,王岳这是昏头了吗?臣以为当令人下去详查,看看是谁在说谎!”

    金幼孜义愤填膺的说道:“兴和伯所部按时日不过是刚到南昌,难道他们的军纪就这般散乱?臣以为其中必然有假。”

    这是想在乱中找到方醒的把柄,然后一击致命。

    杨溥微微垂眸,瞥了金幼孜一眼。

 第1828章 愣头青和锐气(祝大家除夕快乐!)

    地球不停转,码字不会停!爵士春节期间照例不会放假!

    今天三更,从初一开始到初七,每天两更,爵士也抽时间陪家人出去转转,请大家谅解一二,感谢!

    求月票!

    。。。。。。

    方醒和宁王对上了,而且还和江西布政使司对上了!

    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宁王可不是好惹的,那人这次算是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想想黄子澄吧,我看那人最后多半是和他殊途同归。”

    “关键王岳也上了奏章,这就是一下钉死了他,再想翻身可就难喽!”

    ……

    “王岳这是找死!”

    张辅得到的消息更加的详细,书房中,他负手而立,目光冷厉。

    “不管实情如何,王岳都不该上这份奏章,至少应当是密折。我看他这是……怎么像是被挟持了一般,利令智昏!”

    薛华敏沉吟道:“国公爷,在下以为,会不会是王岳发现姑爷要动手,他担心被牵累,所以就抢先一步,想用陛下来压住姑爷。”

    张辅摇摇头,说道:“那来得及,所以我以为,王岳必然是有渎职的地方,德华若是动手,他就会被牵连进去,所以他才敢这般做。”

    “那他这个渎职必然会和宁王有关……”

    薛华敏叹道:“没有担当啊!此时他应当是果断的配合姑爷,然后上奏章请罪才是。”

    张辅冷冷的道:“官员官员,最关注的就是自己的帽子,只要涉及自己帽子的安危,他们就会愚蠢,愚不可及!做出些让人瞠目结舌的蠢事。”

    薛华敏问道:“国公爷,那陛下肯定也能想到这些,杨荣瞒下奏章,却是意外的帮到了陛下。”

    “两相对照,王岳的用心就看出来了,蠢!”

    ……

    军纪糜烂,统军无能,骄兵悍将……

    聚宝山卫的罪名瞬间多了无数,弹章飞进了紫禁城,消息也在到处传播,最后变成了无数谣言。

    “这多半是有人在造谣!”

    林群安担心军心不稳,就召集了人在校场训话。

    烈日高照,校场上列阵的将士们却丝毫不以为意。

    “咱们的军纪如何,大家最清楚不过,本官认为这是谣言,而目的不过是想让陛下为难罢了。”

    林群安分析道:“那些人弹劾伯爷,这是跟风,伯爷若是在,最多是一笑置之。这等跳梁小丑,陛下必然是不屑于理睬。所以大家近期不要外出,且等事情有了结果再说。”

    昨天有军士外出被人挑衅,幸而忍住了,否则就是给那两份奏章增添了证据。

    林群安说的轻松,可心中却有些紧张。

    ……

    “大人,奏章很多,那些和伯爷交恶的人大多上了弹章,据说陛下全部都扣住了,看都没看。”

    马苏在户部也经受了一番谣言的洗礼,他点点头,感谢了这位小吏,然后借口有事请了个假,匆匆的回去找解缙和黄钟说话。

    “这是谣言。”

    黄钟毫不犹豫的判定了事情的真相:“伯爷治军严谨,若是真有这等事,伯爷的请罪奏章会比宁王和王岳的来得快,所以这必然是假!”

    “聚宝山卫当年在外征战都没发生这等事,怎么可能会在大明境内折腾?多半为假。”

    解缙不慌不忙的道:“王岳此人老夫知道些,这人看着稳沉,可最是善于谋身的一个人。老夫判定他必然不知道宁王也上了奏章,否则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弹劾德华。”

    “他低估了宁王。”

    ……

    “王岳低估了宁王。”

    值房里,杨士奇唏嘘道:“兴和伯治军本官是相信的,他当年能为了那个女子斩杀瓦剌使者,怎会放纵军士去祸害百姓?”

    黄淮说道:“是这样,不过万事有意外,此事还得要看兴和伯的自辩。”

    杨荣放下手中的奏章,说道:“昨日有人找到本官,说咱们这是在和光同尘,你们怎么看?”

    “胡言乱语!”

    杨士奇恼怒的道:“有的人是知道了乱说,有的人是不知道胡说,和妇人一般的絮叨!用心险恶,就是想看热闹。谁的热闹都想看,唯恐天下不乱!”

    杨溥看到金幼孜的嘴唇紧抿,欲言又止。

    杨荣瞟了他一眼,杨溥赶紧微笑道:“这是无端指责,其目的不过是想让咱们去和陛下建言罢了。这些人总是自以为是,臣子哪能这般逼迫陛下,且等兴和伯自辩的奏章到了再说吧。”

    杨荣点点头,说道:“咱们都是陛下身边的近臣,要看准了,站稳了。”

    杨溥点点头,如今天下都在盛传着三杨的名头,而他却因为在诏狱中多年,早已落后于杨荣和杨士奇。

    稍后午膳,然后休息。

    杨溥缓缓在皇城门内散步,这是他在诏狱内养成的习惯,每天早晚散步,通经活络。

    皇城外有几个御史在请见皇帝,看到杨溥后,有人喊道:“杨大人,要为民做主啊!”

    杨溥皱眉看着他们那愤怒的脸,说道:“风闻奏事也没有你们这等事未断先定罪的说法,御史御史,那是要盯着,据实奏事,而不是去干扰君王。”

    外面的几个御史怒气一滞,还想辩驳几句,杨溥喝道:“兴和伯的奏章都没来,你等闹腾个什么?”

    “杨大人,宁王殿下和王岳大人都异口同声,此事肯定无疑,为何要包庇那人?难道就因为他是陛下亲近的人吗?”

    杨溥瞥了这个御史一眼,说道:“年轻人要多想多看,切莫自顾自行事,那对你没好处。”

    “杨大人……”

    杨溥摇摇头,负手转身回去。

    里面出来三人,为首的乃是俞佳,见到杨溥就寒暄一句,然后带着人径直出了皇城。

    杨溥的眼皮子跳了几下,回身看到俞佳出去根本就没搭理那几个御史,而是一路走远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君王之怒,流血漂杵!

    杨溥最担心的就是朱瞻基走上朱棣的那条老路,直接用诏狱来说话。

    那些年轻人总是热血沸腾,被人几句话就怂恿的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自己就是天下的脊梁。

    “哎!都是愣头青啊!”

    这些人在杨溥的眼中连担任知县的能力都没有,在都查院不过是借助着他们这股子不管不顾的劲头罢了。

    这股劲头可以称为愣头青,但也可以称为锐气!

    ……

    哪怕经历过几次挫折,可于谦从不缺乏锐气。

    所以顺天府迎来了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时,所有人都没想到居然是来找于谦的。

    于谦在吃饭,一个大碗,里面装满了饭菜。

    他一边吃一边看着一份册子,这是他催促下面的人去收集来的收成预测。

    “这是什么呢?”

    “看今年顺天府的收成估算,好歹也能心中有数……”

    于谦抬头,看到是俞佳,就赶紧起身拱手道:“下官失礼了。”

    俞佳欣赏的说道:“于谦是吧,陛下召见你,跟咱家走吧。”

    于谦看看剩下大半的饭菜,就下意识的刨了一大口,然后在俞佳的笑声中跟着出了房间。

    顺天府的官员们都出来了,默默的看着于谦跟在俞佳的身后出去。

    “他只是吏目,为何是俞佳来召他?”

    “不知道,反正不会是治罪。”

    “治罪哪用得着俞佳来?而且陛下也不会管吏目的事儿,肯定是升官。”

    “啧啧!当年他甘愿下来做小吏,那时候都说他的脑子有问题,如今看看,看看,人家这是一步登天了!”

    于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