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930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930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

    阿贝尔指着亨利说道:“我嫉妒你了亨利,你的想法和那些人的建议一模一样,可那些人当初商量了半个月才想到了这些,你知道吗?一开始他们想的是出海,哈哈哈哈!”

    亨利笑了笑,“他们只是谨慎,而我无需担心责任,好了,咱们喝一杯……”

 第1848章 新官上任给了一耳光

    吏科给事中堪称是权重,当于谦进了吏部时,无数含义不同的目光随着他的脚步缓缓移动。

    给事中,位卑而权重!

    吏科给事中,就是吏部头顶上的眼睛。

    于谦径直走了进去,迎面却是吏部右侍郎相迎。

    于谦来,这是打破了规矩。

    右侍郎相迎,这是不卑不亢!

    “见过李大人。”

    于谦拱手,李芬也微笑着说道:“于大人这是……”

    于谦坦然的道:“下官新任给事中一职,以后和吏部文书相会,下官有些想法,想事先和蹇大人一晤,以免将来冲突。”

    面对这等不按照常规的行径,李芬却欣然道:“这是好事,请。”

    给事中若是能和所分管的部门沟通双方的理念,那对以后的磨合有好处。

    可这不合规矩!

    给事中和分管的部门沟通,怎么看都像是互相勾结。

    可于谦就这么大喇喇的来了,若非是李芬知道这人的性子,多半会认为他是来投机的。

    一路见到了蹇义,他指指自己的下首,说道:“于大人此来何意?”

    他外面淡定,可心中却有些羞恼。

    当年被自己当众呵斥的进士,不看好的愣头青,如今居然有了和自己面对面交谈的权利。

    造化弄人啊!

    瞬间蹇义就想到了方醒。

    没有方醒,于谦不会被皇帝关注,更不会直接从吏目直升给事中。

    不过蹇义却握着一招:给事中若是得了皇帝的青睐,以后升官会直上云霄,官升三级都不算事。

    可这一切都在蹇义的口袋里,若是于谦挑刺过甚,他自然会在以后的漫长宦途中一一报回来。

    于谦拱手坐下,说道:“蹇大人,下官以往在顺天府见到那些蝇营狗苟,在上官口中的能吏,可下面的人都知道这是奉迎上官的好处。也就是说,平日里迎奉上官的人,在升职上总是能抢先,这等事情下官看了,不是少数,而是多数……”

    蹇义眯眼说道:“吏部管不到那些小吏。”

    这话有些羞辱于谦的意思。

    你那时也就是一个小吏,后来是吏目,还不入吏部的眼。

    于谦正色道:“下官知道,只是这些丑恶却存在于大明各地,下官位卑,恳请蹇大人思之。”

    蹇义一直在观察着于谦,闻言点点头。

    于谦欢喜的道:“多谢蹇大人。另外下官发现考功有些流于形式,下官认为,考功应当要多问问下面人的看法,一人不行,那就多问几人,总能得到对那人的准确看法……”

    “于大人多虑了。”

    于谦的一番话让蹇义的羞恼更多了些:你的想法那么多,要不你来干我这个尚书吧!

    吏部掌管官帽子,就算是高级别的官员,皇帝也要和吏部通气,蹇义自然会提供人选给皇帝选择。

    按照于谦的说法,吏部这些年实际上就是在渎职,这个蹇义不能忍。

    “这些事本官自然会一一考量,报与陛下。”

    于谦一愣,然后微笑拱手,起身道:“那下官今日之事就了了,多谢蹇大人拔冗相见,下官告辞。”

    看着于谦风风火火的走了,蹇义面沉如水。

    李芬察言观色,就说道:“大人,下官看于谦还是那个愣头青啊!”

    蹇义摇摇头:“不,他这是满腔热情,只是却不得其法。他以为吏治就是吏部的一道文书,各地的官府都会乖乖的照章而行,哎!年轻啊!”

    李芬笑道:“是啊!各地官府……除非是咱们吏部能有分支在,否则如何管?好坏大多都是他们一句话。”

    “还有御史!另外……锦衣卫和东厂以后也会掺和进来,陛下那边汇集的消息会越来越多……本官就怕……内宦干政啊!”

    蹇义想着这个局面,不禁有些忧郁着。

    当帝王不信任下面的人时,他自然会通过其它各种渠道来收集信息。而皇帝一人自然是无法梳理这些信息,帮手是谁,那不言而喻。

    宦官干政!

    内外制衡!

    “于谦、马苏、李二毛……他在一点点的渗透,不急不躁,让人心惊啊!”

    蹇义忧心忡忡的道:“书院的那些学生大多在外传播科学,等他们在外磨砺过了再入官场,这股势力如何制衡?”

    李芬也觉得有些挠头:“大人,兴和伯行事霸道,有他盯着,这些人以后怕是难制了。”

    蹇义沉声道:“这是朋党,陛下登基之后,书院就是他方醒的天下,方便他收买人心,这等事要提前预防……本官这就去请见陛下!”

    ……

    蹇义一路进宫,及至乾清宫外面时,在等候的时间里,他听到了些嘀咕。

    “陛下居然借钱给李二毛成亲,这事古怪啊!兴和伯家资巨万,难道还负担不起李二毛的婚事?”

    蹇义的面色不变,心中却是打消了进谏的念头,等被叫进去后,他只是说了些今年的考功需要加强,想让都查院的人多下去采风,收集那些官员的风评。

    等出了乾清宫后,蹇义不禁仰天长叹。

    这是谁给李二毛出的主意?

    “方醒……”

    蹇义缓缓低下头来,却看到身前一张好奇的脸。

    “蹇大人,你哭了吗?”

    蹇义满面黑线的说道:“本官只是看看日头。”

    宋老实转身和他一起走,好奇的说道:“上次奴婢看到那个吕震,出来就哭了,偷偷的哭。”

    蹇义无奈的左右看看,然后加快了脚步。

    宋老实歪着头看着他渐渐远去,突然挥手喊道:“蹇大人,吃点心,吃了就高兴了……”

    ……

    李二毛的婚事进行的如火如荼,作为皇帝夹袋里的御史,都查院的同僚们也很给面子,都来看了一眼,热情的说有事就说话。

    “这些都是虚妄,人走茶凉。”

    方醒坐在李二毛家的院子里,看着家丁们抬着东西进来,顿时有种儿子要娶媳妇的成就感。

    可他的儿子却还小,还不知道男女之间的情愫,整日只知道玩耍学习。

    李二毛站在边上,说道:“老师,世态炎凉是常事,弟子早有准备。”

    “李大人在家吗?”

    门外来了一人,李二毛赶紧出去迎了进来。

    “见过兴和伯。”

    于谦拱手行礼,方醒点点头,问道:“你今日没上衙?”

    于谦坦然的道:“下官刚去了吏部,出来想着到李大人这边看看有何能帮忙的。”

    “你这个……”方醒头痛的道:“你是吏科给事中,你去找蹇义干嘛?越矩了!”

    于谦认真的道:“下官这是对官吏的升降职觉得有些不妥,就先去和蹇大人沟通了一下。”

    方醒无语,李二毛说道:“于大人,你这事有些犯忌讳。”

    于谦皱眉道:“下官心中无私,只是想着以后和吏部多些沟通罢了。”

    “你把人心想的太好了。”方醒说道:“你这相当于是打了蹇义一耳光,他必然要进宫撇清,免得以后和你发生矛盾没地方说冤枉,哎!多些城府,想要为国效力,没有城府你做不成事。”

    于谦茫然道:“下官以为上面的大人们总是……总是好的,所以才冒昧去了吏部……”

    这话连李二毛都有些侧目,他劝道:“老师以前说过,是人就有私心,多和少的区别罢了。那些大人们也是人,你按照普通人的想法去揣摩一番,自然就不会再犯这等错了。”

    “你是个理想主义者,目前有了些经验,至少不会和以前那样和同僚闹翻,只是宦海无涯,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于谦躬身受教,方醒起身道:“多去揣摩,还是那句话,想做事,你就得先学会做人。”

    方醒带着家丁们走了,李二毛看到于谦在思索,就劝道:“于大人……”

    于谦拱手道:“叫我廷益即可。”

    李二毛点点头,说道:“廷益兄,要想在官场上走的更远,谨言慎行是一种方法,不过你的性子却不行,那就……继续这样吧。”

    于谦愕然道:“连兴和伯都说我要学做人……”

    李二毛说道:“朝中的群臣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多一个你这般的刺头也不是坏事,至少陛下会欢喜。老师方才让你学做人,也就是让你要学会看人,可他却没让你收敛些,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城府,老师是让你要学会谋而后动。”

    于谦点点头,坚定的道:“官场大多蝇营狗苟,迎来送往,我既然为吏科给事中,当然要盯着这些,不时向陛下建言。”

    李二毛微笑道:“是,我也是这般想的。”

    两人相对一笑,都有些遇到知己的意思。

 第1849章 召唤

    蹇义居然被于谦给逼得进宫去给皇帝备案,这事儿不知道被谁给传了出去。

    蹇义当然是恼怒的,可却无法否认。

    李芬是不敢,也不会泄露出去,那么就只有于谦。

    他稍微调查了一下,就得知于谦后来去了李二毛家,而方醒当时就在那里。

    方醒想干什么?

    蹇义压住火气想了想,李芬急于撇清责任,就分析道:“大人,别忘了那些科学子弟,他们可是有着天子门生的名头。马苏李二毛都出仕了,可大部分人却在四处奔波,到处传播科学。

    您想想,兴和伯是不是顺水推舟,想先警告您一下,等以后那些学生走上仕途……”

    蹇义面无表情的道:“科学就是急功近利之学,从里面出来的人如何能用?你看看那个李二毛,居然准备娶一个土司之女,不知廉耻!”

    李芬赔笑道:“是啊!那李二毛第一次弹劾居然就是进谏陛下,这是想一举成名呢!哎!这等一心想博取名声之辈,我辈自然是不屑于与其为伍。”

    蹇义摇摇头,目光深沉。

    ……

    “德华,那些学生们都在外不少时日了,你难道想让他们专门弄这个?”

    解缙觉得书院的学生们该开始出仕了,趁着朱瞻基登基的机会,赶紧分散到各处去。

    “不急。”

    方醒弄了两杯果汁,递了一杯给解缙,然后坐下说道:“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谨慎,风头太过不是好事。”

    书房里,方醒的声音慢悠悠的。

    “其实我更看重的是那些自学的科学子弟,他们人数多,基数大,脱颖而出自然不是问题。”

    解缙喝了一口果汁,砸吧一下嘴,说道:“可那些学生却不是棋子,任由你搬动而毫无怨言。你得知道,人这一辈子都想要干成点什么,比如说老夫,当年就想权柄大明,那些学生在想些什么你可知道吗?”

    “他们也有自己的抱负,如今他们干的比县里的教授,不,比那些乡下的私塾先生都不如,还要干多久?”

    这个事情解缙憋了许久,一打开话闸就止不住了。

    “你别老想着人就该无私,科学是很不错,为了科学而四处奔波也没错,可总得有个头吧?若是有人懈怠了,到时候就会蔓延开来,那就是内患啊!”

    “换人吧,一批批的换,你去找陛下请示一下,看看是不是现在就能授官。”

    方醒苦笑道:“我没忘记他们的前途,只是……”

    “你在担心会惹出麻烦?”

    解缙鄙夷的道:“那就放下去,放到各处去,做小吏也好,有你盯着,只要做得好,自然有升迁的机会。”

    “朱芳那边有那么多东西都只能握着,你还想等什么?”

    解缙告诫道:“别用你的理想去禁锢那些学生,那就是另一个儒家!”

    方醒起身,躬身受教。

    ……

    “要记住公式,多做习题,这样你们的印象才深刻。”

    一间土屋里,上面是焦取仁,下面坐着二十余人。

    黑板是他带来的,可时间久了,加上宣府寒冷,居然裂开了一条缝隙,写到那里时很艰难,不小心粉笔就会被折断。

    这边的条件不大好,在他们刚到时,那些军户人家都很冷漠。

    军户是世袭,学了这个科学能有啥用?难道还能脱了这身衣服?

    于是焦取仁和同行的黄斌一家家去做工作,甚至还说取消军户户籍早就开始试点了,此时不学习,等以后没了军户的户籍,难道就让孩子们去种地?

    这些话被人传了出去,甚至有人去总兵府找熟人求证,结果居然得到了证实。

    于是小课堂就在宣府安家落户了。

    宣府也有儒学学堂,甚至还有自己的武学,对于科学这个第三者插足,他们从开始到现在都是在嘲笑着。

    下面的学生们穿的有些破烂,但好歹脸上和手上干干净净的。这是焦取仁的要求,饭前便后洗手,每天早晚洗脸漱口。

    这是个发展和落后并存的时代,在出来的这段时间里,焦取仁对方醒的这句话深以为然。

    “焦先生,这道题怎么做?”

    下面有学生举手,焦取仁下去看了看,然后给他讲解了思路。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出去课间玩耍,焦取仁也在外面散步。

    这是一个小院子,焦取仁用书院给的钱租了下来,而黄斌离他有一百多里地。

    院子里很干净,焦取仁看看灰扑扑的几间土屋,觉得把这里买下来也不错,然后修建成砖瓦房,作为科学在这里的课堂。

    ……

    放学后,焦取仁把学生们送到外面,准备去买些菜回来做饭。

    两个穿着儒衫的男子从前方走来,见到焦取仁和学生们,就嗤笑道:“今日又学了什么?难道是学了怎么去建房子?哈哈哈哈!”

    当初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到到科学的博大精深,焦取仁就简单的说了房屋的构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