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951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951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钟原地活动着身体,轻笑道:“伯爷,别小看了陛下。”

    方醒点点头,“是啊!他现在慢慢在成熟着,杨荣在前面顶着,夏元吉等人也在暗中支持着,这才维持了个均势,每一次打破均势的机会出现,那些人都不会放过。”

    ……

    昨天下午奏章就已经堆满了朱瞻基的案头,他一本都没翻阅,直接令人封存。

    今天一大早,奏章依旧如故,前赴后继般的冲进了宫中。

    朱瞻基就当做没看见,面色如常的处理着政事。

    “陛下,臣有奏!”

    当殿外的一个御史出班进来时,朱瞻基的眼中利芒一闪,问道:“你想说什么?”

    刘观干咳一声,那御史依旧不肯回班,大声的道:“陛下,臣听闻昨日兴和伯夫人大闹宫中,却无罪而归,此乃……”

    李二毛今天也来了,他悄无声息的出班道:“那是陛下的家事。”

    御史一怔,就喝道:“宫中如何与外臣是一家?”

    李二毛低眉顺眼的道:“皇后娘娘与兴和伯夫人交好,再说宫中之事也是外人能置喙的吗?眼睛长哪了?”

    御史的眸子一缩,正想驳斥,可却看到大家都面向御座那边躬身,就赶紧回身,然后就看到了一个面色阴沉的帝王。

    朱瞻基站在御座前,冷冷的道:“宫中有事,不需多久,消息就到处传,越传越离谱!长舌妇!”

    御史面色惨白,跪下道:“陛下,臣以为……”

    “叉出去!”

 第1888章 燕燕于飞

    妇女节,祝女性书友们节日快乐!

    。。。。。。

    御史被两名侍卫架着出了大殿,身后传来了朱瞻基冷冷的声音。

    “为官要以大明为重,要多关注民生,而不是整日就只知道盯着朕,恨不能从朕的头发上找到毛病,然后如获至宝,这等人就该去做媒婆!”

    李二毛一路退到了殿外,老老实实地站在那里。

    今日这事说简单点就是喷张淑慧无礼,跋扈嚣张,矛头自然还是指向了方醒。

    可除去这个二把刀的御史之外,人人都很谨慎。

    中宫之争不简单,胡善祥谨守本分,没有给人攻击的把柄。而孙贵妃……

    孙贵妃和皇帝是青梅竹马,这事儿大家都知道。

    可朱棣横插一杠子,直接棒打鸳鸯,弄了个胡善祥来做太孙妃,一下就击破了孙氏的梦想。

    但朱瞻基也算是有情有义,登基后开了先例,让孙氏这个贵妃不但有册,同时有宝,这个就是副皇后的待遇。

    历来纷争往往是由欲望引发,朱瞻基亲手给了册宝,这就让孙氏有了觊觎皇后宝座的机会。

    所以张淑慧昨日在宫中大闹,知情者都知道大抵是后宫的两个女人之间出了问题。

    知道的不动,不知道的乱动。

    所以朱瞻基压下那些弹劾的奏章,重臣们一个都没表态。

    两个孩子都还在娘胎里,不知道男女。

    而且胡善祥并无过错,这时候站队……太早了啊!

    ……

    “皇后知道孙氏的存在,所以谨小慎微,她甚至还有些自卑,总是觉着是自己掺和了皇帝和孙氏之间的事,所以更加的沉寂了。”

    太后的眉间多了忧郁,而坐在下首的妇人也有些郁郁,说道:“娘娘,当年老夫人一手把孙氏给弄进了宫中,本就是想让您多个帮手……现在那个兴和伯盯着宫中,大逆不道啊!”

    这话前后不搭,可太后却听懂了,她冷笑道:“本宫在宫中煎熬时,她不过是十岁出头的孩子,什么帮手?能帮什么?当年母亲一力推荐,本宫也应了,后来天公不作美,文皇帝重新选人,这就是天意。天意如此,大家都该安分些。”

    妇人乃是太后的弟媳,所以说话也少了许多忌讳,她堆笑道:“娘娘,关于那事,老夫人可是一直引以为憾事,陛下对孙贵妃情深义重,说不准……”

    “住口!”

    太后低喝道:“宫中之事不是你能惦记的,回去告诉家里人,少掺和这些,否则哪日连彭城伯的爵位都保不住!”

    妇人讪讪的起身告退,太后冷眼看着她出去,然后疲惫的道:“从龙从龙,人人都想一步登天,不劳而获……”

    ……

    “有人想预定你做她孩子的老师。”

    张辅有些不情不愿的说出了这话,作为传话人,他感到有些无奈。他可以不传话,那人也奈何他不得,可这事儿终究他和方醒是一根绳上的蚱蜢,一旦被孙氏翻盘,两家都跑不掉。

    “这是主动缓和关系。”

    黄钟觉得有些牙痛,说道:“这姿态很低,而且只是试探,国公爷这边应该不知道身份吧?”

    张辅点点头,“这等事大家心中清楚就够了,说出来再无转圜的余地,聪明人不会这般做。”

    方醒在沉思中,眉心渐渐皱紧。

    “我不会做她儿子的老师。”

    面对着这根橄榄枝,方醒选择了拒绝。

    “不管皇后生的男是女,我都不会站在孙氏那边。”

    方醒的态度并未出乎张辅的预料,也没出乎那人的预料,于是此事渐渐沉寂。

    而沈阳隔三差五的来方家庄引起了不少人的侧目,让方醒也不堪其扰。

    “我说你堂堂的锦衣卫指挥同知,眼瞅着就是下一任指挥使的不二人选,你这么天天往我家跑,也不怕陛下猜忌?”

    沈阳蹲在前院的角落处,眼瞅着站在亭子外面的燕回,满不在乎的道:“越坦荡越无事,欺瞒,背后勾结才是君王的大忌。”

    这是个从死亡线上活回来的男人,尚未对权势有着深刻的认识。

    “有人偷看!”

    呆呆在亭子里教授那些少女,这是个主动避嫌的作法——你家的女儿可没去偷男人啊!

    刚开始时那些仆役路过还会多看几眼,等被喝骂几次之后,他们基本上能做到目不斜视。

    而偷看这个词一听就带着猥琐,于是亭子里的女人们就发怒了。

    燕回缓缓回身,就看到了慌忙躲避的那张脸。

    吓人的脸!

    四目相对,然后默然,然后……

    “去吧!”

    方醒在沈阳的屁股上踢了一脚,然后转身回去。

    沈阳踉踉跄跄的冲出来,然后站直了身体,茫然不知所措的左右顾盼。

    呆呆带着娘子军冲过来,感受到沈阳和燕回之间那诡异的气氛,就摆摆手,一行人回去继续上课。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耳边听着亭子里传来的诵读声,沈阳缓缓走到了燕回的身前。

    “你……”

    沈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曾经无数次幻想过和燕回的再次见面,也无数次幻想过自己说出的第一句话。

    可到了此时,那些幻想都消散无踪,他竟然如同孩子见到先生般的紧张,什么话都忘记了。

    “蠢货!”

    方醒抱着无忧出现了,就在侧后方。看到沈阳束手束脚的模样,他不禁想再踢一脚。

    燕回呆呆的看着他,突然说道:“你去过,你去过,我知道的,你去过。”

    泪水突然滑落,沈阳慌乱的点头道:“是,我去过,我只是偷偷的在边上看着你,我怕……我怕自己……”

    “可你却眼睁睁的看着我在独自煎熬着。”

    燕回盯着沈阳,丝毫没有惧怕他脸上的刀疤,也未曾在意他张开嘴后,嘴里那一个黑洞。

    沈阳沮丧的道:“我……我怕你不……我怕你不愿意。”

    这时亭子里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十多个少女一起念诵着,声音清脆。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就在这清脆的诵读声中,燕回突然泪如雨下,哽咽道:“你当年好狠的心,哪怕带着我出塞也好,你却……”

    燕回猛地回身而去,沈阳呆立原地,懊悔在啃噬着他的心。

    “哎!女人和咱们想的不一样,快去追吧,早点把她弄回家去,我家也好省些粮食。”

    沈阳缓缓向前,渐渐脚下加速。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江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古老的诗经让人不禁在脑海中幻想着那个时代和那个场景,一送一别,黯然销魂。

    无忧搂着方醒的脖颈,好奇的问道:“爹,他们吵架了?”

    呃!

    方醒的眼珠子一转,说道:“对,吵架了,你看那个女人就吃亏了,一路哭着回去,所以无忧要学厉害些,以后可不能被人给欺负了。”

    “夫君……无忧要是成了厉害的,以后找谁?”

    张淑慧同样喜欢看这种久别重逢的戏码,所以悄然跟了上来,听到方醒教无忧的一番话后,不禁深深的觉得当爹的不能教女儿,否则在女儿的眼中,男人多半都是坏蛋。

    方醒抱着无忧回身,振振有词的道:“女人不厉害,那男人就会得寸进尺,到时候怕是你比我还后悔!”

    张淑慧一把抢过无忧,边走边说道:“别听你爹胡诌,咱们要学针线,学规矩,到时候是规矩的咱们就守着,不是规矩的咱们就不听,谁要是破了规矩,到时候咱们……”

 第1889章 文皇帝说你天真

    金英觉得自己就是个棒槌,找了无数地方,结果最远的通州反而被选中了。

    而朱芳秉承着匠人的性格,直接丈量了土地之后,就画了个草图给他,然后自己拍拍屁股就走了。

    无语望天的金英只想骂娘,咱家啥都不懂,你拿这个咱家看了就是天书啊!

    两眼一抹黑的金英咬牙来到了书院里,本来对宦官没啥好印象的解缙听了他的要求后,没有犹豫就让他进去。

    站在操场上,听着教室里传来郎朗读书声,金英不禁有些恍惚,怀念着以前的日子。

    他就是个倒霉蛋,原本在安南好好的,可张辅率领大军南征之后,因为当时的金英长相周正,被张辅选出来阉割了,送进了宫中。

    “进宫对咱家是好事。”

    解缙在边上盯着他,金英自嘲道:“咱家还记得当年英国公在交趾铸的京观,吓死人啊!”

    解缙没搭理他,金英自言自语道:“进了宫之后,咱家就惶恐不安,这世上只有佛才能让咱家心安,于是咱家就信了佛,和孙祥一般的虔诚。”

    “可信佛也没用啊!咱家还是比不过俞佳。”

    “你想得到太多,失去的就越多。”

    方醒也来了,他对宫中信佛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不满,说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前世今生不过是过眼烟云,好事做多了,自然百邪不侵。坏事做多了,就算是佛祖显灵也护不住你!”

    金英认真的道:“咱家没做坏事。”

    “那你怕什么?”

    方醒说道:“做事讲究分寸,你就是失了分寸,这才输给了俞佳,如今陛下给你另一条路,能否走好就看你自己的本事。”

    金英指指教室说道:“咱家做事从不偷懒,那朱芳丢下个烂摊子给咱家,咱家这不就到书院请教来了!”

    方醒点点头,说道:“朱芳是做实事的,规划好了,剩下的不懂你来书院问就是了,若是还不懂,就去朱芳那里请个工匠跟着。”

    “请?”

    金英原先可是伺候朱瞻基的,一个工匠他那里会看得上眼。

    “当然是请,别人又不欠你的,凭什么要听你的调遣?”

    方醒对解缙点点头,示意找他有事,然后两人就走了,留下个金英在那里纠结着。

    “这世道是怎么了?一个工匠也能这般傲气……”

    ……

    “工坊建立之后,书院的学生要时常进去体验一番,最好是上手做做。”

    方醒对这个工坊抱有很大的希望,他希望这个工坊能让人看到无需匠籍,依旧能良性运转的前景。

    “可你不要匠籍,那些人会不会做几年就走了?”

    “五年契约!”

    方醒丝毫不担心这个:“五年之后,双方都觉得可以继续合作,那么就再次签订契约。若是想走,可以,做不好不到五年就把你赶出去。五年之后想走的也没事。”

    “这世上做事靠的是利益,你好好做工,工坊能提供配得上你的工钱,若是你觉得出去还能找到比这更好的活计,那大家好说好散,毕竟大明不可能只有工匠这个职业。”

    “那些人出去自己开小工坊也行?”

    解缙觉得方醒是疯了,他没好气的道:“你看看那些靠手艺吃饭的店铺,学会了你就别想走,那是一辈子的事。”

    “有的保密,大多不保密。”

    方醒说道:“官方主导工坊到也不错,不过不能成为主流。要想百姓富裕,就不能限制太多。比如说印刷坊,工匠出去后自己弄一个,那有什么值得保密的?”

    “官办工坊毕竟只是一隅,而百姓学会了这门手艺,在有人的地方就能开设,这才是目的。”

    解缙摇摇头,觉得许多东西就该由官办,不能让百姓掺和进来。

    “老夫老了,你们年轻人去折腾,只是老夫却害怕见到人人言利,小人当道的那一日,德华,要谨慎啊!”

    人人言利,想想都觉得可怕。

    大家一见面不是寒暄,而是问哪能挣钱,哪能挣大钱。

    这种氛围对此时的大明的冲击性可想而知。

    方醒解释道:“言利不是罪,百姓想把自己的生活弄的更好,这值得鼓励,所以我说过民风要渐渐的变,好的民风要保持下去,甚至要用律法的形式来保证。”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但让老夫子们头痛伤感,方醒也觉得那不是好现象。

    而把某些民风民俗用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又是一条路。

    所以方醒从未说过反对儒学,他甚至希望有人能站出来,改良一下现在的儒学,然后和科学一起齐头并进。

    可他不敢说!

    “我敢和儒家冲突,但是却不敢说儒家需要改良,那是捅马蜂窝。”

    方醒在宫中和朱瞻基一起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