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992部分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992部分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皇帝的交代,若是形势不妙,他可以直接把方醒打晕,一路带回北平。

    “伯爷,那就是个小人,他想拉线,然后借机走上仕途。”

    沈石头觉得潘松就是个小人,可方醒却不以为然。

    “是人就有私心杂念,科学不可能改造人性,不过他倒是给本伯弄了个难题……”

    “那些学生还在闹腾吗?”

    “是的伯爷,他们在布政司的衙门外面站着,也不说话,就站着。”

    “这是示威,却不敢来本伯这里,可见都是善于谋身之辈。”

    方醒站在屋檐下,伸手出去,让阳光晒在自己的手上,感受着那份灼热。

    “此事首要是清理田亩,追本溯源,可这需要常宇的配合。”

    “大明湖上,他并未应承什么,但本伯相信他肯定会照做,可……也仅仅是照做。”

    方醒觉得此时的济南就像是一个菜市场,大家都停住了脚步,在静静的看着自己。

    “让常宇来。”

    不论是官阶还是身份,方醒都有让常宇来的资本。

    常宇到时,方醒已经打了个盹,精神不错。

    “本伯要清查田亩。”

    常宇木然的道:“好,本官会配合。”

    “我要认真的清查田亩。”

    “本官一定认真。”

    方醒笑了笑,说道:“此事关系到大明国运,常大人站在哪一边?”

    常宇呆板的道:“本官当然站在陛下这一边。”

    “好吧,我总是喜欢军中的纯粹,杀戮的简单,有人说我是九转大肠,可和你们一比,我就成了小白花。”

    方醒觉得这世上的人总是会先站在自己的立场,站在自己一方的立场去看待问题,罕有能抛开利益去看待问题的人。

    常宇的眼神活络了些,说道:“此事是另一种杀戮,兴和伯,成则升天,败则死无葬身之地,本官不知你为何要执拗如此,不过该做的本官一定去做,不会含糊。”

    “兴和伯,你文武皆能名留青史,三代帝王的信重更是足以立传,你这般甘冒风险……是想要什么?”

    常宇问的认真,方醒回答的也很认真。

    “我只是看到了错误,想到这个错误会导致大明衰败,所以我就来了。”

    常宇无言以对,躬身告退。

    “本官自惭形秽。”

    常宇唏嘘道:“那兴和伯的眼神很认真,本官知道他不屑于用假话来敷衍我,所以他真是想改变这个局面。”

    右布政使姜旭泽低声道:“大人,从消息传到山东以来,群情激昂啊!他要来火中取栗,咱们没办法,可咱们不能也跟着赔进去吧?”

    常宇的眼神微变,问道:“那家人来找过你了?”

    姜旭泽苦笑道:“那人都到了济南,那家人如何能坐得住?您别忘了,当年围墙倒塌……外界都说是那人做的手脚,这是仇人相见啊!”

    常宇轻轻拍打着桌子,说道:“别见了。”

    “大人……”

    左右布政使级别都一样,姜旭泽要是梗着脖子不同意,常宇也只能把官司打到御前。

    但常宇却没有犹豫,“这是陛下的旨意,朝中的那些重臣都同意了,而你却和那家人在暗地里沟通,难怪兴和伯说咱们是圣人家的官,不,是挂着圣人招牌的官。”

    姜旭泽目光冰冷的道:“大人,此事犹如下油锅捞铁链,锅底就是熊熊烈火,本官还是那句话,咱们不能为他火中取栗。”

    常宇的目光越过他的肩部,淡淡的道:“随你。”

    姜旭泽起身告退。

    左右布政使不和,如果是在往常会是个大问题,可常宇却没有丝毫挽留的意思。

    姜旭泽出了布政使司衙门,看着对面已经换了一茬的读书人,微微点头,然后往左边去了。

    “好晒啊!到屋檐下躲躲。”

    “不能去,去了就弱了势头,咱们就这样站着,半个时辰后就有人来换了。”

    “有人晕过去了……”

    姜旭泽一路来到了一座豪宅,豪宅很大,可他却无心欣赏。

    “他们要核查田亩。”

    “谁?方醒吗?”

    “不,常宇已经答应了方醒,马上就会开始清查。本官的判断,清查之后,方醒会逐步开始清理,那些投献的土地怕是保不住了。”

    “那人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书房里,一个锦衣男子负手而立,他一直在看着挂在墙上的一幅字画,此刻回身,矜持的道:“去了免税,去了土地,谁还读书?”

    姜旭泽点头道:“正是如此,本官觉得方醒那人是不是还想为他的科学造势,一旦没了这些优容,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去学他的科学……”

    锦衣男子赞许道:“姜大人眼光独到。”

    姜旭泽谦逊道:“十七先生过奖了,此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本官只是冷眼旁观罢了。”

    锦衣男子微笑道:“对,旁观,我们需要旁观,看看倒行逆施者会是什么结局。”

    姜旭泽拱手告辞,锦衣男子把他送到书房外面,然后目视着他离去。

    “先生,这人看着也是个利欲熏心的。”

    书房里正在收拾笔墨的书童嘟囔着发表了对姜旭泽的看法。

    十七先生微笑道:“我家只是个招牌,想用的人很多,从帝王将相,到平头百姓,不过招牌就是招牌,想用吗?那就拿出诚意来……”

    ……

    诚意是个很珍贵的东西,通常必须要用行动来表示。

    常宇就开始展现自己的诚意。

    就在方醒到的第三天,济南知府黄禄就来到了方醒的驻地求见。

    “兴和伯,开始了。”

    方醒仰头看着屋顶,说道:“可有为难之处?”

    “有。”

    “下面的小吏去清查田亩,地方上的里甲粮长怕是会阳奉阴违。弄不好会见血。”

    这人有些见识啊!

    方醒低头看了他一眼,说道:“粮长不是希望治下能纳粮的人越多越好吗?那么此举对他们只有好处,为何要阳奉阴违?”

    黄禄说道:“地方粮长最怕的就是编户离散,还有的隐瞒田亩,最不怕的反而是投献。”

    方醒一听就明白了,问道:“那些投献导致一方赋税减少,上下都会习以为常,可对?”

    黄禄点点头道:“是这样,粮长喜欢自己管理的地方有投献,这样他就能以此去搪塞上面,而上面对此也无可奈何,大明都是如此,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让他过了。”

    “也就是说……取得了免税特权的读书人,实际上就是粮长的靠山,双方甚至会勾搭在一起牟利……”

    “是这样。”

    黄禄无奈的道:“粮长要是逆了他的意,那读书人自然有百般的手段可以去收拾他……”

    方醒想起了自己刚到大明时,那个粮长居然上门来收税,不禁微笑道:“好,既然如此,且去看看。”

 第1964章 无颜面对……这一切(感谢“小脾气”的盟主打赏)

    济南城西的一处村庄外,此时云集了十余人。

    “那一片水田是谁的?”

    王英指着左边的一片田地问道。

    本地里长赵二堆笑道:“王大人,那是……”

    他的目光不时瞟过站在一旁的那位读书人,王英皱眉道:“马先生家的?”

    那读书人拱手道:“学生马荣,见过王大人。”

    两人都认识,以往见面时,马荣最多随意的拱拱手,心情不好时连眼皮子都懒得抬一下。

    今日他不但拱手了,还自称学生,称呼王英为王大人,这让王英心中大快。

    可上面的要求是彻查田亩归属,他只能硬着头皮问道:“那这块地为何不在纳税册中?”

    马荣干咳道:“王大人,这是学生的读书田。”

    读书田,也可称为助学田。

    读书人没了田地,怎么有钱读书?怎么养活妻儿老小?

    所以马荣的目光渐渐冰冷,他走过来低声问道:“王大人,莫不是那事……开始了?”

    王英点点头,说道:“马先生莫怪在下强项,兴和伯在城中坐镇,布政使常大人亲自交代了知府黄大人,都在盯着呢!”

    马荣咬牙切齿的低声道:“那为何要先来我这里?”

    王英目光闪烁的道:“这是上面排下来的,马先生,那位可是……号称魔神啊!”

    “我家家贫,难道他还能让我去种地不成?”

    王英压低嗓门说道:“此事如箭在弦,马先生,不是在下不通融,通融了我倒霉,你也好不了……”

    “有人来了!好多人!”

    王英刚想给马荣出个主意,身后有人喊了一嗓子,他回身一看,不禁冷汗湿了背腋。

    三十余人,除去为首的两人之外,其它的不是衙役就是家丁。

    常宇指着村子,给方醒介绍道:“兴和伯,山前村原先是纳粮大村,自七年前始,每年纳粮要少七成以上,地方多有抱怨,却没人敢举报,本官也是道听途说,就点了这里来看看。”

    方醒看了一眼,说道:“水渠都直接到了田间,田地看着也肥,是个好地方。”

    “以前这边争水都会械斗打死人,七年前开始就再无耳闻,可见教化有功。”

    常宇说这话时很正经,方醒看了他一眼,不能确定他是否在讥讽侵吞了大部分田地的那位读书人。

    所以他做了个保证,很强大的保证。

    “此事是本伯在操弄,一应人等的表现都在本伯的眼里,无所遁形。”

    常宇拱手道:“多谢兴和伯。”

    谁好谁坏我方醒都看在眼里,你好,那么我保定你了。

    至于此事是方醒在做主,这只是个笑话。

    常宇深信方醒就是皇帝的代言人,这番话只是为了把反对的力量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为皇帝减轻负担而已。

    不过他还是承情了,并且心中一直压着的大石头也落地了。

    姜旭泽和那家人有联系他知道,可他却不能阻拦,也不敢阻拦。

    “兴和伯,此事涉及道统,外界都说这是为科学铺路……”

    儒学科学都一个样,没优待了,那大家去读什么?

    “科举是独木桥,万千学子拥挤着,最后能在金銮殿里写文章的有几个?剩下的没了优待,读什么?”

    这是第三个人在方醒的面前说这句话。

    读什么?

    “见过诸位大人……”

    前方已经跪了一地,只有一人站着,躬身而已。

    方醒退后一步,看着常宇走到前方。

    “都起来。”

    常宇随和的叫起了这些百姓,然后目光转到马荣的身上,问道:“你就是那个读书人?”

    方醒的嘴角挂起了微笑,他觉得常宇的手段不错。

    你为大明做了什么?居然能让常宇都知道你的存在。

    马荣面色苍白,躬身道:“大人,学生……马荣,永乐年举人。”

    常宇负手站着,看着那一片看不到头的水田,问道:“那片水田是谁家的?”

    马荣的脸渐渐涨红,此刻太阳当空,温度渐渐升高,他握着折扇的手心渐渐汗湿,然后……

    “大人……”

    “嗯?”

    两双眼睛相对,都会说话。

    ——这是规矩啊大人!

    ——本官这里没这个规矩!

    “大人……”

    马荣噗通一声就跪了。

    几匹马远远而来,在外围就被人拦下了,有人来禀告道:“大人,是周围的读书人。”

    方醒没管这个,辛老七已经进村回来了,身后跟着五人。

    两个大人是夫妻,三个孩子,都衣衫褴褛,面有菜色。

    “小的宋仁,见过大老爷……”

    男子跪地,身后一家子都跟着,连那个面容枯槁的妇人也跪了。

    “起来。”

    方醒面无表情的吩咐道。

    三个孩子,最大一个看着有十一二岁,眼神茫然。

    两个小的都没穿鞋,满是补丁的裤子都显得小了些,特别是最小的一个女娃,看着黑乎乎的。

    “现在为谁种地?”

    宋仁茫然的摇摇头,边上的小吏喝道:“这是兴和伯,还不赶紧回话?”

    方醒摆摆手,说道:“看你的情景,分明就是活不下去了,说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本伯和常大人今日来此,就是想看看民生,说了本伯保你。”

    说着方醒环视一周,冷冷的道:“本伯很期待以后有人报复他一家子,真的很期待。”

    宋仁被吓坏了,想跪,却被辛老七一把拎住,还给他打了鸡血。

    “我家老爷最见不得有人打击报复,你只管说,就算是山东一地的官吏一起来整你,我家老爷保证能把他们全都抄家灭族,一股脑儿的送到海外去挖矿!”

    常宇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却默认了辛老七的话。

    宋仁紧张的看着方醒,方醒点点头,说道:“本伯在外面的名声不大好,但信誉却无人质疑,大胆的说,本伯替你兜着!大不了带你一家迁移到京城去,天子脚下,本伯倒想看看谁还敢跋扈!”

    “京城……”

    宋仁呆呆的站在那里,方醒正准备再鼓励几句,他却哭了。

    方醒从未见过谁那么哭过,撕心裂肺……

    眼泪和鼻涕瞬间就充斥着宋仁的脸,他抽咽着,身体跟着一起颤抖,就像是遭遇了人生难以承受之痛。

    他的妻子转身痛哭,三个孩子不知所措的看着,有些惶然。

    方醒默然,朝后面招招手。

    家丁们分配了一番,最后还是以小刀看着可亲些为由,让他出来。

    “来,吃糖。”

    小刀单膝跪在地上,冲着那三个孩子招手,可没人理睬,反而是惶然的躲在了父母的身后。

    宋仁用手臂胡乱擦去涕泪,说道:“伯爷,小的家里前些年还有三十余亩地……”

    方醒问道:“现在呢?”

    “现在……”

    宋仁吸吸鼻子道:“那年旱灾,村里的水都被人给占了,小的没了收成,最后只能去借贷…。。”

    “几成利?”

    常宇也在关注着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