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1035部分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035部分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都督,今天一大早,就有几份报纸在渲染陛下驾崩了,百姓之中也有不少人散播流言,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陛下已经驾崩了!”

    几个指挥使都已经让李儒给召回来了,锦衣卫全力投入此事的追查之中。

    “趁着事态未明,乱我大吴民心,这手段有些低劣!”

    锦衣卫衙门,李儒冷笑:“立刻查,他们在这个时候突然散播流言,那就证明他们不仅仅只是刺杀,接下来还有动作,行刺陛下英爱只是先兆,那么接下来就是……造反了!”

    “不会吧!”

    “他们连陛下都敢刺杀,还有什么不敢的!”李儒嘴角扬起一抹讽刺。

    “大都督,要不要提醒一下军机处,安抚好军中将士!”

    莫从低声的道:“这事情要是牵涉军中,问题大了!”

    “目前在中原的军队不多,都是我大吴精锐,应该不至于,你们盯紧民间,谁若是散播谣言,不用证据,立刻抓起来,任何敢与反抗,格杀勿论!”李儒萧杀的道。

    “诺!”众人点头。

    “还有!”

    李儒递出一份名单给莫从,眼眸划过一抹狠辣:“莫从,你率领锦衣力士,按照这个名单,全部抓起来!”

    ……

    很快,锦衣卫就开始行动了。

    “看来陛下是真的出事情了,军机阁四个参谋,内阁的两个文书,还有户部的李仆射被锦衣卫带走了!”

    “吏部的陈司丞也被锦衣卫带走了!”

    “我们刑部的雷仆射也被锦衣卫带走了!”

    “他们都是曹魏旧臣,一定是曹魏旧臣行刺了陛下,如今连魏国公府邸都被重兵包围了!”

    “也不知道陛下情况如何!”

    “现在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的!”

    不仅仅民间的百姓,连朝廷上下的官吏这时候都变得人心煌煌起来,特别是锦衣卫雷霆出击,一口气拿下了朝廷之上的几十个曹魏旧臣,顿时让他们感觉天好像都塌下来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汉州兵变

    就在金陵城已经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孙权一份姗姗来此的旨意也随着禁卫军几个将士的到来,传回了朝廷之上。

    “万幸,陛下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碍!”

    “也算是虚惊一场!”

    朝廷的几个巨头接到了孙权传回来的旨意之后,算是安下心来了。

    如果孙权真的伤势很重,那么他传回来的就不会是这一份普普通通的旨意了,最少也应该会是一份交代身后事的遗旨。

    如今孙权只是发出这一份旨意,那就证明了一点,在这一次刺杀之中,虽然孙权受了伤,但是伤势不是很重,最少不会危急生命。

    之前仅凭锦衣卫不清不楚的信息,他们一直都担心孙权的伤势。

    毕竟如今的大吴皇朝看上去开疆辟土,无所不往,但是根基还不算是根深蒂固,一统中原之地才几年的时间,而且连年征战,根本无法安稳天南地北的百姓民心。

    能把天下融在一起,能让大吴安稳太平,都是是因为孙权。

    朝廷之上缺了谁都可以,都不能缺了孙权。

    一旦孙权出了意外,那么朝廷之上谁也无法掌控大吴皇朝这个庞然大物,那么到时候大吴朝廷势必是四分五裂,甚至会重新进入诸侯乱世,这是他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陛下的旨意是让锦衣卫和刑部神捕司彻查此事?”

    接到了孙权的旨意之后,几个朝廷巨头静下来心情来,开始召集手下的人,揣摩孙权的意思。

    紫禁宫的偏殿。

    “大兄,有件事情我希望你帮帮我!”蔡琰接待了孙策。

    “皇后娘娘,有事尽管吩咐!”孙策坐下来。

    “之前接到仲谋受伤的消息,本宫有些激动了,所以纵容了李儒的激烈手段,如今看来,朝廷还是需要稳为主!”

    蔡琰微笑的道:“所以本宫希望你能出面,稳住金陵乱局!”

    “我?”孙策皱眉。

    “仲谋不在,如今很多稍小之辈已经开始招摇,说他已经驾崩了,朝廷说一百,道一万,都很难稳住他们的心情,唯有你这个兄长出面,才能让他们安心!”

    “微臣遵旨!”

    孙策想了想,也是,大吴朝廷之中,除了孙权之外,也就是他才算是孙氏皇族的领头羊,这时候他站出来,不管百姓的心中的孙权是死是活,最少能稳住一部分民心。

    当然他这样也很危险,如果碰上一个心胸不是那么广阔的帝王,日后必然会秋后算账。

    不过为了大吴朝廷,他还是愿意去做。

    孙策这个皇上的亲兄长站出来辟谣,在加上内阁宣传司的权利协助,虽然不能彻底的稳住民心动荡,但是效果也是很斐然的,最少金陵城的百姓算是稳住了。

    ……

    内阁。

    张昭亲自面见了刑部尚书高名和刑部左侍郎,神捕司的司长公孙康两人。

    “陛下的圣旨已经回来了,这件事情他一定要撤查到底,而且他让神捕司主查刺杀之案!”张昭开门见山的道。

    “首辅大人,之前朝廷不是打算让锦衣卫彻查吗?”

    高名闻言,顿时有些意外:“如今锦衣卫已经掌控了很多证据,而且他们都开始抓人,从昨天到今天,朝廷之上,他们可是抓了不少人啊!”

    “这件案子,如今已经闹的沸沸扬扬了,锦衣卫辅助,神捕司主查!”

    张昭道:“陛下的意思应该是这件事情一定要查,但是不能让锦衣卫的人牵涉其他的人进来,锦衣卫办案你们都是知道,他们的动作太肆意妄为了,只要怀疑,他们就抓人,昨天他们就已经抓的很多人了,要是让他们继续查下去,金陵城就要血流成河了,陛下应该是不想让这事情影响目前大吴的安定,所以让神捕司主查!”

    “首辅大人,那你的意思是?”高名和公孙康的目光都看着张昭。

    “圣意即我心!”

    张昭淡淡的道:“我已经和军机首尊程普商议过了,目前金陵城以稳为主!”

    “属下明白了!”

    高名和公孙康点头领命,离开了内阁,加快脚步的返回刑部衙门。

    “公孙,此事非同小可,你要亲自带着神捕司精英北上,必须在最快的时间之内,把这事情调查的水落石出!”

    高名行事果决,对于这件事情没有丝毫考虑,动作很快:“这件事情的调查,既然朝廷已经下令神捕司为主,你可以适当的强势一点,压着锦衣卫,神捕司查案最重要的一点,你的心中应该清楚!”

    “证据!”

    公孙康点点头,吐出了一个词语。

    神捕司和锦衣卫是不一样,锦衣卫有肆意妄为的本钱,他们本来就是孙权亲军,只对孙权负责,神捕司可没有这一份荣誉,作为大吴执法的衙门,神捕司最讲究的就是一个证据。

    傍晚时分,公孙康带着神捕司的精英,马不停蹄的向长安而去。

    就在公孙康率领神捕精英北上的时候,锦衣卫自然也在行动之中。

    锦衣卫衙门。

    “大都督,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啊?”

    衙门大堂之中,站着几个指挥使,一双双目光都看着坐在首位之上,面容有些阴沉不定的李儒,廖豪低声的问道:“这是要撇开锦衣卫,不信任我们还是……”

    “陛下不是冲着锦衣卫来的!”

    李儒却摇摇头:“你们要清楚,陛下和我们考虑的角度不一样,他要维持的是大吴皇朝的安定,这件事情不宜扩张,我们要维持的是陛下的安危,无论牵涉多大,宁可杀出,不可放过,这是不一样的!”

    “那我们抓的人怎么办?”莫从抬头,看了看李儒,问道。

    “先关着!”

    李儒考虑了一番,才道:“不杀,不审,不放,在这件事情没有一个结果,他们这些曹魏旧臣的核心里面就乖乖呆在我锦衣诏狱之中!”

    “是!”

    几人点点头。

    “廖豪,既然陛下的旨意是神捕司主查,锦衣卫辅助,我们要遵从旨意,你立刻就带着锦衣卫的人,北上辅助神捕司查案,给他们提供线索!”

    “诺!”

    廖豪点头,领命而去。

    “莫从,曹彰找到了吗?”李儒问道。

    “有点头绪!”

    “他在哪里?”

    “应该是颍州!”

    “颍州?颍川书院!”李儒闻言,面容一下子变得的有些阴森起来,眸光森冷如冰,声音幽幽:“难道荀文若他是嫌弃命长了!”

    颍州最重要的一个曹魏旧臣就是荀彧。

    荀彧当年不肯归顺大吴,但是孙权惜才,就没有杀他,留下他在颍川书院的教书,这些年他也算是低调,安心当一个夫子。

    “目前还不清楚荀彧有没有掺合这事情!”

    莫从摇摇头:“还有,曹彰在金陵城最后去见的是钟繇,而安排他离开金陵城去颍州的也应该是钟繇,大都督,钟繇我们抓不抓?”

    钟繇和其他人不一样,不是他们说抓,就可以直接抓起来的。

    他可是内阁大臣。

    在朝廷之上,任何的一个内阁大臣,都是朝廷的顶梁柱,一旦抓起来,就等于动摇朝廷军心。

    “在等等!”

    李儒冷静下来,嘴角扬起一抹森冷的弧度:“钟元常是不一样,他如今很得张昭首辅的看重,未来有可能是接替蒯良成为次辅,甚至还有可能进入朝廷议会,这种人如果没有直接的证据,不要擅动,要是有证据,也必须是能一口气钉死他的证据,不然他还会爬起来,到时候就等于给我们树立一个大敌人!”

    蒯良快到了退休的时候了,他这的位置自然很多人盯着,其中最有竞争力的一个是吏部尚书顾雍,一个户部尚书鲁肃,还有一个就是内阁长史钟繇。

    钟繇一旦成为次辅,顺利的进入了朝廷十三议会大臣的序列之中,他就等于一步登天了。

    “那我先派人去盯着他?”莫从道。

    “嗯,你必须派人全天十二个时辰盯着他,务必给我死死地盯着他,他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一旦他反了,牵涉太大了!”

    李儒点头。

    “那颍川方面呢?”

    “荀文若虽然在朝廷之上的影响力不复存在,但是他本身是大儒,在士林之中的关系很好,而且这几年他安分守己,我们如果没有证据,很难动他,而且荀家还是有些影响力的,荀湛可是封疆大史!”

    李儒考虑了一番,他不是不想拿下荀彧,但是荀彧也不是这么好拿下的,荀彧和鹿门山书院关系莫逆,而且和曹魏旧臣之间也是关系很深,一旦动了他,就等于动了整个曹魏旧臣,他沉声的道:“先把曹彰找出来,至于荀文若,先放一放,只要抓到曹彰,他跑不了!”

    “是!”

    莫从和其他几个指挥使领命离开。

    ……

    就在朝廷安抚信任,孙权暴怒如雷,锦衣卫还是盯着一个个曹氏旧臣的时候,这时候汉州方面突然传来的一则惊天动地的大消息。

    汉中副总督张鲁突然斩了汉州总督薛州,然后揭竿起义,振臂高呼,聚兵上万,直逼长安城而去。

    这个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怒

    长安城。

    未央宫。

    孙权端坐在前朝所建立的椒房殿之中,手捧一卷有些老旧竹简书籍,看的津津有味。

    这是从未央宫之中搜出来了一本西汉典故。

    大概是汉武帝时代留下的吧,这本书籍讲述的是霍去病的小典故,写这本书的人应该是宫殿里面的官宦,写的是他在宫城之中的所见所闻。

    “这冠军侯也有这么一段风流典故,难的啊!”孙权微微一笑,算是纾解了这两天的压抑的情绪。

    “陛下,这几天时间,北面传来的卷宗!”

    诸葛瑾拱手送上一摞卷宗。

    “行程要耽搁了!”孙权放下手中的竹简,道:“北州,雁州,还有的草原特别行政州的巡视要推辞,你给北面发去通告!”

    “是!”

    “对了,子瑜,你认为诸葛均还合适在的雍州吗?”

    “这个?”

    “大胆说,举贤不避亲!”孙权微笑的道。

    “陛下,我认为诸葛均虽然在这事情上有些纰漏,但是他毕竟之前在魏朝旧臣,在对待魏朝旧臣方面肯定有些心软,造成这样的错误是不应该的可也是情理之中的!”

    诸葛瑾细细的道:“但是从他治理雍州的情况来说,他还是一个合格的总督,雍州的发展这些年很快,已经开始渐渐的接近吴州,甚至超越了比较出色的蜀州和冀州,是我们税赋重地,在关中平原上的开发,他也做的很好,钧田事宜他更是处理的很出色,在内阁有口皆碑!”

    “这么说,你同意他留在雍州!”

    “是!”

    诸葛均坦然点头:“一旦丝绸之路完全打通,东西接洽,雍州就首当其冲,这里需要一个镇得住的人!”

    丝绸之路连接中原和西域。

    丝绸之力已经渐渐打通,现在可以行军了,再过时日,足以让商队穿越,到时候完全连接起来,就等于打通两地之间的贸易和经济,这将会迎来一次腾飞。

    “陛下!”

    随身侍候的大太监曹阳迈着小碎步,从外面走了进来,拱手行礼。

    “什么事情?”

    “诸葛总督在殿外求见!”

    “让他进来吧!”

    孙权合起竹简,面容变得严肃而威严起来了:“子瑜,你先下去吧,看着郭奉孝,这件事情皆然牵涉了曹魏旧臣,甚至牵涉曹家,朕知道他心中现在有些十五十六的心思,朕有些不放心,终归他是一个很好的人才,朕不希望他选错路!”

    “微臣遵命!”

    诸葛瑾眼眸之中氤氲一抹寒芒。

    朝廷之中很多人都不希望郭嘉,他也算是其中一个,如果郭嘉在这时候出了什么差子,他一定把他给直接钉死,不给他一点翻身的机会。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