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1241部分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241部分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工部解决橡胶的问题之后,轮胎的问题迎刃而解,自行车和人力黄包车便开始大力的推广,在城池之中的道路,这是最合适走动的工具。

    而工部麾下的研究基地细数起来起码有上百个,科研项目更是高大数百以上。

    这每一个项目都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发展轨迹。

    孙权用了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把这些研究基地都视察一遍,然后和每一个科研发展的人才都交谈一番,不仅仅让工部得到了重视,也让这些科研人员更加的受到重视。

    一转眼,孙权带着几个大臣走今了工部学院麾下最后一个研究基地,也是一个重要性仅次于一号基地的研究基地。

    这个基地设立在吴县。

    这是一个专门研究发电机的基地。

    “臣,徐岳,率属下一百一十二人,拜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青年率众出门迎接。

    “无需多礼!”

    孙权上前,亲自扶起了这个青年。

    这是基地首席研究科研家,徐岳。

    徐岳,字公河,三十岁出头,东莱人,他博学多才,精通儒家墨家的典籍,在数学方面他更是拜在过刘洪的门下学习,在机械研究方面,他与马钧曾同时拜在一个人墨家隐人门下学习。

    他算是孙权亲自挑选出来,担当发电机研究的项目的主心骨。

    电,是开启工业革命不可缺乏的因素。

    电存在天地之间。

    发电机才能制造电。

    所以当蒸汽机的科目提上日程之后,发电机研究的科目也迫不及待的上马了,又徐岳这个工部郎中亲自挂帅,率领工部学院和民间征集而来的百余骨干,形成一个研发组。

    “发电机的研发进行的如何?”孙权直入正题。

    “陛下,目前我们遇上了比较困难的问题!”

    徐岳摇摇头,有些的羞愧:“一无所获!”

    “困难肯定是有的,如何去克服,才是你们应该去想的问题,不要失望,不要放弃,是一百次,一千次,总会有成功的时候!”

    孙权没有责怪,这本来就是的在空中建城堡,失去时间的沉淀,一蹴而成,是很困难很困难的事情。

    “陛下请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了!”

    得到孙权的鼓励,这个基地无数的研究人员都打了鸡血的,变得自信起来了。

    ……

    进入三月,江东大地,冬日留下的痕迹完全被抹去,春日的气息浓浓爆发,山野田园之间,青草幽幽,百花绽放。

    金陵城,紫禁宫城。

    大吴都城虽然迁都长安,但是这一座宫城并没有废止下来了。

    守卫这一座宫城的是禁卫军留下的一个团。

    而在宫城之中,依旧有些稀疏的官吏进进出出。

    都城的迁徒是一个很繁重的工作,虽然朝廷很多重要的部门,比如军机处,内阁,御史台,朝廷八部基本上都已经完成迁徒,但是下面的很多部门,比如八部之下,已经扩大至三十二部的的司部衙门有很多依旧还在金陵城办公。

    整个朝廷的迁徒完成,预计最少还要几年的时间。

    御书房。

    坐在这个久违的御书房之中,孙权有些不一样的感觉,只是说不出来。

    “陛下,户部刚刚返回消息,希望拒绝工部的请求,因为如果继续拨款工部,以目前朝廷国库能力,势必会影响民政策略和军备筹措的工作!”

    司马朗在汇报刚刚从长安城户部反馈回来的消息。

    孙权在这一个月之中,亲批工部学院十二个基地的研究款项,高达一千八百万银元。

    这对如今的户部财政来说,绝对是雪上加霜。

    “拨!”

    “可是……”

    户部尚书荀湛站在旁边一策,听着两人的交谈,咬咬牙,想要走出来反对。

    毕竟他户部的财政关乎整个大吴朝廷的发展,他不可能为了工部而耗费整个户部的底蕴,作为户部尚书,他应该为户部而负责。

    “没有可是!”

    孙权抬头,淡然看了他一眼,问道:“友若,你可知道朕此番南下,为何带上你吗?”

    “臣愚昧,还请陛下明示!”荀湛俯首,低声的说道。

    “朕告诉你,朕之所以会带上你,是让你亲自来看看工部存在的重要性,以前或者你们会认为,朝廷八部之中,工部的存在,只是一群工匠而已,比之户部,吏部这些重要部门远远不如,对于整个朝廷来说,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朕想要告诉你!”

    孙权目光直视他,义正言辞的道:“工部的存在,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一个落后愚昧的大吴朝,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所以无论如何,哪怕我们再穷,再难,朕也决不允许工部穷!”

    他亲自走上来,拍拍荀湛的肩膀,漠然的说道:“友若,目光要放长远,作为朝廷部级天官,你的目标不能只看到户部,要看到整个朝廷的未来!”

    “臣目光短浅,臣惭愧,请求陛下责罚!”

    荀湛一个激灵,连忙认罪。

    “你无罪,站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你做的很好!”

    孙权淡然一笑:“朕只是希望你看到远一点!”

    “臣明白!”

    荀湛点点头,心中却无奈。

    虽然他用心安排了户部的这一场反对戏码,但是瞒不住孙权的眼睛,这巨款款终究还是保不住。

    户部今年看来又要出现赤字了,甚至还有可能需要商部和大吴钱庄的接济,想想都有些窝囊,但是没办法,谁让孙权的金口玉言,该拨款的还是要拨款。

    ……

    两天之后,孙权带着几个大臣,出现在的金陵东郊,钟山的一个隐秘之地。

    火器研究工坊。

    这个工坊是在原来的废墟上重新修筑起来了。

    当初孙策登基,但是火器研究工坊的所有人却被李儒提前一步藏起来了,所有火炮几乎也被毁灭,才让孙策连一战之力都没有,可这也毁掉了大吴火器研究工坊的底蕴。

    “陛下,这是新研究出来的红衣大炮!”

    在工坊之中,葛玄一席道袍,黑发散落肩膀,不想一个研究火器的人,反而如同一尊谪仙,他站在一尊火炮面前,仔细的为孙权解析:“这一尊火炮是经过三方面的改良,首先它引用了龙泉工坊提供的新型号的金属,耐热,坚固,重量上却轻了很多,运输也方便很多,第二方面,是射程,这一尊火炮的射程远远超越之前的,能轰出八百步之外,完全没有问题,第三,精准度,炮膛是重新规划的,精准度提高的百分之十以上……”

    大吴的红衣大炮一直都是相对于现代化时代核武器般存在的武器。

    这是吴军底蕴。

    在罗马城一战之中,为了能顺利撤退,不带负重,吴军的野战火炮军的火炮全部被自毁掉了,而在国内的火炮也因为孙策的登基而全部被毁掉。

    所以吴军若是继续作战,将会失去野战火炮军的攻坚能力。

    不过火器工坊一直都在研究新一代的红衣大炮,葛玄终究是成功了,成功改良的之前笨重,移动能力几乎为零的火炮。

    这新型的火炮,虽然不如现代那种榴弹炮,但是绝对比得上清朝末年清军所用的火炮。

    “能量产吗?”

    孙权很满意的看着这一尊火炮,问道:“现在野战火炮军几乎没有武器了,必须尽快让他们熟悉新型火炮的操作!”

    “应该可以,金陵城的三个火器制造工坊同时开工,在一年之内,就能完成野战火炮军的装备!”

    葛玄道:“不过因为引用新型的冶金之法,这造价可不便宜,一尊火炮造价,不算炮弹,最少要一万银元!”

    荀湛在旁边一听,脸都黑了。

    工部已经是一个吞金大机器,再来一个火器研究工坊,他还活不活了。

    “能减一下成本消耗吗?”

    “陛下,我们这边尽量,但是这要是量产,就必须要和龙泉几个武器研究工坊合作,恐怕很难减弱成本!”

    “龙泉工坊?”

    荀湛眸光划过一抹冷芒,据他所知,在龙泉的武器工坊,有一部分是隶属朝廷,但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私人工坊,是商户和龙泉那些武器制造世家掌控。

    他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会亲自和龙泉武器工坊商讨一番!”

    “那就劳烦你了!”

    孙权笑了笑,点点头。

    接下来他们走进了第二个火器研究的坊间之中。

    “陛下请看,这是我们火器研究工坊根据陛下当年的描述,最新研发出来的火枪,这种全新的火枪将会比之前的火枪威力强大数倍,而且装弹迅速!”

    葛玄把一柄火枪递给孙权。

    “这是……后膛枪?”

    孙权仔细的看了看,眸光湛然而亮。

    之前凌统统率的神火军,所用了都是燧发枪,装弹缓慢,射击力不足,虽然在威尼斯战役之中立下了功劳,但是总体来说,对于大型战争,还不如弓箭好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跨时代的发展 四

    枪炮,这是从冷兵器时代进入而热武器时代的一个象征。

    炮,巨型火炮,大吴想要量产还是很困难。

    首先在国力财政之上就不允许。

    一尊火炮的造价太贵。

    大吴朝如今有五十八各州域,疆域广阔,人口超过八千万有余,朝政也算是清明,在廉明之上的更是做的不错,在加上这几年的中原也算是风平浪静,每年的赋税的收入的确不错。

    但是架不住朝廷对地方建设还有军事后勤上投入的巨大。

    朝廷的国库每年基本上都是赤字,要靠国债度日。

    征战罗马的战役和孙策称帝造成的内乱,已经耗费了大吴这几年所有的底蕴,要不是的商部和大吴钱庄去年大手笔拿下了五亿银元的商业债卷,恐怕大吴朝廷的财政已经崩溃了。

    想要量产火炮,不仅仅要攻克技术上的问题,最少在四五年之内财政上都无法实现。

    但是火枪就不一样了,这些火枪工艺上只要完善,其实本身的造价不贵,如果做到量产,配置到每一个吴军将士的身上,那么对于吴军的战斗力就会呈现直线的上升,甚至一个照面,就会击溃罗马军。

    神火军在威尼斯战役之中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足以说明这一点。

    大吴军队有数百万将士,绝对不可能做到每一个都是弓箭手,毕竟拉弓需要的力量并非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弓箭兵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如果用的是火枪,那么就每一个都是弓箭手。

    当初火器研究工坊制造出燧发枪的时候,孙权认为量产的时候并没有到,因为制造工艺并不成熟,研发出来的燧发枪的局限性太大了,其实还不如冷兵器好用。

    所以孙权当初只是装备了神火军,采用试用的方式过渡冷兵器和热武器之间的交替。

    “后膛枪?”

    火器研究工坊之中,孙权在诧异之后,本来有些淡定从容的神情顿时变得大喜起来了。

    “果然是后膛枪!”

    他亲自的操作了一下,目光越发的明亮起来了。

    后膛枪和燧发枪之间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后膛枪的子弹是从后面直接装进去,而燧发枪的子弹是从前面填补进去了的,别小看这小小的差别,在战场上就是的性命攸关的事情的。

    孙权的记忆记得,历史上真正的后膛枪最先出现在十九世纪,西方的普鲁士帝国,当时普鲁士帝国和丹麦作战,利用这种后膛枪的优势,在短短的七个星期之内解决的战斗,同时也淘汰了过时的燧发枪。

    “砰!”

    孙权拿着枪,走到了工坊的一个靶场,亲自开了一枪,后坐力很强,他的肩膀有些发痛,但是看到前方靶子上的贯通口,他却认为值得。

    “好!”

    孙权大笑起来了,对着身后的几个大臣说道:“你们也来试一试,感受一下这武器如何!”

    “诺!”

    徐庶等人点头。

    他们几个都是文官,除了徐庶有点武艺之外,都是文弱书生出身,也就强身健体的时候试过舞剑,对武器并不是很熟悉。

    “砰!”

    “砰!”

    “砰!”

    “砰!”

    荀湛徐庶司马朗刘晔四个大臣亲自举枪,瞄准前方的箭靶之后,直接扣动扳机,枪声响起,震耳欲聋。

    “这个箭靶最少在一百步之外吧?”荀湛开了一枪之后,感觉托着枪托的肩膀有些发酸,但是看到前方箭靶上的小孔,心神浑身一震,不敢置信的问道。

    “足足一百零八步!”葛玄微笑的回答。

    “百步穿杨!”

    荀湛看着手中的火枪,感叹:“我一个文人,手不能抬,肩不能扛,不会武艺,居然有一天能百步穿杨,若是我军将士皆为如此能手,何愁天下不平!”

    “如此武器,的确能让大吴将士如虎添翼!”

    “若是我军将士,皆然装备这么恐怖的武器,何来罗马之败!”

    几个大臣的心神都感觉无比的震惊。

    这武器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常识范围之外。

    无论是杀伤力的强大,还是操控技术上的简易,都远远的超越弓箭。

    “葛道长,你为朝廷立下的大功!”孙权使劲了拍了拍葛玄的肩膀,大声的说道。

    “这是陛下的功劳!”

    葛玄闻言,却是摇摇头,谦虚的说道:“我等皆是得到陛下的启发,方能研制出这种火枪!”

    他这话不假。

    如果不是孙权一直的提点,他们怎么可能在这么迅速的时间之内攻克研究后膛枪的困难,让后膛枪取代燧发枪的存在。

    他有时候甚至感觉有些奇怪,孙权这么年轻的一个君王,到底从哪里知道这些奇奇怪怪关于火器的知识,难道这个世界还真有生而知之的人吗?

    “葛道长,这火枪能不能量产?”孙权兴奋之后,就问出了一个很直观的问题。

    “可以!”

    葛玄点头,说=道:“这火枪研究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