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215部分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215部分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翊端坐石凳上,年仅十三岁,长的牛高马大,活脱脱一个少年板的孙策,身躯超过一米七五,几经沙场,幼稚的脸蛋有一抹刚硬,双眉狭长,目光锐利逼人。

    “魏越拜见三王子!”

    这时候,一个锦衣青年,大步流星的走进来,对着孙翊,恭敬的行礼。

    “孟林,你来的,坐!”这些年孙翊从孙权和孙策两人身上还真的学到不少,文武双全,一派儒雅,礼贤下士模样。

    “谢谢三王子!”

    魏越乃是江东四大世家之一豫章魏家的旁氏子弟,算是士族之中一个比较出色的能人,他没有出仕,不过两个多月,他选择的拜入孙翊的门下,成为的孙翊身边的一个幕僚。

    此人智慧不弱,知识扎实,精通算计,屡次为孙翊出言,让孙翊去讨得父王和母后的欢心,为孙翊之喜爱,如今乃是孙翊身边的第一狗头军师。

    “孟林,今之吴国天下,大王之下,江东二侯,各据半边天,吴人只识江东小霸王和江东权公子,江侯勇猛不可挡,势如雷霆,东侯脾气润物无声,但是智慧超群,文采斐然,不得则以,动若疯兔,无人敢挡。”

    孙翊目光灼热,在魏越面前,丝毫不遮掩自己的心思,他目光灼热的看着魏越,坦然的问道:“而某家,却寂灭无声,若想要在父王面前脱颖而出,该当如何是好?”

    孙翊八岁就随着孙权上城头血战王朗,那一战奠定了他武将的生涯,后来他选择的进入讲武堂深造,每日读兵书,练武艺,结交一个个武学子,交州一战,孙策在讲武堂征召武学子,他悍然入伍。

    孙策征战交州,他数次为先锋,斩首敌将,还是第一个率兵攻入了广信,立下首功,可是他得到的不过是一句依靠兄长孙策庇荫的评论。

    以前他并没有和孙策孙权两个王子争锋的意思,毕竟孙策和孙权是他从小佩服长大了,但是开国大典之上,孙策和孙权两人的风光,光芒万丈的站立在吴国文武之上,让他的心中悸动不已。

    他妒忌为什么上面没有他的一席之位,他不服父王的偏心,在他的心中,他不认为自己的会比孙权和孙策差,他只是比他们年幼而已,只要给他时间,他一定能比他们更出色。

    野心这个东西,一旦打开的,就关不上了,他虽然知道自己现在无论是声望还是实力,和孙策孙权相比,差的太远了,但是他依旧想要争夺孙坚屁股下的那一张椅子。

    他也是吴国的王子,王位,他也有资格继承,凭什么只能让孙策和孙权来继承啊?

    “三王子。”

    魏越闻言,面色一下子变的凝重起来,目光看着孙翊眼睛里面的希冀和灼热,他沉吟的很久,才说的一句:“昔日晋国之争,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内而亡,三王子若有雄心,金陵不可再留之!”

    “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内而亡?”

    孙翊微微眯起眼睛,双眸之中迸射出一抹锋锐的光芒,嘴角翘起了一个弧度,喃喃的重复了魏越的这一句话。

    “如今之金陵,皆然以江侯和东侯为尊,容不得三王子插上一脚,而当今大王,正值壮年,雄心万丈,欲要平天下,三王子若是能为大王建立奇功,便可和江东二侯并列,到时候,三王子便有与之一较高低的能力。”

    魏越微微一笑,阴鸷的面容露出的一抹寒意闪烁的笑容。

    “好,汝说的很对,不过某该当何去?”孙翊沉吟了一下,他的心已经魏越的说服,急忙的问道。

    “平州!”

    魏越目光闪烁,坚定的吐出的两个字。

    “荒凉之地,辽东?”

    孙翊闻言,眉头紧紧蹙起,目光看着魏越,很疑惑,有些不明白,急忙问道:“为何是平州,此地荒凉如斯,于交州相比,尚且不如,某去之,有何用途。”

    “三王子,某问汝,平州毗邻何地?”魏越问道。

    “燕国!”孙翊很自然的回答。

    “燕王公孙瓒,数次动用大军攻取冀州,却连连败北,最后只能萎缩于幽州,以不足一州之地,立国大燕,虽是一国之主,但是他的锐气已失,不过是苟延残喘之势而已。”

    魏越轻声的解析,道:“晋王袁绍,他日必定会讨伐燕国,而我吴国在平州,尚且坐拥十万精兵,若是三王子能把十万精兵揽入怀中,在晋国讨伐燕国之时,奇兵杀出,先他一步攻占蓟城,平定燕国,便是大功一件。”

    “平定燕国?”

    孙翊双眸绽放出一抹希冀,不过很露出了一抹担忧之心,问道:“孟林,汝要知道,燕国如今乃是我吴国之盟友,父王向来爱惜自己的名声,他会愿意背着盟约出兵夺取燕国吗?”

    “三王子,此言差矣!”

    魏越摇摇头,微微一笑,目露精芒,道:“对于吴国来说,想要平定天下,所有的诸侯国都是敌人,而对于大王来说,若是能以平州一地之力,吞下燕国疆域,为我大吴拓疆千里,让吴国据北地之疆域,对抗晋国,区区的名声而已其,绝非问题。”

    “汝说的对,哈哈哈,若是为吴国拓疆,某便可跃身吴国朝堂!”

    孙翊闻言,面色大喜,猛然大笑,笑声之中有一丝的野望。

    “而且,若是此事当成,对于三王子来说,乃是一箭双雕!”魏越又补充了一句,道:“不仅仅为三王子在吴国带来无尽的名望,还能让三王子掌控平州北疆,十万精锐,王子若有十万精锐拥簇,何愁大事不成!”

    “十万精锐!”

    孙翊微微眯眼,平州四面环敌,鲜卑,乌丸,匈奴,高丽……一个个都不是好惹的主,所有吴国在平州也下的不少兵力。

    此乃是一个险要之地,如今却已经成为的吴国的一个练兵重地,特别是骑兵。

    吴国的骑兵,十之八九,皆然从平州之地训练出来,然后才通过战舰,运回江东。

    “某当如何去平州?”

    孙翊欲欲而动,目光希冀的看着魏越,问道。

    “此事便落在江侯身上,王子以独当一面的历练为理由,禀报江侯,让江侯上报朝堂,若是允许,王子随时可以出发平州,平州刺史,孙使君乃是王子叔父,通过他,汝能迅速站稳平州的脚步。”

    魏越沉吟了一下,道。

    “好,某现在便去见王兄!”

    孙翊有些迫不及待的站起来,大步流星的走出去。

    “家主,这一次恐怕你看错人了,此人行事如此急躁,性格大意暴戾,做事情无主见,岂能和如日中天的江东二侯相提并论啊!”

    魏越起身,目光凝视着孙翊的背影,嘴角勾勒起一抹蔑视的笑容,喃喃的道。

    虽然他看不起孙翊,但是他对那个睿智的家主还是很相信的,魏腾既然把他放在孙翊身边,必然有他的用意,他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

    十二月的吴国,正值深冬,寒意绵绵。

    柴桑城,一座被长江水道连贯的城池,属于吴国的一座边城,城中人口不多,但是长年毗邻强国大楚,成为的一座戒备森严的军镇。

    吴国建国之后,乃是吴国卫将军周泰,率领五万海军扼守此关隘,以防守楚国江夏的兵马。

    这一日,柴桑城突然躁动起来,卫将军周泰带着了镇西将军蒋钦,折冲将军凌操,还是海军的数员大将,徒步出城数里,在一个长江水道的码头,严阵以待。

    这时候,一艘斗舰,顺流而下,停靠在码头上,罗汉和韩刚带着上百白马精锐,拥簇着一袭锦袍的孙权,走的下船。

    “属下拜见君侯!”

    周泰率领众将,恭敬的迎接孙权的到来。

    “诸位不必多礼!”

    孙权走下颠簸不断的战舰,长长的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看着几张熟悉的面孔,微微的一笑,摆摆手,道。

    “君侯长途跋涉,想必已经疲累不堪,某已经在城中,打扫好驿站,备好酒席,请君侯入列!”周泰一改平日大咧咧的模样,拱手做作,恭敬的道。

    “幼平大哥,汝当了卫将军,果然不同的,这倒是让你变了不少啊,以前的你可没有这么文绉绉的。”

    孙权微微一愣,半响之后才回过神,走上来,笑了笑,拍拍的周泰的肩膀,随意的道。

    “嘿嘿!”

    周泰听到孙权这么说,立刻原形毕露,贼贼的笑了笑,道:“这不是堂堂吴国卫将军,光宗耀祖了,也代表了吴国名声,老蒋天天在我耳边说什么要得体,要礼仪的,只好硬着头皮,读了几本书。”

    “原来是蒋大哥的功劳,蒋大哥,做的不错,以后就要这么治他,堂堂吴国卫将军,多读两本书又不会死的。”

    孙权看着蒋钦,鼓励的道。

    蒋钦微微一笑,急忙的点头,虽然将位不如不如周泰,但是对于他一个水贼出身的人来说,不到十年的光景,如今堂堂一个镇西将军,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了。

    ……

    夜色之下,柴桑城,驿站。

    大堂之上,热闹非凡,酒过三巡,孙权的目光凝视着蒋钦和凌操二人,他沉吟的半刻,一口酒喝尽,才出声,道。

    “蒋将军,凌将军,汝等可知,某家前来,所谓何事?”

    孙权开口,两人一听,不由自主的对视的一眼,蒋钦出列,拱手道:“君侯前来,乃是为了迎接想要投诚吴国的江夏大将甘宁,可对?”

    此事上面已经给了通知,他们自然心中有数。

    “没错!”

    孙权面容凝重,点点头,才道:“不过今日我想要问问你们两人,甘宁曾经让汝等大败,麾下儿郎死伤无数,凌将军更是在他箭矢之下,断一手臂,如今吴国却要劳师动众的迎接他,汝等可有不甘心?”

    “属下不敢!”

    凌操也迅速的站出来,两人恭敬的看着孙权,面色凝重,拱手,道。

    “不敢?那就还是有不愿意的意思,直言即可!”孙权朗声的道:“汝等皆然是吴国重臣,吴国不能为了一个有能力的大将,寒了你们的心。”

    “君侯,两军对垒,各位其主,我等实力不如人,战败,自然无话可说,只要甘宁是诚心诚意的投靠我吴国,某必不会有怨言。”

    蒋钦沉吟了一下,真诚的道。

    “凌将军,你呢?”孙权点点头,目光看着凌操,相对曾经被甘宁放过一条活路的蒋钦,凌操和甘宁的仇就结大了。

    断臂之仇,能让凌操刻骨铭心。

    “君侯,某承认,某家的确对甘宁有恨意,但是某非不懂国之大局之人,他若是真的称为的某的同僚,某当以兄弟待之,绝无二话。”

    凌操目光坚定,道。

    “好!”

    孙权闻言,放心的不少,大笑几声,举起手中一杯酒,道:“此乃某为的吴国,敬你们对吴国的深明大义,感谢你们为吴国无私贡献,请!”

    “请!”

    两人举起手中杯,没有丝毫犹豫,一饮而尽。(小说《三国之仲谋天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一十六章 孙权,你耍我!

    ps:,,“”,给《三国之仲谋天下》更多支持!

    南方的冬天也是冬天,深冬季节,寒意绵绵。

    长江水道之上,小雪纷飞,凛冽的寒风之中,一阵阵铃铛的声音清澈的响在江面之上,一艘艨艟,十艘破破烂烂的小船,承载着八百锦帆,顺流而下。

    这艘艨艟之上,锦帆之旗帜,迎风飘扬,一个锦衣男子,背负双手,身上散发着凛冽的气息,静静的站在甲板之上,他的目光凝视着一片茫茫的江面,有些复杂。

    “大哥!”

    一个汉子走上来,看着甘宁的背影,低声的道:“我们不是走出的西陵吗,你的面色看起来,还是这么的忧愁啊!”

    “大哥,你是在担心吴国的态度吗?”一个青年文士从船舱之中走上来,轻声的道。

    “此一去,吾等再无回头路,八百兄弟,皆然在某之手上,由不得某家心中不担忧。”甘宁微微眯眼,叹了一口气,目光之中露出一丝无奈的光芒:“毕竟,我们曾经杀的不少江东将士,若是他们记仇,我们的日子就难过。”

    刘表视他入贼寇,只用不重视,让他在江夏,盯着黄祖,黄祖示他为眼中之刺,无时无刻不在打压他。

    楚国,他是没有依靠的,吴国的锦衣卫在一年前他大败江东海军的时候,就已经联系了他,只是一来他并不算相信吴国,而来他也找不到带着八百锦帆,离开西陵的机会。

    拖了一年的时间,在苏飞的帮助之下,才找打了一个机会,让黄祖把他当成一边屁一样了放出来。

    如今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回到洞庭湖,继续做他的水贼,要么投靠吴国,他思前想后,自然不甘心回去做一个小小的海贼,还是选择了去吴国。

    “大哥,那个锦衣卫不是说的吗,吴国是欢迎我们的。”大汉是甘宁的一个堂兄弟,巴郡甘明,练气境武将,对水战熟悉,甘宁组织锦帆贼的得力助手。

    “当初刘表派人去洞庭湖招揽我们的时候,不也说的很好听吗?”

    青年文士也是巴郡之人,孟廖,乃是甘宁幼年好友,读过书,脑袋灵活,算是甘宁的一个谋士,随甘宁十数载,从巴郡到荆州,不离不弃。

    “现在他还不一样,把我们当成贼寇,吴国不过是派出一个锦衣卫与我等联系,其心如何,我等还是要防备一下。”

    孟廖站在甘宁身后,凝重的面容露出了一抹忧色,继续的道。

    “防备?”

    甘宁摇摇头,道:“这就不必了,我们马上就要进入了柴桑,来之则安之,防备已经没有用了,吴国海军的战舰,你我都见过,无论的战斗力还是速度,比楚国水军,强大不止一筹,不是我们几条小船能对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