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473部分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473部分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碧眸闪烁冷芒,嘴角勾勒起一抹弧度:“他们还真的吃饱了撑着!”

    吴景和孙静因为程普几人被孙权一棍子打掉,算是消停了不少,如今他们又冒头来给自己的找麻烦了。

    选妃。亏他们想得出来,还怂恿母后来支持,真有他们的。

    “舅舅和叔父是好心!”

    蔡琰柔声的道:“此事我和小宓妹妹已经商量好了,在下个月,我们打算在全国为你举行选妃,挑选姿色过人,性格温和之女子,入驻后宫!”

    “全国选妃?蔡姐姐,你怎么也和他们胡闹,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孙权摇摇头。

    他握着蔡琰的玉手。道:“如今的后宫很好,根本没有这个必要,此事本王会亲自和母后说清楚,你和小宓别管了!”

    “大王!”

    蔡琰闻言。月眉一挑,正色的道:“此事不仅仅是舅舅和叔父的意思,也是朝中大臣的意愿,汝毕竟是一国之主,家事即国事!”

    “我说了,这件事你别管。孤是不会选妃的,外人怎么想,汝管不了,很多事情,孤可以让步,但是这事情,没商量!”

    孙权面色微微有些发冷,决绝的道:“孤虽然好色,但是孤唯情而动心,一个人的心不是很大,装下你和小宓,已经没地方了,一个人的爱也不是很多的,爱上你和小宓,对于孤来说,已经足够一生回味的了。”

    “大王,我嫁给你,是我这一生的幸福!”

    蔡琰听着孙权话,心中有些悸动,没有在说什么,柔软的娇躯轻轻的依偎在的孙权的怀中。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媳妇,现在还早,要不我们来做点运动吧!”孙权抱着这火热的娇躯,自然有些压制不住,早晨阳气大,所以狼心爆发,本性暴露,上下其手。

    “讨厌,现在是白天啊!你真是一个暴君!”蔡琰感觉到某人的火辣辣的手掌,俏脸泛红,连忙想要坐起来。

    “呵呵,谢谢媳妇的赞赏,作为一个暴君,就要学会白日宣淫!”

    孙权把怀中的娇躯三两下剥成了一个光溜溜的小白兔,直接扔在的床榻之上,然后仿佛一头凶残的野狼般扑了上来。

    芙蓉锦帐,春意翻滚……

    ————————————————————————————

    孙权在娇妻的身上驰骋一番,把她折腾的下不了床之后,自己却浑身舒筋活络,精神好的不了,吃了早饭,哼着小曲,上班去了。

    普通的臣子,还有沐休的时间,作为吴国大王,他连沐休的时间都没有,每天最少要去御书房看看,最新呈上来的奏书。

    中午,御书房。

    孙权拿起一份份的奏书,不断的批阅,手都差点发软了。

    朝中如今处在变法的阶段,制度混乱,内阁和六部,都没有完全的上轨道,很多事物也就混乱起来了。

    自然而然他这个大王也受到了波及,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就直接就呈上到他这里来了。

    “大王,这是十月秋猎的行程!”鲁肃站在书案之前,把一份奏书递上来。

    “这么快就安好行程了?”

    孙权有些意外,接过奏书,看了看,眉头皱起:“这有些夸张了吧,孤就去北疆走一趟而已,需要出动几万将士相护吗?费财劳力,多不好啊!”

    “大王,如今汝乃是吴国大王,身份尊贵无比,国内国外,多少人在盯着你啊,要想你的命,出动三万禁卫军护送,是必然的事情!”

    鲁肃一本正经的道:“本来我还想要连北军也出动的,但是顾虑到如今金陵城的稳定,北军要震慑南军和西军,所以才减去了北军随行,大王,汝可亲口所言,行程和随行将士,皆然又臣来安排的,汝可不能反悔!”

    “行!”孙权耸耸肩,道:“孤说不过你,这事情,你说了算!”

    “大王此行,对于战后的北疆,意义巨大,所以臣还安排的吏部和户部的几个侍郎随行,以安抚北疆百姓!”鲁肃道。

    “做得好!”

    孙权满意的点点头,他此次秋猎北疆,最大任务,是亲自安抚一下战乱后的北疆,他了看奏书的行程,突然道:“不过子敬,这行程要改一改,孤不在金陵渡口上船,在这之前,孤要去一趟东治船坊,孤将会从东治渡口直接登船,去北疆!”

    东治船坊,是吴国最大的造船工坊,自吴国出海以来,太湖的工坊搬去的东治,联合好几个小工坊,成立了一座大工坊,专门研究和建立海上行驶的战船。

    “大王这是为何?”鲁肃微微皱眉:“去东治,会浪费大王不少时间的,这和我们行程有很大的冲突!”

    “那就提早启程!”孙权淡淡的道:“东治船坊来消息,第一艘铁甲战舰即将下海,孤要亲自去看一看,这对吴国日后统治大海很重要!”

    “诺!”鲁肃点点头。

    “还有什么事情吗?”孙权把奏书放下,站起来,看看天色,然后舒展了自己的僵硬的手臂,道:“没啥事情,孤要回去吃饭了!”

    “还有一件事情!”鲁肃连忙道。

    “说!”

    “大王,变法顺利进行,朝中制度已经完成的初步的改革,某家的位置有些尴尬了,是不是该换一换了?”鲁肃道。

    他本来作为孙权一个后手,现在还维持着旧制度的位置,在新制度的朝堂上,便有些格格不入了。

    “这事情汝不说,孤都忘记了!”

    孙权闻言,恍然一悟,看着鲁肃严肃的神情,有些不好意思的讪讪一笑,道:“六部肯定没有你的位置了,二十四司部又有些委屈你了,去内阁吧,十大内阁大臣,你占一席之位,算是平衡一下张昭和周瑜之间的矛盾!”

    张昭的老资格,周瑜是后起之秀,如今都在争夺内阁的掌控力度。

    他们之间没有私怨,但是政治想法不一样,肯定有冲突。

    就怕他们争的太过火了!

    把鲁肃放进内阁,能平衡一下内阁的形势,这样还一举两得,最少能让内阁不会彻底的脱离在孙权的掌控之外。

    毕竟无论张昭和周瑜,都不是孙权的心腹。

    “诺!”

    鲁肃点头领命之后,嘴角忍不住微微抽搐了一下,目光看着孙权,明显有些抱怨的道:“大王,某倒是有点好像救火的了,哪里有火,汝就把某放在那里,而且还是架着烤的那种!”

    “呵呵!”

    孙权有些不好意思的的讪讪一笑,道:“能者多劳,这是孤对你的信任!”

    “臣必须要好好谢谢大王的信任!”鲁肃翻起白眼,一本正经的道。

    “不客气!”

    孙权厚着脸皮,然后直接伸手送客:“现在是吃饭的时间,孤这里不留饭,你可以走!”

    ps:  今天就一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育司的大计划

    金陵城东郊,钟山,初秋的季节,秋高气爽,秋风落叶,此时此刻,刚好是傍晚,残阳如血,晚霞如虹。

    金陵书院!

    这一所映照在的夕阳的光芒之中的大书院,不时之间还传出一阵阵的朗朗的读书人。

    这是如今吴国之中规模最大的一所书院,金陵书院无论学子数量还是占地面积的规模,都已经超越了当今吴国的第一书院的江东书院。

    当然,金陵书院的影响力还是无法和江东书院相提并论的。

    江东书院依旧是天下第一的书院。

    一个书院,出名靠的不是人数,不是规模,而是学子,如今江东书院的学子已经在朝堂之上崭头露角。

    陆逊,步骘,苏门……等,第一批毕业的学子,如今都已经开始在吴国朝堂渐渐显露名声,但是金陵书院的学子才刚刚迈出书院的大门。

    这两者之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祭酒书斋,屹立在的书院的最高处,有着一览众山小的地理位置。

    书斋之中,香席铺地,檀香幽幽,郑玄和蔡邕两人相对而坐在的书案左右,一抹从窗户斜影而进的残阳光芒笼罩在他们有些的萧瑟驼背的身躯之上,有些的惆怅,也有些岁月版的沉淀。

    书斋之中,还有第三个人,孙权作为一个小辈,坐在旁侧。

    “康成兄,还是汝自在啊!”

    蔡邕品了一口清茶,微微抬头,目光看着郑玄,叹了一口气,淡淡的道:“一入朝堂,永无宁日,老夫这大好的晚年,就让这小子给彻底毁掉了!”

    言语之中,他还不忘记斜睨了一眼老老实实坐在旁边的孙权。

    因为孙权的一个计划,他走出的江东书院。就任了二十四司部的教育司的司长之位,更是开始推行的大教育计划。

    所谓的大教育计划,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吴国下辖的疆土之中,以官方的名义,在每一个郡,或者每一个府,都建立一所高等学堂。供应学子入学读书。

    第二个阶段,就是在每一个县城,都建立一所小学堂,提供年纪六岁到十三岁的孩子入学就读。

    他也是为了这一个大教育计划,才走出江东书院的大门,走出朝堂这一淌浊水之中。

    孙权闻言,连忙垂头,不敢这老头子的接话。

    其实这还真是他的不是,蔡邕如今已经六十好几,花甲之年。放在后世也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了,在如今这个普通年龄都不大的时代,他已经是长寿者,该好好的养老了。

    如今自己的还把他从宁静的书院拉近残酷的宦海,心中多多少少有些的羞愧啊!

    “伯喈兄,正所谓能者多劳,汝的身子骨还算硬朗,就多忙活几年,为兄年长汝几岁,今年已经过七十有余。这两年更是病痛缠身,如今已经是老迈不中用,走几步都要大喘气,是动不了的。也走不出着书院了,不然此等名垂千古之事,岂会落在汝之头上!”

    郑玄伸手微微抚摸着自己的山羊胡子,眼眸之中有一抹羡慕的光芒,看着蔡邕,微笑道:“此事若成。汝可堪比孔圣人之功也!”

    这可不是一所两所的书院,这是普及读书,在这个时代,那是一个无法想象的事情。

    也就因为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才有这个机会,

    但是就算是一般诸侯有这样的心也未必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去做,要知道,如今吴国疆域庞大,在全国每一个郡府都建立一所高等书院,其中耗费人力物力,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使富饶的吴国都扛不起的数字。

    最重要的是,教书不是一个速成的活,想要出人才,起码是要十年八载。

    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却要倾家荡产的去投资,这等吃亏的买卖,在当今天下,敢去做,愿意去做的人,可能就唯孙权而已。

    “哼,也算这小子会做点正事,老夫才愿意出山相助!”

    蔡邕看了孙权一眼,淡然的道。

    虽然他的语气显的很平淡,但是其中明显压抑一份激动。

    读书人好名,他蔡邕可以不在乎官场之权利,但是一想到整个吴国将会由自己打开普及教育的大门,心中多多少少有些的振奋。

    “呵呵!”

    孙权闻言,讪讪一笑,他一双琥珀晶莹的眸子看着两个老头,有些讨好的道:“仲谋这不是找不到扛大旗的人吗,不然也不会让爹来的扛起教育司的这个重担,当然,此事也少不了郑师的协助!”

    江东书院和金陵书院是培养人才,但是教育司的存在,是开化天下百姓灵智,当今天下,识字的和不识字的比例达到一比一百。

    读过书的更是寥寥无几。

    这个时代落后迷信不是没有根本的原因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读书,不读书的人,大部分都是不明事理,人云亦云而已。

    “就知道你们两个今天光临敝舍,没有好事情!”郑玄闻言,撇撇嘴,心中开始警惕起来了,他的斜睨了一眼两人,目光有一抹寒芒。

    人老精鬼老灵,从两人一起登门,他就明白两人今天登门的原因。

    “郑师,我们是想……”

    孙权连忙想要解析。

    “汝别说了!”

    郑玄没有等两人开口,直接看着蔡邕,决绝的道:“伯喈兄,汝想要从老夫这里挖人,门都没有!”

    想要完成大教育计划,最大麻烦应该就是老师。

    所以,他们两个上门,就是来挖人的,因为金陵书院坐拥最多的科目,也拥有最多的教学老师。

    “康成兄,大王的面子都不给啊?”

    蔡邕把孙权拉出来,一本正经的道。

    “伯喈兄,你真以为把这小子拉来,就能让老夫会给你人啊!你做梦!”郑玄冷冷的道:“他是你女婿,可也是老夫弟子,这里可没有什么大王,老夫不吃这一套!”

    “搞了半天。你也是没用的家伙,亏老夫好眼巴巴的拉你上门!”蔡邕有些不满的把孙权撇去了一旁。

    孙权心中那个气啊,但是看着两个老头子偷鸡眼般对视了起来,连忙变的乖巧的坐在一旁。充耳不闻。

    夹在着两个老头子中间,他有些里外不是人,偏向谁,都是死路一条。

    这两个老头子没有一个把他当成尊贵的大王来看待,惹怒了其中一个。别说怒骂了,出手赏他几个耳光,他都要笑脸的迎着。

    所以不说话,是最明智的选择。

    “好啊!既然大王你不买账,某家的账汝总要买吧!”

    蔡邕浑浊的双眸变的有些锐利起来的,看着郑玄,冷然的道:“当初你建立金陵书院的时候,在我家挖人的侯,某家可没有说什么啊,现在汝翻脸不认人。不合适吧!”

    “伯喈兄,你说的轻巧,当初老夫从你那里要点人,你百般阻拦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老夫舍下了脸皮,才招来一群扛起金陵书院的老师,某好说好气的前脚把他们拉进门,汝后脚给我釜底抽薪,硬生生从我的书院拉走了一批。你还意思说!”

    郑玄吹胡子瞪眼,就差没有手指指着的蔡邕来质问了。

    “某就问汝一句,当初你建立金陵书院的架子,是不是有某家的一份力!”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