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86部分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86部分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就是对朝廷有谋逆之心。”

    “长安赋?”孙权一愕,很不解。

    “忘记了?你在长安的时候,兵变前夕作出来的,待得春来四月四,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蔡邕眯着眼,提醒的道。

    蔡邕把它命名为《长安赋》,更是把它传递给王允几大老友,但是他就感觉到,孙权的这首诗,有野心。

    “如果我说,那首诗词不过是我一时兴趣,我对这个天下并没有野心,你相信吗?”孙权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他真是没有想到,临时装逼抄袭来的一首诗,还让人看到自己谋反的野心,太冤枉了。

    “孙仲谋,如今某已在江东,米已成炊,无可挽回,某还是感想你救某一命,但是你我们不同路,你走吧,他日你莫要在踏进蔡府,莫要再见昭姬。”蔡邕明显不相信,苍老的神色有些落寞,转过头,冷声的道。

    “啥!”孙权一瞪眼,连忙大声的道:“昭姬已经和卫家解除的婚姻,她现在是我孙权未过门的媳妇,我为什么不能见啊?”

    不见你就不见你,一个老顽固,本少爷还不想见呢,但是不见昭姬,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哼,你休想,某家告诉你,昭姬虽然和卫家解除婚姻了,但是天下出色的年轻人多的是,某家会为昭姬另选夫家,她绝不嫁你这种乱臣贼子。”蔡邕大怒,一拂长袖,冷声的喝到。

    孙权闻言,神色大怒,目中带烈光:我忍,我忍,我……就这个不能忍,死老头,你这是在逼本公子爆发!

    “老头,你在逼我发飙。”

    孙权瞬间的怒发冲冠,甚至指着蔡邕,大声的道:“我孙仲谋说了,昭姬就是我未过门的媳妇,我看谁敢娶,来一个我杀一个,来两个我杀一双,我愿为一知心,斩尽天下人。”

    “混账,你孙仲谋还真的不把天下人放在眼中了,某告诉你,就算某让昭姬待字闺中一辈子,也不嫁汝!”蔡邕也让孙权的态度给激怒了,双眸凝视孙权,丝毫退让。

    “老头,我忍够你了,你在乎这天下,某可不在乎。”

    孙权最后一丝的理智让蔡邕这一句话给淹没的,冷声的道:“你为整个朝廷忠心,你为天子忠心,可你知道大汉的天下就是这个刘家的朝廷给自己耗没的,天子无道,百姓才会失心,你救不了,我救不了,天下人都救不了。”

    “汝一派胡言!”蔡邕面色铁青。

    “某胡言?”

    孙权目光看着蔡邕,嘴角一抹讽刺的笑容,冷声喝到道:“还记得当年的黄巾起义吗,我告诉你,刘家的江山,从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没了,在你眼中黄巾贼子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你知道吗?”

    “呵呵呵,你不知道,我告诉你吧,他们只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百姓,他们为什么要起义啊,你真以为那个张角有这么大的魅力,能号令大汉大半壁江山的人来起义?是因为这些农民百姓根本在这个世道活不下去了。

    所以他们才想要推翻这个腐朽不堪的朝廷,才想要起义,打仗就代表死人,没有人想要打仗,他们不过想要换一个方式活下去。

    你蔡邕是朝中大贤,你闻名天下的大儒,你饱读诗书,你文采斐然,你知识渊博,可是你的眼睛里面只看到朝廷上的君,看不到黎明百姓。”

    孙权这一次还真的让蔡邕激怒了,整个人发飙了,他来到这个世界上,被这个时代的思想压抑的太久了,索性一次过爆出来。

    “你以为只有你蔡邕和王允这些人才是大汉的忠臣吗?”

    孙权嘴角翘起一抹冷笑,看着蔡邕,接着讽刺的道:“呵呵,在你眼中,也许我江东孙家已经是乱臣贼子了吧?但是我告诉你,我孙家也曾经对这个朝廷忠心,无比的忠心,我父亲孙坚也愿意为朝廷战死沙场,是我们变了吗?不是,是朝廷让我们失望了,昔日十八诸侯联盟,我父身先士卒,汜水关一战,我江东上万儿郎战死,换来的是什么?

    我告诉你,什么都没有,京都雒阳还是被烧了,天子依旧是董卓的傀儡,当大汉的气数尽的时候,我们孙家只能顾忌江东数百万的黎民百姓!”

    蔡邕闻言,仿佛在孙权的气势之下身躯不由主的倒退,面无血色,神色发白,双手紧握拳头,青筋暴露,孙权的话,仿佛给了他心灵上的重重一锤,把他的信仰给摧毁。

    “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情把,你以为把董卓杀了,天子就能执政,天下就能太平,大汉就能光复,对吗?”

    孙权摇头,冷冷的道:“不会的!乱世已成,不出三个月,长安必定会再此沦陷西凉军的手中,天子就算不死,也会再一次的成为傀儡,刘家的朝廷……早已经完了!”

    “不可能!”蔡邕瞪大眼睛,不肯相信,失声叫道。

    “你可以选择不相信,不过你很快就会接到消息。”

    孙权这时候才恢复一点理智,深呼吸了一口气,淡然的道:“我孙家救不了天子,江东军也救不了这个朝廷,但是我们能让江东的百姓过的长安的百姓好,让他们有地耕,有饭吃,没有战乱,让他们能和平幸福的的生活,如果你认为这是我孙家的野心,那我孙权认了。”

    孙权看着蔡邕的这个面色,心中有些懊悔,也知道自己的话有些重了,把这个老顽固刺激的够深的,不过说出去的话,扑出去的水,收不回来。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道:“这话从我孙权心中憋的已久,若是冒犯的你老,请恕罪,今日权就不打扰了,但是,我孙权有言在先,你是长辈,什么都行,就是有一样不可以,昭姬是我孙权的心上人,任何人都不能让我放弃。”

    “今日很抱歉,权先告辞了!”

    孙权微微拱手行礼,然后转身的离开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动摇

    吴县,蔡家府邸,书房之中,一片死寂般的安静,孙权已经离开书房大半个时辰的,而蔡邕有些苍老的身影还是保持站立,双瞳茫然,神色有些僵硬。

    这些年,他总是认为,大汉朝的坠落,是贼在乱,而不是君之错,但是孙权壮气凛然的一番话,的确悸动了他的心,仿佛在……推翻他平生所学,巅峰了他历年来对朝廷君主的信念。

    “君君臣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天子不可错,臣可错,逆反者,贱民也……”

    蔡邕的心乱了,或者说,信念动摇了。

    “孙权是错的吗?也许……”蔡邕迷茫的眸子之中一抹闪光划过,他不知道,但是他心中有一个声音,孙权其实没说错。

    大汉朝几百年江山,由鼎盛状况,落之如斯境界,到底是谁的错?

    黄巾起义到底如何而来?

    黄巾……是贼?

    亦或者是,朝堂之中一直高高在上的他们,从来就没有看到麾下那些活下去的百姓呢?

    蔡邕沉吟了很久,心中始终没有一个答案,或者不愿意接受一个答案,他起身,走到的书房的窗,双眸凝视着天际。

    “呵呵呵,老夫这辈子自视甚高,当年党禁之中,就连乔师训斥,依旧坚定所学,却没想到让一个尚未弱冠的黄口小儿训了一顿,心中信念倒是动摇了。”

    蔡邕站在窗边良久,嘴角勾勒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有些讽刺的自嘲。

    “老爷,顾家元叹公子来访!”突然,在书房门的之外,管家蔡福的声音低沉的响起。

    “让他进来。”蔡邕闻言,目光一亮,阴沉的脸色露出了一抹笑容,轻声的道。

    “元叹拜见老师!”

    顾雍推开门,大步流星走进来,他一看到蔡邕站立在窗前的身影,目光闪亮,神色微微有些激动,立刻双膝下跪,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礼,才道:“元叹今日方知道老师竟至江东,未能尽地主之谊,亲自去接待老师之架,真是无礼也!”

    “元叹,你起来吧,你我本师徒,情同父子,不必多礼!”

    蔡邕目光看着顾雍,微微一笑,走上来,伸手把他扶起来,道:“某才到江东,不足三日,你倒是机灵,这么快就收到消息了,不过你师妹来了江东两年,也不见你来探望探望,让她孤零零的。”

    这话倒是没有责罚,就是有些埋怨,对于顾雍,这可是他第一个满意的徒弟,昔日他落魄江东,醉心文学音律,顾雍相伴左右,犹如半子。

    “师妹?”顾雍猛然站起来,面色微微一僵,道:“老师说的是昭姬吧,她不是和老师一同前来江东的吗?”

    顾雍这大半年都被孙坚派至会稽,帮助程普掌控会稽,镇压当地第一世家虞家,也是刚刚返回吴县,就接到下人的汇报,一代朝中大贤蔡邕让孙权带回来江东,他就迫不及待的来请安。

    “哼!”

    蔡邕摆摆手,冷哼的道:“昔日雒阳大火,关中混乱,某被董贼挟往长安的时候就和你师妹失散了,孙权那个臭小子,虽然救了你师妹,但是顺手之间就把昭姬带回的江东,已有两载。”

    言语之中,对孙权倒是没有多大的怨恨,就是有些愤然,就是一个长辈对一个顽劣的晚辈那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这倒是让顾雍有些意外。

    “原来如此。”

    顾雍眉头一皱,突然想起的什么,目光闪亮,道:“权公子倒是把师妹藏的好啊,雍竟然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即使是我顾家的眼线也就知道昔日孙家大宅有一个蔡先生,乃是一位女先生,专为孙家孩子蒙学,姓蔡,雍却是没有想到那居然就是师妹,学生真对不起老师,让师妹身在江东,却寄人篱下,孤零零一人,雍之错。”

    “既然你不知道,此事不怪你,孙权这个混小子,就怕有人惦记,自然像宝贝一样把昭姬藏的严严实实的。”

    蔡邕自然明白孙权的狼子野心,冷冷一笑,走到房间中间的案桌之前,跪坐下来,道:“元叹,你坐吧!”

    “老师,师妹不是已经和卫家结亲了吗,这个权公子和师妹?”顾雍也跪坐的下来,闻言,神色之中有些疑惑,问道。

    “此事说来话长,在长安的时候,昭姬和卫家的婚姻某就已经亲自向卫家解除了,至于其他的事,以后再与汝言明其中,为师今日有一事要问你,你老实回答我。”蔡邕摇摇头,对于卫家和蔡琰的事情不愿意多说,他面色严谨,看着顾雍,道。

    孙权的话,让他动摇的信念,他不由得对如今的江东之百姓,他倒是来了兴趣,或者说是对孙权‘野心’有了兴趣。

    “老师请问!”顾雍面色一肃,道。

    “汝认为,如今再孙家治下,江东百姓过的如何?是不是比以前再朝廷的管辖之下,还要过的安定幸福吗?”

    蔡邕目光尖锐,低声的问道。

    “老师为何如此问?”顾雍神情微微一愕然。

    “汝先回答我!”蔡邕目光清冷,面容肃严,道。

    顾雍目光凝视着蔡邕,虽然有些不明其中,不过他沉吟片刻,想了想,整理了一下,还是道:“老师,其实自黄巾乱起,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大大不如前,董卓乱政之后,朝廷在地方更是犹如形势,江东各郡割据,虽无大战乱,但是也算是盗贼四起,百姓的确过的不堪。”

    “那后来呢?”蔡邕心中一突。

    “后来?江东军就来了,孙家孙坚的确算是一代雄主,此人不仅仅算是勇武过人,而且还是文武双全,懂得善用人才,也算是勤政爱民,自从江东军入驻吴郡以来,这两年,吴郡大变,麾下几十万的百姓倒是安定了不少。

    而且自从去年开始,会稽丹阳也被孙坚收入麾下,虽然有些战乱后的凌乱,不过江东军人才不少,吴景程普皆然开仓振民,民生开始渐渐的安定下来,孙坚此人的确能镇压江东,这也就是这些年,为什么他能得江东民心的根本。”

    “江东民心?”

    蔡邕眯着眼,他的心中百味丛生,当今天子不得民心,朝廷不得人心,为什么孙坚能得江东的民心呢?

    ………………………………

    一顿壮怀激烈言语之后,孙权有些狼狈的离开了蔡家的府邸,虽然他认为他的话是对了,但是刚刚把未来老丈人骂的狗血淋头,也不好意思去见蔡琰佳人。

    “算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本公子躲几天吧!”

    回头看了一眼蔡府,孙权的小脸苦涩,心中有些郁闷:你大爷的,这老丈人和毛脚女婿难道就不能和平相处吗?

    “也不知道这个蔡老头子这口气要气多久,这老头可有大作用,不要坏我的事才好啊!”孙权一边离开蔡府,一边喃喃自语。

    他冒险把蔡邕带回江东,可不仅仅是因为蔡琰,其中还有一点,就是因为蔡邕的名声,才学和知识,蔡邕这种人,要是放在现代,绝对是教育界的巨擘人物。

    吴县有一座江东书院,由郡守府出资建立,收拢江东的人才入读,昔日的吴郡太守盛宪担任祭酒,盛宪虽然有才能,在江东的名望不小,但是相对蔡邕这种等级的大儒,差了可不是一点不点。

    江东书院要扩大规模,成为以后的将军府的人才摇篮,就必须要有一个蔡邕等级的人来镇压,才有名望,才能吸引天下人才。

    比如荆州的鹿门山,豫州的颍川书院,这些才是如今东汉最大学府,比朝廷落幕的太学还要有名望,江东书院才刚刚起步,差的太远了。

    离开蔡府之后,孙权沉吟的片刻,想到的自己的身份,立刻马不停蹄的去了锦衣卫衙门,离开江东一段时间,他这个锦衣卫大都督自然要看看锦衣卫发展的如何了。

    “小涛,你这是咋了?”

    孙权大步流星的走进卫衙大堂,迎面上来的是一个瘦弱少年,眼眶黑黑,精神不佳,明显的操练过度,连续熬夜的反应。

    “大都督,你终于回来了。”韩涛抬起头,一看,目光之中露出一抹激动的欢喜,然后抓住孙权的手臂,哭丧着脸,大声的道:“你要是再不回来,涛就要崩溃了。”

    锦衣卫已经上了轨道,孙权不过离开江东几个月,锦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