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2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2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庭的家资之后,这位勤俭天子果断就不修了。

    这位天子,甚至在临终之前,都还念念不忘的在遗诏之中详细的交代了自己的后事应该怎么办才省钱。

    刘德的便宜老爹,当今天子,虽然在勤俭上比不上太宗孝文皇帝。

    但毕竟是当初在代地吃过苦的穷孩子出生。

    因而也能继承先帝的遗风,终其统治期间,汉室宫廷也没怎么扩建和翻新,汉室的钱,都存了起来。

    以至于,日后有人称赞文景之治时,总忘不了文景之治时,国家仓库里连串钱的绳子都腐烂了的例子。

    但是……

    刘德记得他前世最后一次来长安时看到的景象。

    宫殿在扩张……

    到处可见运送木材与石材的工人……

    文景两代数十年掰着手指头省下来打算作为与匈奴决战的金钱与资源,就那样源源不断的变成了刘彻享乐的上林苑、建章宫。

    而与匈奴作战的开销却被平摊到了老百姓头上。

    文景两代,竭尽全力,休养生息,给小民的税赋一减再减。

    田税减到了三十税一,小民的服役年限从秦代的十五岁始傅直接推迟到了二十岁。

    正是这些种种措施使得天下保持安宁,小民也能安居乐业,汉家的江山才稳固下来。

    但是,到了刘彻手上,文景两代的德政消失的干干净净,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为了筹措军费,刘彻甚至前无古人的发明了口算——三岁以上的孩童就要交税了,每年二十三钱。

    这可是连所谓的‘暴秦’都没干的事情……

    想着这些,刘德心里又多了一个必须当皇帝的理由了。

    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天下苍生!

    有谁能比穿越者更能体恤小民?

    虽然刘德也知道,这不过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

    但是,有了这么个理由,他的腰杆瞬间就硬挺多了。

    事实证明,就算是当强盗,假如抗了个‘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旗号,那么打劫起来,效率也会比单纯的抢劫高的多。

    在人类历史上,有着一个光鲜亮丽外衣的组织或者个人不一定会成功,但没有的却一定会失败。

    不知不觉,刘德就来到了寝宫门口。

    “殿下……”守在门口的宦官见到刘德,连忙跪下来。

    刘德看了看,这宦官他还认识,是大长秋李信,所谓大长秋,其实就是皇后的管家,为宫廷宦官官衔最高的一个,通常代皇后管理宫中大小宦官、侍女甚至能直接责罚某些地位较低的妃嫔。

    只是可惜……

    薄皇后可不是先帝时的窦皇后……

    所以薄皇后的大长秋,其实就是个摆设,并无太多权力。

    这从只有李信一人守在门口,就能看出。

    刘德点点头,问道:“母后可安好?”

    “回殿下的话,皇后现在已经好些了,刚刚服了些安神的汤药,此时正在小寐……”李信规规矩矩的答道。

    “带我进去探视一下……”刘德轻声吩咐:“勿要惊动了母后!”

    “诺!”李信点点头,就领着刘德走了进去。

    一进门,刘德就闻到了安神的檀香燃烧的味道。

    见到刘德进来,几个一直侍立在殿中的侍女,作势欲要行礼问安,同时通报皇后。

    刘德连忙将手指放在唇上,制止她们的举动。

    他一步一步,轻轻走到了薄皇后卧睡的塌前,蹲下身子,从旁边侍女手里拿过一把蒲扇,轻轻的为躺在榻上睡着的薄皇后扇风,同时,他也注意打量着薄氏的样貌。

    刘德记得前世之时,在丧礼上被人指为不孝后,站出来为他开脱的就是这位现在躺在塌上安睡的虚弱女子。

    也只有她有那个能量和地位为刘德开脱。

    一句‘谁无年少犯错之时’,为刘德减轻好大的压力,甚至后来能被封为河间王,也跟薄氏说了好话有关,否则,一个顶着‘不孝’罪名的皇子,哪里能封国家建社稷?

    说实话,薄氏其实算不得什么美人。

    只能说是平庸之姿。

    宫廷之中常有传言,除非万不得已,刘德的便宜老爹从来不会留宿皇**中。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当年,太宗孝文皇帝的生母现在为其举行国丧的太皇太后本身就不是什么美女,不过是宫里洗衣房的使唤奴婢,本身就跟美女根本不搭界。

    当朝太后窦氏年轻的时候漂亮是漂亮,可惜,三十岁之后眼睛的视力就渐渐下降,如今更是连人都有些看不清了。

    所以,在**里,容貌并非第一位的。

    太皇太后生了太宗孝文皇帝,所以她是太皇太后。

    窦太后生了刘德的便宜老爹刘启,所以即使她眼睛都快瞎了,但她依然是汉家太后。

    而薄皇后最大的缺点和最致命的弱点恰恰是她膝下无子,不止无子,连女儿都没生一个。

    这对于皇室,对于她的皇后身份来说最为致命。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能给天子诞下子嗣,就是她最大的原罪。

    正想着这些事情,只听得嘤咛一声,躺在榻上的皇后悠悠醒转,一双已经因为伤心而红肿的乌黑眼珠子,滴溜溜的盯在了刘德身上。

    刘德随机一个机灵,跪下身子,道:“儿子刘德问母后安!”

    薄皇后长长的吁出一口气,眼睛盯着刘德,然后视线移转到刘德手里拿着的蒲扇,心下顿时有了些安慰。

    本以为随着姑祖母这么一去,她就该彻底被人遗忘了。

    却不想,醒来还能看到一位皇子在她眼前为她扇风。

    无疑,这让她多少感到了一些温暖。

    于是,柔声轻道:“哀家一切还好……”

    “你是粟姬的儿子吧……”薄皇后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坐起来,道:“真是有心了……”

    “这是儿臣应该做的……”刘德轻轻的道。

    刘德起来行了一礼,告辞道:“见到母后一切安康,儿臣心里就安心了。儿臣先去灵堂,晚些时候再来看望母后,还请母后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望着刘德远去的身影,薄皇后忽然悠悠长叹道:“真是个好孩子……可惜,哀家没这个福气……”

    这些年,她一直都有努力,可惜,费劲万般心思,试过各种办法,她的肚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平坦。

    直到现在,当姑祖母这么一去,她已心如死灰了,她明白,她再也没机会诞下一子半女了。

    作为一个女人,不能生育,本身就是最大的罪过,更何况是皇后?

    因此她也明白,自己的皇后之位恐怕要挪挪了,运气好的话,皇帝还能给她安排个园子让她养老,运气不好……

    但是,站在薄皇后身边的李信却忽然道:“少君,奴婢瞧这皇三子是个孝顺的孩子,少君若有心,不妨试探一二,万一若能收为继子,日后也不至于孤苦伶仃……”

    “这……”这些年,薄皇后不是没想过过继一子到自己名下的事情,可是,几次试探其他妃嫔,都是遭到无情的拒绝,那是,姑祖母太皇太后还在,此刻,太皇太后都不在了,她哪里还有这个心思。

    只是,李信的话,到底还是触动了她心里的神经。

    若能过继一子……

    这个念头一旦在心里生根,立即就像藤蔓一般疯狂生长起来。

    虽然知道,随着太皇太后撒手而去,她不管做什么,都不过是饮鸩止渴。

    但就像溺水之人,哪怕前面只是一根稻草,拼了命也要抓住。

    ………………………………………………………………

    注:找了很多资料,没找到西汉旁人是怎么称呼皇后的,只找到了普通人常称他人妻子为少君的记载,姑且这么用着吧。

    ps:晚上还有一更。

    感谢葬龙魔君的打赏,谢谢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节 天子的本质

    走出寝宫,刘德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装,再回头看了看寝宫的模样。

    记得前世穿越之后,他靠着那点从两千年后带来的粗浅历史常识和可笑的政治见解,像个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撞。

    当初,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那个现在还在襁褓里的刘彘,对其无比恐惧。

    可惜,他忘了一点,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也是直到很多年之后,他才醒悟到这一点,可惜那时候已经晚了。

    好在如今重新来过之后,他对于这个时代已经不在陌生,他甚至闭着眼睛就能背出当朝文武百官的籍贯背景及之后活跃在政坛上的那些巨头的发迹史。

    透过历史的迷雾,很多事情,刘德已然了然于胸。

    譬如说,直到目前为止,他的便宜老爹都没想过立储这件事情。

    甚至是之后册立他的长兄刘荣为太子,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听起来很好笑。

    但作为一个过来人,当刘德复盘整个过程时,这却是唯一的解释。

    在前世的最后的几年,刘德每每想及此事,都会扼腕叹息,若他早知如此,当初就不会犯下……

    事后诸葛亮,当然不过是嘴炮而已。

    但是,当重活到这穿越之初的时候。

    刘德就成了先知!

    “我这个便宜老爹啊……”刘德在心里叹息一声。

    用一组数据可以很完美的再现当今天子刘启的为人与性格。

    当今天子刘启在他十六岁的时候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刘荣。

    头三年,刘德的便宜老妈粟姬为他生下了三个儿子,刘荣、刘德自己与刘阏。

    然后是程姬,在三年内生下了两个儿子,刘余跟刘非。

    中间程姬的侍女唐姬为刘德的便宜老爸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发。

    然后就是贾夫人在三年里分别生下刘彭祖与刘胜。

    这其中除了程姬趁着贾夫人怀孕,再次为刘启生下一个儿子刘端外,其他妃嫔颗粒无收。

    之后八年,天子再未有子嗣出生,直到王娡出现,为天子生下了刘彘。

    将直到目前为止所有皇子的出生年月与生母列一个表出来,很清晰的就能看到,当今天子刘启,不是一个花心大萝卜,而是一个很专一的皇帝,只不过他的专一只能维持三到四年,在此期间,他基本只宠一人,但是只要超过期限,他就会迅速的转移目标。

    而当刘德便宜老爹的精力放到朝政上时,就出现了另外一个情况。

    晁错现在够威风够得势吧,几乎他上奏的奏折没有不被批准的。

    但是,吴楚七国乱起,晁错却是几乎被骗着拉到了街头腰斩。

    再之后,周亚夫因为战功简在帝心,一段时间内,几乎就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但是,当周亚夫在储君问题上跟其较劲之后,周亚夫迅速从云端跌落到了谷底,最后竟然被投进廷尉大狱!

    从晁错到周亚夫,刘德的这个便宜老爹完完全全的违背了汉室长久以来‘将相不辱’的传统。

    所谓的将相不辱,是当初贾谊向先帝提出来,并成为成例的一个不成文的传统。

    即公侯将相这一级的大臣,只要不是触犯谋反等大逆不道的罪行,那么就要给对方一个体面的结局。

    通常是所谓的不流血而死。

    像当年赫赫有名的车骑将军薄昭就是第一个享受到这个待遇的大臣。

    可是晁错与周亚夫,一个御史大夫,一个担任过太尉的丞相,两个都一度与刘启关系极为亲密,却都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

    看清楚这些,就很清楚,当今天子刘启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了。

    当你对他有用时或者他喜欢你的时候,予取予求,没有不答应的。

    但当你对他没有利用价值或者他已经厌烦你时,聪明点的自己滚蛋吧。

    所以,重生之后,刘德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尽可能的让刘启看到他的价值所在。

    但是,想当太子,仅仅表现出现才能与价值远远不够的。

    一个好汉三个帮,还得有一个比较强力的势力帮助他,否则就算坐上太子位子,用不了几天就得被人赶下去。

    而前世的经历告诉刘德,他的母族,纯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刘荣被废,一半的责任归粟姬,一半的责任归那帮不省心舅舅们。

    想要不重蹈刘荣的覆辙,唯一的办法就是跳出粟氏外戚这个巨坑。

    而唯一能帮刘德跳出粟氏巨坑的人,刘德在前世想来想去,最后发现竟然只有薄皇后。

    薄皇后没有子嗣,这是致命伤。

    而刘德自己有一大帮坑爹的外戚,这同样是致命伤。

    若能过继到薄氏名下,那么,两方的难题都迎刃而解。

    尤为重要的是,薄氏外戚在长安经营二十几年,却很少有丑闻传出。

    当然,此事急不得,而且,不能由刘德提出,得让薄皇后去求天子,然后他再顺水推舟。

    至于薄皇后皇位之位不稳这件事情在刘德看来不值一提。

    想着这些事情,刘德慢慢的就穿过了长廊,来到了灵堂外侧。

    他环顾一下四周,然后猫着腰,回到他最初跪的地方,规规矩矩的跪下来。

    “皇兄,你方才去哪了?”刘德刚一跪下,身后一个阴柔的声音就悄悄的问道。

    刘德不用回头,就知道,那是他的八皇弟刘端。

    十一个兄弟里,也只有他有这种腔调。

    “没什么,就是去探望了一下母后……”刘德没有回头,悄声道:“皇弟别分心,用心做自己的本分事情就是了!”

    对于刘端,刘德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

    前世穿越之初,两人关系倒还不错。

    只是之后各自封王以后相见的机会日渐稀少,所以,渐渐的没了往来,只是听说这位弟弟干了许多出格的事情。

    但是,刘德却从来没有厌恶过这个弟弟,更没有像其他兄弟一般,见了他就躲。

    实在是,刘德知道,这个弟弟其实是个可怜人。

    刘端出生之后就被发现身体有残缺。

    准确的说,应该是他多了一个器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