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345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345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二十三节 金山

    刘彻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

    那就是在决定做某件事情之前,先做好基础调查。

    对濊人,刘彻同样也是如此。

    在去年,濊人归顺臣服后,刘彻就命令辽东郡北部都尉搜集濊人的资料和情报,灭亡了卫氏朝鲜政权后,更下令北部都尉治所东迁数百里,深入到濊人的地盘腹心,建立城市。

    几个月来,情报搜集得差不多了。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无论怎样的民族、社会形态,都离不开粮食与贸易……”刘彻看着跪在自己脚下的南宫信,心中盘算着:“只是,这濊人还真是守着一个好大的金山啊!”

    随着新华城的建立,汉室对濊人和他们生活的土地,越来越了解。

    作为渔猎民族,濊人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河流与湖泊中的渔获。

    尤其是来自鱼海的渔获,决定了濊人和其他共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原始民族的生死。

    北部都尉将治所建立在鱼海附近,可以说是无意中下了一步好棋!

    所谓鱼海,刘彻根据北部都尉的奏折和公文的描述,大抵猜测,应该是后世的图们江、黑龙江。

    而图们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等远东河流中,什么鱼类产出最多?

    作为穿越者,刘彻几乎是下意识的就想到了自然界中一个伟大的奇观——大马哈鱼洄游。

    穿越前,刘彻曾经有段时间,喜欢看北美的自然纪录片,其中就有北美棕熊捕猎大马哈鱼的片段。

    然后,他很好奇,就去查了度娘。

    发现,不仅仅北美有大马哈鱼洄游,在亚洲,也同样有规模宏大的大马哈鱼洄游现象。

    而且,规模不逊色于北美。

    只是。这些大马哈鱼运气不好。

    碰到了战斗民族和吃货民族……

    即使如此,大马哈鱼在后世的黑龙江、吉林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也依然是渔民们的重要渔获来源之一。

    后世的郝哲族的传统服饰,就是以大马哈鱼的鱼皮制成的。

    而根据刘彻在度娘上一目十行阅览来的情报。刘彻知道,在二十世纪,俄罗斯和苏联在远东地区每年捕获的大马哈鱼是以万吨来计算的。

    而天朝捕获的大马哈鱼数量,也是相差无几。

    只要想想万吨这个概念,刘彻就忍不住咽口水了。

    大马哈鱼。可是全身是宝。

    肉是极佳的营养来源,鱼皮可以硝制成各种皮具,鱼卵可以制成鱼子酱,骨头可以用来当肥料,甚至就连内脏都有药用价值,像是鱼肝、精巢什么的。

    在发现了这个事情后,刘彻就自动的打消将濊人当成试验品的念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个年产大马哈鱼过万吨,以目前的捕捞技术来说,永不枯竭的金山。

    已经具备了让刘彻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开发的基础。

    每年不要说一万吨大马哈鱼了。就是一千吨渔获,运回中原腹地,就能让汉室收益无穷。

    一千吨等于一百万公斤,等于两百万市斤,等于约四百万汉斤,等于两万多石鱼肉。

    换句话说,只要每年能运回一千吨大马哈鱼鱼干,就差不多能满足汉室军队一年所需的肉食需要,能让每个士兵,每餐都能吃到一碗鱼汤。

    而以汉室目前的捕捞技术和汉人的勤奋聪慧来看。年产一万吨,可能还有问题,但四五千吨,却是轻轻松松。

    大不了。将目前还停留在朝鲜沿海的几艘楼船,改装成渔船,用拖网的办法,捕捞那些洄游的大马哈鱼。

    也可以通过在上游蓄水,然后用集中上千人,以拉网的方式来捕捞。

    总之。中国人在面对食物和粮食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总是能爆发出让人无法想象的动力。

    当然,渔获太多,腌制和风干技术,也得跟上来才行。

    今年得大马哈鱼洄游季,汉室就可以在这方面进行一下尝试和研究。

    只是,现在,这些事情,刘彻不会让南宫信知道。

    他站起身来,满脸热情的扶起南宫信,道:“卿在长安,可还住的习惯?朕让人为卿建造的沧海君府邸,卿感觉如何?”

    南宫信闻言,拜道:“承蒙陛下厚爱,微臣在长安过的很好,陛下赐臣的宅子,更让臣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这倒是实话。

    南宫信随义纵回朝后,享受的是万户侯级别的待遇。

    来自刘彻和长乐宫方面的赏赐,更是没停过。

    什么美女、丝帛、醇酒佳酿,珍馐美食,几乎让南宫信舍不得离开长安了。

    刘彻笑眯眯的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对了,爱卿,下个月,朕打算在长安城设立一所太学,卿的世子,若有意愿,可在太学上学,朕将命天下贤达名士,以为太学祭酒、主教,教授我汉家文化……”

    即使是过去卫氏朝鲜统治的时期,濊人也要送世子去王险城当人质。

    何况如今?

    况且,南宫信本就有意将自己的几个儿子送来长安,学习汉人的先进文化与技术、制度。

    任何民族,在遇到外来强势文明时,都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努力学习和吸取对方的先进文明、知识、制度,争取化为己用。

    后世的满清这样腐朽、自私的政权,在鸦片战争后,都尚且有一个洋务运动,何况是濊人?

    刘彻自然知道,无论濊人也好,真番、马韩也罢,目前恭顺的外表下,可能潜藏着勃勃野心。

    前世的时候,就连匈奴人在被小猪打疼了以后,都开始了汉化运动。

    譬如历史上,苏武被流放到北海,匈奴单于的弟弟于靬王甚至能跟苏武交流汉室的文化,谈经论道,几如汉人一般,更如汉地的明主一样,给予苏武国士一样的待遇。

    又如李陵,匈奴人甚至给予其独立成军,单领一部的待遇,甚至准许李陵所部,不与汉军交战,只求李陵能传授和教导匈奴人列阵作战的知识。

    刘彻从来不会小瞧任何民族。

    濊人、真番、马韩等部族,在历史上长期受到汉文化影响,其高层像南宫信、刘忠汉、萁准,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能用汉室经典交流。

    虽然看上去,南宫信貌似是个忠臣,真番王刘忠汉更是无节操跪舔汉室的憨货,萁准看着也好似很恭顺。

    但人心隔肚皮,刘彻怎么知道他们私底下怎么想的?

    像是历史上,夜郎自大这个故事,初看的人会觉得很搞笑,但了解史书的人,却会为夜郎王竖起一个大拇指。

    夜郎自大?

    不知汉有多大?

    这是搞笑吧!

    夜郎国可是先后抱过刘濞和南越大腿的西南政权,更有不少来自汉地的商人,常年往返夜郎、滇国。

    他们会不知道汉室?

    只能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所以,这民族融合,文化同化,是一刻不能听,一刻都不能松懈。

    这即将成立的太学,就将成为汉室民族融合,文化同化政策的一个利器。

    太学的所有老师和主管人员,刘彻将全部从儒家内部,尤其是鲁儒派系中选择。

    类似赵绾、王臧、辕固生这样的保守派和刺头,统统塞进太学里。

    “这样的话,他们就不能到处唧唧歪歪了……”刘彻颇为得意:“而且,教化四夷,天下大同这样的事情,由不得这些家伙不卖力……”

    若说鲁儒派有什么优点。

    那毫无疑问,就是他们对教化夷狄,格外卖力,也格外有经验,更格外熟练。

    这太学,只要挂牌,刘彻相信,鲁儒派没人会拒绝。

    ps:  今天状态好差~~~~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二十四节 护濊别部司马

    刘彻将南宫信叫来单独见面,当然不仅仅只为了安排南宫信的儿子入读太学的事情。

    稍稍整理了一下心思后,刘彻对南宫信道:“朕今天单独与爱卿会面,是有个事情,要跟爱卿交个底……”

    “臣信恭听圣意……”南宫信连忙跪下来,匍匐在地,三叩首。

    “朕将改北部都尉为护濊都尉,护濊都尉将组护濊军……”刘彻缓缓的说着。

    南宫信深深的低头,不敢言语,但心中却翻起来惊天骇浪。

    归附汉朝也已经有将近半年了,也率军跟随过汉军在朝鲜进行过军事行动。

    南宫信自然也初步了解了汉室的军队编制。

    汉军以军…部…曲…屯…队…什…伍为基础组成,按25的倍数编组。

    在最基本的情况下,一个汉军的作战单元‘军’,下辖有两部十曲二十屯一百队两百什四百伍,合计两千人的作战力量。

    但这是最基本的情况。

    在如今的汉室,随着作战技术的进步以及战争艺术的发展。

    朝野都发现,按照秦帝国的编组方式,军队的作战力和威慑力,都不足。

    于是,各野战军的编制,基本都是超额超量的。

    像前岁的吴楚之乱,丞相周亚夫率三十六路将军平叛。

    一路将军,至少下辖一军,号为某某军。

    这些将军麾下,多则一万余人,少也有四五千。

    如今护濊军即使只按照最基础的编组方式,那也是足足两千人的野战兵力!

    这可是野战兵,不是现在在新化城里的辽东郡郡兵。

    汉室的野战军……

    那可是能跟匈奴人掰腕子,直面数倍于己的匈奴骑兵,依然能稳打稳扎,交替掩护的精锐!

    这样一支军队,放在新化城里……

    南宫信只想问一句:这是来保护我的呢?还是拿刀子架我脖子上的?

    要知道,整个濊人部落。算上老弱病残妇孺加起来也才二十五万口。

    南宫信砸锅卖铁,也最多拉出两万人。

    姑且不说要拉出这两万人,整个濊人部族都要元气大伤,就是拉出来了。真正能作战的,能冲锋的,也就是四五千而已,而在四五千人里,真正有作战经验的。可能也就三千多人。

    而天子现在将一支最少两千人,全副武装,熟谙军事技能的精锐力量,放在新化城。

    南宫信毫不怀疑,这样一支精锐武装力量,在野战中,只要一个冲锋就能灭了他的亲卫和嫡系,剩下的土鸡瓦狗,自然是要做鸟兽散。

    这护濊军,是要当太上皇的架势!

    但他能怎样?

    既然已经称臣。接受汉朝统治,那么,汉军进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南宫信几乎就是心里流血一样的默默叩首:“一切伏维陛下圣裁,臣谨奉诏!”

    刘彻看着南宫信,几乎不用怎么仔细观察,就能看到这货脸上的忧郁与疑虑。

    在心里呵呵笑了一声。

    护濊军进驻新化城,是无可阻挡的事情。

    不说大马哈鱼那个金矿需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去保护和开发。

    便是,今年开始的辽东郡和朝鲜移民计划,也需要一支足够强大。反应迅速的野战军在东北方向遮蔽和保护。

    要知道,移民是敏感而多疑,而且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人群。

    不在濊人那里驻扎重兵,将野人和原始部落隔离开来。移民们怕是很难踏踏实实的定下心来开垦土地。

    一旦人心不稳,出现什么危险,可能会有很多移民选择逃离,逃回中原。

    那样的话,刘彻岂非就是白忙活了?

    所以,这个事情根本就轮不到南宫信来异议。

    能告诉南宫信此事。已经算是汉室政权,对他很看重了。

    当然了,必要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

    刘彻满脸微笑的再次扶起南宫信,拉着他的手,很是欣慰的道:“卿能以大局为重,朕确实没看错卿,卿真忠臣也!”

    南宫信心里,真是犹如一万匹草泥马狂啸而过。

    若有可能,他真的不想要以大局为重啊,更不想当什么忠臣,他只想当土皇帝,在濊人内部称王称霸,有空了就来长安卖萌,顺便潇洒一回。

    只是,胳膊扭不过大腿!

    更何况,新化城都建好了,现在的濊人内部的头人们,也不一定再将他看成唯一的领袖了。

    不少人都知道,在他们头顶上,还有一个更强大更富有更霸道更无敌的主人——大汉天子。

    在这样的局面下,南宫信就算想掀桌子,想带着族人逃离,都不可能。

    下面的贵族又不傻。

    岂会跟着他这样没有未来和前途的主人,跑去冰天雪地的异乡?

    没奈何,南宫信只能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拜道:“陛下缪赞了,臣只是尽人臣的本份罢了……”

    刘彻完全无视了南宫信的表情,拉着他的手,大为赞赏,道:“朕果然没看错卿啊……”顿了顿,刘彻又道:“这护濊军,是为了保护卿与卿的族人而成立,这汉濊一家啊,朕看了史书,发现卿等先祖,乃是在殷商末年,从中国齐鲁之地迁徙至东方苦寒之地的部族……因此,朕觉得吧,这护濊军,卿也不能不参加!”

    刘彻扯了一大堆,听的南宫信都有些头昏后,趁着他没反应过来,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沧海君听封!”

    南宫信不知道天子又想玩什么花样,但还是规规矩矩跪下来,三叩首:“臣信听封,吾皇千秋万岁!”

    刘彻抽出腰间所配天子剑,双手握持,剑尖抵地,摆了个pose,然后命令道:“朕封卿为世袭护濊别部司马,赐护濊别部司马印绶,位比两千石,加赐别部司马官衙、沧海君府邸,由少府派员,由卿指定地点建造,别部司马官衙,仪如郡尉,沧海君府邸,例比列侯!”

    南宫信闻言,顿时什么不高兴,什么郁闷,什么忧愁都没有了。

    且不管那个世袭护濊别部司马是干嘛的。

    单单是帮他在自己的领地建造像长安城中的官衙和家宅这样的事情,就足够他欢喜好几天了。

    要知道,自从来了长安后,南宫信就越发觉得,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