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43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443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情,朕交给丞相去做,朕会传令云中郡,全力配合!”

    这个决定一下,周亚夫立刻就眉开眼笑起来。

    周亚夫很早就听到风声了,当今天子已经决意改变过去丞相在丞相位上一干就十几年甚至干到死的传统。

    天子将对丞相和九卿以及天下官员的任期都做出限制。

    据说,会以五年为一界任期,所有职位,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周亚夫虽然觉得自己年轻力壮,还是能给天子和社稷继续发光发热个十几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

    但是,考虑到自己老爹的下场还有北平文候张苍晚年的凄凉。

    周亚夫就明智的知道,应该要适可而止。

    况且,假如占着丞相位置太久,不单单天子心里面会不高兴,其他人也会很不爽。

    与其最终众叛亲离,甚至落得身死族灭,倒不如功成身退,回家养怡弄孙,逍遥快乐。

    譬如曲周候俪寄跟弓高候韩颓当,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们致仕后,身份地位和待遇,并没有变化,反而提高了一些,天子隔三差五就会咨询这些特进元老,逢年过节,赏赐不断。

    所以,周亚夫已经决定,干完这两界,他就坚决辞相,以身作则,给后来者树立榜样,这样,不止自己身家性命和家族富贵有了保障,翌日青史之上,也能留下浓重一笔。

    只是,他的任期,以两届十年算,只剩下七年了,若以八年算,则只有五年了。

    这样一来,就涉及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政治遗产。

    就算一个奴婢,死后也希望能有块墓碑,写上自己的名字。

    何况堂堂列侯?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周亚夫觉得,自己总得留下点什么东西,给后人,给子孙,给千万年后的来者,让他们知道,曾经有个人叫周亚夫,他干过丞相,为社稷立过功,为国家做过事。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陛前;万里远征,取其社稷神器,以告天下父老。

    击破匈奴,就成为了周亚夫给自己选择的留给后世子孙的最好遗产。

    与这个目标相比,其他一切所谓坚持、底线和原则,都是浮云了。

    于是,周亚夫立刻眉开眼笑的道:“陛下圣明,臣谨奉诏!”

    刘彻又道:“朕皇祖太宗皇帝曾下诏,以北地骑士,比吏员,三老……只是,朕觉得,这个标准太过宽泛,谁能为骑士,谁不能为骑士,并未说清楚,且,单指北地,岂非置天下善骑者于无物?朕甚不取之,意改之以行天下!”

    这个问题,汉室上下其实早知道了。

    但奈何,这是太宗皇帝的命令,臣子们那里敢非议?

    也就只有同样是天子的刘彻能提出修改。

    其他任何人,哪怕是东宫太皇太后,也不能在这个上面多说什么。

    周亚夫、李广和郅都于是拜道:“请陛下教之!”

    “朕意将太宗之诏,扩大至全国,凡户有马二匹以上,能善骑策者,皆可为骑士,骑士爵比五大夫,如吏员、三老,可见官不拜,可出入官署,可公车上书朝廷,但不能列市贾肆,一旦朝廷下令,所有骑士,皆需自备鞍马,从军征伐,卿等在朕的这个基础上,回去与群臣商议,完善,制定所谓善骑策之标准,甚至可以将骑士以骑术和战术水平,分为上中下三等,其特权不一,卿等制定之后,咸于书策,朕将亲览而用之!”刘彻缓缓的说道。

    这个所谓的骑士阶级,其实就是刘彻在汉室全民皆兵政策和北地骑士政策上的改进版,同时也是一个扩大民间兵源的政策。

    这样,那些有条件,符合骑兵要求的百姓,就会自己去训练和磨砺自己的骑术。

    国家就有了可靠和合格的兵源来源。

    更重要的是,借此,刘彻能扩大统治阶级的覆盖范围。

    将那些草莽英雄豪杰,全部纳入体制之内。

    配合考举制度,将天下文武英雄豪杰,一网打尽,这个政策实施后,刘彻就可以装逼的对人说:天下英雄已尽入吾瓮中矣。

    至于反对者?

    不会有什么反对者!

    汉室民间尚武之风极烈,上至公卿,下至贩夫走卒,甚至就是印象里文弱不堪的书生,都掌握着武器和杀人技术。

    汉室的民间持有弓箭和刀剑的比例,甚至比后世米帝的持枪率还要高。

    老刘家虽然没有宪法第二修正案,但人民持械的权力,依然得到了包括皇帝在内的大部分人支持。

    这个时候,增加一个特殊的阶级骑士,没什么大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这还符合君子们的自我要求。

    君子六艺,不也要讲一个御吗?

    时移势迁,将御变成骑,合理合法。

    “诺!”周亚夫三人自然没有异议,这是一个很伟光正的命令。

    道理很简单,能养得起两匹马,还能让一个人脱产学习骑术的家庭,起码也是中小地主家庭,也就是所谓的良家子。

    汉室朝野最喜欢的就是良家子了。

    “另外,为了鼓励士大夫勋贵尚武,学骑,朕意欲在长安,设一赛马场,广邀天下豪杰来此一展身手,丞相看着去办!”刘彻趁热打铁说道。

    周亚夫对此没有意见,点头称诺。

    但刘彻心里面却乐开花了。

    又一个聚宝盆,打造成功了。

    想想看,列侯勋贵富商们能为了一场斗鸡,以千金相博。

    一场让人心跳加速,肾上腺素暴增的热血赛马,他们该用多少钱去赌博呢?

    若倘若这个赌博是朝廷许可的,合法的,那他们又该怎样疯狂呢?

    想想后世明珠的赛马经济,刘彻就忍不住口水直流了。

    嗯,等赛马场建成后,就让少府去管理,一年下来,要是没有个几万金,几万万钱的收入,刘彻敢直播剁屌。

    然后,马球联赛,也可以在赛马场里玩起来,这叫拓展经营,再来个马球采,赚的必然更多。

    刘彻也是没办法,要打仗,就要拼命找钱。

    他现在恨不得掘地三尺,把勋贵和富商的每一个仔都榨出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四十三节 木偶

    送走周亚夫三人,刘彻就回寝殿假寐了两个时辰,至黄昏时分,王道回来报告:“陛下,奴婢去了丞相府和内史府调查,发现,陛下要找的那位士子公孙弘已经调任虎贲卫屯垦团的丞令了,是剧都尉亲自下的调令,从内史处调走的!”

    “哦……”刘彻一拍额头,这才想起来,貌似几个月前,他确实让剧孟去把公孙弘调到虎贲卫的屯垦团去培养来着。

    考虑了一会,刘彻下令:“立即派人前往虎贲卫屯垦团所在之地,召回公孙弘……”

    “至于虎贲卫屯垦团丞令……”刘彻思考了一会,做出决定:“派侍中张次公去接任!”

    张次公是义纵的把兄弟,义纵发达后,自然就提携起了这位昔日微寒时的兄弟,举荐为郎,然后又安排到了羽林卫任职,最终,在义纵前往云中前,将张次公安置到了兰台,担任侍中。

    派遣张次公去虎贲卫的屯垦团,可能在外人看来,这是刘彻在猜忌剧孟。

    但其实,剧孟跟义纵的关系好着呢。

    这两个家伙就差穿同一条裤子了。

    甚至义纵还成了剧孟今年刚出生的一个儿子的亚父,也就是干爹。

    所以,派遣张次公去虎贲卫屯垦团,完全不会产生问题。

    至于别人怎么看,那就是别人的事情了。

    “诺!”王道领命,正要下去吩咐,却又被刘彻叫住:“去把少府请进宫里来!”

    “诺!”。

    ………………………………………………

    少府令刘舍在接到命令后,立刻就以最快速度,进了未央宫,来到了刘彻面前。

    没办法,桃候家族在刘氏天子面前,膝盖就从来没有硬过。

    就连长安城里的三岁小孩都知道,所谓的少府令,其实就是未央宫的提线木偶。

    但刘舍却是乐在其中。

    按刘舍自己的话说是:有本事,你们也给天子当忠犬啊。看看天子要不要……

    能做好一个提线木偶,那是要本事的!

    “爱卿啊,朕有个事情,交给卿去办!”一见面。刘彻也没跟刘舍客气,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明日,卿去以桃候和少府将作大匠的名义,去贴一张悬赏……”刘彻说着将一张白纸递给刘舍:“就按这上面说的来!”

    刘舍接过白纸,看也不看。纳头就拜,道:“诺,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这让刘彻非常满意。

    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前世,他的皇帝老爹和后来小猪在中期以后,都爱在外朝的丞相和御史大夫等位置上放上一堆泥塑的提线木偶了。

    实在是用这些家伙办事太顺畅了。

    哪像如今,刘彻想要推动个什么政策,还得跟丞相、九卿商议,在朝会上争取大臣们的赞同。

    当然,有利就有弊了。

    提线木偶们。自然没有什么能耐和魄力,他们只是一个幌子和面子。

    别想指望他们能拿得出什么好建议又或者能帮国家解决什么问题。

    正如现在的刘舍,他虽然是少府将作大匠,但对义务能力,尤其是各种技术问题,一无所知,若是遇到什么突发问题或者紧急状况,不要指望他能作出什么好决定,能不拖后腿,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所以。刘彻也只打算在少府弄这么一个提线木偶。

    其他部门,还是要用精英干臣来秉政。

    刘彻可不想变成秦始皇,活生生的累死。

    作为一个傀儡,刘舍非常有傀儡的自觉。他又叩首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吗?”

    过去两三个月,刘彻已经通过刘舍,干了好几件,他以皇帝之尊,不太适合去干的事情。

    譬如说,刘彻指使刘舍。在长安城城西,建立了一个鲁班苑,明目张胆的在那里招手贫民和农家子弟,进行铁匠和木匠的培训。

    这算的上是西元前的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了。

    此事,成为了长安城最近街头巷尾议论的热点。

    每日不知道有多少农家和贫民的子弟,跪在那鲁班苑的门外,乞求一个入学的名额。甚至还有落榜士子,也去报名!

    毕竟,读书,那要有资本才能读,而且,不一定能出人头地,穷困潦倒,最终饿死,冻死的读书人,长安人也不是没见过。

    但木匠和铁匠就不同了。

    这是旱涝保收,永不过时的职业。

    一个合格的木匠或者铁匠,永远都不愁没活干,轻轻松松一年就能赚一两万钱,已经达到了汉室中产阶级的标准。

    而坊间舆论和朝野勋贵也纷纷都对刘舍的这个行为,点了三十二个赞。

    甚至有勋贵列侯,想要将自己的族人,送去鲁班苑学艺。

    这不奇怪。

    汉人素来尊重有技术的人。

    北平文候张苍,盖棺定论时,就有一句评价:若百工,天下做程品。

    民间和朝野,都有着‘富为上,贵次之,即贵各各学一技能能立其身’的谚语。

    即使是素来讨厌‘奇淫巧技’的儒家,在不能说刘舍什么不是。

    但,此事,刘舍能做,朝臣能做,甚至商贾、妇女能做,唯独,刘彻这个皇帝不能做。

    道理很简单。

    汉室的国本就是重农。

    无论你身体怎么喜欢工商业,怎么爱好技术,但嘴巴上还是得喊‘朕以农桑为本,亲耕籍田,以劝耕天下’。

    “还真有个事情,需要爱卿去办!”刘彻笑着道:“马上就要入冬了,朕有些忧心关中三老及年八十以上长者的过冬问题,爱卿代表朕,去关中巡视一下,与地方三老和年八十以上长者谈谈,他们有什么要求,卿尽力满足他们,朕会让内史和御史大夫衙门配合卿!”

    刘舍闻言,心中大喜。

    代表天子慰问看望地方三老和长者,这是汉室朝廷的日常。

    但是,在过去,天子通常是任命侍中、尚书、谒者或者让给事黄门侍郎去做这个事情。

    通常,不会让九卿以上的大员去担当这个事情。

    但一旦这样做,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这等于天子公开告诉天下:这是朕的人!

    刘舍这辈子,不就是图的这么一个认可吗?

    于是,他跪下来,拜道:“诺,臣必幸不辱命!”

    除了荣誉外,这个差事还是非常好的刷声望的机会。

    在后世天朝,能代表中央、国务院去慰问看望老红军,老干部和老将军的人,铁定能上cctv新闻联播刷脸一分钟。

    而在此时,虽然没有新闻联播,但有邸报和露布啊。

    这意味着,他刘舍的名字,铁定能上一次露布和邸报,疯狂刷名望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四十四节 悬赏

    出了殿门,下了台阶,到了一个转角的地方,刘舍悄悄的摸出那张天子递给他的白纸,打开来瞄了一眼。

    然后,刘舍的表情顿时就变得非常夸张了。

    “陛下这是要把我变成一个爱好‘奇淫巧技’之人啊!”揉了揉太阳穴,刘舍露出了些苦笑。

    但,这种苦恼只持续零点一秒都不到的时间,然后,他就立刻露出了一个灿烂无比的笑容:“给陛下分忧,正是我辈臣子的职责啊……”

    在这变化无常的政坛上,能给天子背锅,可是个了不得的特长!

    第二天,在长安城的各大繁华市井和关中各县的集市中,就出现了一张贴在露布旁边的悬赏告示。

    顿时,整个关中都被惊动了。

    因为,这张悬赏告示上有着桃候本人和少府将作大匠的印章加盖,具备了足够的信服度。

    此时,汉室官府和贵族的信誉度,那是刚刚的。

    三年前,吴楚叛乱,十倍利息的高利贷,朝廷和列侯们都还掉了。

    再加上,汉律也以律法的形势保证了,任何人都必须遵守自己的订下的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