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454部分

我要做皇帝-第454部分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就打起来了。

    然后,会议就被武力暂停。

    一连三天,会议最终都是以扯皮开始,互殴结束。

    太仆袁盎跟少府刘舍都在斗殴中被人揍的鼻青脸肿,衣冠不整。

    看了三天戏,刘彻算是看明白了。

    无论少府还是太仆,都不希望改革。

    为什么?

    因为改革会破坏现有秩序,导致很多人的利益受损,尤其是马政系统这样庞大的,复杂的。各种利益集团盘根错节的系统。

    没有什么贵族官僚,敢以一己之力,来对抗整个系统上上下下的利益集团。

    所以,他们干脆就以这个办法来拖。拖到实在拖不下去,让人无话可说的时候,他们就会顺水推舟,达成妥协。

    这样,他们就完美的将锅甩给了刘彻这个皇帝——不是我们不给力。实在陛下压力太大,不得不如此。

    好嘛,这还只是刚刚开始,还没深入到马政的敏感地带和核心问题呢!

    这少府跟太仆,都已经用这样的方法来拖延了。

    “若朕要动‘复马令’你们还不得跳起来?”刘彻腹诽着想道。

    照现在这样的进度,刘彻觉得,要是让这些官僚继续扯皮下去,可能到明年这个时候,也未必能讨论到具体的马政措施和制度革新之上。

    所以,刘彻决定。甩开这些官僚。

    “准备好车马和仪仗,明日朕将巡幸骑马和承华两厩,传书给丞相和御史大夫还有执金吾,命令他们明日陪同朕一同考察,汉家马政!”刘彻对着王道下令:“命丞相等,不可将朕将巡幸之地泄露!”

    “诺!”王道领命下去。

    ………………………………

    翌日,刘彻的天子车驾,在元德三年的新年,第一次驶出未央宫。

    随后,丞相、御史大夫与执金吾。相继率领自己的主要官员和属官各曹千石以上属官随同。

    浩浩荡荡的仪仗,自出现在御道上,立刻就吸引了全城的注意。

    天子大朝仪后,第一次巡幸。所代表的含义,使所有人都不敢松懈。

    而天子仪仗出了御街后立刻直奔骑马厩,则让无数人立刻嗅到了一股诡异的味道。

    汉家自定鼎以来,整个马政系统,就分为了两个部分。

    其一是专门给皇帝、皇后、太后、皇子和百官公卿服务的内厩。

    内厩在长安城中,内厩所养的马匹。基本都是给皇帝和大臣服务的公共用马或者御马。

    素来得到关注最多,上级检查也最多。

    历史上,著名的典故,巧言释罪,就发生在内厩的未央厩中。

    未央厩令上官桀,完美的用自己的机智和狡诈,给所有人上了一课,这个课程的名字就叫做‘如何扭转领导对你的不利印象’。

    与之相比,可怜的义纵,因为同样的缘故‘汝以为吾不复行此道’而被小猪给杀全家了,就只能说明,义纵实在太老实了……

    而跟内厩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外厩。

    按照传统,外厩的马匹,主要是供给军队战马。

    除了军方,很少会有人去关注。

    就算想关注,也得要时间、精力。

    因为外厩基本都在长安城外,最近的一个骑马厩也与长安城有着半天的路程。

    丞相和御史大夫,能偶尔想起来,派个官员或者代表去检查一下就已经不错了。

    至于皇帝?

    那就更加鲜有去巡幸的。

    一直以来,骑马、承华和路等三外厩,一直都是为太仆所掌握,缺乏监督,弊病丛生。

    刘彻花了三个时辰,抵达骑马厩时,骑马厩中已经是一片鸡飞狗跳。

    很显然,厩中上下,都没料到,天子会搞忽然袭击,而且还带上了丞相、御史大夫、执金吾这三个巨头一同陪同巡幸。

    这顿时就让骑马厩令和丞以及下面的厩监吓得尿裤子。

    他们几乎都以为,自己过去偷偷摸摸干的事情被人发觉了呢!

    好在,他们还没被吓傻,立刻就醒悟了,真要是那样,来的就不会天子仪仗,而是廷尉司曹的差官了。

    即使如此,这些家伙也是战战兢兢的全部匍匐到骑马厩门前的道路两侧,一个个都在心里面祈祷天子和丞相只是来随便看看,不会仔细查验。

    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

    天子御驾,刚刚停下来,立刻就有着一帮兰台尚书,拿着算盘和各种笔墨,直接找上了负责监督骑马厩的运营的牧监,直接就开口:“奉天子诏,核查贵厩马匹数量及出入文书,请诸公配合一下……”

    骑马厩令,当场就晕倒在地上。

    不为别的,只因为,骑马厩在册马匹数量是五千零七十一匹,但实际上,整个牧场中,现在最多只有四千匹。

    刘彻从御撵上看到这个情况。

    这一点也不出他的意料之外。

    实际上,在来之前,刘彻已经调查过了。

    绣衣卫的探子和下面报告的马政情况的档案,在未央宫的档案馆里堆满了整个屋子。

    刘彻更加清楚,他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循天朝太宗故智,南巡以安天下议论。

    某些东西,你要不把脓捅破,把事情摆到天下人面前,那么,官僚集团肯定是能拖就拖,能挡就挡。

    “国家养马,岁耗钱粮以数万万,天下黎庶,人丁出算赋以百二十钱,百姓以顷出刍藁,供给社稷养马之用。诗云: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朕为百姓民父母,自当为朕子民问一问,国家岁收刍藁算赋,以数十万万计,这些钱与刍藁,可都用到了马政上?”刘彻对着陪同视察的周亚夫、晁错、郅都说道,然后缓缓走下撵车,理正冠帽,手持着天子剑,看向那些跪在道路两侧,瑟瑟发抖的家伙们,然后,命令:“传朕的命令,清点所以在册马匹,核查全部公文往来档案!”

    刘彻转过头来,对执金吾郅都道:“执金吾,朕授权给卿,一查到底,尚书令在旁配合,不可有半分懈怠、推诿!”

    “诺!”郅都与汲黯立刻下拜。

    而御史大夫晁错,此刻眉毛都快笑得飞起来了。

    无论如何,这次太仆袁盎,恐怕要有麻烦了。

    而袁丝有麻烦,就是对晁错最好的消息!

    ps:  注:禘,在古代汉语中是国家大型祭祀的名词,一般在盛夏举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古代一般在春夏祭祀之时,赐爵朝服,而在秋冬赐予土地。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五十七节 【南巡】(2)

    刘彻带着群臣,走进骑马厩中查看。

    本次巡幸,刘彻的命令是丞相府千石以上司曹官员并御史大夫衙门六百石以上诸主事官及执金吾都尉以上将佐陪同。

    所以,整个陪同巡视的队伍非常庞大。

    仅仅是有资格簇拥在刘彻这个皇帝身周,聆听圣教的官员就足足有百余人,恭着身子,低着头,在外围等候刷脸机会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刘氏天子素来喜欢有事没事就找中低层的官员询问。

    譬如太宗皇帝时著名的故事——冯唐进言。

    当时的冯唐担任的是什么职位呢?

    答案是:中郎署长。

    这是一个五官中郎将下面的属官。

    其地位大抵相当于天朝的神京警备司令部某预备役团长。

    另外,张释之虎圈进谏的故事里,甚至出现了太宗皇帝与负责虎圈维护工作的廧夫之间的对话。

    这个故事里的那个廧夫的级别就更低了。

    而在历史上,刘彻的老爹在晁错死后,更是特地找了个从前线归来的司马询问前方战事情况以及天下人对杀晁错这个事情的看法。

    小猪朝时,小猪更是不止一次的跟中下层官员发生对话。

    甚至其晚年的罪己诏,都是在一个给刘邦守陵的老头子的一封书信下推动的。

    所以,无数人都在摩拳擦掌,等待时机,许多人都在暗暗做着准备,随时回答天子可能的忽然提问。

    刘彻能感觉到,他每一次回头,每一次转身,每一次行走,都有着无数双热情洋溢,满心殷切的希望为‘君父排危解难’的‘忠臣’们在跃跃欲试的准备抓住机会。

    面对这个情况,刘彻在心里点了点头。

    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太仆、少府,两个衙门的官僚系统强大不强大?

    当然强大!

    但他与整个国家的官僚系统相比。无疑,就孱弱的跟个孩童一样。

    后世天朝铁道部牛逼吧?

    干趴了。

    古往今来,无数的事实证明了一个真理:官僚,永远只敢躲在阴影中玩弄他们擅长的把戏。但一旦被人拿到聚光灯下,就算他们个个是孙悟空,也统统得跪在如来佛的手掌中。

    带着这样的心思,刘彻带着群臣,在骑马厩中到处查看。

    越看。刘彻的眉头就越拧。

    骑马厩的问题,哪怕是刘彻这个外行,都已经看出来。

    厩中上下,到处都是一片混乱。

    许多的马匹的健康状态,一看就知道,不是很好。

    更关键的是——合格的战马,实在太少!

    在汉室,什么样的马能成为战马,是有标准的。

    譬如,汉律规定:禁马高五尺九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

    为什么?

    因为五尺九寸以上的马匹,就是战马了。

    另外,朝廷还会向民间溢价收购优良母马。

    汉书。武帝纪记载了小猪统治时期发布的一条命令:元狩五年,天下马少……平牡马二十万匹。

    所谓平,就是平贾,意即命令平贾在市场上高价收购母马二十万匹,以鼓励民间养马。

    而骑马厩作为国家六厩之一,在刘彻老爹登基前,一直就是汉室最大的马场之一。

    如今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却也是仅次于刘彻在上林苑里设置的马苑之外,排名前五的国家大牧场。

    这里的马匹,依然是主要供应军队。

    然而,在这个汉室的国营大型军备牧场中。刘彻入眼所见的,符合汉室军队标准,即身高五尺九寸,体格健壮,能善骑乘的战马,却是少之又少。

    骑马厩中在养马匹。大约最多只有三分之一是符合标准的。

    刘彻虽然之前已经在绣衣卫的报告中知道了些外厩的乱象。

    但刘彻从未想到过,外厩居然已经烂成了这般田地。

    要知道在六年前,汉室六厩,就是国家最大的养马基地,供应着天下半数的战马和各种官用马匹。

    但仅仅六年,就烂成了这样。

    对此,刘彻只能说:袁盎你真是好样的!

    “触目惊心啊!”刘彻走到骑马厩中的一处破败的马厩前,看着厩内,明显因为管理不善,而饿的啾啾叫着的两匹小马驹,忽然发作,一脚踢翻了马厩的栏杆,吓得那两匹可怜的小马驹躲到马厩一角,瑟瑟发抖。

    “国家每岁拨款数以万万钱,上至公卿,下至黔首,凡男丁皆出百二十钱,凡有土地,皆以顷出刍藁!朕皇祖太宗皇帝,昔年欲修一阁,使人问官长,得曰:需钱百金,长叹而罢。国家马政,每岁耗钱,何止百金?十倍!百倍!千倍甚至万倍,亦都不止了吧?太仆上下,就是这样报答君恩,下谢黎庶的吗?”刘彻站在道德制高点,嘴炮技能瞬间max,弹药疯狂倾斜而出,说着说着,刘彻甚至有些眼眶泛红了。

    见此情景,左右随从及文武百官,立刻就全部趴下来,叩首拜道:“陛下息怒,此皆臣等之罪!”

    丞相周亚夫更是道:“臣身为丞相,本当佐陛下以治元元,致君尧舜上,不想,寸功未立,竟生如此大罪,臣实无颜面再见陛下,再统天下百官,请陛下收臣印绶,治臣之罪!”

    说着,周亚夫就脱下帽子,叩首而拜。

    刘彻见了大吃一惊,连忙屈身前行,扶起周亚夫,捡起他的帽子,为他戴上,对其勉励道:“此事与丞相无关!”

    开什么玩笑!

    今天周亚夫这帽子要真是脱下来了。

    回家后,他铁定百分之一百自杀。

    周亚夫动了动嘴唇,也是叹息了一声。

    心说:袁丝啊袁丝,你怎么如此糊涂!

    御史大夫晁错却是开心的跟过年一样,假如不是当着天子和群臣的面,他都想要脱衣跳舞庆祝了!

    所谓有仇不报非君子!

    晁错立刻就拜道:“陛下,臣以为,骑马厩中如此情形,太仆岂会不知,臣请立刻召太仆前来质询!”

    晁错虽然没有明着说:这里的事情肯定是袁盎那个家伙干的。

    但磨刀霍霍之态。却是个傻瓜也能知道。

    刘彻低头看了这个家伙一眼。

    外厩落到如今的情况,晁错自己也是难辞其咎的。

    原因很简单,外厩今天的局面,晁错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完全不知道吗?

    他手底下养的那些御史和采风、采诗团,常年出巡天下,出入闾里。

    地方上的偏远小县的事情,晁错可能不知道。

    但汉家六厩,是个什么情况。晁错能不知道?

    这骗鬼吧!

    他为什么不报告呢?

    恐怕,晁错是一直在等着,等着搞个大新闻吧。刘彻从来都不认为,政治人物会有所谓的节操!而且有着绣衣卫,刘彻对太仆衙门尤其是外厩的情况和底细,都摸的清清楚楚。

    所以,刘彻没有接晁错的话,而是将视线移向他处。

    过了大概一刻钟,执金吾郅都和尚书令汲黯,就回来报告了。

    跟着这两人一起到来的还有太仆袁盎。

    袁盎一到场。立刻就跪下来,脱帽叩首拜道:“罪臣盎拜见陛下,恳请陛下治罪……”

    “卿有罪?罪在何处啊?”刘彻闭着眼睛说道。

    “罪臣……罪臣……”袁盎只是叩首不已。

    “呵……”刘彻挥了挥手,睁开眼睛,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对袁盎道:“朕记得,朕很早就跟太仆说过了,市井无赖,擅以武凌民,地方豪强,喜以势逼人。卿身为九卿,执掌国家名器,不要跟他们来往太过密切,卿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